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初 二 物 理
液 体 的 压 强
水坝为什么上窄下宽?
潜水员为什么要使用不同的潜水服?
提出问题:液体的压强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做出猜想:1、可能与水的密度有关
2、可能与水的深度有关
3、可能与方向有关
实验:探究液体的压强特点
实验器材:液体压强计、大烧杯、水、盐水
一、液体压强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
1.产生的原因:
(1)液体受到重力作用,对容器 有压强;
(2)液体具有 ,对容器的侧壁也有压强。
(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①由图2中A、B、C可知,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 ;
②由图3中甲、乙可知,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深度的越大,液体内部压强 ;
③由图3中乙、丙可知, 。
(3)注意:
实验前首先要检查器材的 ,操作步骤为 ;
现象为 时证明气密性好。
归纳总结: 液体压强特点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种液体在同
一深度的各处、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2、同种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还和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例1.观察如图所示实验,A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上橡皮膜,B图在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此可知:
(1)液体的压强产生原因: , .
(2)液体对 和 有压强.
例2.如图所示,玻璃管两端开口处蒙的橡皮膜绷紧程度相同.将此装置置于水中,下图中的哪幅图能反映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后的凹凸情况( )
例1.观察如图所示实验,A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上橡皮膜,B图在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会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此可知:
(1)液体的压强产生原因: , .
(2)液体对 和 有压强.
例3.小敏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乙和丙容器中装的是同种液体)
(1)实验中,首先必须检查压强计能否正常使用,若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都很小,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 (选填“好”或“差”).调节好压强计后,U形管两边液面相平.
(2)小敏把探头分别浸入到甲、乙图中的两种液体(水和酒精)中,发现图甲中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比图乙小,由此,他判断图甲中的液体是酒精,他的判断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接着他改变图乙中探头的深度,其探究情况如图丙所示.
例3.小敏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乙和丙容器中装的是同种液体)
(3)比较图 ,得出探头浸入液体的深度 (选填“越深”或“越浅”),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就越大,表示液体的压强就越 .
(4)小敏发现在同种液体中,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 .
(5)小敏又按照图丁和图戊进行了实验,由图可知液体压强与液体所受重力 关.
液体压强的大小:
思路:
要想知道液面下某处竖直向下的压强,可以设想在此处有个水平放置的平面,计算这个平面上方液柱对这个平面的压强即可。
h
h
液体压强的大小:
h
h
液体压强的计算:p=ρ液gh
从公式可以看出,液体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关于深度h:指从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所研究点的竖直距离。
4cm
8cm
10cm
.A
.B
2
6
hA = cm = m
hB = cm = m
0.02
0.06
p: Pa ρ:kg/m3 g:N/kg h:m
注意:①适用于计算静止液体的压强
②深度的选取
如何理解深度
容器底部的深度是h1还是h2?
h1和h2哪个是试管底液体的深度?
连通器
定义: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生活中的连通器:
如图所示A端开口B端封闭的L形容器,内盛有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B端顶面离容器底6cm,A端内液面离容器底26cm,B端顶面距离液面深度为 m,B端顶面受到水的压强为 Pa.
如图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艇,7km深处的海水对蛟龙号产生的压强是 Pa.(ρ海水=1.03×103kg/m3)
一底面积为500cm2的容器盛有深度为20cm的某种液体,液体对液面下4cm处A点产生的压强是600Pa,则此液体的密度是 g/cm3;那么液体对距容器底部4cm处的B点产生的压强是 Pa;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 Pa.
例7.如图,关于液体中a、b、c、d四点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点的压强最大
B.b点的压强最大
C.c点的压强最大
D.d点的压强最大
如右图所示,一个盛水的试管由竖直方向逐渐倾斜,在水未从试管流出前,水对管底的压强将( )
A.逐渐变大
B.逐渐减小
C.不发生变化
D.先变大后变小
如图A、B两个内径相同的玻璃管内装有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液面相平,试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判断
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下图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 )
小明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象.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是ρ甲 ρ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例12.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6cm深的水,静置于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 Pa(g取10N/kg);若把该容器倒过来放置,如图乙所示,那么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将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一只装煤油的油罐中盛有4m深的煤油,在距底部0.5m处发现有一个面积为5cm2的小孔,(已知煤油密度为0.8×103kg/m3)求:
(1)煤油对罐底的压强多大;
(2)小孔处煤油的压强多大;
(3)要想堵住这个孔,至少需要在小孔处施加多大的力.
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00cm2,重10N的容器放在水面上,容器中装有2.5kg的水,已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2000Pa.求:
(1)容器中水的深度;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距容器底部5cm处A点水的压强;
如图甲所示,将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管口用一薄塑料片堵住,然后竖直插入水24cm深处.(塑料片质量不计,取g=10N/kg)
(1)此时水对塑料片向上的压强是多大?
(2)保持玻璃管在水中深度不变,向管中缓缓倒入某种液体,如图乙.当该液面高出水面6cm时,塑料片刚好下沉,则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如右图的装置中,两端开口的U型管装有一定量的水,将A管向右倾斜,稳定后A管中的水面将( )
A.高于B管中的水面
B.低于B管中的水面
C.与B管水面相平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