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11.3动能和势能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11.3动能和势能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5 14:1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 11.3 动能和势能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长木块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小明用水平向右的力拉动木块,使其向右加速运动,在长木块从桌面滑落之前的运动过程中(  )
A.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动能变大
B.木块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机械能不变
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大,具有的惯性不变
D.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不变,桌面对木块支持力变大
2.2014年8月南京成功举办了“青奥会”,如图四项运动包含了一些物理知识,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跳水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既有动能也有重力势能
B.足球运动员脚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脚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在空中静止时,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D.篮球运动员抛出的篮球在撞击篮板过程中,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
3.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于2021年11月7日晚进行首次出舱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翟志刚、王亚平相继出舱时都具有动能
B.宇航员所戴的透明面罩可以防止红外线对眼睛的灼伤
C.我们能从转播中看到宇航员,说明他们所穿的宇航服是光源
D.我们能听到王亚平说“感觉良好”,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地白衣战士最美逆行。由于病毒强大的传染性必须做好防护,医护人员长时间戴口罩后,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压痕(如图所示)。为减轻由于护目镜和口罩而勒出的勒痕,海军军医大学研发了“防护凝胶贴片”,有效地减轻了医护人员的面部不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口罩的弹性绳形变量越小,弹性绳的弹性势能越大
B.压痕深说明压强较小
C.要减轻压痕只能把口罩系得松一点
D.防护凝胶贴片是由于增大了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从而可以减轻压痕
5.如图是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探究的动能是指( )
A.小球在斜面上的动能
B.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C.小球撞击木块后的动能
D.木块被小球撞击时的动能
6.小明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从球离开手到最后落在地面的过程中,则动能EK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不计空气阻力),最接近下图中的哪一个?(  )
A. B. C. D.
7.如图所示的单摆,摆球在摆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动能最大 B.a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先变小后变大
C.o处的重力势能最大 D.b到a过程中,动能先变小后变大
8.如图所示,一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个小球,把它们套在粗糙的平杆上,a点是压缩弹簧后小球静止释放的位置,b点是弹簧原长时小球的位置,c点是小球到达最右端 的位置。则小球由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在a、c点,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B.小球从a点到b点的过程,小球的动能越来越小
C.小球从b点到c点的过程,小球的动能越来越小
D.小球在a点,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小
9.将皮球从离地某一高度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它的频闪照片如图甲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
A.皮球落地后第一次达到最高点P时,动能为0
B.如图乙所示,能反映皮球在空中的动能E随时间变化t的关系
C.若将皮球表面涂黑,则会在地面上A、B两点留下两个大小相等的黑色圆斑
D.皮球经过同一高度C、D两点时,动能相等
10.如图所示,自动扶梯在越来越多的场所得到普及,陈萍在超市乘自动扶梯,她观察到许多物理现象,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她相对扶梯上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在匀速上升过程中,陈萍的动能在不断增加
C.她对扶梯的压力和扶梯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扶梯到楼上地面时,如果不及时离开扶梯,人会向前倾,是由于惯性
11.如图所示,是小球下落后压弹簧的示意图,a点是小球下落的最高点,b点是弹簧自然伸长点,c点是弹力与重力相等的点,d点是弹簧压缩后的最低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的动能最大 B.b点的重力势能最大
C.c点为动能最大 D.d点为弹性势能为零
12.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如图(甲)所示。在水平路面上直线运动时记录的v—t图如图(乙)所示,则(  )
A.物体在0~t1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t1~t2时间内动能不断变大
C.物体在t3~t4时间内拉力小于摩擦力
D.物体在t3~t4时间内的摩擦力小于t1~t2时间内的摩擦力
二、填空题
13.图所示是“无人机”为隔离人员运送物资的情景。无人机下降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无人机是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下降过程中,其重力势能___,惯性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4.2017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杯上海站比赛受到市民的热情关注。运动员用力蹬地后便能加速向前,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______,此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5.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车速,这是为了增大汽车的________(选填“质量”、“惯性”或“动能”);上坡过程中,汽车的重力势能_________。清扫路面垃圾的清洁车,能通过吸尘器将路面上的垃圾吸入车内容器中。清洁车沿水平街道匀速行驶,在清扫垃圾过程中,车的动能将__________(后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
16.卫生城市你我共建,如图所示,一辆洒水车正在新溉大道匀速前进洒水。洒水车相对于路边的洒水车相对于路边的的景观树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洒水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______(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三、综合题
17.我国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跨世纪工程.三峡水电站的水库大坝高185m,大坝上、下游的水位差最高可达113m,巨大的落差有利于生产可观的电力,但也带来了航运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修建船闸(如图所示).
