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一、单选题
1.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今天教室内大气压约为1.8×105Pa
B.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
C.人的步行速度约为4km/h
D.普通中学生从一楼走到三楼所做的功是300J
2.下列机械中,使用时不能省力但能省距离的是( )
A. 自行车的脚踏装置
B. 盘山公路
C. 划船用的浆
D. 道钉撬
3.下面把车轮推上台阶的四种方法,推力的作用点相同,推力的方向不同,如图所示,则哪一种推法最省力( )
A. B. C. D.
4.如图所示,是建筑工地吊车的工作示意图,利用伸缩撑杆可使吊臂绕点转动:伸缩撑杆为圆弧;伸缩时对吊臂的支持力始终与吊臂垂直,下列关于这个吊车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这种吊车,好处是可以少做功
B.吊臂是一个省力杠杆
C.匀速顶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渐渐变小
D.匀速项起吊臂的过程中,伸缩撑杆的支持力的力臂逐渐减小
5.如图所示为建筑工地上常用的吊装工具,物体 M 为重 5000N 的配重,杠杆 AB 的支点为O,已知 OA:OB=1:2,滑轮下面挂有建筑材料 P,每个滑轮重 100N,工人体重为700N,杠杆与绳的自重、滑轮组摩擦均不计,当工人用300N 的力竖直向下以 1m/s 的速度匀速拉动绳子时( )
A.A 点受到700N的拉力 B.建筑材料P重为600N
C.建筑材料P上升的速度为 3m/s D.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为4500N
6.如图所示是某起重机示意图。当重物由主梁右端缓慢移向支点O的过程中,拉力始终竖直,主梁始终水平且重力和支点处的摩擦不计,则拉力F与重物到支点O的距离s的关系图象是( )
A. B. C. D.
7.下列常见的工具中,在使用过程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撬棒 B.瓶起子 C.羊角锤 D.镊子
8.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用瓶起子开瓶盖 B.用镊子夹取砝码
C.用羊角锤拔钉子 D.用动滑轮提升重物
9.两个力作用在杠杆的两端,使杠杆达到平衡,那么( )
A.这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B.这两个力的力臂一定相等
C.力臂较长的那个力较大
D.力和力臂的乘积一定相等
10.如图,甲物重25N,乙物重15N,甲乙均静止,不计测力计自重,测力计示数 ( )
A.35N B.10N C.15N D.25N
11.下列各种机械中,不省力的机械是( )
A.钢丝钳
B.动滑轮
C. 旗杆顶定滑轮
D. 斜面
12.如图所示的杠杆,O为支点,若,,则这个杠杆( )
A.一定静止不动 B.可能静止不动
C.一定转动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13.如图所示,不计动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和重力,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M以0.2m/s的速度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示数为20N,以下正确的是( )
①M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20N
②M受到地面摩擦力水平向左
③拉力F的功率为8W
④M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M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4.如图所示,小猴与小兔一起发现一个胡萝卜,想要平分,小猴找来一个小石块支起胡萝卜,使其水平平衡,小猴要左侧部分,小兔要右侧部分,则获取萝卜的情形是( )
A.小猴多 B.小兔多
C.二者一样多 D.无法判定
15.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习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前后轮安装在滚动轴承上,可以增大摩擦
B.投掷出去的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C.短跑运动员在到达终点后不会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D.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液面上方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工作的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旗杆顶部安装着一个______(选填“定”或“动”)滑轮,若五星红旗的总重为2N,不计摩擦,当五星红旗匀速上升时,旗手对绳的拉力的大小为______N。
17.如图所示是某简易杠杆的示意图, 已知AOB水平,OA=OB,物体重力G为10N,拉力F的方向如图所示。该杠杆是___________杠杆,F=________ N。
18.小明在学校运动会上是仪仗队手,如图所示。他竖直举前进时,风给红旗水平向右的阻力为 20N,其作用点可以看成在 A 点。已知 AB=1.6m,BC=0.4m 小明的两只手分别位于 B、C 两点,他用一只手握紧旗杆不让它下滑,用另一只手拉住旗杆不让它倾斜。则另一只手对旗杆加的最小拉力为______N,方向______。沿水平路面匀速前进 10m 的过程中小明克服风力做的功为______ J。
19.比较做功快慢有两种方法。一是相同的时间内,比较______;二是做相同的功比较______。
