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标语文版 九年级上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17 茶馆(节选))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新课标语文版 九年级上册同步测控优化训练(17 茶馆(节选))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1-17 19:3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初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第五单元
17 茶馆(节选)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趿拉( ) 珍馐( ) 文绉绉( )
说媒拉纤( ) 绫罗绸缎( ) 戊戌变法( )
提示:本题主要考查文中出现的生字的准确读音,所以首先是记忆。
答案:tā xiū zhōu qiàn líng wù xū
2.用两三个成语概括王利发、常四爷、秦仲义的性格特征。
王利发:
常四爷:
秦仲义:
提示:要想概括出三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首先要对节选的戏剧内容有充分的理解。
参考答案:王:明哲保身,小心谨慎。常:侠肝义胆,古道热肠。秦:财大气粗,壮志凌云。
3.填空。
(1)戏剧是一种________,它把文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剧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部分。戏剧按表现形式可以分为________、诗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戏剧按内容性质可以分为________、喜剧、________。
(2)《茶馆》的作者是________,原名________,字________,满族人,是我国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学的开拓者之一,现代杰出的语言艺术家,享有世界声誉的爱国主义作家、人民艺术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等,剧本有________、________。他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篇小说________,短篇小说________,话剧________等。1951年获称________号。
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与文章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
答案:(1)综合的舞台艺术 表演 绘画 雕塑发展 高潮 结局 话剧 歌剧 舞剧 戏曲悲剧 正剧
(2)老舍 舒庆春 舍予 《骆驼祥子》 《四世同堂》 《茶馆》 《龙须沟》 《牛天赐传》 《离婚》 《鼓书艺人》 《我这一辈子》 《月牙儿》《方珍珠》 “人民艺术家”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2)明天还不定是风是雨呢!
(3)好家伙,一添就是两张嘴!
(4)我忘了姓什么,也忘不了你二位这回事!
(5)可是他那点事业,哼,外国人伸出一个小指头,就把他推倒在地,再也起不来!
(6)我要是会开别的,可是还开茶馆,我是孙子!
(7)就走吧,还等着真换两个脆的吗?
答案:(1)借代,反问;(2)暗喻;(3)借代;(4)夸张;(5)夸张,比喻;(6)暗喻;(7)反问、借代。
2.王利发是作者精心塑造的旧社会中的小商人、小资产者的艺术典型,请分析一下第一幕中王利发的性格特征。
提示:本题旨在帮助对人物进行深刻分析。王利发这个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生意人的挣扎与灭亡,是近代中国社会小商人、小资产者生活和命运的真实写照,他的悲剧一生是对旧中国的血泪控诉。
参考答案:在第一幕里,他就表现出胆小怕事、安分守己、善于应酬、精明干练的特点。他不乏精明能干,不惜辛苦力气,也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然而,到头来却倾家荡产,最终被黑暗势力所吞噬,落个悲惨下场。
3.课本节选的是《茶馆》第一幕,是全剧最凝练的一幕,人物众多,世事纷杂。试分析这一幕具体写了哪些事件,体会剧中的矛盾冲突是一种怎样的戏剧冲突。
提示:本题主要帮助对剧情内容有所了解。
参考答案:写到的事件主要有马五爷施威,康六卖女,常四爷骂洋货,鸽子之争,秦仲义梦想实业救国,秦庞交锋,茶客对话,常四爷被抓,庞太监买妻。《茶馆》用群像展览的方式,通过人物与人物之间多种多样的一个个小的矛盾事件,来构成整个时代的、大的矛盾冲突,这是老舍在戏剧创作上的一种“新的尝试”。这种新尝试不拘于以一人一事为主线,不注重故事的完整性和集中性,而把矛盾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时代,大大提高了戏剧艺术的深度和广度。第一幕从头至尾展现的都是清朝末年反动统治阶级和人民大众之间的尖锐对立。
4.精练而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是老舍戏剧的突出特点,请举例谈一谈。
答案:(示例)剧中的人物对话都用了符合自己身份地位和思想的个性化语言,“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五语就勾画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如常四爷的语言豪爽、耿直,带有侠气,毫不忌讳他对现实的不满,表现了他正直倔强、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的思想性格。再如第一幕中的马五爷,总共只说了三句话,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精彩的潜台词,是老舍戏剧语言的又一突出特点。老舍的戏剧语言讲究含蓄深刻,追求“从一句话里面看一个世界”,从一句台词里听到弦外之音的艺术效果。第一幕中最精彩的人物对话莫过于秦仲义与庞太监的交锋了,表面看似乎只是两人之间偶然见面时的一次简短问候,实则意味深长。丰富的潜台词不仅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反映出时代的面貌。他们的较量,实质上是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阶级的对话,含意可谓丰富、深刻。老舍的戏剧语言还具有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他运用经过提炼的、地道的北京口语来写人物对话,朴实、自然、亲切,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文化韵味,使《茶馆》成为一幅反映北京市井生活与民俗风情的历史画卷。
快乐时光
里根解窘
里根总统在一次白宫钢琴演奏会上讲话时,夫人南希不小心连人带椅跌落在台下的地毯上。观众发出惊叫声。但是南希却灵活地爬起来,在二百多名宾客的热烈掌声中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这时,里根便插入一句:
“亲爱的,我告诉过你,只有在我没有获得掌声的时候,你才应该这样表演。”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戊戌(xū) 沏茶(qī) 嗜好(shì)
B.搭讪(shàn) 坤角(kūn) 淘汰(tài)
C.茶盅(zhōnɡ) 造孽(niè) 缧绁(shi)
D.咂摸(zā) 神龛(kān) 痞子(pǐ)
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对容易注错的几个字的掌握情况。“缧绁”应读“léi xiè”。
答案:C
2.下列各组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割据 掌腰 老气横秋 风声鹤唳
B.抱怨 舒服 硕果仅存 暴殄天物
C.寒酸 麻烦 兵慌马乱 庸人自扰
D.津帖 鞠躬 尽善尽美 魑魅魍魉
提示:本题主要考查容易写错的字。A项“掌腰”应为“撑腰”;C项“兵慌马乱”应为“兵荒马乱”;D项“津帖”应为“津贴”。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语句通顺的一项是( )
A.江华在信中提出的问题是完全正确的,我在此感谢他对我的疏忽的补充。
B.正如从躯体上分离出来的手不能成为手一样,与其他人隔绝开来的人便也不成为人了。
C.我们顺利地按照守林人所画的那张简图找到了密林深处的小湖,大家高兴极了。
D.老校友生动的报告对于我们这些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听起来感到特别亲切。
提示:A项“问题”应为“意见”,“补充”应为“纠正”。C项“顺利地”应置于“找到”之前。D项主语“报告”与后面的谓语搭配不当。
答案:B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
常四爷 甭锁,我跑不了!
