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18 牛和鹅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部首和音序错误的一组是( )
A.顽(页W)强 B.羡(次 X)慕
C.否(口F) 则 D.哄堂大笑(土 T)
2.“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这句话运用的描写手法是( )。
A.心理描写 B.环境描写 C.动作描写 D.对比描写
3.下列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B.强调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C.要勤学习才能有所进步 D.我们要善于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
B.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C.鹅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
5.下列句子中与“鹅有什么可怕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鹅没什么可怕的。 B.鹅很可怕。 C.鹅难道可怕吗? D.鹅不可怕。
二、填空题
6.根据句中加点部分的意思写出相对应的成语。
1.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 ( )
2.……扑打着大翅膀,好像在它们眼里根本没有我们这些人似的! ( )
3.一切的恐怖,全消失了。 ( )
7.照样子,写词语。
例:啪嗒啪嗒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例:无声无息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例:摇摇晃晃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句子作坊。(按要求完成句子)
1.我觉得它( )把我们看得比它大,( )我们平白地去欺负它干嘛。(在括号里填关联词)
2.金奎叔把一只鹅轻轻地提了起来。(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是我的哭声惹怒了这只老雄鹅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雄鹅跑了过来。(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下面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写句子。
打头阵 挑大梁 占上风 破天荒
栽跟头 敲边鼓 开绿灯 碰钉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片段阅读
孩子们惊呼起来,急急逃跑,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它赶上了我,吭吭,它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
10.用“ ”画出能体现出“我”害怕鹅的语句。
11.从“________”这几个动词可以感受鹅的狂妄和________________。
12.其他的孩子为什么都惊呼起来,急急逃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真理和谎言
真理和谎言在路口相遇 彼此打了个招呼 谎言问真理 近来日子可好
别提了 真理叹了口气 一年不如一年
谎言望着衣衫褴褛的真理,露(lòu lù)出一副同情的面孔:“看你这副模(mú mó)样是够寒碜的。你不至于连说话的力气也没有了吧 “”
“我已经挨了三天的饿,”真理解释,“我走到什么地方不是碰钉子,就是遇麻烦,简直没个活路。”
“那只能怪你自己,”谎言说,“跟我来,保管你有好日子过,只要你不找我的茬,你就会像我一样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真理点点头答(dā dá)应了。于是,谎言带着真理向一座繁华的都(dōu dū )市走去。他俩来到一座大饭店大吃大喝起来,直到顾客纷纷离去。突然,谎言用拳头敲着桌子,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饭店老板应( yīng yìng)声来到谎言面前,毕恭毕敬地问:“尊敬的先生,有什么吩咐 ”
“我给了堂馆一个金币,等了这么久还不找钱来!”谎言声色俱历。
老板把堂倌来问,堂馆说他压根儿没收到什么金币。谎言一听,大为恼火,扬言:“这么大的饭店还负顾客!”说着,把一个金币扔给老板,“算了,再给你一枚,找钱来!”
老板怕这件事传出去会坏了饭店的名声,不但没收这枚金币,反而找钱给谎言,转( zhuǎn zhuàn)身又打了堂倌一个耳光:“混账!收了钱怎么会忘记呢
堂倌平白无故挨了一记耳光,一遍一遍地咕哝,可是周围没有人相信他的话,他愤然喊道:“天哪!还有没有真理 ”
“我在这儿。”真理从牙缝中吐出的话只有它自己听得见,“可眼下我的舌头被人拴住了,我不能回答你!”
