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4 21:12: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练习题
选择题
1.“两岸之道,唯和与合,势之所趋,事之必至。”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相互尊重,互补互利
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坚持立场,排除阻力
2.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作为神圣的使命,明确提出(  )
A.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B.解放台湾
C.和平解放台湾 D.台湾实行“一国两制”
3.新时期以来,“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分别指的是(  )
A.“九二共识”、汪辜会谈
B.港澳回归、“九二共识”
C.港澳回归、汪辜会谈
D.“九二共识”、港澳回归
4.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它的核心内容是( )
A.允许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B.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开展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D.海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
5.1995年1月,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  )
“一国两制” B.八项主张 C.“三不”政策 D.“三通”政策
6.从20世纪50年代的“金门厦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打炮”,到20世纪80年代的“厦门金门门对门,三通两制促和平”说明(  )
A.和平成为世界的主流
B.中美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
C.海峡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D.港澳回归推动祖国统一
7赵老师在讲授“祖国统一”这一专题时,设计了如右思维导图,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 )
A.“一国两制”
B.国共合作
C.和平共处
D.统一战线
8.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的时间是(  )
A.1976年 B.1978年 C.1987年 D.2008年11月
9.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坚持不动用武力的原则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
10.被火烧为两截的元朝名画《富春山居图》,分藏于浙江和台湾。2011年6月1日,“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在台北拉开序幕,这是该画自分开后首次完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这幅名画的历史性合璧说明( )
A.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B.海峡两岸科技交流比较活跃
C.祖国统一大业已经完成
D.“一国两制”构想的完成
11.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探究学习卡片。从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一国两制”构想逐步形成 B.海峡两岸交往交流日益密切
C.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确立 D.香港、澳门回归了祖国怀抱
12.20世纪80年代,台湾的老兵发动了“返乡运动”,他们发传单、集会抗议,只为回大陆看望三十几年没见的父母和亲人。两岸有利于他们愿望实现的举措有(  )
①《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②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提出 ③“九二共识”的达成 ④台湾当局开放赴大陆探亲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某校七年级六班的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搜集了“西藏的和平解放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港澳回归”“祖国大陆与台湾的交流”等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
A.少数民族的发展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现代中国农村的巨变  D.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14.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海峡长期隔绝了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下列事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民族区域自治 B.外交发展 C.对外开放 D.祖国统一
15.邓小平说:“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B.坚持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C.倾向于武力解决台湾问题
D.台湾应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结合历史,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
17、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请依据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荷兰)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摘自《台湾通志》
材料二: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三: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中国人民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台湾任何政党、团体同我们的交往都不存在障碍。我们郑重倡议,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两岸各政党、各界别推举代表性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
﹣﹣2019.1.2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广大澳门同胞发自内心拥护“一国两制”,认同“一国两制”是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澳门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对“一国两制”坚信而笃行,“一国两制”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就会充分显现出来。
﹣﹣2019.12.20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这段话应该是谁说的?请说出他认为台湾是中国之土地的历史依据?
(2)依据材料二说明,我国历史的发展的主流是什么?并举出三至四个秦汉时期巩固统一的措施。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什么?分析材料三,解决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关键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澳门特别行政区保持长期繁荣的原则是什么?请说出这一原则的含义。
(5)结合以上材料,你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有什么认识。
答案
1-5AABBB 6-10CADCA 11-15BADDB
16、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骨肉亲人,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国家尊重台湾的现实,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与生活方式。国家对实现统一有信心和决心,会有力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实现祖国统一。
17、(1)郑成功;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台湾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2)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秦朝: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等等;西汉: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官营等。
(3)两岸均坚持只有一个中国;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
(4)坚持“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含义是:在坚持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继续保持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5)中国历史的主流是国家的统一;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我们要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