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 10.3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几个实验情景。图中三个烧杯均放在水平桌面上,物体A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甲、丙和丁所示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和2.5N。若盐水的密度为1.2×103kg/m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A的密度为3.2×103kg/m3
B.图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1.0N
C.图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0.5N
D.图丁中,物体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0.3N
2.如图所示是航母舰载飞机训练时的图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飞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过程,飞机受到平衡力
B.飞机飞离航母时,惯性将消失
C.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所受浮力变小
D.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是机翼上下空气流速差产生的
3.小明将体积相等的A、B、C三个不同水果放入水中静止后,A漂浮、B悬浮、C沉底,如图所示。关于它们的密度和受到的浮力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用b物质制成实心长方体,并将其放入水中,则物体在水中最终( )
A.漂浮 B.悬浮 C.沉底 D.无法判断
5.如图,甲、乙两个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将两个质量、体积均相同的鸡蛋放入两个杯子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杯中的鸡蛋排开盐水的质量较大 B.乙杯中的鸡蛋受到的浮力较大
C.甲杯的盐水密度比乙杯的盐水密度小 D.放入鸡蛋前,甲杯中盐水的体积较大
6.右图所示,用调零后的测力计,吊着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静止。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测力计的示数是1.2N B.物体所受的重力可能是1.2N
C.物体所受的浮力可能是1.2N D.此时物体处于悬浮状态
7.如图所示,物理小组利用体积为170 的潜水艇模型(忽略进气排气管的体积)探究潜水艇在水中如何实现上浮或下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模型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7N
B.模型浸没后继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C.若要让悬浮的模型上浮应使模型中进水
D.潜水艇能上浮或下沉是通过改变自重实现的
8.如图所示,自制浮力秤是由轻质塑料桶和配重组成,其中P、Q为自制浮力秤上的两根刻度线,其中一根是空浮在水中时液面重合,另一根是装入1N的钩码时的刻度线,现在自制浮力秤中放入某物体,此时浮力秤静止于水中的液面到Q、P的距离相等。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加入配重的目的是增加浮力秤的稳定性
B.该浮力秤静止在水中时浮力与重力相等
C.Q点是装入1N钩码时的刻度线
D.用直径更大的秤体,可以使PQ间距变大,提高精度
9.如图所示,两个质量相等、底面积不等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两个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容器中,一个漂浮,一个沉底。甲、乙两图中小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水面高度的大小关系相比较,正确的是( )
A.h甲=h乙=h丙 B.h甲=h乙>h丙
C.h甲>h乙=h丙 D.h甲>h乙>h丙
二、填空题
11.如图,一只重为20N的天鹅在平静的水面上游动,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它身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是_______m3。(g取10N/kg,水的密度是1.0×103kg/m3)
12.如图,气球下面用细线悬挂一石块,它们恰好悬浮在水中。已知石块与气球的总重力为G总,则气球受到的浮力F浮_______G总(选填“>”<”或“=”);若水温升高,石块将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保持悬浮”)。
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上放飞7万只气球,气球能够升空是因为所受浮力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自身重力;升空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13.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1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为20N,此时它所受浮力大小为___________N,放手后物体将__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静止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N。
14.人们在端午节会吃粽子,康康把粽子放入盛有适量水的锅中,发现粽子完全浸没水中且沉在锅底,这说明粽子的密度______水的密度,此时粽子对锅底的压力______粽子受到的重力。(以上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粽子的体积为,则它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15.重为9.8N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为____N,方向为竖直_____。