(1)工程师将拦河大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主要是:_____;水力发电站要想发出更多的电来,就要储存更多的水,将水位提升的更高,也就是尽量使水的_____更大(选填“动能”、“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
(2)如图丙中,在深为10m的水下,面积为1.5m2的阀门B受到水的压力至少为多大____?
18.阅读下列短文.
三峡船闸
我国的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跨世纪工程.三峡大坝上、下游的水位差最高达113m.巨大的落差有利于生产可观的电力,但也带来了航运方面的问题:下游的船只驶往上游,怎样把这些船只举高一百多米?上游的船只驶往下游,又怎样让船只徐徐降落一百多米?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就是修建船闸.
船闸由闸室和上下游闸门以及上、下游阀门组成.下图描述了一艘轮船由上游通过船闸驶往下游的过程示意图.
三峡船闸总长1621m,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船只在船闸中要经过5个闸室使船依次升高(或降低),每个闸室水位变化超过20m.因此三峡船闸的闸门非常高大,首级人字闸门高近40m,宽近20m, 如果平放在地面上,有两个篮球场大.倘若门外的水压在闸门上,设想有10万人每人用1000N的力来顶着门,也挡不住水的压力,可见水对闸门的压力之大.为此,三峡船闸的闸门足足有3m厚,无愧是“天下第一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峡船闸是根据___________原理建造的.
(2)船只从上游经过船闸到达下游,重力势能__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
(3)一艘总重为100t的船,在闸室中缓慢上升20m, 此过程中浮力对船做功为________J.(g取10N/kg)
(4)若三峡大坝内蓄水深度为113m,请你估测一下,此时水对坝底产生的压强约为多少个标准大气压?__________.(结果取整数)
19.为创建良好的生活环境,我市环保部门使用如图所示的雾炮车对街道进行除尘消毒,雾炮车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某次作业时,雾炮车在大小恒定为6.0×103N的牵引力作用下,沿平直道路在5min内匀速直线行驶了1.2km;(g取10N/kg)问:
空载重量m1/kg 6×103
最大载重量m2/kg 4×103
轮胎着地总面积S/m2 0.4
(1)作业过程中,雾炮车的动能 ______,雾炮车的重力势能 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雾炮车满载药液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多少?______
(3)雾炮车作业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少?______
(4)雾炮车作业过程中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多少?______
20.电熨斗
如图1为生活中常用的电熨斗,图2是电熨斗结构图。电熨斗中有一个双金属片制成的自动开关,双金属片是由长和宽相同的铜片和铁片组成,且两金属片紧紧地铆在一起,受热时铜片膨胀得比铁片大,双金属片便向铁片那边弯曲,温度越高,弯曲得越显著。常温时,双金属片端点的触点与弹性钢片上的触点相接触。当电熨斗与电源接通时,电热丝发热,双金属片受热弯曲,当温度升高到设定的温度时,双金属片顶端的触点与弹性钢片上的触点分离,电路断开。电熨斗工作时的温度可以调节,将调温旋钮上的升降螺丝上下调节,双金属片和弹性钢片上的触点随之上下移动。双金属片弯曲程度不同,金属底板温度也就不同。由于衣服的质料不同,熨烫时所需要的温度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棉织品比化纤衣服耐高温。
额定电压 220V 功能 干烫
频率 50Hz
底板面积 160cm2 质量 1.6kg
额定功率 1100W 放置方式 自立式
(1)电熨斗主要是利用了电流的______(选填“热”“磁”)效应。熨烫前,电熨斗自然平放在衣服上,求它对衣服的压强为______Pa;(g=10N/kg)
(2)如图3中,两种双金属片中符合电熨斗安装要求的是______(选填“C”或“D”);
(3)电熨斗通电工作时,若突然断开电源,两触点_____(选填“会”“不会”)断开;
(4)将调温旋钮上的升降螺丝下调时,弹性钢片的弹性势能_______;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以上都有可能
(5)熨烫完棉织品衣服再熨烫化纤衣服,调温旋钮上的升降螺丝______(选填“向上”“向下”“不”)调。
21.传说牛顿被树上摔下来的苹果砸中后,发现了牛顿第一定律。事实上“站在巨人肩上”的牛顿是在总结了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得出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1)请默写牛顿第一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树上掉下来的苹果,在下落过程中突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苹果运动的速度_________,苹果的动能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B.在木块从桌面滑落之前,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始终等于木块的重力,所以不变,受力面积增大,根据,压强减小,因为加速,所以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机械能变大,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D.因为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质量不变,所以惯性不变,压力不变,所以桌面对木块支持力不变,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C
【详解】
A.跳水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由于运动具有动能,由于在空中而具有重力势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足球运动员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运动员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在空中静止时,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不相互平衡,因为他受到的重力加上杠铃重力在大小上才等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篮球运动员抛出的篮球在撞击篮板过程中,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详解】
A.翟志刚、王亚平相继出舱时都具有一定的速度、质量,所以都具有动能,故A正确;
B.宇航员所戴的透明面罩可以防止紫外线对眼睛的灼伤,故B错误;
C.宇航服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C错误;
D.我们能听到王亚平说“感觉良好”,是通过电磁波传播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错误。
故选A。
4.D
【详解】
A.口罩的弹性绳形变量越大,弹性绳的弹性势能越大,故A错误;
B.压痕深,即压力作用的效果明显,说明压强较大,故B错误;
C.要减轻压痕可以把口罩系的松一点,也可以增大受力面积,故C错误;
D.防护凝胶贴片可以减轻压痕,是由于增大了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了压强,故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
