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年级全一册14.2磁场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九年级年级全一册14.2磁场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5 12:56:0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北师大版九年级年级全一册 14.2 磁场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就越多
B.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C.磁体之间的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但磁场并不存在
D.能够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地理南极附近
2.下列对电和磁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用电器都只能用三脚插头
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产生了电荷
C.如图中甲磁体的右端是N极
D.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磁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B.注射器利用了连通器的原理
C.物体从高处由静止落下时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两轻质小球相互吸引,它们一定带异种电荷
4.地理的两极和地磁场的两极并不重合。世界上最早记录这一现象的人是(  )
A.沈括 B.伽利略 C.托里拆利 D.阿基米德
5.关于研究磁场的方法和磁场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感线是磁体周围空间实际存在的曲线
B.用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
C.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决定
D.在磁体周围撒铁屑可以判断该磁体周围的磁场方向
6.如图中磁感线和磁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7.小嫦利用手中的条形磁体做了几个小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
A.同名磁极相互吸引
B.条形磁体吸引小铁钉,小铁钉不吸引磁铁
C.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它在水平面静止时南极会指向地理南方
D.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就不可能有相互作用了
8.关于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条形磁体中间部位的磁性最强 B.用来描述磁场的磁感线真实存在
C.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D.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物体有力的作用
9.如图所示装置是一个自制的小指南针。它是把磁化后的缝衣针穿过按扣的两孔,放在底座上,缝衣针能在水平面自由转动,当缝衣针静止后,针尖总是指向北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针尖指的是地理南极
B.缝衣针周围不存在磁场
C.缝衣针的指向不会受到靠近的磁铁干扰
D.缝衣针静止时针尖指向北方是由于地磁场的作用
10.把普通钢棒磁化有多种方法,可以用强力磁铁来磁化。钢棒是由大量的原子组成,每个原子都有N、S极,相当于一个磁性很弱的“小磁铁”。未被磁化前,钢棒内“小磁铁”的排列杂乱无章,此时钢棒对外不显磁性。用一个强力条形磁铁按图中的箭头方向滑动,钢棒就被磁化,磁化后各个“小磁铁”按图所示同向排列,钢棒具有磁性,相当于条形磁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被磁化后(乙图)的钢棒左端是 S 极
B.被磁化前(甲图)的钢棒右端是 N 极
C.若把小磁针放在左图中的 A 点处,静止时小磁针的北极(N)一定向外
D.若把小磁针放在右图中的 B 点处,静止时小磁针的右端是北极(N)
11.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小磁针在点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磁针的上端是极 B.甲、乙磁极均为极
C.、两点的磁场强弱相同 D.磁极周围的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12.关于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条形磁体中间部位的磁性最强
B.用来描述磁场的磁感线真实存在
C.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D.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物体有力的作用
二、填空题
13.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论衡》记载司南之,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将司南放在水平光滑的“地盘”上,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司南长柄所指方向是地理______极附近,地磁______极。
14.图中画出了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这两个磁极都是______(选填“N”或“S”)极,图中B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向______(选填“上” 或“下”)。
15.小明同学用硬纸板和大头针制作底座,把两根缝衣针磁化后,穿过按扣的两个孔,放在底座的针尖上,就制作成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指南针。指南针能指南北说明地球周围存在 ______ 。该指南针静止后,针尖指南方,则针尖是指南针的 ______ (选填“N”或“S”)极。图中该针的磁场在针外的磁感线是从针的 ______ (选填“左”或“右”)端出来的。
16.磁场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是真实存在,不仅有强弱,还有方向,如图小磁针静止,该位置磁场方向是水平向__________(左/右)。磁感线是为了形象的描述磁场仿照铁屑分布画出的假想线,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磁场越__________(强/弱)。
三、综合题
17.美丽的极光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或放射状,这些形状有时稳定有时作连续性变化.它们有着五颜六色的光辉,像飘舞的彩带,又像万里长虹.在大约离磁极25°~30°的范围内会常出现极光,这个区域被称为极光区或者极光椭圆带.其实极光是地球周围的一种大规模放电的过程,极光产生的条件有三个:大气、磁场、高能带电粒子.这三者缺一不可.极光不只在地球上出现,太阳系内的其他一些具有磁场的行星上也有极光.
