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地质构造与地貌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2.1地质构造与地貌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4-14 19:0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构造地貌的形成
——2.2.1 地质构造与地貌
【看图思考】 ① 观察以上几座山,它们在地貌形态上有何不同?
② 推测它们在成因上有何异同点
四姑娘山
华山
巫峡
昼夜交替和地转偏向力
定义:岩层的变形和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一. 地质构造的定义与常见类型
常见类型:褶皱、断层
(一)褶皱
(1)褶皱——形成过程
褶皱形成: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讲师:张江
背斜
B
A
褶皱的基本形式:背斜和向斜
向斜
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形成山岭
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形成谷地
(1)褶皱——形成过程
内力作用 褶皱初期
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
向斜
判断图中地质构造类型,并说出其形成的地形。
四川·四姑娘山
背斜
向斜
山谷
1
2
3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容易破碎受侵蚀
山岭
顶部受侵蚀
1
2
3
山岭 山谷
山谷 山岭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
(1)褶皱——地形倒置
内外力共同作用 地形倒置
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
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形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
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
向斜
成山
向斜山
背斜谷
拓展: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
2. 岩层新老关系上:背斜中老翼新;
向斜中新翼老
向斜山
A
B
背斜谷
1. 岩层形态上:背斜向上拱起,向斜向下弯曲;
(二)断层
观察该地质构造特征,描述并尝试解释原因。
(1)断层——形成过程
当岩层受到的压力、张力等超出所能承受的程度,岩层就会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称为断层。
(2)断层——分类
地垒
地堑
(2)断层
华山
上升的岩块经风化侵蚀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
庐山
泰山
(2)断层
相对下降的岩块,则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吐鲁番盆地
东非大裂谷
圣安德列斯断层景观
位于美国西部的圣安德列斯断层是地球表面最长和最活跃的断层之一,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长度超过
1200千米,深度约16千米
断层两侧的地壳相对发生水平位移
断层沿线发育成沟谷
在山地,断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1.在图中找出褶皱,并判断背斜和向斜。
活动:结合自然景观分析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
岩层的变形、变位往往是地壳运动的反映。下图所示变形的岩层出露在美国圣安德列斯断层所经区域的公路旁。
2.在图中找出断层,判断断层两侧岩层的相对运动方向。
3.分析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
1.在图中找出褶皱,并判断背斜和向斜。
背斜
向斜
活动:结合自然景观分析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
岩层的变形、变位往往是地壳运动的反映。下图所示变形的岩层出露在美国圣安德列斯断层所经区域的公路旁。
岩层的变形、变位往往是地壳运动的反映。下图所示变形的岩层出露在美国圣安德列斯断层所经区域的公路旁。
2.在图中找出断层,判断断层两侧岩层的相对运动方向。
活动:结合自然景观分析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
3.分析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
褶皱形成过程:岩层受压力发生变形,产生波状弯曲。
断层形成过程:岩层受压力、张力断裂,发生明显位移。
岩层的变形、变位往往是地壳运动的反映。下图所示变形的岩层出露在美国圣安德列斯断层所经区域的公路旁。
活动:结合自然景观分析褶皱和断层的形成过程
【看图思考】 ① 观察以上几座山,它们在地貌形态上有何不同?
② 推测它们在成因上有何异同点
四姑娘山
华山
巫峡
成因相同之处:都是有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形成的山脉;
成因不同之处:分别属于不同的地质构造,外力作用的影响程度不同。
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山
岩层向下弯曲, 为向斜山
山体陡峻,为断块山
【小结】
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
板块运动
区域尺度
全球尺度
皱褶
断层
受力变形
受力断裂并位移
形成过程
背斜与向斜
地形倒置
形成过程
水平与竖直位移
典型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