据题意可知,实验中探究小球动能,即小球撞击木块时的动能的大小,小球速度的大小是通过改变小球在斜面上的高度实现的,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木块被推动移动的距离体现的。
故选B。
6.C
【详解】
小球上升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动能越来越小,到达最高点,速度为0,动能为0,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动能越来越大,所以动能是先减小,后增大。
故选C。
7.B
【详解】
A.据题意可知,单摆从a点静止后会向o点运动,所以在a点时所处的高度最大,速度最小,故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故A错误;
B.据题意可知,单摆从a点静止后会向o点运动,速度变大,从o点向b点运动,速度变小,高度增加,所以该过程中,动能先变大,后变小,重力势能先变小后变大,故B正确;
C.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单摆在o点是位置最低,故重力势能最小,故C错误;
D.同理,单摆b到a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先变大,后变小,高度先变小,后变大,所以动能先变大后变小,重力势能先变小,后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8.C
【详解】
AD.由题知,a点是压缩弹簧后形变程度最大处,弹性势能也最大,故AD错误;
BC.水平杆是粗糙的,小球由a释放到达b点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小球的动能,所以小球的动能越来越大,一部分克服与杆的摩擦消耗了,所以小球到b点动能最大,此时小球的动能小于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从b点到c点,是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速度减小,动能减小,c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小于b点小球的动能,所以小球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故B错误,C正确。
故选C。
9.B
【详解】
A.皮球落地后第一次达到最高点P时,小球达到最高点,此时小球在水平方向上速度不为0,所以在P时动能不为0,故A错误;
B.皮球向下运动的过程中,速度变大,动能越大,弹起的过程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动能先变大后变小,由于皮球在运动的过程中的机械能变小,则皮球在最低点时的动能会变小,所以该图能反映皮球动能E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故B正确;
C.每次皮球反弹后到的最高点都比上一次的最高点要低,说明皮球受到空气阻力,机械能逐渐变小,落地时,转化成皮球的弹性势能也越来越小,皮球弹性形变程度也越来越小,所以看到黑色墨迹逐渐变小,即B点比A点留下的黑色圆斑小,故C错误;
D.每次小球反弹后到的最高点都比上一次的最高点要低,说明小球受到空气阻力,机械能逐渐变小,在C点的机械能大于在D点的机械能;机械能是物体动能与势能的总和,在CD两点高度相同则重力势能相同,所以在C点的动能大于在D点的动能,故D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
A.陈萍相对于扶梯上其他乘客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故A错误;
B.在匀速上升过程中,陈萍的质量和速度均不变,所以动能不变,故B错误;
C.对陈萍进行受力分析,陈萍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因为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重力和扶梯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压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扶梯到楼上地面时,如果不及时离开扶梯,由于惯性,人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所以身体会往前倾,故D正确。
故选D。
11.C
【详解】
A.a点处小球刚开始向下运动,速度很小,动能较小,故A错误;
B.a点高度大于b点,a点重力势能大于b点重力势能,故B错误;
C.c点是弹力与重力相等的点,此时小球所受合力为0,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C正确;
D.d点是弹簧压缩后的最低点,形变程度最大,弹性势能最大,故D错误。
故选C。
12.C
【详解】
A.读图像可知,在0~t1时间内,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增长而变大,故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读图像可知,物体在t1~t2时间内速度不变,自身的质量也不变,故动能不变。B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读图像可知,物体在t3~t4时间内速度变小,说明外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拉力与摩擦力不是平衡的,拉力小于摩擦力;C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接触面之间的压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没有发生变化,摩擦力是不变的。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运动 减小 不变
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机械能,惯性等基础知识。
【详解】
[1]无人机下降时,以地面为参照物,无人机相对与地面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无人机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
[2]无人机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降低,所以重力势能减小。
[3]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无人机的惯性不变。
14. 相互的 增大
【详解】
[1]运动员用力蹬地时,脚给地面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运动员受到地面向前的推力,运动员便能加速向前运动。
[2]在此过程中,运动员的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
15. 动能 变大 变大
【详解】
[1]开车上坡,车的质量不变,如果提高车速,则车的动能会增大。
[2]上坡过程中,车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汽车的重力势能增大。
[3]因清洁车沿街道匀速行驶,车的速度不变,在清扫垃圾过程中,车的质量增加,所以车的动能将变大。
16. 运动 减小
【详解】
[1]洒水车相对于 路边的景观树,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洒水过程中。
[2]洒水过程中,洒水车的质量减小,速度不变,故洒水车的动能减小。
17. 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重力势能 面积为1.5m2的阀门B受到水的压力至少为1.47×105N
【详解】
试题分析:(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物体下落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
(2)已知深为10m的水下,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得到阀门B受到水的压强;又知道受力面积,利用F=ps求出阀门B受到水的压力.