20.如图所示,王老师用10N的水平推力推着推车,10s前进了5m,则王老师对推车做的功为______J,此时的功率为______W。
三、综合题
21.2020年1月,陕西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雪。大雪后,芳芳同学看见铲雪车在公路上进行铲雪作业,如图所示。他用手机上网查阅到该型号铲雪车的额定功率是100kW,质量是4t:(g取10N/kg,q柴油=4.0×107J/kg,ρ柴油=0.8×103kg/m3)
(1)汽车的轮胎做的宽大是为了________;
(2)已知铲雪车以额定功率保持20km/h的速度在一段长5km的平直路面上铲雪,求这一过程中铲雪车所做的功和受到的阻力_______、_________;
(3)该过程中铲雪车共消耗了10L柴油,则铲雪车的效率是多少______?(结果保留到1%)
22.新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实施要求:最大速度≤25km/h,电动机输出功率≤400W。质检员小华对某款电动自行车进行测试,沿水平直路面从A出发骑行至D结束,测试情况如表格所示。
路段 sAB sBC sCD
路程s/km 0.6 4.8 0.6
用时t/h 0.05 0.2 0.05
速度特点 逐步加速 以最大速度匀速行驶 逐步减速
阻力特点 越来越大 恒力60N 越来越小
(1)测试过程中,在AB段,小华看到路旁的树木在后退,她是以___________(选填“电动自行车”或“地面”)为参照物;
(2)在BC段,电动自行车速度为___________km/h,动力做功___________J,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___________W,___________(选填“符合”或“不符合”)新《规范》关于电动机输出功率的要求;
(3)在CD段,电动自行车受___________(填“平衡”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4)从A到D全程,电动自行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km/h。
23.人体就像一部复杂的智能系统,其中包含许多物理知识:
(1)如图所示,人的前臂可以看成杠杆,肘关节是支点,哑铃的压力是阻力,上臂中的肌肉对前臂施加的力是动力。从以上情形来分析,这个杠杆是一个______(省力/费力/等臂)杠杆,这个杠杆的好处是______;
(2)正常人的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为1.5W,那么在4s内心脏做的功是______J。
24.如图所示,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若物体重6N。
(1)实验时应沿竖直方向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若物体上升高度为10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
(2)若仅增加物体的重力(不计绳重与摩擦)。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5.如图所示,在科普节目《加油,向未来》中,有一项对抗性实验,甲、乙两人站在平衡板上。滑轮组将平衡板提升至一定高度后。两人在平衡板上挪动,并保持平衡板平衡。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平衡板质量分布均匀,重心在O点。
(1)当平衡板在水平地面上时,甲、乙静止站在平衡板上,甲、乙与板的接触面积相等,则甲对平衡板的压强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对平衡板的压强;
(2)甲、乙两人竖直站在平衡板上,滑轮组将平衡板匀速提升至一定高度处,提升过程中平衡板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在此过程中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可行的是______;
A.增加绳和滑轮摩擦
B.增加绳子的重力
C.减小动滑轮的重力
D.减小人和平衡板的重力
(3)当甲、乙两人竖直站立在图中A、B位置时,平衡板在空中处于水平平衡。接着甲向左,乙向右两人同时沿同一直线缓慢挪动相同距离时,平衡板将会______。
A.仍然平衡
B.左侧下倾
C.右侧下倾
2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健身器材锻炼身体。用细绳系在轻杆的O点将轻杆悬挂起来,在杆的A端悬挂质量m1=10kg的重物,在B端竖直向下缓慢拉动轻杆至水平位置平衡。已知AO长1.5m,OB长0.5m,小明的质量m2=70kg,g取10N/kg。
(1)在图中画出小明受力示意图;
(2)当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求小明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
(3)当把质量为m3的重物悬挂在A端,小明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使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明对地面的压强为p1,把重物m3向右推至AO中点,小明仍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使杜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小明对地面的压强为p2;若p1:p2=l:4,求m3的大小。(这两次中小明的两只脚与地面接触面相同)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一个标准大气压约1×105Pa,我们生活的环境气压应该接近标准大气压,在1×105Pa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故B不符合题意;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1.1m/s=1.1×3.6km/h≈4km/h
