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压强 章末测试卷
一、单选题
1.很多动物为了适应生存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自身部位,下列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泥鳅身上的黏液能减小摩擦,在泥土中不易被黏住,更易滑溜
B.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是为了减小重力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
C.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D.深水里的海鱼,其体形结构更适宜在压强大的深海中生存
2.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
②图甲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图乙中的明显
③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④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图乙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图甲中的对比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密度大,甲对水平面压力大
B.甲的密度小,乙对水平面压强大
C.甲的密度小,乙对水平面压力大
D.甲的密度大,甲对水平面压强大
4.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下图中,在隔板两侧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不能比较出左右两侧液体密度大小关系的是( )
5.如图所示是“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玻璃球,A与B下部相通,内装红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产品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B.A管与B球中液面相平时,B球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C.A管越粗,越容易看出天气引起的气压变化
D.A管中液面上升时,表示外界大气压增大
6.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A.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
B.用吸管吸饮料
C.“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D.马德堡半球实验
7.如图为盆景的一个自动供水装置。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盘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高度。使水不会全部流出而能保留在瓶中的原因是( )
A.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
B.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水的压强
C.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
D.外界大气压强等于瓶内空气的压强与水的压强之和
8.如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原来玻璃管竖直,后来让玻璃管倾斜,水银充满全管,有关尺寸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玻璃管竖直时,上端无水银的部分肯定是真空的
B.外界大气压强肯定是76cm高水银柱
C.玻璃管倾斜后,水银对玻璃管上端有压强
D.玻璃管倾斜后,若不慎将上端碰出一小孔,则水银会向上喷
9.赛车的尾部安装有尾翼,如图所示。尾翼的主要作用是在赛车高速行驶时,增加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力。则尾翼横截面的形状可能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10.乒乓球前进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旋转方向会沿不同的径迹运动。运动员用三种不同的击球方法把乒乓球击出,请判断,图中1、2、3三条径迹分别表示上旋球(球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下旋球(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不转球中的哪一种( )
A.上旋球、下旋球、不转球 B.不转球、下旋球、上旋球
C.上旋球、不转球、下旋球 D.下旋球、不转球、上旋球
11.对下列实验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甲图表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B.乙图中的盆景自动供水装置利用了连通器原理
C.丙图吹硬币使硬币翻越木条,是利用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
D.丁图自制气压计从山脚拿到山顶,液柱会上升
12.正方体甲和乙的边长之比是2∶3,将它们分别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均为p,将甲如图所示放置在乙上面,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则p′∶p等于( )
A.9∶13 B.13∶9 C.9∶4 D.13∶4
13.如图所示,A为两端开口的玻璃管,B为塑料片(质量不计),向管内缓缓注入硫酸铜溶液(),当塑料片恰要脱落时,管内液体的深度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4.自行车安装轴承是通过______来减小摩擦;刀口经常磨得很薄,这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来增大压强的;火车轨道铺设较宽的枕木是为了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压强。
15.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的密度之比为________,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______。
16.如图所示,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甲、乙两种不同溶液,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______,容器对桌面的压强______
( )。
17.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约1000m 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在此处潜水器所受液体压强为 _____Pa(海水密度约为水的密度),“奋斗者”号潜水器表面上0.04m2的面积上受到的海水压力为 _____N
18.如图甲所示是某品牌卷笔刀.卷笔刀的外壳平滑无尖锐棱角,是为了减小对手的________。如图乙为一种浴室防滑踏垫,其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与地板接触的反面有许多小吸盘,将吸盘挤压到地面后,可利用________产生较大的压力,达到防滑效果。
19.小亮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时他没有将玻璃管竖直放置,而是稍稍倾斜了,如图所示,则此时大气压强等于___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0.如图所示,容器内装有水,A点受到的压强是_____Pa,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是____Pa。
21.如图所示的“H”形容器,倒进适量的清水静放在水平桌面上,在a端垂直于瓶口水平向左吹气,则___________端水面将上升(选填“a”或“b”)。
22.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发电站,其船闸利用了_____原理;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_____;如图地铁站设有安全警戒线的原因_____。(需详细的文字描述)。
