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5 08:11: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认识到农业是生产发展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索清朝前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跃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指导学生通过研读史料,从材料入手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难点:清朝前期的手工工场;大型商帮的兴起。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一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1,清初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
PPT展示相关材料,让学生分析出清初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
学生: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土地荒芜,人口稀少
教师:面对经济发展的现状,清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恢复和发展生产的?
学生:推行鼓励垦荒政策
PPT展示材料,经一部分析
原因: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
3、表现
(1)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2)兴修水利
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作用:保障了耕地面积、保障了灌溉、保障了粮食产量)
粮食产量提高:
原因: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教师:高产农作物的推广和种植对清朝社会经济产生哪些影响?看课后活动2
学生:玉米、甘薯和马铃薯属于美洲高产农作物,比我国传统的农作物产量高很多。它们的引种和推广,提高了粮食产量,有利于缓解人口増长的压力,促进了清朝人口的增长。形成新的产粮区。促进粮食商品化和农民转入手工业生产。
(4)经济作物的种植:品种增加、面积扩大: 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4 、影响
(1)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 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 、手工业的发展
(1 传统手工业都有较大发展
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PPT展示材料,重点突破手工工场,说明其性质和特点
性质: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特点:特点:规模大、分工合作、雇佣关系
2、 商业的发展
(1) 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商业城市的代表——苏州、杭州、江宁(今南京)、北京、广州等
商业城镇的代表——盛泽镇、汉口镇等
(2)大型商帮的兴起
PPT展示材料,教师:大型商帮的兴盛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学生:有利于全国性市场的形成,促进长途贩卖贸易和商业的发展。
三、 人口的增长
1 、原因
(1)清前期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2)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 、概况
到康熙时,全 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3 、影响
积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和扩大了商品销售市场。
消极:1)有些地方,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2)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3)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五、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二、手工业和商业
三、清朝人口的增长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的萌芽”,因此这一部分内容必须讲解清楚,从授课来看,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很低,没有综合分析能力,也说明这一年的学习自己并没有培养好学生的大历史观,对比综合分析方面的引导欠缺,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有这方面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