三、综合题
16.如图所示,歼-15舰载机在航母训练平台上的着落、起飞试验已取得成功飞机跑道前端设计了向上翘起的滑跃式甲板,同时在飞机的尾喷管后安装了一块阻挡喷出气体的挡板。歼-15舰载机在地面附近沿水平方向低空飞行时,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强差p和空气流速v速度的关系为,式中表示空气密度。飞机总质量为24吨,起飞时升力由机翼获得,机翼的总面积为40m2,空气密度为1.2kg/m3(g=10N/kg)。请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帮助飞机向前起飞的施力物体是______(选填“喷出气体”“挡板”或“周围空气”);
(2)一架“歼-15”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将减小______N;
(3)为了顺利升空,舰载机最好在______(选填“顺风”、“逆风”或“无风”)时起飞。假设某一次该舰载机在无风时在水平飞行甲板上起飞,舰载机起飞时速度至少应为______m/s 。
17.如图所示,一个空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放入水中,一次瓶口朝上(如图甲),一次瓶口朝下(如图乙),这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
(1)每次橡皮膜都向内凹,这是因为______。同时橡皮膜凹陷,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能改变物体的______;
(2)若图甲中瓶口距水面深度为5cm,瓶口橡皮膜所受水的压强为______Pa;
(3)甲乙两图中的塑料药瓶受到的浮力F甲______F乙;甲乙两图中的塑料药瓶内密闭气体的压强p甲______p乙(均选填“>”、“=”或“<”);
(4)若两次都松开手后,乙图中的塑料药瓶恰好悬浮在水中,则甲图中的塑料药瓶将______(选填“上浮”、“下沉“或“悬浮”)。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奋斗者”号
2021 年 3 月 16 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交付活动在三亚举行,这一交付 意味着“奋斗者”号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和“蛟龙”号、“深海勇士”号一样入 列我国的科考装备。
“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 10909m,刷新中 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奋斗者”号采用的固体浮力材料为微米级大小的空心玻璃微珠,具有密度小、 耐磨耐高温、隔音隔热、电绝缘、抗压能力强等多方面优点。下潜开始时,压载水 箱开始注水并调整姿态,达到“最舒服的状态”后,开始下潜,在临近海底后,潜水器会抛掉第一组压载铁使自己悬浮在水中,并按照作业计划进行海底作业。完成 作业后,潜水器会抛掉第二组压载铁,使潜水器所受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加速 上浮返航。
(1)“奋斗者”号采用的固体浮力材料为微米级大小的空心玻璃微珠,它具有的优点 有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奋斗者”号是通过改变___________(选填“自身的重力”或“受到的浮力”)实现浮沉的。
(2)临近海底后,奋斗者号抛掉第一组压载铁,此时受到______(选填“平 衡力”或“非平衡力”)作用;
(3)已知海水密度为 1×103kg/m3,g 取 10N/kg,“奋斗者”号潜水器成功坐底时, 潜水器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_______Pa;
19.请阅读《潜水艇》。
潜水艇
潜水艇是一种能潜入水下活动的舰艇,结构复杂、工艺精细,潜水艇的制造能力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工业水平,现代潜水艇的艇体一般由双层船壳构成,外层与海水接触,内层为坚硬的耐压壳。潜水艇在上浮和下潜时,其体积是一定的。两层船壳之间有水柜,在控制潜水艇上浮和下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水柜,从艇艏(艇头)到艇艉(艇尾)设有许多隔板,把主水柜分成了许多不相通的部分,每一部分的结构都如图所示,顶部分别装有一个接高压空气的阀门和一个与外部相通的阀门1(称作通气阀门),下端还装有一个与外部相通的阀门2(称作通海阀门),利用三个阀门关闭与打开的不同组合,就可以改变水柜中的水量,实现潜水艇的上浮与下潜。例如,打开高压空气阀门(其他阀门处于恰当状态),向水柜内注入高压空气时,可以将水柜内的海水从相关阀门排出,潜水艇将上浮。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潜水艇是通过改变______来实现上浮或下潜的;
(2)关于水柜的使用,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__ ;
A.欲使漂浮在海面上的潜水艇下潜,则应打开阀门1和阀门2,关闭高压空气阀门
B.欲使漂浮在海面上的潜水艇下潜,则应打开阀门2和高压空气阀门,关闭阀门1
C.欲使悬浮在海面下的潜水艇上浮,则应打开阀门2和高压空气阀门,关闭阀门1
D.欲使悬浮在海面下的潜水艇上浮,则应打开阀门1和高压空气阀门,关闭阀门2
(3)潜水艇两层船壳之间的主水柜,从艇艏到艇艉设有许多隔板,把主水柜分成了许多不相通的部分,这样的设计有什么优点呢?(说出一条即可)______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实验甲、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4.0N、2.8N,物体A受到的浮力为
F浮=G-F拉=4.0N-2.8N=1.2N
物体A全部浸没,所以V排等于VA,则
VA= V排==1×10-4m3
物体A的密度为
故A错误;
B.物体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F浮水=ρ水gV排=1×103kg/m3×10N/kg×1×10-4m3=1N
在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
F=G-F浮水=4N-1N=3N
故B错误;
C.在实验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丙拉=2.8N,在乙中物体A受到的拉力:F=3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乙中小
3N-2.8N=0.2N
故C错误;
