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
古诗词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背诵古诗词。(重点)
2.结合诗人的生活经历,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情感,赏析诗句的炼字之妙。(难点)
3.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素养)
学习目标
泊 秦 淮
第一首
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有《樊川文集》。
作者介绍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唐王朝前景可悲。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背景资料
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泊 秦 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整体感知
烟笼 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译文】迷蒙的月色和轻烟笼罩着清冷的河水和白沙,(船只)夜晚停泊在靠近秦淮河边的酒家。
笼罩。
前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首句描写了一幅朦胧的水色夜景,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次句点题,以“近酒家”引发思古幽情。
清冷的河水。
停船靠岸。
精读细研
后两句写现实中达官显贵饮酒作乐、荒淫无度的生活,表达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译文】卖唱的歌女不知道亡国的悲和恨,还在对岸的酒楼里唱着《玉树后庭花》。
这里指秦淮河。
歌女。
曲名,《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亡国之君陈叔宝所作,后世多称之为亡国之音。
精读细研
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和深深忧虑的情怀。
概括主题
贾 生
第二首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沁阳。他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作者介绍
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晚唐时期,他对皇帝昏庸、宦官当权与藩镇跋扈深为不满。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屡受排挤,怀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通过讽刺汉文帝虽能求贤却又不知贤的行为,反映了晚唐的社会现实——即晚唐帝王也像文帝一般,表似开明,实则昏聩无能。
背景资料
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整体感知
【译文】汉文帝在宣室咨询被贬谪的大臣,贾谊的政治才能更是无人能比。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指汉代未央宫前殿的正室。
被放逐的大臣。这里
指曾被贬到长沙的贾谊。
才华,这里指贾谊的政治才能。
无人能比。
精读细研
可怜夜半虚 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译文】可惜汉文帝深夜向前移动座席靠近他,不是关心百姓,只是关心鬼神。
可惜。
指汉文帝在座席上向前移动,靠近贾谊,以便更好地倾听。
徒然。
指百姓。
精读细研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概括主题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第三首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南宋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四大家”。其诗风自然活泼、幽默诙谐,人称“诚斋体”。代表作品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等。
作者介绍
这首诗作于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背景资料
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整体感知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了,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不要说。
骗得。
空欢喜。
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精读细研
译文: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这里是把行人放过去的意思。
同“正”。
阻拦。
这两句承接“错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一个缺乏思想准备的行人,下了一个山头后,又遇到一个山头时的沮丧。但这也形象地反映出行人由意外、惊诧至恍然大悟的心理过程。
精读细研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概括主题
约 客
第四首
赵师秀(1170-1219),浙江永嘉人,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赵师秀与徐照、徐玑、翁卷并称“永嘉四灵”,人称“鬼才”,开创了“江湖派”一代诗风。编有《赵师秀集》《天乐堂集》等诗集。
作者介绍
自由朗读诗歌,采取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注意读准字音、节奏。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整体感知
【译文】黄梅时节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鸣。
黄梅时节 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即梅雨季节。
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
形容处处都在下雨。
到处是蛙鸣声。
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精读细研
【译文】时过午夜,已约好的客人却还没有来,(我)无聊地敲着棋子,灯灰震落在棋盘上。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灯芯燃烧后结成的花状物。
即为邀约友人。
精读细研
该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夜独自期客的情景。诗歌采用写景寄情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百无聊赖,焦躁失落的复杂情感。这是一首情景交融、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的精妙小诗。
概括主题
茨威格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下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