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一、选择题
1.司马迁把他从众多神话人物中选出来……将之作为《史记》的开端。……这就为中国人确定了“始祖”。他是
A.黄帝 B.老子 C.孔子 D.孟子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这一史料记载的是尧、舜、禹依据贤德依次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这种方式被称为(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禅让制 D.宗法制
3.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
B.他们是否真实还需要考古证实
C.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
D.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5000年
4.尧舜禹能够得以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主要原因是( )
A.谦虚 B.肯干 C.贤德 D.勤奋
5.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A.尧、舜、禹 B.炎帝、蚩尤 C.黄帝、蚩尤 D.炎帝、黄帝
6.春秋时期,吴、越、楚、秦被视为蛮夷之国。《史记》认为这些蛮夷之国的诸侯王与黄帝有着血缘关系,都是黄帝的后代。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
A.诸侯纷争激烈 B.华夷观念有别 C.习俗礼仪各异 D.华夏同源共祖
7.我们是“炎黄子孙”这一说法不正确的原因是( )
A.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是不打不相识
B.炎黄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
C.炎黄部落联盟构成了华夏族
D.海外华人不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8.尧年老时在联盟议事会上提出继任人选问题让大家讨论,众人推举了舜;当舜年老让位时,由于禹治水有功,联盟议事会一致推举禹担任首领。这反映出当时( )
A.实行禅让制度 B.政权更替频繁 C.职位不再世袭 D.出现阶级分化
9.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下面的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
A.尧舜禹的传说 B.黄帝造宫室 C.神农尝百草 D.华夏族的形成
10.传说中“黄帝发明了陶器,炎帝发明了酿酒”;考古学家在距今4000多年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了如图陶杯。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传说中的历史信息是( )
龙山文化——黑陶杯
A.炎黄二帝热衷搞发明 B.中华文明起源于山东
C.该陶杯是黄帝的作品 D.先民已学会制作陶器
11.2019年9月11日,讲述中国根脉故事的大型原创动画连续剧《黄帝史诗》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上演。剧中提到的黄帝被尊称为
A.治水英雄 B.人文初祖 C.炎黄子孙 D.农耕之宗
12.建立大禹陵是为了纪念他什么功德( )
A.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治理水患,造福人类
C.教人耕种与医药 D.发明养蚕缫丝技术
13.“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
A.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B.发祥的是黄河流域
C.诸族杂居,在不断交往中交融而成 D.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14.尧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讨论继承人的人选问题。大家都一致推举德才兼备的舜。尧考验了舜二十八年才将帝位禅让给他。材料中推举首领的主要原则是( )
A.血缘关系 B.品德才能 C.外貌长相 D.实力强弱
15.尧舜禹时代,联盟首领往往把位子传给贤德之人,这一方式被称为禅让制。舜年老时让位于禹,这主要是因为大禹( )
A.大败蚩尤 B.治水有功 C.擅长纺织 D.决胜牧野
二、综合题
16.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两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图片学史】
【方式二读文学史】
1912年孙中山书写了祭陵词,寥寥32字,表达了炎黄子孙对他的感恩追思之情。“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1)从图一中的远古人类头部复原图看出其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那么这是什么人?
(2)图二房屋位于什么流域?这种房屋被称为什么?
(3)图三是哪一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这种房屋被称为什么?造成两地房屋样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中的“轩辕”指的是谁?因为“轩辕”为中华文明发展作出的贡献,他与另一位著名的传说人物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17.历史兴趣小组探讨“中华民族人文共祖”问题,碰到很多材料,请同学们参加探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蔬五种,抚万民,度四方……
——《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材料三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谁?他与哪些对手发生大规模战争并赢得胜利?
(2)根据所学知识,试举三例“轩辕”的发明?
(3)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什么制度?