D.由图甲、丙可知,物体A在盐水中的浮力为
F浮盐水=G-F丙拉=4N-2.8N=1.2N
实验丁中物体A对烧杯底部的压力等于支持力为
F支=G-F浮-F丁拉=4N-1.2N-2.5N=0.3N
容器底部也受到盐水对它的压力,故压力大于0.3N,故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
A.飞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过程,飞机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飞机受到非平衡力,故A错误;
B.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大小有关,飞机飞离航母时,飞机的质量不发生改变,因此惯性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
C.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的重力变小。航母飞机飞离航母前后,航母都漂浮在水面上,航母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因此航母所受浮力变小,故C正确;
D.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是机翼上的空气流速快于机翼下的空气流速差,因此机翼上的竖直向下的压强小于机翼下的竖直向上的压强,产生向上的压强差,因此飞机获得向上的升力,故D错误。
故选C。
3.C
【详解】
AB.A、B、C三个不同水果的体积相等,由图知,三个水果排开水的体积
VB=VC>VA
由F浮=ρ水V排g得,三个水果受到的浮力大小
FA<FB=FC
故AB错误;
CD.由图知,A浮漂,B悬浮,C下沉,则有
ρA<ρ水,ρB=ρ水,ρC>ρ水
所以
ρA<ρB<ρC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4.A
【详解】
由图可知b物质的密度
水的密度是1g/cm3,因为
ρb<ρ水
所以将b物质制成的长方体放入水中,则物体在水中最终漂浮,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详解】
AB.同一鸡蛋在甲中悬浮,在乙中漂浮,则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
F浮甲=F浮乙=G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鸡蛋排开的盐水的重力相同,排开的盐水的质量相同,故AB错误;
C.同一鸡蛋在甲杯盐水中悬浮,则
ρ甲=ρ蛋
在乙杯盐水中漂浮,则
ρ蛋<ρ乙
因此
ρ甲<ρ乙
故C正确;
D.两个杯子中液面恰好相平,甲中鸡蛋排开的盐水的体积大,则放入鸡蛋前,甲杯中盐水的体积较小,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A.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1.4N,故A错误;
BC.由图可知,浸入液体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浮力、竖直向上的拉力,所以物体的重力要大于拉力,即大于1.2N;物体受到的浮力可能为1.2N,故B错误,C正确;
D.物体悬浮时,只受到浮力和重力的作用,此时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不是悬浮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
A.模型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模型浸没后继续下沉的过程中,由于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故浮力大小不变,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若要让悬浮的模型上浮应使模型中排水,减轻潜水艇的重力,小于浮力,从而实现上浮,故C错误,C符合题意;
D.潜水艇能上浮或下沉是通过改变自重实现的,排水时,重力小于浮力,故上浮,进水时,重力大于浮力,故下沉,故D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D
【详解】
A.加入配重的目的是降低重心,增加浮力秤的稳定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密度计的原理是利用了物体漂浮在液面时,浮力等于重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浮力秤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知当装入1N钩码时重力增大,浮力也增大,根据知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浮力秤浸入体积更大,浸入深度更大,所以Q点是装入1N钩码时的刻度线,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意可得
在一定时,要使变大,应减小S即可,即用直径更小的秤体,可以使PQ间距变大,提高精度,故D错误,符合题意。
选D。
9.B
【详解】
小球在甲容器中漂浮,所以
F1=G物
在乙容器中沉底,所以
F2<G物
所以
F1>F2
容器的质量相等,液体的质量相等,小球的质量相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液体和小球的总重力,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甲的受力面积大于乙的受力面积,由可知
p1<p2
故选B。
10.B
【详解】
由图可知木块A和金属块B在甲、乙两图中都是处于漂浮状态,图丙中木块A处于漂浮状态,所以A、B两物体受到的浮力
F甲AB=GA+GB
F乙AB=GA+GB
F丙AB=GA+FB浮
因为金属块B在水中会下沉,所以
GB>FB浮
所以
F甲AB=F乙AB>F丙AB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
则
V甲AB=V乙AB>V丙AB
则水面上升的高度关系为
h甲升=h乙升>h丙升
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原来水面高度相同,故待A、B静止时,水面高度的大小关系为
h甲=h乙>h丙
故选B。
11. 20 2×10﹣3
天鹅在平静的水面上游动时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求出天鹅身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详解】
