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学案案(第八章)8.3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3)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数学(下)学案案(第八章)8.3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2-22 15:0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数学(下)学案案(第八章)
8.3怎样判定三角形全等(3)
【学习目标】1.熟记边边边公理;
2.能应用边边边公理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课前预习】
学习任务一
画三条线段(其中任意两条的和都大于第三条),画两个三角形,使其三边分别等于这三条线段,观察这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
学习任务二
通过P32实验与探究你得到的结论是
判定3(角边角判定):
应用格式:
学习任务三
根据例3例4的步骤、思路完成下列题目
1.如图,已知AB=DC,AE=DF,CE=BF.
AF与DE相等吗?为什么?
2.如图△ABC是一个刚架,AB=AC,AD是连接A与
BC中点D的支架。△ ABD≌与△ ACD 全等吗?为什么?
【课中探究】
问题一:如图,在Rt△ABC中,∠C=90°,D、E分别
为AC、AB上的点,且AD=BD,AE=BC,DE=DC.
(1)ΔADE与ΔBDC全等吗?为什么?
(2)DE垂直AB吗?AE=BE吗?写出理由。
问题二:如右图,点A、C、B、D在同一直线上,AM=CN,
BM=DN,AC=DB.
问:(1)AB=CD吗?为什么?
(2)ΔABM与ΔCDN全等吗?为什么?
(3)AM与CN有怎样的位置关系?说明理由。
【当堂达标】
1.下面条件:①AB=DE,∠A=∠D,BC=EF;②BC=EF,AC=DF,∠C=∠F,③AB=DE,BC=EF,AC=DF.能判断△ABC≌△DEF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如图1,PD⊥AB,PE⊥AC,垂足分别为D,E,且,判定△APD与△APE全等的理由不应该是(  )
A.SAS    B.AAS    C.SSS   
3.如图2,如果AB∥CD,AD∥BC,E,F为AC上的点,AE=CF, 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____ 对.



4.如图3,已知AD,BC相交于O点,AB=AC,BD=CD,写出图中另一对相等的线段______.
5.如图4,点D,E是BC上两点,且AB=AC,AD=AE,要使,根据SSS的判定方法还需要给出的条件是______或______.
6.如图5,AB,CD相交于点O,AD=CB,请你补充一个条件,
使得△AOD≌△COB.你补充的条件是_____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共12分)
1.如果是中边上一点,并且,则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2.在△ABC和△DEF中,下列各组条件中,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是(??????? )
A.AB = DE,∠B =∠E,∠C =∠F B.AC = DF,BC = DE,∠C =∠D
C.AB = EF,∠A =∠E,∠B =∠F D.∠A =∠F,∠B =∠E,AC = DE
3.如图,已知△ABD和△ACE中,AB = AC,AD = AE,欲证△ABD≌△ACE,须补充的条件是(??????? )
A.∠B =∠C ????? B.∠D =∠E
C.∠DAE =∠BAC ????D.∠CAD =∠DAC
二、解答题(共10分)
1.如图,已知AB = CD,AC = DB;
求证:∠A =∠D.
2.已知:如图,AB=CD,DE⊥AC,BF⊥AC,
E,F是垂足,DE=BF,AE=CF.
求证:(1)AF=C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