左右,故C符合题意;
D.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从一楼走到三楼的高度约为
所以,该同学上楼做的功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详解】
A.自行车的脚踏装置,是轮轴,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盘山公路是斜面,省力费距离,故B不符合题意;
C.划船用的浆,是阻力臂大于动力臂,阻力小于动力,是费力杠杆,费力,但是省了距离,故C符合题意;
D.道钉撬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费距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详解】
车轮与台阶的接触点即为支点,根据可知,车轮的重力即为阻力,重力的作用点在车轮的圆心处,故是一个定值,动力臂越大,则动力越小,由于推力的作用点相同,故连接推力的作用点和支点,将其作为动力臂,是最长的动力臂,做该连线的垂线,即力的作用线,如下图所示:
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4.C
【详解】
A.杠杆是一种机械,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故A错误;
B.如图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由图可知,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大于阻力,是费力杠杆,故B错误;
CD.吊车吊起货物的过程中,阻力不变,阻力臂减小,动力臂不变,动力减小,所以支持力逐渐变小,故C正确,D错误。
5.D
【详解】
AD.以定滑轮为研究对象,它受到向下的重力和三段绳子向下的拉力,由于定滑轮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定滑轮受到A点向上的拉力大小为
FA=G定+3F=100N+3×300N=1000N
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则A 点受到向下的拉力为 1000N,即FA′=FA=1000N,故A错误;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A×OA=FB×OB,且OA:OB=1:2,所以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杠杆对物体M的拉力等于物体M对杠杆的拉力,即FB′=FB=500N;物体M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则物体M受到的支持力为
FM支持=GM-FB′=5000N-500N=4500N
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M对地面的压力
FM压=FM支持=4500N
故D正确;
B.由图可知,动滑轮由两段绳子吊着,即n=2,且滑轮组摩擦均不计,建筑材料P重
GP=2F-G动=2×300N-100N=500N
故B错误;
C、物重P由2段绳子承担,建筑材料P上升的速度
故C错误。
故选D。
6.B
【详解】
当重物由主梁右端缓慢移向支点O的过程中,以左侧的支柱为支点,拉力F为动力,重物对杠杆的拉力为重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G,动力臂为整个主梁的长度,设为L,阻力臂为s,根据的平衡条件FL=Gs得
由关系式知:拉力F与重物到支点O的距离s成一次函数关系,且拉力随s的减小而减小,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详解】
ABC.撬棒、瓶起子和羊角锤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为省力杠杆,故ABC不符合题意;
D.镊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于阻力臂,为费力杠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B
【详解】
A.瓶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
C.羊角锤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
D.用动滑轮提升重物,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可省力,动滑轮属于变形的杠杆,故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属于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D
【详解】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杠杆两端力和力臂的乘积相等,杠杆才能达到平衡。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0.C
【详解】
弹簧测力计受到乙对它一个向右的拉力和甲对它一个向左的拉力,处于平衡态,甲静止在地面上,还受到地面对它竖直向上支持力,所以弹簧测力计所受的拉力大小等于乙的重力,故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乙的重力大小为15N。故选C。
11.C
【详解】
A.钢丝钳属于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理想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故C符合题意;
D.斜面属于省力机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C
【详解】