[1]因天鹅在平静的水面上游动时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天鹅受到的浮力
[2]由可得,天鹅身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它身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是2×10-3m3。
12. < 上浮 大于 减小
【详解】
[1]气球和石块一块悬浮在水中,即气球和石块受到的总浮力等于气球和石块的总重力,所以气球受到的浮力F浮小于气球和石块的总重力G总。
[2]若水温升高,气球会受热膨胀,体积变大,有F浮=ρ液gV排可知,气球和石块受到的浮力变大,由于重力不变,所以气球会带着石块一块上浮。
[3]气球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空气对气球的浮力作用,气球上升,根据浮沉条件可知,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气球的重力。
[4]海拔越高,大气压越小,气球升高的过程中,受到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13. 20 上浮 10
【详解】
[1]将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已知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为20N,由阿基米德原理知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也为20N。
[2]由于物体受到的浮力20N大于物体的自重10N,所以放手后物体上浮。
[3]静止时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为10N。
14. 大于 小于 1.5
【详解】
[1]根据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因为粽子完全浸没水中且沉在锅底,说明粽子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2]因为粽子浸没在水中,所以粽子受到向上的浮力,所以粽子对锅底的压力小于粽子受到的重力。
[3]因为粽子浸没在水中,所以粽子浸入水中的体积为
粽子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15. 9.8 向上
【详解】
[1][2]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根据漂浮条件可知,所以木块所受浮力的大小
F浮=G=9.8N
木块所受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16. 喷出气体 2.4×105 逆风 100
【详解】
(1)[1]飞机的尾喷出气体,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喷出的气体会对飞机施加向前的推力,飞机就起飞了,因此帮助飞机起飞的施力物体是喷出气体。
(2)[2]航母处于漂浮状态,一架“歼-15”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减小
ΔF浮=G飞机=mg=24×103kg×10N/kg=2.5×105N
(3)[3]飞机逆风行驶时空气相对流速更快,产生的升力更大,所以飞机起飞时是逆风好。
[4]飞机升空的升力来源于空气流动产生的压强,作用于飞机的表面产生的压力差,所以
G=F=pS=ρv2S
2.4105N=1.2kg/m3v240m2
v=100m/s
17.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形状 500 > < 上浮
【详解】
(1)[1]因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橡皮膜不论是朝上还是朝下都会向内凹
[2]水对橡皮膜的压力使橡皮膜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3]瓶口橡皮膜所受水的压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05m=500Pa
(3)[4]瓶口朝下时(乙图),橡皮膜所处的深度较大,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较大,向内凹陷的程度较大,则塑料瓶排开水的体积变小,由知道,受到的浮力减小,即
F甲>F乙
[5]瓶口朝下时(乙图),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较大,向内凹陷的程度较大,塑料瓶内气体体积变小,瓶内的气体压强会增大,即
p甲<p乙
(4)[6]若都松开手后,乙图中的塑料瓶恰好悬浮在水中,说明乙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由于甲橡皮膜所处的深度浅,所以橡皮膜向内凹陷的程度较小,其排开水的体积大,所受浮力大,浮力大于重力,所以,塑料药瓶将上浮。
18. 抗压能力强 自身的重力 平衡力 1.0909×108
【详解】
[1]空心玻璃微珠,具有密度小、 耐磨耐高温、隔音隔热、电绝缘、抗压能力强等多方面优点。
[2]“奋斗者”号下潜开始时,压载水箱开始注水,完成作业后,潜水器会抛掉第二组压载铁,从材料中看出,“奋斗者”号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实现浮沉的。
[3]潜水器会抛掉第一组压载铁使自己悬浮在水中,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4]潜水器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为
p=ρgh=1×103kg/m3×10N/kg×10909m=1.0909×108Pa
19. 水柜中水的多少(或潜水艇自重) AC 提升安全性,在一个水柜出现问题时,对整体的浮潜影响较小
【详解】
(1)[1]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重来实现上浮或下潜的。
(2)[2]AB.欲使漂浮在海面上的潜水艇下潜,应增大自重,让水进入水柜,则应打开阀门1和阀门2,关闭高压空气阀门,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欲使悬浮在海面下的潜水艇上浮,应将水排出,以减小自重,则应打开阀门2和高压空气阀门,关闭阀门1,故C符合题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3)[3]水柜分成不相通的部分,是为了提升安全性,在一个水柜出现问题时,其他水柜依然正常,能产生浮力,对整体的浮潜影响较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