宋恩子 量你也跑不了!(对松二爷)你也走一趟,到堂上实话实说,没你的事!
[黄胖子同三五个人由后院过来。
黄胖子 得啦,一天云雾散,算我没白跑腿!
松二爷 黄爷!黄爷!
黄胖子 (揉揉眼)谁呀?
松二爷 我!松二!您过来,给说句好话!
黄胖子 (看清)哟,宋爷,吴爷,二位爷办案哪?请吧。
松二爷 黄爷,帮帮忙,给美言两句!
黄胖子 官厅儿管不了的事,我管!官厅儿能管的事呀,我不便多嘴!(问大家)是不是?
众 嗻!对!
[宋恩子、吴祥子带着常四爷、松二爷往外走。
松二爷 (对王利发)看着点我们的鸟笼子!
王利发 您放心,我给送到家里去!
[常四爷、松二爷、宋恩子、吴祥子同下。
黄胖子 (唐铁嘴告以庞太监在此)哟,老爷在这儿哪?听说要安份儿家,我先给您道喜!
庞太监 等吃喜酒吧!
黄胖子 您赏脸!您赏脸!(下)
[乡妇端着空碗进来,往柜上放。小妞跟进来。
小 妞 妈!我还饿!
王利发 唉!出去吧!
乡 妇 走吧,乖!
小 妞 不卖妞妞啦?妈!不卖啦?妈!
乡 妇 乖!(哭着,携小妞下)
[康六带着康顺子进来,立在柜台前。
康 六 姑娘!顺子!爸爸不是人,是畜生!可你叫我怎办呢?你不找个吃饭的地方,
你饿死!我不弄到手几两银子,就得叫东家活活地打死!你呀,顺子,认命吧,积德吧!
康顺子 我,我……(说不出话来)
刘麻子 (跑过来)你们回来啦?点头啦?好!来见见总管!给总管磕头!
康顺子 我……(要晕倒)
康 六 (扶住女儿)顺子!顺子!
刘麻子 怎么啦?
康 六 又饿又气,昏过去了!顺子!顺子!
庞太监 我要活的,可不要死的!
[静场。
茶客甲 (正与茶客乙下象棋)将!你完啦!
4.本段选自老舍的戏剧《茶馆》,课文从表现形式上看属于________剧,括号里的话在戏剧中叫做________。
答案:话 舞台提示
5.你读了本文段后了解了哪些事情?
答案:常四爷被抓、庞太监买妻、乡下人卖女等。
6.联系常四爷的语言行为,说说常四爷具有怎样的思想性格。
答案:常四爷的言行豪爽耿直,带有侠气,毫不忌讳他对现实的不满,表现了他正直倔强、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的思想性格。
7.老舍认为剧中人物对话应该是“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五语就勾画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说说作者是怎么表现出黄胖子欺软怕硬的性格特征的。
答案:黄胖子对松二爷的请求不理不睬,对官厅儿却奉承有加,对庞太监又是请安又是道喜,特别是他的“官厅儿管不了的事,我管!官厅儿能管的事呀,我不便多嘴”彻底暴露了他欺软怕硬的流氓嘴脸。
8.精彩的潜台词是老舍戏剧语言的又一突出特点。请说说课文结尾“将!你完啦!”这句话的潜台词。
答案:清政府完了,清朝社会完了,这个时代灭亡了。
深层探究
9.有时间有条件的同学,看《茶馆》全剧或原著,然后写一篇读后感。
提示:写好“读后感”要做到四点:一、读懂原文抓中心:我们在读中可分三步去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思路,只有认真地“读”,才有写“感”的条件。二、选择重点作“感点”:一本好书和一篇好文章可“感”的点很多,必须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最善于写的感点,作自己读后感的切入点。三、读感结合有侧重:处理好写读后感时“读”与“感”的关系,做到“二不二要”。四、联系实际谈感受:联系自己或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略
中考链接
10.(2010安徽庐江中考模拟)请将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概括出来,不超过25个字。
《语文的诗意》让我再一次想到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人技教育”侧重于给学生以生活技能,“人格教育”注重将语文养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人生教育”则引导学生最终把“语文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思想、精神、人格、信念等等)与自己的人生融为一体。如果说“人技语文”给学生以“真”,“人格语文”给学生以“善”,那么,“人生语文”则将学生引向生命之“美”。
提示:本题考查压缩语段、提炼信息的概括能力。概括时应抽取关键词语,力求语句通顺。
参考答案:语文“人技”“人格”“人生”三重教育境界教给学生真善美。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