观察图可知,杠杆以O点为支点,力FA使杠杆沿顺时针转动,力FB也使杠杆沿顺时针转动,杠杆在二力作用下不会平衡,会沿顺时针转动,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3.A
【详解】
①②弹簧秤的示数为20N,即绳子对弹簧秤的拉力为20N,因同一根绳子各处的拉力大小相同,所以绳子对物体M的拉力也为20N;物体M向左匀速直线运动,其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M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f=F拉=20N
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右;故①正确,②错误;
③不计动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和重力,由图知,拉力作用在动滑轮轴上,与右侧两段绳子的拉力平衡,则拉力的大小为
F=2F示=2×20N=40N
由图知,n=2,且拉力F作用在动滑轮轴上,费力但省一半的距离,则拉力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移动速度的,故拉力端移动的速度
v拉力端=v=×0.2m/s=0.1m/s
拉力的功率为
P=Fv拉力端=40N×0.1m/s=4W
故③错误;
④M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M的支持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④正确;
综上可知,只有①④正确。
故选A。
14.A
【详解】
由图示知,小石块支起胡萝卜的点为支点,那么左侧萝卜的重心离支点的位置近,右侧萝卜重心离支点的距离远,左侧力臂小于右侧力臂,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左侧萝卜的重力大于右侧萝卜的重力,所以小猴获得的萝卜多。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D
【详解】
A.自行车前后轮的滚动轴承能将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从而减小摩擦,故A错误;
B.在空中飞行的铅球,已经离开手,不再受到运动员的作用力,所以此过程运动员对铅球没做功,故B错误;
C.到达终点,运动员不会立即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不是力,不能受到惯性的作用,故C错误;
D.高压锅因为密封性好,沸腾时锅内气压增大,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故D正确。
故选D。
16. 定 2
【详解】
[1][2]定滑轮位置固定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所以旗杆顶上的是位置固定的是定滑轮,五星红旗重2N,因为不考虑摩擦,所以当五星红旗匀速上升时,拉力等于重力,所以旗手对绳的拉力的大小为2N。
17. 费力 20
【详解】
[1]依题意得
由图得,阻力臂为OA,动力臂,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因此该杠杆是费力杠杆。
[2]由杠杆平衡条件得,动力
18. 80 水平向右 200
【详解】
[1][2]小明在竖直举旗前进时,若以C为支点时,B处垂直于旗杆向左的力为动力,A处垂直杠杆向右的力为阻力,BC为动力臂,AC为阻力臂;若以B点为支点时,在C处用力,且动力的方向垂直于旗杆向右,BC为动力臂,AB为阻力臂。两种情况的动力臂均为BC,但以B为支点,阻力臂较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此时的动力最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BC=F2×LAB,所以最小的动力为
方向水平向右。
[3]沿水平路面匀速前进10m的过程中小明克服风力做的功为
W=fs=20N×10m=200J
19. 做功的多少 做功时间
【详解】
[1][2]做功的快慢即跟做功的多少有关,还跟做功所用时间多少有关,为了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有两种方法:一是相同的时间内,比较做功的多少;二是做相同的功,比较做功时间。
20. 50 5
【详解】
[1]王老师推推车的力在水平方向,推车也在水平方向运动,所以王老师对推车做了功,王老师对推车做的功
[2]功率为
21. 减小压强 9×107J 18000N 28%
【详解】
(1)[1]汽车轮胎做的宽大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2)[2]根据v=可得, 铲雪车前进5km所用的时间
t===0.25h=900s
根据P=可得,铲雪车做的功
W=Pt=1×105W×900s=9×107J
铲雪车所做的功是9×107J。
[3]铲雪车的推力
F== =18000N
因为匀速直线运动,即受到的阻力
f=F=18000N
铲雪车受到的阻力为18000N。
(3)[4]消耗柴油的体积
V=10L=1×10 2m3
根据ρ=可得,消耗柴油的质量
m=ρV=0.8×103kg/m3×1×10 2m3=8kg
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q=8kg×4.0×107J/kg=3.2×108J
则效率
η==28%
铲雪车的效率是28%。
答:(1) 汽车的轮胎做的宽大是为了减小压强;
(2)这一过程中铲雪车所做的功9×107J,受到的阻力的大小为18000N;
(3)该铲雪车的效率是28%。
22. 电动自行车 24 2.88×105 400 符合 非平衡 20
【详解】
(1)[1]测试过程中,小华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运动,树木和小华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她是以电动自行车为参照物的。