(4)材料三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谈谈如何理解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关系。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炎、黄大败蚩尤后,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A符合题意;BCD项人物与“始祖”称号无关,排除,故此题选择A。
【点睛】
本题的关键词是“始祖”。
2.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尧、舜、禹依据贤德依次成为部落联盟首领”指的是当时实行的禅让制,即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C项正确;分封制始于西周,排除A项;世袭制始于夏朝,排除B项;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系贵族世袭统治的等级制度,是以血缘关系来分配政治权利,维护统治的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3.C
【详解】
有关黄帝和炎帝的历史的真实性还需要考古证实,还没有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C符合题意;关于炎帝和黄帝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A不符合题意;有关黄帝和炎帝的历史的真实性还需要考古证实,B不符合题意;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5000年,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4.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部落联盟首领意见,把位置让给了有才德的舜。舜年老的时候,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因此尧舜禹能够得以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主要原因是贤德,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可排除。故选C项。
5.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所以D项符合题意;而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6.D
【详解】
根据材料“《史记》认为这些蛮夷之国的诸侯王与黄帝有着血缘关系,都是黄帝的后代”分析可知,材料讲述的是这些蛮夷之国的诸侯王都是黄帝的后代,体现的是华夏同源共祖的思想,D项正确;材料没有关于诸侯纷争的描述,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华夷观念有别,排除B项;材料没有关于习俗礼仪差异的描述,而是体现华夏认同,排除C项。故选D项。
7.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海外华人均以“炎黄子孙”自称,D项符合题意;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运用能辨明方向的指南车,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蚩尤,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A、B、C项均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8.A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由于禹治水有功,联盟议事会一致推举禹担任首领”这一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禅让制,即将联盟首领位置让给贤德之人的制度,A项正确;联盟首领更替与政权更替无关,排除B项;世袭制出现在禅让制之后,排除C项;题干与阶级分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9.D
【详解】
距今约四五千年,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活动着许多部落,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炎、黄大败蚩尤后,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他们被尊奉为人文初祖,D项正确;尧舜禹的传说在题干中没有涉及,排除A项;黄帝造宫室在题干中没有涉及,排除B项;神农尝百草与“华夏族”等内容不符,排除C项。故选 D项。
【点睛】
10.D
【详解】
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考古学家在距今约4000多年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现的陶杯图,该陶杯是一件酒器。由此可知我国的先民已掌握制陶和酿酒技术,D项正确;炎黄二帝热衷搞发明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中华文明起源于山东表述错误,排除B项;该陶杯是黄帝的作品无法印证,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1.B
【详解】
根据远古传说,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此后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B项正确;禹被称为治水英雄 ,排除A项;今天的中国人一般自称为炎黄子孙,排除C项; 相传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被称为农耕之宗,排除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
建立大禹陵,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有功,造福百姓,B项正确;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黄帝和炎帝,排除A项;炎帝教人耕种与医药,排除C项;嫘祖发明养蚕缫丝技术,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非一族所成、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可知,这体现出,华夏民族由诸族交融而成,C项正确;材料是说华夏族的形成特点,而不是创立者、发祥地、历史贡献,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4.B
【详解】
据材料信息,“尧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讨论继承人的人选问题。大家都一致推举德才兼备的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举首领的主要原则是品德才能,B项正确;血缘关系、外貌长相、实力强弱,不是题干信息中推举首领的主要原则,排除ACD项。故选B项。
【点睛】
15.B
【详解】
尧舜禹时代,联盟首领往往把位子传给贤德之人,这一方式被称为禅让制。舜年老时让位于禹,这主要是因为大禹治水有功。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禹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B项正确;大败蚩尤的是黄帝,排除A项;擅长纺织的是黄帝的妻子嫘祖,排除C项;决战牧野的是周武王,排除D项。故选B项。
16.(1)北京人。
(2)长江流域;干栏式建筑。
(3)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自然环境。
(4)黄帝;人文初祖。
(1)
图片中为北京人。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打制和使用工具,会使用天然火。
(2)
根据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
(3)
根据图二图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是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干栏式房屋;图三是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长江流域气候湿热,黄河流域寒冷干燥,因此造成他们房屋样式不同的原因是自然环境、气候不同。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相传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因此新闻中的“轩辕”指的是黄帝。因为“轩辕”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点睛】
17.(1)黄帝;炎帝、蚩尤。
(2)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炼铜、发明弓箭。
(3)禅让制
(4)区别:远古传说是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对上古洪荒历史的一种夸张的描述;历史事实是完全真实的客观事实;联系:远古传说中也蕴含着某些可靠的历史资料。
(1)
根据所学可知,轩辕是黄帝的名;黄帝在阪泉之战中打败炎帝,后与炎帝结成联盟在涿鹿之战打败蚩尤。
(2)
根据所学可知,传说黄帝的发明有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炼铜、发明弓箭等。
(3)
根据材料可知,“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说的是天下是大家的,通过推选贤能之人作大家的领袖,这体现的是部落联盟时期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即禅让制。
(4)
解答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关系应从远古传说与历史的区别和联系两个方面分析,所谓区别即各自的概念,两者的联系则从概念中分析出两者的共性,即远古传说中也蕴含着某些可靠的历史资料,通过考古验证证实远古传说并未完全无依据。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