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三节 海水“制碱” 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第三节 海水“制碱” 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14 21:2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海水“制碱”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纯碱等盐类物质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工业制取纯碱的化学反应原理;
3.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的分析,树立元素守恒观。
学习重难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
预习导学:
知识回顾:
激情导入:
多媒体展示中国传统化学工艺产品
瓷器 黑火药 造纸术
教师讲述:中国古代化学的发展,极大地带动了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在近代,我国化学却落伍了,但中国的天空仍闪烁着几颗耀眼的明星,侯德榜可堪称其中最亮的一颗,侯德榜创立的联合制碱法,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然后教师指明他所制的碱,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纯碱,导入新课。
新知预习
1.碳酸钠(俗称_______或_______)就是以_______、______为原料,以____为媒介,采用_____法制得的。
2.纯碱在化学工业中用途极广,如:石油精炼、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造纤维及________生产等均需大量的纯碱。另外,纯碱还广泛的应用于冶金、__________、纺织印染、___________生产等领域。
3.碳酸氢钠俗称___________,又称酸式碳酸钠,通常是白色晶体,__________于水,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在灭火器里,它是产生____________的原料之一;在食品工业中,它是__________的一种主要原料;在制造饮料时,它也是常用的一种原料;在医疗上,它是治疗________的一种药剂。
4.1926年,我国化学家____________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了更为先进联合制碱法(即:侯氏制碱法)。
合作探究:氨碱法制纯碱
思考讨论
1.由氯化钠转变为碳酸钠,物质的组成元素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氯化钠制取碳酸钠,还需要含什么元素的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学习
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工业生产过程如下:
盐水 精盐水 氨盐水 碳酸氢钠 纯碱
探究以下问题:
1.粗盐通过重结晶法提纯后的食盐中仍然含有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为将这些杂质离子除净,通常依次加入过量的氯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等物质,将其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最后再调和至PH为7。其中,加氯化钡、碳酸钠、氢氧化钠的目的是什么?最后加什么物质调和至PH为7?
2.“吸氨”是指什么?“碳酸化”是什么意思?“过滤、热解”呢?
3.写出上述工业生产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讨论
1.为什么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提示:氨气溶于水即得氨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哪种物质首先析出?为什么?(提示:结合课本“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练习
1.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学习了“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后,知道: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提出问题】能否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中制取碳酸氢钠的过程呢?
【实验验证】下图是该学习小组进行模拟实验时用到的部分主要装置。已知浓氨水遇生石灰会产生大量的氨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A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塞紧带长颈漏斗的橡胶塞,加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是漏斗内的水面高于使馆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装置不漏气。
(2)D是连接在装置A与装置C之间的气体净化装置,进气口是___(填a或b),D的作用是除去___气体。
(3)实验时先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通入较多的NH3(溶液呈碱性),再通入足量的CO2,其原因是_______。
①使二氧化碳更易吸收 ②NH3比CO2更易制取 ③CO2的密度比NH3大
(4)用__________的方法将生成的NaHCO3晶体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得出结论】利用“侯氏制碱法”在实验室可制取NaHCO3。
2.完成下列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原理图:
浓氨水饱和氨盐水 Na2CO3
归纳总结:
1.工业上通常用___________法制取纯碱。
2.纯碱(化学式__________)和碳酸氢钠(俗称___________,化学式_______)在生产和生活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展示交流:学生互相展示成果
点拨提升:教师归纳总结,对重点知识进行点拨提升
反思总结:学生畅谈本节收获
达标检测
1.下列物质与氨碱法制取纯碱无关的是( )
A.石灰石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氨气
2.下列用途一定与纯碱无关的是( )
A.粗盐精制 B.洗涤剂生产
C.造纸工业 D.制作发酵粉
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制纯碱需要的原料是食盐和石灰石
B.海水晒得的粗盐可以直接吸氨制成氨盐水
C.向氨盐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可得到纯碱,溶液经结晶后得到纯碱固体
D.因为氯化钠水溶液呈中性,所以氨盐水也呈中性
4.实验室用食盐制纯碱的操作步骤是:
①向浓氨水中加入足量食盐晶体,制取饱和氨盐水;②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至有大量晶体析出;③将操作②中产生的晶体过滤出来;④将滤纸上的晶体转移至坩埚中,加热至不再有水蒸气产生,所得固体即为碳酸钠。
(1)对上述信息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
A.用食盐制纯碱还需要含碳元素的物质
B.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C.产品碳酸钠中不含有N元素,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氨气作用不大
D.在氨盐水中如果没有未溶解的食盐晶体存在,说明溶液不一定饱和
(2)第②步适宜在________(填“较高”或“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结晶。