真理和谎言离开饭店,谎言洋洋得意地说:“老弟,这回你看出我的本领了吧!”“我宁可死,也不学你这种本领。”真理毅然离开了谎言。
13.给短文中汉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14.根据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衣服十分破烂。 ( )
(2)丑陋、难看、不体面。 ( )
(3)用傲慢的气势逼人。 ( )
(4)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 )
15.给1,2自然段加上标点。
16.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这则寓言故事讲述了发生在 和 之间的故事。故事告诉我们 有时会一时得逞,但 终究是 ,它永远不会和 走到一起。
17.读了这个寓言故事,我的体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汉字的部首与音序。
B错误。羡:xiàn,音序为:X,部首为:八。
2.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人物描写的分析,仔细分析原句的内容,可以得出这句话中使用的描写手法是动作描写。例如有动词“贴”“走”等。
3.C
【详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4.C
【详解】
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学生需对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一定理解,可根据语句中的关键词进行判断是哪一种修辞手法,学生平时要多阅读,才能迅速判断出修辞手法。
A项:该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稻田”比作了“银毯”,形象写出了稻田在皎洁月色下的美丽状态,故A项正确;
B项:该句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将“虱子”比作了“车轮”,同时夸张地写出虱子的形态之大,故B项正确;
C项:该句没有使用任何修辞手法,故C项不正确。
5.B
【详解】
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学生要能够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含义。
A相同,都表达鹅并不可怕。
B不同,例句表达的是鹅不可怕,这里是鹅可怕,选B。
C相同,都表达鹅并不可怕。
D相同,都表达鹅并不可怕。
6. 小心翼翼 目中无人 烟消云散
【详解】
解释词语的方法:1.积累词语,掌握其词义辨析2.近义词互换3.反义词否定法4.拆字、分解意思5.在具体语境中去理解。
故答案为:小心翼翼;目中无人;烟消云散。
7. 哗啦哗啦 轰隆轰隆 滴答滴答 无缘无故 无影无踪 无牵无挂 晃晃荡荡 仔仔细细 恭恭敬敬
【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词语仿写,解答时注意要仿写的词语类型,啪嗒啪嗒是ABAB类型的词语,无声无息是ABAC类型词语,摇摇晃晃是AABB类型的词语,此题答案不唯一,根据平时的积累作答即可,注意要书写准确。
故答案为:哗啦哗啦;轰隆轰隆;滴答滴答;无缘无故;无影无踪;无牵无挂;晃晃荡荡;仔仔细细;恭恭敬敬。
8. 虽然 可 一只鹅被金奎叔轻轻地提了起来。 是我的哭声惹怒了这只老雄鹅。 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
【详解】
1.本题是对关联词的考查,要明确关联词的正确用法。在解答时只要弄清楚句与句之间存在的关系,区分句子的关系后再选用正确的关联词语即可。
本题分句“我觉得它( )把我们看得比它大”与“( )我们平白地去欺负它干嘛”之间是转折关系,故用上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虽然……可……”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把”字句改为“被”字句“能力。“把”字句改“被 ”字原则是把“把”字句前后主语调换,再把“把”改成“被”,即成为“被”字句。
即:一只鹅被金奎叔轻轻地提了起来。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反问句转为陈述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故本题句子把“不是”改为“是”,去掉“吗”,将“?”改为“。”即可。即:是我的哭声惹怒了这只老雄鹅。
4.本题考查学生扩写的能力。扩写句子时,在原句中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为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即可。
本题主要在扩写出什么样的“老雄鹅”怎样样“跑了过来”即可。示例:凶猛的老雄鹅雄赳赳地跑了过来。
9.人家说话时,他总是喜欢敲边鼓。
略
10.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 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
11. 追、跑、赶、张、咬、拉 耀武扬威
12.每个孩子都深信鹅看人比自己小,都怕鹅。
10.
本题考查寻找关键句子。
文中能体现“我”害怕鹅的语句为:我吓得脚也软了,更跑不快。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这两句话写出了“我”看见鹅来时逃跑的情形,“我”被吓得脚也软了,跑不快了,跑得过程中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
11.
本题考查关键信息的提取。
文中“追、跑、赶、张、咬、拉”这几个动词写出了鹅对“我”的穷追不舍,表现出鹅的狂妄与耀武扬威、不可一世。
12.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牛和鹅》课文记叙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
由文章前面内容“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可知,其他孩子看见鹅后都惊呼起来,急急逃跑是因为每个孩子都深信鹅看人比自己小,都怕鹅。
13.lù mú dā dū yìng zhuǎn
14.衣衫褴褛
寒碜
盛气凌人
声色俱厉
15., 。 :“ ?”
“ , ” ,“ !”
16.真理 谎言 谎言 真理 真理 谎言
17.我们要坚信真理,不要被谎言动摇正直的心。
13.略
14.略
15.略
16.略
17.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