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12.2滑轮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12.2滑轮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5 13:0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 12.2 滑轮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F1、F2、F3的大小关系是(  )
A.F3<F1<F2 B.F2<F1<F3 C.F1<F3<F2 D.F2<F3<F1
2.在你学过的简单机械里,通常情况下省费力情况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而选择的机械是( )
A.杠杆 B.定滑轮 C.动滑轮 D.滑轮组
3.建筑工地上,工人用定滑轮提升水箱,目的是为了(  )
A.省功 B.省距离
C.省力 D.改变拉力的方向
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一重为100N的物体A,A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40N,当用力F拉绳子的自由端使A匀速运动时,拉力F的大小为(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轮间摩擦):(  )
A.20N B.50N C.60N D.70N
5.如图所示,不计动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和重力,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以0.2m/s的速度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20N,以下正确的是( )
①M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20N
②M受到地面摩擦力水平向左
③拉力F的功率为8W
④M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M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6.如图用5N的力F匀速提升物体,6s内绳子自由端移动了0.6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升速度为0.lm/s
B.拉力所做的功为1.5J
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0.5W
D.上升过程中,物体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7.如图所示,滑轮第一次受到F1的作用,第二次受到竖直向上F2的作用,物体的重力为G。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将物体匀速向上提起时(  )
A.F1<F2
B.F2=G
C.F1的力臂为OA
D.在F2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物体上升距离的2倍
8.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匀连提升同一物体(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最费力的是(  )
A. B.
C. D.
9.用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匀速竖直向上提物体M,如图所示。如果自由端的拉力F=30N,物体M的速度v=0.1m/s,每个滑轮重10N,忽略绳重和轴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M受到的合力不为零 B.物体M的重力为80N
C.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m/s D.天花板受到的拉力为90N
10.如图,用相同滑轮组装成甲、乙两种装置,用相等拉力F分别匀速提升重为G1=56N、G2=36N的两个物体,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每个动滑轮的重力为(  )
A.2N B.4N C.8N D.10N
11.如图所示是使用不同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F最大的是(  )
A. B. C. D.
12.甲、乙两铁块通过滑轮组用细绳连接,吸附在竖直放置且足够长的固定磁性平板两侧,m甲=1.8kg、m乙=2kg,如图所示。甲以0.2m/s的速度竖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磁性平板对甲的摩擦力大小为4N。对乙的摩擦力大小为2N(细绳足够长且始终处于竖直拉伸状态,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的摩擦,磁性平板对其他器材无磁力作用,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定滑轮质量一定是0.6kg
B.甲所受拉力为22N
C.乙所受拉力的功率为2.2W
D.3s时间内甲、乙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等
二、填空题
13.两个滑轮组合后匀速提升重20N的物体,如图所示,其中A是 ________滑轮;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的大小为 ________N;要使重物上升1m,绳子自由端应拉下 _________m。
14.如图甲所示漫画说明______;图乙是自动回转的“魔罐”,橡皮筋两头分别固定在罐子的顶部和底部,中间系一个钩码,当你将“魔罐”在水平地面上滚出后,它能自动滚回来的原因是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15.如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20牛,滑轮重力为2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牛。则物体B的重力为_________牛,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__牛,物体A的重力势能_______B物体的重力势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如图所示,分别利用甲,乙两滑轮匀速提起两个重物,图中使用甲滑轮的好处是 ___________。其中乙滑轮的自由端F2上升4m,则物体升高 ___________m;不计滑轮和绳子的重力及摩擦,若拉力F1=F2,则G1___________G2(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三、综合题
17.小明家有个木衣架,有一次放学回家他把书包挂在衣架A处,衣架倒了下来,小明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分析了衣架倒下来的原因后,测量了如下的数据:书包质量5千克;木衣架质量3千克;圆底盘直径30厘米;其他数据如图,衣架受到重力的作用线经过圆底盘的圆心.
(1)请你通过计算,解释衣架倒下来的原因.
(2)为了防止衣架倒下来,小明提出了改进意见适当增大圆底盘直径,请你再说出一种其他方法.
18.2014年全面施工的龙岩大桥建成后,将超过法国的本艾因大桥成为世界上最重的转体结构大桥,其效果图如图所示.高架桥限60km/h,主桥长340m,引桥总长1449m.