5.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它的水溶液称为氨水,显碱性。氨在化学工业中用途很广泛;近年来,氨还用于环境治理。
(1)氨气中氮、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氨碱法制取纯碱关键的一步反应为:NH3+CO2+H2O+NaCl====NaHCO3+A
其中产物A可用作化肥,其化学式是____,该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实验探究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并能总结盐的性质;
2.能应用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
1.盐的化学性质 2.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预习导学:
知识回顾:
激情导入:
“发面加碱”蒸出的馒头又白又软,这是生活中的常识,知道加的碱是什么吗?它叫面碱,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钠,产品非常便宜,表明碳酸钠的原料非常易得,那纯碱有哪些性质呢?导入新课。
新知预习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碳酸钙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酸钠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钠与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钠与氢氧化钙_________________。
2.今有下列物质:N2、Na2CO3、NaCl、BaSO4、Al(NO3)3 、SO2、HNO3、Al(OH)3、NH4Cl、CaCO3、Cu(NO3)2 。
其中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照课本后的附录II,上述盐难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溶于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多数的盐溶于水是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的。因此,酸、碱、盐之间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互结合,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
合作探究
自主探究一:盐的性质
实验探究
分组完成课本“实验探究---纯碱的性质”
小组讨论
根据上述实验,总结纯碱的化学性质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与________作用:能使___________变红色,说明纯碱的水溶液呈_______。
2.与酸反应:
与盐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硫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氢氧化钙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氯化钡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学习
1.碳酸钠属于盐类,那么盐类应具有什么共同的化学性质?写出这些化学性质,并用一个典型的化学反应加以印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书后附录II,总结盐的溶解性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练习
1.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
其中能使洗涤用的苏打水(含Na2CO3)产生气泡的是( )
A.食盐水 B.矿泉水
C.柠檬水 D.含氨洗涤液
2.某烧碱样品中含有杂质碳酸钠。请设计实验除去碳酸钠,得到比较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按要求将有关内容填入下表。
序号 具体操作过程 要达到的目的
自主探究二: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思考讨论
1.今有下列反应:①碳酸钙与盐酸 ②硝酸钠与氢氧化钙 ③氯化钠与硝酸钙 ④盐酸与硝酸银 ⑤碳酸钠与氢氧化钙 ⑥氢氧化钠与硫酸。其中能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写出他们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发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分别说出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课本“多识一点”,讨论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针对练习
3.某校实验室有三瓶标签已经损坏的无色溶液,只知道他们分别是盐酸、氯化钡、碳酸钠溶液。甲、乙、丙三位同学各用一种试剂,即一次性鉴别成功。试将试剂填入下表:
待鉴别溶液 鉴别方法 试剂名称
盐酸氯化钡碳酸钠 甲:一种指示剂
乙:一种酸
丙:一种钾盐
4.不用任何其他试剂鉴别上题中的三种物质,简要叙述鉴别过程。
归纳总结:
1.盐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发生反应。
2.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交流:学生互相展示成果
点拨提升:教师归纳总结,对重点知识进行点拨提升
反思总结:学生畅谈本节收获
达标检测:
1.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可加入适量的( )
A.石灰水 B.氯化钾 C.盐酸 D.氯化钙溶液
2.鱼胆破后使鱼肉沾上难溶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而变苦,要减少这种苦味,用来洗涤的最好物质是( )
A.水 B.纯碱 C.食盐 D.食醋
3.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含钾的化合物。把盐酸滴在草木灰上,产生大量气泡,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实验现象推断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 )
A.Na2CO3 B.K2CO3 C.KNO3 D.KOH
4.现有下列试剂①澄清石灰水 ②食醋 ③食盐水 ④纯碱溶液 ⑤烧碱溶液 ,其中检验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盐必须用到的是( )
A.②⑤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5.鉴别碳酸钠和氯化钠,下列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加入稀盐酸 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加入酚酞试液
6.盛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时间长了有一些白色固体,这些白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 )
A.氢氧化钠 B.碳酸钠 C.氯化钠 D.碳酸钙
7.要除去K2SO4溶液中的少量KOH,不能选用稀HCl,原因是会生成__________(填名称或化学式)而引入新的杂质。
8.工业上用纯碱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烧碱,写出制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这些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列各组物质,能共同存在于水溶液中的是( )
A.BaCl2 Na2CO3 Ca(OH)2
B.MgCl2 CuSO4 NaNO3
C.AgNO3 BaCl2 K2SO4
D.CaCl2 K2CO3 Na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