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标语文版 九年级下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13.故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新课标语文版 九年级下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13.故乡)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17 19: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初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第四单元
13 故 乡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潺潺( ) 隔膜( ) 阴晦( ) 萧索( )
解析:注音要准确。
答案:(1)chán (2)mó (3)huǐ (4)xiāo
2.30年前的闰土什么样?30年后的闰土有哪些变化?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解析:有意识地、目标明确地进行比较,可以使阅读更深入,能更迅速准确地理解文意。
参考答案:从“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到“……我们便熟识了”。
从“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到“……像是松树皮了”。
3.提到故乡,一般人的感觉会是亲切和美好。然而,鲁迅先生在辛亥革命八年之后的1919年12月,所见到的故乡是什么样子?儿时的朋友是不是和从前一样亲切?旧日素有好感的街坊有些什么变化?此情此景又在作者的心里掀起了怎样的波澜?请尽量找出原文中的词语回答问题。
解析:阅读文章时,抓住关键词,注意提示性语句。
参考答案:所见到的故乡却是如此萧索和荒凉,儿时的朋友是那么陌生而隔膜,旧日素有好感的街坊变得粗俗贪婪。
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失望。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小说开头描写了故乡哪一季节,怎样的景色?“我”的心情怎样?这个景物描写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解析:这道题是要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由表层到深层思考问题。
参考答案:从寒冬季节里阴晦的天气、鸣鸣的冷风、苍黄的天色、纵横零落的荒村等方面描绘了江南农村的凋敝、荒凉及毫无生气。看到这一切,“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反映出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
2.给下面句中三处加线的“辛苦”一词选择正确的义项。(只填序号)
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
“辛苦”的含义有:①处心积虑,挖空心思;②奔波,劳碌;③辛勤,劳苦。
句中第一个“辛苦”的含义是___________;第二个“辛苦”的含义是___________;第三个“辛苦”的含义是___________。
解析:学会辨别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才能准确理解文意。
答案:② ③ ①
3.下面三句话里的“圆规”各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选择合适的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①明喻 ②暗喻 ③借喻 ④借代
(1)……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象一个画图仪器里的细脚伶仃的圆规。( )
(2)我也从没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 )
(3)然而圆规很不平……( )
解析:大家回忆三种比喻句各自的特点、标志性词语,借代和比喻的区别(此处借代是指借用事物、人物的特点来代替事物、人物本身)。
答案:① ② ④
4.本文中“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已经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品味这句话的含意。
解析:鲁迅在结束这篇文章的时候,是改变了悲观态度,对未来寄予希望的。
参考答案:同学们可以各抒己见。示例:希望的有无也如同地上的路,努力去实践就有希望,不去实践就没有希望。
志鸿教育乐园
“项圈”与“项链”
学过《故乡》后,魏丽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要妈妈给她买项链。妈妈问:“怎么要起项链来了?”魏丽答:“我觉得咱们家比闰土家过得强多了,闰土很小就有项圈了,我怎么就不能要个项链呢?”妈妈说:“好吧。不过你先帮我到‘杨二嫂’的豆腐店去买两块豆腐吧。”
30分钟训练(巩固类练习,可用于课后)
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隔膜:
(2)隔绝:
(3)恣睢:
(4)惶恐:
解析:要联系课文充分理解词义。
参考答案:(1)是从感情方面来说,指彼此思想感情不相通。
(2)是从空间上面来说,指隔断的意思。
(3)放纵,没有拘束。
(4)疑惑、害怕,不知所措的样子。
2.“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这一句中,“横着”一词有何表达作用?用了“荒村”,为什么还要用“萧索”?把“活气”改为“生气”行不行?
解析:要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
参考答案:“横着”是不整齐、不规则地放着的意思,有一种“被遗弃”的动感;“萧索”是形容词,突出了悲凉的气氛,“荒”字描绘出村落的凋敝和沉寂,这里都是写“我”看到家乡的感觉。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写得具体而形象。这样的荒村,自然没有活泼的生活气息,有的只是死气沉沉。“生气”指旺盛的生命力,用在这里不确切。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3—6题。
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我想:我竟与闰土隔绝到这地步了,但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___________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___________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别人的___________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3.在“___________”线上填写词语。
4.“我想”的内容概括起来说有几点?
5.“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这“新的生活”的具体内涵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本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
3.解析:注意区分作者对几位人物的不同态度、不同评价。
答案:辛苦展转 辛苦麻木 辛苦恣睢
4.解析:要学会概括,先学会陈述要点。
参考答案:(1)我们的后辈是一气的;(2)我不希望他们像我们一样生活;(3)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5.解析:作者的表达是含蓄的,我们要能够把它直白地表述出来。
参考答案:指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6.解析:回顾一下排比句的特点和作用,结合这段文字的特点来回答。
参考答案:排比。能够把所要表达的意思层层铺开(或充分展开)。
阅读下文,回答7—11题。
人,又少了一个
聂华苓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
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和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蝴蝶花扣。
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这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真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门前。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
只听见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喊:“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
“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
那女人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砰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
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龟裂 羞怯
8.乞讨的女人三年前和现在有哪些不同?
9.从“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这句话中你看到这乞讨女人抱着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10.第四段中,作者仔细描述乞讨女人身份证上的照片,有什么用意?
11.实际上,乞讨的女人依然活着,可作者为什么说“人,又少了一个”?
7.解析:可以根据字义去推断词义。
参考答案:干裂 害羞胆怯
8.解析:不同点很多。要抓住要点,可从外貌、神情、动作、语言几个方面分条陈述。
参考答案:外貌方面,三年前是“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现在“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
神情、动作上,三年前“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撩起衣角来拭眼泪”。现在“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笑嘻嘻的”。
语言方面,三年前“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真想哭!”而现在是“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9.解析:注意关键词“熟练”“高声”。
参考答案:不以乞讨为耻,满不在乎,对他人的漠视表现出她完全失去了自尊。
10.解析:外貌描写在本文中多次出现,对比的用意明显。
参考答案:通过对比,形成强烈反差,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进而引导读者思索。
11.解析:此题意在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要思考“人”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三年前的那个女人,虽然贫穷,出于不得已而乞讨,但仍然竭力保持着人的尊严。现在,她失掉了羞耻之心,神情漠然,不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