一种理论认为极光是太阳与大气层合作表演出来的作品.在太阳创造的诸如光和热等形式的能量中,有一种能量被称为“太阳风”.太阳风是太阳喷射出的带电粒子,是一束可以覆盖地球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属于等离子态.太阳风在地球上空环绕地球流动,以大约每秒400公里的速度撞击地球磁场.地球磁场形如漏斗,尖端对着地球的南北两个磁极,由于地磁场的作用,太阳发出的带电粒子沿着地磁场这个“漏斗”沉降,进入地球的两极地区.两极的高层大气,受到太阳风的轰击后会发出光芒,形成极光.在南极地区形成的叫南极光,在北极地区形成的叫北极光.人们看到的极光,主要是带电粒子流中的电子造成的.而且,极光的颜色和强度也取决于沉降的带电粒子的能量和数量.用一个形象比喻,可以说极光活动就像磁层(地磁场分布在地球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胶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活动的实况电视画面.沉降带电粒子为电视机的电子束,地球大气为电视屏幕,地球磁场为电子束的导向磁场.科学家从这个天然大电视中得到磁层以及日地空间电磁活动的大量信息.在极光发生时,极光的显示和运动是由于带电粒子流受到磁层中电场和磁场变化的调制造成的.
根据以上短文,请回答以下问题:
(1)没有高能带电粒子,人们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极光现象.
(2)________在地球的两极地区轰击高层大气从而形成了五颜六色的极光.
(3)依据短文中的信息,你认为地球上的极光________(选填“容易”或“很难”)在赤道附近出现,其主要理由是________.
18.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司南是春秋战国时期发明的一种指南针,如图甲所示,它由青铜盘和磁勺组成,磁勺放置在光滑青铜盘的中心,可以自由转动.古文《论衡·是应篇》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司南的作用,放在地上,它的勺柄静止时指向南方.磁勺能够指示方向,是利用了地磁场对磁勺的作用
(1)若假想地磁场是由地球内部一块大磁铁产生的,图乙和丙所示的两个示意图中,能合理描述这块大磁铁的是______.
(2)司南的勺柄应为该磁体的____(选填“N”或“S”)极.
(3)某物理研究所尝试利用一块天然磁石制作一具“司南”,图丁所示为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情况,则应将磁石的______(选填“A”、“B”、“C”或“D”)处打磨成勺柄.
(4)把天然磁石按照正确方法打磨成磁勺后,放在粗糙的木盘上,使磁勺水平自由转动直至最终静止,但磁勺勺柄总不能正确指南.将粗糙木盘换成较光滑的青铜盘才略有改善.这是因为磁勺和盘子之间的______影响了实验效果.
19.将缝衣针磁化后,与其它器材组成下图1的小指南针,当它静止下来后,针尖指北,如图2,则针尖是____极,请在图2中标出地磁两极和磁感线方向.
( )
20.在物理学中,磁感应强度(用字母B表示,国际单位是特斯拉,符号是T)表示磁场的强弱,磁感应强度越大,磁场越强;有一种电阻的阻值跟磁感应强度有关,我们把它叫做磁敏电阻,它的阻值大小随磁场的强弱变化而变化.小帆设计了一个可以测量该磁敏电阻R阻值的电路(如图1,其中磁敏电阻所处的磁场未画出).
次数 1 2 3
U/V 0.9 1.8 2.7
I/mA 3.00 6.00 9.00
(1)磁敏电阻R的阻值随磁感应强度B变化的图像如图2所示,图像中图线与纵坐标的交点P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该磁敏电阻R放置在磁场中的位置A点(图3).正确测得的数据如表格所示,则该磁敏电阻的测量值为________,A点的磁感应强度为________T .
(3)在实验过程中,仅将磁敏电阻从图3所示A处移至B处,其他条件不变,那么电压表的示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就现有的实验器材和电路,请提出一个有意义的可供研究的物理问题______.
