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标语文版 八年级上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13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新课标语文版 八年级上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13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17 16:3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初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第四单元
13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自我国长篇章回体小说《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时期的小说家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该项内容主要靠平时积累。
答案:《水浒传》 元末明初 施耐庵
2.给下面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奔 间 坊
答案:
3.下面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鲁达焦燥,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
B.提辖只顾自去,但吃不妨,只怕提辖不来佘。
C.提辖恕罪!便叫副手掇条凳子来……
D.心头那一把无明业火焰腾腾的按奈不住……
解析:注意常用词语的字形。焦燥—焦躁,佘—赊,按奈—按捺。
答案:C
4.下面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较量些枪法:这里是谈论的意思。
B.留些少女父们些盘缠:路费。
C.哥哥息怒,明日却理会:过问,解决。
D.却恁地教甚么人在间壁吱吱的哭:这样地,如此。
解析: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盘缠:这里是使用开销的意思。
答案:B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按照课文内容,理顺下列情节顺序。
A.智走他乡B.父女诉苦C.义赠白银D.酒楼宴友E.消遣郑屠F.旅店送行
( )→( )→( )→( )→( )→( )
解析:要熟悉文章的情节。
答案:D B C F E A
2.在下列句中的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动词。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______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______住左手,赶将______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______倒在当街上。鲁达再______一步,______住胸脯,______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
解析:要能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答案:揪 按 入 踢 入 踏 提
3.说说下边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描写人物的方法,表达了鲁达什么性格特点。
(1)只听得隔壁阁子里有人哽哽咽咽啼哭。鲁达焦躁,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
(2)(鲁达)回头看着李忠、史进道:“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了那厮便来!”
(3)且说鲁达寻思,恐怕店小二赶去拦截他,且向店里掇条凳子,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走得远了,方才起身,迳到状元桥来。
(4)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洒家。”李忠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利的人!”
解析:(1)“丢在楼板上”是直接描写的部分。
参考答案:动作描写。说明鲁达办事鲁莽,性格暴躁又直爽。
解析:(2)“道”就是说的意思。
参考答案:语言描写。说明鲁达嫉恶如仇。
解析:(3)本句有两种描写方法,但表现的性格是一个。
参考答案:心理、动作描写。说明鲁达粗中有细。
解析:(4)两句都是他的话,借钱还嫌少,正是他直爽的表现。
参考答案:语言描写。说明鲁达直爽。
快乐时光
在美国南郊的一所大学里,一个二年级大学生写了一份考核作业《论莎士比亚的创作》,得了“优秀”。可是检查他的作业的教师邀这位大学生谈话。
“我亲爱的,”教师开始说道,“你大概不知道,我也毕业于这所大学,也住在现在你住的那个宿舍里。而且我们还保存着以前大学生的考核作业,为的是我们能在需要的时候浏览一下,你现在也是如此。应该说,你本人很走运:你一字不差地抄袭了我过去写的那份关于莎士比亚的作业。当然,现在您感到吃惊的是,我为什么给您打‘优秀’。我的朋友,因为我们的保守的文学教师当时只给我打‘及格’,而我总觉得我应当得‘优秀’。”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郑屠右手拿刀,左手便来要揪鲁达;被这鲁提辖就势按住左手,赶将入去,望小腹上只一脚,腾地踢倒在当街上。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
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这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达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弹不得。
1.这段文字描写人物运用的主要方法是(多选)( )
A.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C.行动描写 D.心理描写
解析:本段落中有人物直接说的话,也有人物的动作。
答案:BC
2.分析理解文中对“三拳”的描写。
(1)三拳的落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这三拳颠倒一下行吗?为什么?
(3)选段中三个比喻句分别是从哪三种不同的角度来表现的?
(4)作者详写鲁达打死郑屠这三拳的作用是什么?