23.如图所示,一个长方体木块在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是______N。如果拉力增大到10N,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将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割掉三分之一,则切割前后木块对桌面的压强之比是______。
三、实验题
24.为了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宇作做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
(1)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的,此研究方法为______;
(2)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得出结论:______;
(3)根据甲乙丙,可以总结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 、______有关。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
25.同学们利用压强计等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1)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中两侧液面已有高度差(如甲所示),接下来的操作是( )
A.直接从U形管右侧中倒出适量液体 B.拆除胶管重新安装
(2)调节好压强计后,在实验时通过观察U形管______来反应液体内部压强大小;
(3)分析乙、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初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______,因此拦河大坝要做成______的形状(选填“上窄下宽”或“上宽下窄”);
(4)玲玲保持丙图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并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浓盐水,她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又变大了,于是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她的操作不可靠,原因是加入盐水后液面位置改变了,正确操作是应将探头适当______(选填“上移”或“下移”);
(5)红红用丁装置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在左侧加入适量的水,在右侧缓慢倒入待测液体,直到观察到橡皮膜相平,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
A.右侧待测液体到容器底的深度h1
B.右侧待测液体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2
C.左侧水到容器底的深度h3
D.左侧水到橡皮膜中心的深度h4
根据你选用的物理量推导出待测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ρ=______(用题中字母和ρ水表示)。
26.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周末开展一次登山活动,他们想利用随身携带的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线、刻度尺等相关用品粗略测量山顶的大气压。测量方案如下: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针简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小孔;
B.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栓住注射器活塞颈部,使线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针筒,当活塞现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C.读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容积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针筒上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请根据他们设计的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1)粗略测量山顶的大气压的实验原理是______;
(2)实验时同学们发现注射器顶端装针头处空气无法排尽,这将会使测量结果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同学们联想到去医院打针的情景,可采取简单的办法将注射器内空气排尽。你的方法是______;
(3)测量前,有同学建议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活塞的密封性好;二是可以______。实验过程中他们让弹簧测力计和注射器保持在水平方向,可以减小______对实验的影响,从而提高实验的精确程度;
(4)若同学们用图乙中B注射器在测量时,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乙中的______(选填“A”或“C”)注射器。用测量步骤中的V、L和F表示大气压的值,则p=______。
27.在观看“十一国庆”阅兵仪式时,有同学注意到到:
①飞机在起飞和航行时机翼的仰角不同;
②飞机越大其机翼越大。他想探究“机翼获得升力的大小与机翼仰角、机翼面积有什么关系?”(注:机翼仰角为机翼下表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机翼面积指机翼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面积)于是,他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塑料泡沫等材料自制了三个质量相同、形状相同、面积不同的机翼模型,将其固定在测力计上,在机翼模型的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来模拟飞机起飞时的气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每次吹风前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均为3.5N);
机翼面积/cm2机翼仰角 275 395 566
0°(水平) 3.2 3.0 2.6
较小 3.0 2.9 2.4
较大 2.9 2.8 2.3
最大 3.1 2.9 2.7
(1)每次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在实验中,当机翼仰角为0°,机翼面积为395cm2时,机翼获得升力的大小为______;
(2)在上述实验中,飞机是如何获得升力的?______;
(3)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①______;②______。
四、计算题
28.在CCTV春节联欢晚会上,别开生面的情景杂技“化蝶”成为晚会的一个亮点。那委婉抒情的伴奏曲,那刚柔相济的舞姿,将亿万观众带到了一个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美妙境界。如图若女演员所受的重力是450N,足尖与男演员肩膀的接触面积是9 cm2。求:
(1)女演员足尖对男演员肩膀的压强;
(2)若此时男演员对舞台的压强是3.5×104Pa,双脚着地面积是320cm2,男演员的体重是多少N?
29.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g的容器内装有3dm3的水,容器底面积为50c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1m2,容器厚度忽略不计。求:(g=10N/g)
(1)水对A点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参考答案
1.B
2.A
3.D
4.A
5.B
6.C
7.D
8.D
9.C
10.C
11.B
12.B
13.A
14.用滚动代替滑动 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
15.8∶1 4∶1
16.> =
17.1×107 4×105
18.压强 大气压
19.750
20.6000 7000
21.a
22.连通器 大气压
23.5 不变 1∶1
24.海绵的凹陷程度 转换法 压力不变时,压力的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力的大小 受力面积的大小 控制变量法
25.B 左右液面高度差 增大 上窄下宽 上移 BD
26. 偏小 减小摩擦 活塞自身重力 C
27.0.5N 机翼获得的升力大小与机翼仰角大小无明显关系
28.(1)5×105Pa;(2)670N
29.(1)6.5×103Pa;(2)50N;(3)8×103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