(1)若轿车在正桥水平桥面上急速行驶,则根据轿车呈现的流线型外形可判断,轿车对桥面的压力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轿车的总重,其解释原理是气体的流速越大的地方,气体的压强就越_____.
(2)为监控龙岩大桥上行驶的车辆是否超速,可以在桥面布点安装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的传感电路.传感器A、B采集车辆经过它们正上方时的时间间隔t给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若超速,则启动违章拍照.若L0=10m,试计算t小于多少秒时,系统启动架设在桥面上方的照相机C对超速车辆拍照_______________.
(3)若轿车以80kW的恒定功率通过一侧引桥用时50s,则轿车通过该引桥时所做的功是多少焦耳?_______________
(4)物理学中常把实际的研究对象抽象为“物理模型”,引桥可以看作是斜面机械模型.如图所示,若斜面的高度H一定,斜面的长度L可以改变,试推导:在不考虑摩擦时,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将重为G的物体匀速拉上斜面顶端,L越长,F越小_______________.
19.一根绳子最多承受300N的拉力,现要用它吊起质量是70 kg的物体.
(1)请设计用最少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吊起此物体,画出其绕线方式,滑轮及绳重、摩擦不计.
(2)若物体被提高3m,每个滑轮质量是2kg,绳重、摩擦不计,(g=10N/kg)试求:
(a)提起物体所用的力是多少? (b)绳端移动的距离是多少?
20.(1)杠杆平衡条件的表达式为: __________ 。在验证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中,保持阻力、阻力臂不变。在杠杆水平平衡时,测出多组动力F1和动力臂l1的数据,并利用实验数据绘制了l1与F1的关系图象,如图1所示请根据图象推算,当l1为0.6m时, F1为 _______ N。当杠杠如图2处于静止状态,在图2中作出阻力F2的示意图和阻力臂l2。 ( ) 若杠杠每小格长度相等,此时杠杆属于杠杆 ________ (选填“等臂”、“省力”或“费力”),你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 。
(2)手摇晾衣架利用了全部滑轮,组成了滑轮组(如图所示,部分绕线未画出)。当人用力转动滚轮10s,滚轮绕进了长4m的钢丝线,使40N的衣架横梁匀速水平上升了1m,已知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求:①人对摇柄做功的功率是 _______ 。②按题意将滑轮组中未绕的钢丝线用笔划线画出。 ( )
21.俯卧撑运动对发展力量素质,提高人体生理机能,发展平衡和支撑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有利于骨的坚实,关节的灵活,韧带的牢固,肌肉的粗壮及弹性,同时能加速血液循环,增大肺活量.如图所示,某同学做俯卧撑运动,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
(1)此杠杆的支点为_______(选填 “O”、“ A”或 “B”)点.
(2)若该同学质量为50kg,那么他将身体撑起,每只手的支持力至少为________N;若他在1min内做了30个俯卧撑,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m,则他的功率至少为________W.(g=10N/kg)
(3)做俯卧撑运动时,该同学消耗的化学能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克服自身重所需的能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题意,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在第一个图中,物体和拉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相等,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在第二个图中承担物重的绳子是3股,即n=3,根据滑轮组的特点可得;在第三个图中,动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费一倍的力,则;所以根据分析可知拉力F1、F2、F3的大小为:F2<F1<F3,故ACD不符合题意,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
A.因为杠杆有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所以杠杆可省力也可费力,故A符合题意;
B.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也不省力也不费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所以是省力机械,故C不符合题意;
D.滑轮组由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是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所以是省力机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D
【详解】
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所以,工人用定滑轮提升水箱,目的是为了改变拉力的方向。
4.A
【详解】
由图示知,滑轮组承重绳子为2根,A与桌面间摩擦力为40N,在不计绳重、滑轮重及绳轮间摩擦时,拉力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详解】
①②弹簧秤的示数为20N,即绳子对弹簧秤的拉力为20N,因同一根绳子各处的拉力大小相同,所以绳子对物体M的拉力也为20N;物体M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M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f=F拉=20N
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右;故①正确,②错误;
③不计动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和重力,由图知,拉力作用在动滑轮轴上,与右侧两段绳子的拉力平衡,则拉力的大小为
F=2F示=2×20N=40N
由图知,n=2,且拉力F作用在动滑轮轴上,费力但省一半的距离,则拉力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移动速度的,故拉力端移动的速度
v拉力端=v=×0.2m/s=0.1m/s
拉力的功率为
P=Fv拉力端=40N×0.1m/s=4W
故③错误;
④M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M的支持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④正确;
综上可知,只有①④正确。
故选A。
6.C
【详解】