解析:(1)从文中寻找答案。
答案:鼻 眼眶际眉梢 太阳穴
解析:(2)本题为课后习题的变形。因为在这里三拳正是由于这样的顺序和造成的结果才显示出打得狠,以及最后造成的结果。
参考答案:不行。三拳三个落点,拳拳落实,一拳比一拳厉害,一拳比一拳更中要害。
解析:(3)了解作者运用多种感官描写的方法。
参考答案: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的不同角度来表现。
解析:(4)通过人物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一是透彻地表现了鲁达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毫不留情的坚决态度;二是把郑屠被打的丑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读后感到特别痛快。
3.郑屠挨了鲁达一拳,口里只叫“打得好!”这是什么意思,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真心赞扬鲁达功夫好,显示自己的侠爽之气。
B.赞扬鲁达侠义行为,表示甘于受惩罚。
C.承认自己过错,显示郑屠悔过之心。
D.意在假意奉迎鲁达,显露郑屠的无赖性格。
解析:要结合原文,分析郑屠在这里的“好”是一种反语,表现他不服气,逞强。
答案:D
4.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深刻含意是( )
A.痛斥郑屠是个势利小人,申明自己是来为金翠莲报仇的,表现鲁达嫉恶如仇,见义勇为。
B.威吓郑屠,质问郑屠为何强骗金翠莲,表现鲁达救人彻底。
C.斥责郑屠无权自称“镇关西”,表现鲁达粗中有细。
解析:分析人物语言来体现人物的心情以及性格特点。
答案:A
5.这段文字表现鲁达的性格特点是( )
A.慷慨大方,扶危济困。 B.率直鲁莽,粗中见细。
C.除暴安良,有勇有谋。 D.不畏强暴,嫉恶如仇,见义勇为。
解析:本段最能体现他的嫉恶如仇与不畏强暴。
答案:D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经军师徐庶和隐士司马徽的力荐,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岗,拜访诸葛亮。没想到诸葛亮一早就出门了。刘备打听先生的去处和归期,童子回答:“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刘备惋惜不已。张飞说:“既然没遇见,就回去吧!”刘备要他们等一会儿,关羽劝道:“不如先回去,以后派人来探听。”刘备听了他的话,带关、张怅然离去。
回到新野,过了几天,玄德派人去隆中打听,得到回报:诸葛亮回来了。刘备立即吩咐备马。张飞说:“这么一个村野农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道:“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叫呢?”刘备出门上马,关、张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三人冒雪来到卧龙岗。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童子说,先生正在堂上读书。刘备进屋至中门,只见门上有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又看见一少年正在读书,一问才知他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而诸葛亮因朋友相约,出外闲游了。刘备问:“先生到哪儿闲游了?”诸葛均说:“家兄有时在江湖中驾着小船畅游,有时在山岭上拜访僧道,有时在村落间寻访朋友,有时在神仙住处与隐士弹琴下棋作乐;总之,往来没有谁能预测到,现在也不知在哪里。”刘备无奈,只好留下一封信,与关、张怏怏而归。
时间过得很快,冬去春来,刘备挑了个好日子,准备二往卧龙岗拜访诸葛亮。关羽、张飞都不高兴。关羽说:“哥哥两次亲自前往拜访,礼节也太过分了。我想诸葛亮只有虚名而无真才实学,所以避而不见。哥哥怎么被他迷到了这种地步呢?”刘备解释说:“过去齐桓公想见东郭野人,五次往返才见到一面,何况我想见的是位大贤呢?”张飞说:“哥哥您不用去了,我用一条麻绳把他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道:“你难道没听过周文王拜访姜子牙的故事吗?周文王尚且如此敬贤,你怎么这样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张飞连忙说道:“既然两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这才答应。
三人来到隆中,离诸葛亮的草房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童子又出来了。童子说,先生正在午睡。刘备吩咐关、张两人在门外等候,自己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的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外站了很久,不见动静。张飞进屋见刘备仍然毕恭毕敬地站在那儿,使十分气愤地说:“这先生也太傲慢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再三劝说,才把张飞劝住。刘备仍叫他俩在屋外等候。
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拜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连忙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天下大事。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是敬佩诸葛亮了。他再三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诸葛亮见他态度十分诚恳,表示“愿效犬马之劳”。第二天,诸葛亮和刘、关、张一起去了新野。
(根据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7、38回改写)
6.依据本文的内容,运用对偶知识,写出下面一副对联(即《三国演义》第37回题目)的下句。
司马徽再荐名士,___________。
解析:根据文章归纳主要内容,然后结合上联,使字数相等,结构相同。
答案:刘玄德三顾茅庐(“草庐”写成“茅庐”也对)
7.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用词语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
解析: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和行为的分析来理解人物。
参考答案: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有政治抱负。关羽:稳重,顾全大局。张飞:莽撞或鲁莽、直爽。
8.第1段中写童子说:“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联系全文来看,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解析:联系全文,分析此句对表现人物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1)为二顾未见孔明埋下伏笔。(2)表明诸葛亮具有超凡脱俗、淡泊名利的品质。(3)暗示诸葛亮虽然隐居隆中,但关心天下大事。
深层探究
9.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就现代人看依然有许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水浒传》写武松打虎之前,有这么一段话:“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饿,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大旗在门前,上面写着五个大字:‘三碗不过岗。’”
从现代商品经济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它究竟蕴涵了酒店主人怎样的用心 请回答两点。
答案:(1)宣传酒的醇厚浓烈,吸引食客。(2)既劝诫常人不要贪杯,又刺激有海量者多饮。(3)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只要答其中两点即可。)
中考链接
10.(2010安徽课改区)请按下面的提示或要求,默写出你所知道的诗文句子。(课内外均可。)
(1)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如:________________。
(2)连战、宋楚瑜的大陆之行,又一次证明:故乡,人的生命之根。请写出两句表达乡情乡愁的古代诗歌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③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③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