21.1852年,法拉第经过深入的思考和大量的尝试,建立了“力线”的概念。他认为在磁极周围充满了力线,依靠力线将磁极间的作用联系起来。他还利用细铁屑把这种所谓的“力线”形象地呈现出来。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在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上一层薄薄的细铁屑。
②把玻璃板放在条形磁铁上,观察细铁屑的分布情况。
③轻敲玻璃板,再观察细铁屑的分布情况。
请回答:
(1)如图所示为实验步骤③得到的细铁屑分布情况。请你画出经过A点的磁感线。
(2)实验步骤②中未敲玻璃板“力线”未能通过细铁屑呈现出来,而步骤③中轻敲玻璃板“力线”能通过细铁屑呈现出来。上述原因分别是什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磁体的磁性越强,意味着吸引磁性物质的能力强,与吸引的物质种类无关,A错误;
B.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B正确;
C.磁场是磁体周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磁体之间的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磁场是真实存在的,C错误;
D.地理南极附近是地磁北极,磁感线是从地磁北极出发回到地磁南极,所以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指向地理北极附近,D错误。
2.C
【详解】
A.三脚插头的第三脚是接地的,提供漏电保护功能。凡是可能发生因为漏电而产生危险的电器,都应该用三脚插头如电冰箱、洗衣机等,但也有的用电器可以只用两脚插座,比如电视剧等,A错误;
B.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转移,B错误;
C.磁感线从北极出发回到南极,由如甲可知,磁感线从甲的右边出发,因此甲磁体的右端是N极,C正确;
D.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为了方便描述人为规定的,D错误。
故选C。
3.C
【详解】
A.地理南北极和地磁南北极并不完全重合,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故A错误;
B.吸药液时,向后拉活塞,注射器内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压着药液从针头进入注射器内,故B错误;
C.重物从高空下落时,速度增大,重力势能会转化为动能,故C正确;
D.两个轻质小球相互吸引,则它们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故D错误。
故选C。
4.A
【详解】
北宋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记载了指南针指向“常微信东,不全南也”,即:地理的两极和地磁场的两极并不重合,磁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南北方向略有偏离,是第一位指出地磁偏角的科学家,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详解】
AB.磁感线是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分布情况,人为规定的有方向的曲线,故A错误,B正确;
C.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的N极方向一致,但并不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决定,故C错误;
D.在磁体周围撒铁屑可以判断该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情况,但不能确定磁场方向,故D错误。
故选B。
6.A
【详解】
A.图中两个磁极都是S极,互相排斥,但磁感线却从其中一端发出,另一端回去,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图中两个磁极都是N极,互相排斥,磁感线都从N极发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中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中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C
【详解】
A.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知,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A错误;
B.形磁体吸引小铁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小铁钉也吸引条形磁体,故B错误;
C.地磁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的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知,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它在水平面静止时南极会指向地理南方,故C正确;
D.玻璃不能隔断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仍有相互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8.C
【详解】
A.条形磁体中间部位的磁性最弱,两极磁性最强,故A错误;
B.磁感线是为了形象描述磁场而画出来的假想的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故B错误;
C.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刚好相反,且不重合,即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故C正确;
D.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性物质或磁体有力的作用,而不是所以物体都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9.D
地球是一个大磁体,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由于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指南针静止时,指向南的一端是磁体的南(S)极;指向北的一端是磁体的北(N)极,针尖指北,针尖是N极。
【详解】
A.针尖总是指向北方,这里是指地理北极,故A错误;
B.缝衣针周围存在地磁场,所以针尖总是能指向一个方向,故B错误;
C.缝衣针被磁化,存在NS极,根据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其指向会受到靠近的磁铁干扰,故C错误;
D.地球是一个大磁体,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由于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
A.由图乙可知,钢棒被磁化后每个原子都按左N右S排列,所以被磁化后的钢棒左端是N极,故A错误;
B.未被磁化前,钢棒对外不显磁性,钢棒两端均无极性,故B错误;
C.左图钢棒未被磁化,钢棒对外不显磁性,故静止时小磁针的北极指向无法确定,故C错误;
D.由乙可知,被磁化后的钢棒左端是N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可知,若把小磁针放在图乙中的B点处,静止时,小磁针的右端是北极,故D正确;
故选D。
11.A
【详解】
AB.在磁体外部,磁场方向为从N极出发回到S极,则甲、乙磁极均为N极,小磁针静止时的N极所指的方向为磁场方向,故小磁针的上端是S极,故A正确,B错误;
C.磁感线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磁感线越疏的地方磁场越弱,由图知,A点、B点的磁场不同,故C错误;
D.为了研究磁场方向而引入了磁感线,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故D错误。
故选A。
12.C
【详解】
A.条形磁体的中间磁性最弱,两端磁性最强,故A错误;
B.磁感线是为了描述磁场分布而引入的,不是真实存在的,故B错误;
C.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C正确;
D.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C。
13. 南 北
【详解】
[1][2]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司南是用天然磁石磨制成的勺子,即其实质就是一块磁铁,在地球的磁场中受到磁力的作用,其静止时其勺柄指向南方,即司南长柄所指方向是地理南极附近;地理上的南极是地磁的北极,故长柄所指方向是地磁北极。
14. N 下
【详解】
[1]磁体外部的磁感线方向总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有图可知,两个磁极都是N极。
[2]磁场中的小磁针的北极方向与所在位置磁感线方向相同,B点磁感线方向向下,故图中B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向下。
15. 磁场 S 左
【详解】
[1]地球是一个大磁体,指南针指南北的原因是由于受到了地磁场的作用。
[2]指南针静止时,指向南的一端是磁体的南(S)极;指向北的一端是磁体的北(N)极,针尖指南,所以针尖是S极。
[3]磁体外部的磁感线从N极出发回到S极,图中该针的左端是N极,右端是S极,磁场在针外的磁感线是从针的左端出来的。
16. 左 强
【详解】
[1]磁场中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为该点的磁场方向。图中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左所以该位置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左。
[2]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强。
17.(1)不能;(2)太阳风;(3)很难;地球赤道处的磁场太弱
【详解】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人们看到的极光,主要是带电粒子流中的电子造成的,所以没有高能带电粒子,人们不能看到极光现象.
