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统编语文中考备考--病句辨析语序不当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自信力的有无,用以指一部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B.江西南昌的基层民警邱娥国成为了全国公安系统唯一获得“改革先锋”称号的人。
C.身患重病的张桂梅老师,在南疆大山里创办了全免费的女子高中,12年来默默奉献,改变了她们的人生命运,把不少家境贫困的女生送进了大学。
D.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花开四季的舞台上,跟随诗人的眼睛,一起看“人面桃花相映红”,一起听“稻花香里说丰年”。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两朵奇葩。
B.初中生活的美好情景经常浮现在大家的眼前和耳边。
C.阜新的春天是一个冰雪消融,繁花盛开的好地方。
D.“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不仅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而且加强了“上合”成员国之间的联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我国研制、运行和发射了多颗返回式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和科学探测卫星。
B.我们希望每个家庭都能树立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在孩子心中种下劳动光荣的种子。
C.马头琴的起源传说是把酸奶勺子蒙上牛皮,拉上马尾演奏,被称之为“勺形胡琴”。
D.在体育测试前,老师再三提醒我们要注意各项动作要领,切忌不要违规和失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养很具体,是因为它总是体现在人们言谈举止的细节中的原因。
B.接到举报之后,市场监督部门迅速查处了这家零售商擅自提价。
C.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农村人口大幅减少,与十年前相比,几乎减少了一倍。
D.电影《中国机长》因为以真情动人,所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身份证、学生证银行卡等容易丢失和被盗。
B.针对近来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几个学校的领导进行了深刻反思。
C.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D.对自然界的利用和开发,应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父母能否监督孩子学习是在线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
B.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外用餐,只要坚持使用公筷公勺,就会形成一种良好风尚。
C.学校领导深入班级,面对面了解特困生情况,解决和发现实际问题。
D.经过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典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能够提高阅读者不畏困难的精神。
B.形式新颖的《中国诗词大会》,不但提高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而且唤起了人们对许多经典名句的记忆。
C.为了避免考试中再次出现作文没有新意的现象,他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并思考其凝聚着的意义。
D.随着中考步伐的临近,使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都高涨起来。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晚饭后几个我家的亲戚一起收看正在热播的电影《我和我的父辈》。
B.许多名人的经历告诉我们,成功与失败不是上天赋予的,而是个人努力的结果。
C.表现人性光辉的作品,魅力大多在于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而这种力量代表着社会的正能量。
D.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只有理解了作品的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历史和现实已经并将继续证明,任何人都无权剥夺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梦想的步伐。
B.研制出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疫苗还需要时间,大家一定要做好个人的防护工作。
C.我们要及时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密切监测经济运行情况,把风险和困难降到最低,掌握经济展的主动权,争取最好结果。
D.爱国是检验一个人品格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评价一个人道德情操的重要标准。
10.下列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哈尔滨地铁2号线的开通惠及呼兰、松北、道里、南岗、香坊5个行政区的至少300余万人。(去掉“至少”或“余”)
B.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海报将在2021北京国际设计周上发表。(将“发表”改为“发布”)
C.我国自行设计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受地面影响小、定位准确及时,在抗震救灾中大显身手。(在“准确及时”后加上“的特点”)
D.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人口大国到人才强国,再到人才大国,我们必须坚定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将“人口大国”与“人才大国”调换位置)
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改革开发至今,我国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B.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会有将近1亿左右贫困人口脱贫,提前实现减贫目标。