A.绳子移动的速度
由图可知,n=2,由此可知物体上升的速度
故A错误;
B.拉力所做的功
故B错误;
C.拉力的功率
故C正确;
D.上升过程中物体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A.由图可知,在提升动滑轮的过程中,由力臂的定义可知,F1的力臂要小于F2的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和阻力臂不变的情况下,动力臂越小,动力越大,即
故A不符合题意;
B.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用F2提升物体时,动力臂是阻力的2倍,则
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连接OA的直线与F1的力的作用线不垂直,根据力臂定义可知,OA不是F1的力臂,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动滑轮的特点可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物体上升高度的2倍,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A
【详解】
设物体重力为G,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没有额外功。选项A中为动滑轮,拉力F1=2G;选项B中为定滑轮,拉力F2=G;选项C中滑轮组有效绳子段数n=3,则拉力F3= ;选项D中有用功等于总功,斜面长为高的2倍,则
W有=W总
Gh=F4s
Gh=F4×2h
解得F4=。综上分析可知,F1最大、最费力。
故选A。
9.C
【详解】
A.因为物体做匀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M受到的合力为零,故A错误;
B.忽略绳重和轴摩擦,根据

解得
故B错误;
C.由图可知
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故C正确;
D.天花板受到的拉力为
故D错误。
故选C。
10.B
【详解】
由图甲可知,n=3,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
可得
G动=3F-G1①
由图乙可知,n=2,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
可得
G动=2F-G2②

3F-G1=2F-G2
代入数据
F=G1-G2=56N-36N=20N
F=20N代入①,可得
G动=3F-G1=3×20N-56N=4N
故选B。
11.A
【详解】
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即在理想状态下比较动力的大小。
A.这是动滑轮的特殊使用方法,物体挂在动滑轮一侧绳子上,拉动滑轮的轮轴,此时拉力
F1=G+G=2G
B.图示是一个定滑轮,则拉力
F1=G
C.绳子的有效段数为3,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D.图中为斜面,使用任何机械不能省功,根据Fs=Gh有
F1×2m=G×1m
可得
F1=G
比较所用动力的大小,可知选项A中动力最大,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C
【详解】
AB.由题意知,甲向下匀速直线运动,则乙向上匀速直线运动,甲的受力为:竖直向上拉力、摩擦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那么甲所受拉力即绳子端的拉力
F甲=G甲-f甲=1.8kg×10N/kg+4N=14N
乙的受力为: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摩擦力,那么乙所受的拉力即动滑轮所受的拉力
F乙=G乙+f乙=2kg×10N/kg+2N=22N
那么在不计绳重及时,动滑轮的重力
动滑轮的质量
但定滑轮的质量不一定等于动滑轮的质量,所以无法确定其质量,故AB错误;
C.甲的速度为0.2m/s,则乙的速度
那么乙所受拉力的功率
P=F乙v乙 =22N×0.1m/s=2.2W
故C正确;
D.3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分别为
s甲=v甲t=0.2m/s×3s=0.6m
s乙=v乙t=0.1m/s×3s=0.3m
甲、乙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分别为
W甲=f甲s甲=4N×0.6m=2.4J
W乙=f乙s乙=2N×0.3m=0.6J
所以
W甲>W乙
故D错误。
故选C。
13. 定 10 2
【详解】
[1]由图可知,滑轮A的轴固定不动,故滑轮A是定滑轮。
[2]由图可知
若不计摩擦和滑轮重,的大小为
[3]要使重物上升1m,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14. 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 弹性势 动
【详解】
[1]从甲图可以看出:使用滑轮组可以很容易把两个人拉动,说明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
[2][3]魔罐在开始滚动的时候,具有动能,滚动的过程中,罐子动能转化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当动能为0时,弹性势能最大,魔罐开始向回滚动,在魔罐滚回来的过程中橡皮筋弹性势能减小,罐子动能增大,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15. 11 9 小于
【详解】
[1]首先对物体B分析,受到重力和绳子拉力,因为B处于静止状态,因此绳子拉力等于B的重力,即
然后再对滑轮分析,向下受到滑轮自身重力和两股绳子的拉力,向上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因为滑轮也处于静止状态,因此
带入数据
解得
[2]对A分析,向上受到地面的支持力和绳子拉力,向下受到自身重力,所以
带入数据
解得
根据相互作用力原理,A对地面的压力也等于9N。
[3]因为A在地面上,默认重力势能为0,而B比A高,因此A的重力势能比B小。
16. 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 2 小于
(1)定滑轮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
(2)动滑轮使用时,滑轮随重物一起移动;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省一半力多费1倍距离。
【详解】
如图所示甲为定滑轮,乙为动滑轮。
[1]图中使用甲滑轮的好处是,可以改变作用力方向。
[2]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省一半力多费1倍距离,乙滑轮的自由端F2上升4m,则物体升高2m。
[3]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故
F1=G1
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故

G2=2F2

G117.(1)因为F1L1=50N×10cm,F2L2=30N×15cm,所以,F1L1>F2L2,故衣架倾倒.