(2)[2]在BC段电动自行车的速度为
v==24km/h
[3]在BC段,匀速骑行,车受到的动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动力
F=f=60N
BC段动力做功
W=Fs=60N×4800m=2.88×105J
[4][5]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P==400W
符合新《规范》关于电动机输出功率的要求。
(3)[6]在CD段,电动自行车做减速运动,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4)[7]从A到D全程,总路程
s=0.6km+4.8km+0.6km=6km
总时间
t=0.05h+0.2h+0.05h=0.3h
全程电动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v'==20km/h
23. 费力 省距离 6
【详解】
(1)[1][2]如图,在人的前臂用力举起一个物体时,其支点在O点,哑铃的压力是阻力,上臂中的肌肉对前臂施加的力是动力,因此,阻力臂大于动力臂,是一个费力杠杆,但可以省距离。
(2)[3]根据可得心脏做的功
24. 匀速 83.3% 增大
【详解】
(1)[1]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这样弹簧测力计处于平衡状态,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反映了拉力的大小。
[2]由图示滑轮组可知,承重绳子的股数为n=3,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则
由于重物有3股绳子承担,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3h=3×0.1m=0.3m
总功
W总=Fs=2.4N×0.3m=0.72J
滑轮组机械效率
=×100%≈83.3%
(2)[3]整个滑轮组保持不变,不计绳重与摩擦,则使用该滑轮组时额外功不变;因为对重物做的功为有用功,增加重物的重力,有用功增加,机械效率会增大。
25. 大于 C B
【详解】
(1)[1]由题意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据G=mg知,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平衡板放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对平衡板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即甲对平衡板的压力大于乙对平衡板的压力。且甲、乙与板的接触面积相等,据 知,甲对平衡板的压强大于乙对平衡板的压强。
(2)[2]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而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的和。那么想要提高机械效率,可增大有用功或减小额外功。
A.增加绳和滑轮摩擦,会增大额外功,则机械效率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增加绳子的重力,会增大额外功,则机械效率会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
C.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可减小额外功,则机械效率会增大,故C符合题意;
D.减小人和平衡板的重力,会减小有用功,所以这个过程不能提高机械效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3]此时的平衡板相当于杠杆,其重心在O点,而绳子挂在O点,可消除平衡板重力对杠杆的影响,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G甲×OA=G乙×OB
而甲的重力大于乙的重力,设甲、乙移动的距离为l,则有
G甲×(OA+l)=G甲×OA+G甲l,G乙(OB+l)=G乙×OB+G乙l
所以
G甲×OA+G甲l>G乙×OB+G乙l
所以左侧下倾,故AC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26.(1)(2)400N;(3)20kg
【详解】
解:(1)小明受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地面的支持力,如图
(2)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O是杠杆支点,AO是阻力臂,阻力FA大小等于重物G1大小
FA=G1=m1g=10kg10N/kg=100N
OB是动力臂,小明对杠杆的拉力FB为动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
FAOA=FBOB
100N1.5m=FB0.5m
解得
FB=300N
即小明对杆的拉力为300N,小明的重力
G2=m2g=70kg10N/kg=700N
小明受三个力,竖直向下的重力G2,杆的拉力,地面的支持力
小明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
(3)当把质量为m3的重物悬挂在A端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小明对地面的压强为p1
当把质量为m3的重物悬挂在OA中点时,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小明对地面的压强为p2
联立以上五式解得
答:(1)见解析;
(2)当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小明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为400N;
(3)m3的大小为20kg。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