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学会合作 导学案
年 级
六
学 科
语文
课 型
新授课
主 备
备 时
授 时
课 时
第二课时
总课时
学习内容
14学会合作
学
习
目
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演讲。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顾名思义、典范、倾泻”。
3、了解文章说明要点,懂得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侧重点不同,领悟两个事例在文章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的精神。
4、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进行仿写。
学习重点
1、了解文章说明要点,懂得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侧重点不同,领悟两个事例在文章中的应用。
2、了解文章的语言特点,进行演讲。
导 学 过 程
自
主
学
习
预习导学。
1、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家长在相应的栏目下做出评价,用“√”表示。
★
(吐字清晰,课文读正确)
★★
(声音响亮,课文读流利)
★★★
(朗读正确、流利、富有感染力)
2、选择正确的字、音。
幢( zhuàng dòng) 卡在瓶口( kǎ qiǎ ) 倾( 泻 泄 )
3、解释词语。
顾名思义: 典范:
倾泻:
4、填空。
读了课文,我知道本文是一篇 ,作者的主要观点是 。为了表明这一观点,作者向我们解答了这样几个问题:
问题①什么是合作?
问题②为什么要合作?
问题③怎样卓有成效地合作?
合
作
交
流
课堂研讨。
(一)、谈话导入,预习反馈
1、今天,我想和大家谈谈合作的话题(写好课题)齐读。
2、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吗?大家交流。
3、这是一篇演讲稿,对于这样的文章,我们的学习目标是:a了解作者的观点。b知道围绕观点作者讲述了几方面的内容。C学习作者在表述观点时所使用的说明方法。d熟读课文,练习演讲。(ppt出示)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作者的主要观点: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用四字概括就是要我们(学会合作)。
2、围绕学会合作,课文围讲了三个问题。。
反馈预习导学:三个问题:(1)什么是合作?
(2)为什么要合作?
(3)怎样卓有成效地合作?
展
示
反
馈
(三)研读事例,感悟合作
1、看这三个问题,你认为作者演讲的重点是什么?(板书:卓有成效)
2、过渡: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4、5、6自然段,看看作者怎样表述的?
(举了2个事例)。 哪两个事例?(交响乐团演奏、模拟逃生实验)(板书)
3、为什么不直接说道理,而要选择两个事例来说明呢?
(因为4、5自然段的两个事例分别说明了第6自然段的两层意思,用事实说话更能让人信服。)
4、在生活中,你合作过吗?说说你亲身经历的事例。
讨论:为什么作者一定要选这个事例呢?不选取拔河比赛等作例子呢?
学生回答后总结:因为交响乐团的合作更复杂,更庞大,这是合作的典范,选举的是典型事例,最能说明作者的观点。 (板书)
5、 作者在文中举了两例,既是典型事例,我去掉一个例子行不行?再读4——6自然段。
(这两个事例强调的重点不同,表达的是两层意思,所以缺一不可。)
这两例说明的道理哪个更难做到?作者用“不仅……而且……”这个关联词把它们连接起来,就是告诉我们,合作,除了···还要···(引读第六段)这样才能卓有成效?(在板书中强调“卓有成效”)
(四)当堂训练进行演讲
1、刚才我们学了课文,知道一篇演讲稿有作者鲜明的观点,为了说明观点,还会用典型的事例来验证。学会合作这篇文中观点就是:学会合作。列举的典型事例是:交响乐团演奏、模拟逃生实验。下面就让我们尝试来演讲。
2、先请大家仔细听、认真看老师示范其中一段,思考:演讲需要注意些什么?
3、小结演讲要点:(1)要向观众问候,作自我介绍,然后报演讲的题目。
(2)讲清观点、典型事例,层次清楚。
(3)演讲中举止大方,面带微笑,眼睛看观众,适当地加入表情、动作。
4、挑4——6段开始练习。指名演讲。评议。
5、同桌练习演讲全文。指名演讲。
拓
展
延
伸
1、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的表达方法,仿写一段话,并用上“总之”。
2、收集有关“合作”的名言警句。(2条)
3、模仿本文选择事例说理的方法,写一篇“学会 ”的演讲稿提纲。
学会
观点:
事例:
我
的
收
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