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概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人体是一个结构与功能相互统一的整体。通过前面“精卵结合孕育新的生命”和“人的生长发育和青春期”两节的学习,学生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节课中继续简要讲述了人体是由各种结构和功能不同的器官和系统组成的,各种器官和系统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人体的认识有了清晰的整体了解,为后面各章节中知识的扩展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为了验证结构和功能是相互统一的,教材中还安排了“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的探究实验。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生真切地了解了骨的成分,充分认识到成分和特性的关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性目标:
1.通过阅读、观察、讨论和总结,描述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
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
二:技能目标:
1.观看演示实验,总结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了解研究人体结构和功能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关注人体的健康,养成良好的习惯,发扬尊老爱幼的美德。
2.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认同人体是由各系统组成的统一体。
教学重点:
1.说出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
2.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分析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自学法、讨论法、演示实验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新生命的起点是从哪里开始的?经历婴儿期-幼年期-童年期-青春期-成年期我们经历了这一生,那你们知道人体是由哪些系统组成的吗?
展示目标(学生齐读)
1、能举例说出组成人体的主要系统及各系统的主要器官
2、能举例说出人体各系统的主要功能
3、了解各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三、学生自主学习课本15-16页,根据提示完成问题,
人体由哪几个主要的系统构成?
各个系统包括哪些主要的器官?
想一想人体的各个系统有什么功能?
教师:请同学回答上述问题,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补充。
点拨难点
教师:将人体八大系统的主要组成器官及其功能分别讲述清楚,请同学做好笔记。
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根据课本17页的内容小组讨论:人体长高的原因是什么?
骨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
5.从婴儿期至青春期,长骨两段的________能不断形成新的骨细胞,使骨长长;同时,骨膜内的___________也能不断形成新的骨细胞,使骨长粗。
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汇报结果。
教师:我们知道了人体长高和骨有关,那骨的成分和特性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通过实验来学习一下。
教师演示实验: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
骨的脱钙实验,学生齐读课本内容,教师进行实验的演示
鱼骨在浸泡的过程中,你观察到有何种现象发生?
鱼骨在稀盐酸中有何变化?说明它含有什么成分?
骨的煅烧实验,学生齐读课本内容,教师进行实验的演示
骨在煅烧时的颜色变化?最后变成什么颜色?
把煅烧后的骨放在纸上,用镊子轻轻敲击,有什么现象?说明它含有什么成分?
最后得出实验的结论。
课堂小结(学生回答)
1、人体由哪几个主要的系统构成?各个系统包括哪些主要的器官?人体的各个系统有什么作用?
2、骨包括哪些成分?这些成分与骨的特性有什么关系?
七、当堂训练
1.调节人体完成各种运动的主要系统是( )
A.运动系统 B.循环系统
C.神经系统 D.呼吸系统
2.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系统是( )
A.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
C.消化系统 D.泌尿系统
3.骨是人体中最坚硬的组织,它所属的组织类型是( )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 D.神经组织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内容上时间安排合理,还缺少部分对于帮助学生理解人体的八大系统之间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的统一整体,八大系统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在后续的教学中对这些内容加以完善,让学生慢慢初步认识到人体工作的原理,练习部分缺少对于骨的特性与骨的成分关系的一道大题,因为七年级的学生在空间思维上还很缺少,所以需要借助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