(2)减小挂衣钩的长度(或“在对侧挂衣钩挂物件”“ 圆盘底座换用大理石等更重的材质”)
【详解】
(1)可把衣架看做杠杆,支点在圆底盘的圆周上,动力臂为为
25cm-15cm=10cm
阻力臂为圆的半径15cm.因为
F1L1=50N×10cm,F2L2=30N×15cm
所以
F1L1>F2L2
故衣架倾倒。
(2)为了防止衣架倒下来,从减小动力或动力臂,增大阻力和阻力臂来考虑。
18. 小于 小 0.6s 4×106J 见解析
【详解】
(1)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由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因而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小于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轿车上下方所受到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
(2)车速不能超过60km/h,则,,即:时间间隔应小于0.6s,即可启动违章拍照.
(3)轿车通过该引桥时所做的功为:W=Pt=80×1000W×50s=4×106J.
(4)推导:总功为:W总=FL,有用功为:W有用=GH,
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W总=W有用,即:FL=GH,则,
由此可知:当G、H一定时,L越大,F就越小.
19.(1)3股绳子作用在动滑轮上 1动1定 向上拉 (2)(a)240N, (b)9m
【详解】
(1)根据题意知道需要吊起的物体的重力是G=mg=70kg×10N/kg=700N,而一根绳子最多承受300N的拉力,由于还要包括滑轮的重力,故应用三根绳子承担总物重,再结合用最少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故绕法如图:
(2)(a)因为有3根绳子承担物重所以提起物体所用的力是F=(G轮 +G物 )/3=(700N+2kg×10N/kg)/3=240N;
(b)物体被提高3m,所以绳端移动的距离是s=3h=3×3m=9m.
20. F1L1=F2L2 0.5 等臂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5W
【详解】
(1)[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可写作F1l1=F2l2。
[2]由图可知,当F1=3N时,l1=0.1m;由于此题中的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根据F1l1=F2l2可知,利用图象中任意一组数据都能得出
F1l1=F2l2=0.1m×3N=0.3N m
所以,若当l1为0.6m时
=0.5N
[3]阻力F2的是重物G对杠杆的拉力,从O点做F2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垂线段的长即为阻力臂l2,如图所示:
[4][5]一格长度相等,此时动力臂和阻力臂都是6格,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所以杠杆是等臂杠杆。
(2)①[6]有用功
W有用=Gh=40N×1m=40J
总功
W总==50J
人对摇柄做功的功率
=5W
②[7]动滑轮上绳子段数

则绳子的固定端应从定滑轮上开始缠绕,如图:
21. O 150 60 大于
【详解】
(1)由图可知,此杠杆的支点为O点.
(2)该同学质量为50kg,重为:,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
解得B点的力应为:,
因为两只手着地,所以每只手的支持力至少为150N;
每次肩部上升的距离均为0.4m,则重心上升的高度为:
,;
他在1min内做了30个俯卧撑,做功为:
所以他的功率至少为:

(3)做俯卧撑运动时,消耗了身体内的化学能,获得了机械能,转化中有一部分能量会克服关节等处的摩擦力做功,所以该同学消耗的化学能大于克服自身重所需的能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