C.成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鼓励开放夜间消费活动,以此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复苏。
D.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政府不但要给予贫困户经济上的帮助,而且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1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典籍里的中国》通过创新表达,用电视语言彰显了中国典籍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
B.每天读一点好书,不仅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还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C.随着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入轨,掀起了报道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热潮。
D.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行动,规定粉丝群体网络行为,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
1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政府部门专门制定了有关的规章制度。
B.人的一生约有一半左右的时间都在思考,只不过成功者总在思考有意义的事。
C.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D.央视策划的《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极大地激化了广大青年的爱国热情。
1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双休日里,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把“不要”删去)
B.到了退休年龄的他,身体和精力还很健壮。(将“健壮”改为“充沛”)
C.因为我从小喜欢篮球,所以姚明对我一点儿也不陌生。(把“姚明”和句中第二个“我”的位置互换)
D.西宁市快速公交的正式运营,极大地缓解了市内交通拥堵。(在“交通拥堵”后加上“状况”)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的建设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
B.中国首个成功发射自建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太空探索的又一重大进展。
C.通过多种形式,增强群众疫苗接种的信心,让符合条件的群众能够实现“应接尽接”。
D.南广高铁开行“复兴号”动车组,其中停靠梧州南站办理业务的约有15趟左右。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两面对一面,应改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C.语序不当,把“改变了她们的人生命运”与“把不少家境贫困的女生送进了大学”位置互换;
D.搭配不当,眼睛只能看,不能听;
故选B。
2.A
【详解】
B.搭配不当。删掉“和耳边”;
C.搭配不当。将“好地方”改为“季节”;
D.语序不当。将“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与“加强了‘上合’成员国之间的联系”调换位置;
故选A。
3.B
【详解】
A.语序错误,应将“运行”和“发射”互换位置;
C.偷换主语,在“被”的前面加上“它”;
D.否定不当,删去“不要”;
故选B。
4.D
【详解】
A.句式杂糅。删掉“的原因”;
B.语序不当。将“这家零售商”放到句末,并在它的前面加“的”字;
C.用词不当。将“一倍”改为“一半”。
故选D。
5.C
【详解】
A.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的问题”;
B.表意不明,“几个”修饰“学校”还是“领导”不明确,可改为“学校的几个领导”或“几所学校的领导”;
D.语序不当,把“利用”和“开发”调换位置;
故选C。
6.B
【详解】
A.两面对一面。把“能否”改为“不能”;
C.语序错误。改为:发现和解决;
D.成分残缺。删掉“经过”;
故选B。
7.C
【详解】
A.搭配不当,“提高”与“精神”搭配不当,将“提高”改为“培养”;
B.语序不当,“不但……而且……”表示递进关系,将关联词后的内容对调;
D.成分残缺,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删去“使”;
故选C。
8.C
【详解】
A.语序不当,将“几个”放到“我家的”之后;
B.前后矛盾,删掉“与失败”;
D.宾语残缺,在句末加“的韵味”或“的意境”;
故选C。
9.A
【详解】
B.语序不当,把“有效”放在“抑制”之前;
C.语序不当,把“及时发现和解决新问题”和“密切监测经济运行情况”两句对调;
D.搭配不当,在“爱国”前加“是否”,在“情操”加“高低”;
故选A。
10.D
【详解】
语序不当,应该将“人才强国”与“人才大国”位置互换,不是将“人口大国”与“人才大国”调换位置。故选D。
11.D
【详解】
A.缺少宾语,在句末加“格局”;
B.相互矛盾,可去掉“将近”或“左右”;
C.语序不当,将“复苏”与“增长”位置互换;
故选D。
12.A
【详解】
B.语序不当:改为:每天读一点好书,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还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
C.缺少主语。把“随着”去掉;
D.搭配不当,把“规定”改为“规范”;
故选A。
13.A
【详解】
B.语义重复,可删去“约”;
C.语序不当,应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换位置;
D.搭配不当,应将“激化”改为“激发”;
故选A。
14.B
【详解】
B.搭配不当,应删去“和精力”。故选B。
15.A
【详解】
B.有语病,语序不当,可将“成功发射”放到“核心舱”后面;
C.有语病,成分残缺。可删去“通过”或“让”;
D.有语病,成分赘余,可删去“约”或“左右”;
故选A。
答案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