(2)由材料可知,太阳风是太阳喷射出的带电粒子,以大约每秒400公里的速度撞击地球磁场,两极的高层大气受到太阳风的轰击后会发出光芒,形成极光.
(3)由材料可知,地球磁场形如漏斗,尖端对着地球的南北两个磁极,由于地磁场的作用,太阳发出的带电粒子沿着地磁场这个“漏斗”沉降,进入地球的两极地区,在两极形成极光,因为赤道附近的磁场太弱,所以在赤道附近很难出现地球上的极光.
考点:地磁场
18. 丙 S C 摩擦
(1)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的磁场叫地磁场,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铁相似;
(2)磁体静止时,指南的叫南极用字母S表示;指北的叫北极,用字母N表示;
(3)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4)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详解】
(1)地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铁相似,地磁场的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相反,即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故丙图正确;
(2)磁勺的勺柄指南,根据地理的南极正是地磁的N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因此,勺柄为该磁体S极;
(3)如图(丁)所示,根据天然磁石的磁感线分布,可判断C端是S极,也就是磁勺的勺柄;
(4)把天然磁石打磨成的磁勺放在粗糙的木盘上,由于摩擦力较大,很难正确指示南北方向,将粗糙木盘换成较光滑的青铜盘,摩擦力减小了,能正确指示南北方向.这说明磁勺和盘子之间的摩擦力影响了实验效果.
19. N
【详解】
缝衣针磁化后可以看作为小磁针,静止时,N极应指向地磁南极(即地理北极),所以针尖是小磁针的N极;
磁感线从地磁北极出发,指向地磁南极,且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与经过该点的磁感线方向一致,故作图如下:

20. 磁感应强度为0时,磁敏电阻R的阻值是100Ω 300 0.6 减小 磁敏电阻的阻值与磁场方向有关吗?
【详解】
(1)[1]由图像可知,当磁感应强度B为0时,磁敏电阻R的阻值在P点,为100Ω.所以P点表示的物理意义是:磁感应强度为0时,磁敏电阻R的阻值是100Ω.
(2)[2]有表格可知,跟R=,计算得三次测量的磁敏电阻R的阻值分别为:300Ω、300Ω、300Ω,去平均值得,磁敏电阻R放在磁场中A点时电阻值为300.
[3]对照图像可知,当磁敏电阻阻值为300Ω时,A点的磁感应强度为0.6T.
(3)[4]由图中A、B位置的磁感线疏密程度可知,A点的磁感应强度大于B点的磁感应强度.其他条件不变,将磁敏电阻从A处移至B处,由图像可知,则磁敏电阻阻值将减小.再由电路图可知,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小分得的电压越少,所以电压表示数将减小.
(4)[5]利用现有器材,将磁敏电阻放置在磁场中某一位置,保持磁敏电阻与磁体的位置不变,将磁极对换,再测量磁敏电阻阻值.可以探究磁敏电阻的阻值与磁场方向是否有关.
21.(1);(2)见解析
【详解】
(1)根据磁感线的特点可知,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是从磁体的N极出来,回到磁体的S极的,所以A点的磁感线是向左的,如图所示:

(2)实验步骤②中未敲玻璃板“力线”未能通过细铁屑呈现出来,是由于磁力较小,由于铁屑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步骤③中轻敲玻璃板“力线”,此时摩擦力减小,磁力大于摩擦力,则磁感线能通过细铁屑呈现出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