解:(1)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所以拦河大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强.
拦河坝为了提高上游水位,质量一定,高度越高,水的重力势能越大,水下落时转化为的动能越大,带动水轮机转动,机械能转化为的电能越多.
(2)阀门B所处的深度:h=10m,
阀门B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9.8N/kg×10m=9.8×104Pa,
由p=,可得,
阀门B受到水的压力:
F=pS=9.8×104Pa×1.5m2=1.47×105N.
故答案为(1)液体密度相同时,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重力势能;
(2)面积为1.5m2的阀门B受到水的压力至少为1.47×105N.
18. 连通器 减少 2×107 11
【详解】
试题分析:(1)船闸的形状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是一种连通器;
(2)船只从上游经过船闸到达下游,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
(3)一艘总重为100t的船,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在闸室中缓慢上升20m, 此过程中浮力对船做功2×107;
(4)若三峡大坝内蓄水深度为113m,水对坝底产生的压强约为p=ρgh=1.0×103kg/m3×10N/kg×113m=1.13×106Pa,1标准大气压=1.013×105Pa,此时水对坝底产生的压强约为11个标准大气压.
【考点定位】液体压强、大气压强、连通器、功的计算
19. 变小 变小 2.5×105Pa 6.0×103N 2.4×104W
【详解】
解:(1)[1][2]从图中可知,作业过程中,雾炮车向外喷水,雾炮车的速度不变,质量变小,故动能变小,雾炮车的高度不变,质量变小,故重力势能变小;
(2)[3]由受力分析可知,装满水时,雾炮车对地面的压力为
F=G=(m车+m水)g=(6×103kg+4×103kg)×10N/kg=1×105N
故车对地面的压强为
(3)[4]因雾炮车沿平直道路在5min内匀速直线行驶了1.2km,可知雾炮车处于平衡状态,故其所受阻力等于所受牵引力,即
f=F牵=6.0×103N
(4)[5]由题意可知,雾炮车作业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为
W=F牵s=6.0×103N×1.2×103m=7.2×106J
故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
答:(1)作业过程中,雾炮车的动能变小,雾炮车的重力势能变小;
(2)雾炮车满载药液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2.5×105Pa;
(3)雾炮车作业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6.0×103N;
(4)雾炮车作业过程中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2.4×104W。
20. 热 1000 C 不会 A 向上
【详解】
(1)[1]电熨斗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主要是利用率电流的热效应。
[2]电熨斗自然平放在衣服上,对衣服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
受力面积
则它对衣服的压强
(2)[3]由题意知,受热时铜片膨胀得比铁片大,双金属片便向铁片那边弯曲,温度越高,弯曲得越显著。常温时,双金属片端点的触点与弹性钢片上的触点相接触。当电熨斗与电源接通时,电热丝发热,双金属片受热弯曲,当温度升高到设定的温度时,双金属片顶端的触点与弹性钢片上的触点分离,电路断开。金属底板散热,温度降低,双金属片恢复原状,电路接通。由此判断上层为铜片,下层为铁片,所以图3中两种双金属片中符合电熨斗安装要求的是C。
(3)[4]由于触点的连接情况受温度控制,电熨斗通电工作时,若突然断开电源,温度不会马上降下来,所以两触点不会立即断开。
(4)[5]由于弹性势能的大小跟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有关,故当将调温旋钮上的升降螺丝下调时,弹簧钢片的形变程度变大,弹性钢片的弹性势能变大,故应该选A。
(5)[6]一般来说,棉织品比化纤衣服耐高温,故应使温度降低,即触点要较早分离,以限制温度升高,故应将调温旋钮上的升降螺丝向上调。
21.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不变 不变
【详解】
(1)[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3]从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突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将会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速度不变,而整个过程苹果的质量也不变,所以其运能也不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