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章末综合练
一、单选题
1.下列情景中,属于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的是( )
A.火箭加速升空 B.小朋友滑滑梯
C.弹弓弹射子弹 D.上升的滚摆
2.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运行,我们把卫星运行过程中离地球最近的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如图所示),卫星在太空飞行过程中,不受到任何的阻力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过程中( )
A.机械能变小,动能不变,势能变小 B.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小,势能变大
C.机械能变大,动能变大,势能变大 D.机械能不变,动能变大,势能变小
3.在台球比赛中,选手在水平台面推动球杆撞击白球,白球运动后碰撞其它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手的推力对球杆做了功
B.白球运动时,水平台面对球的支持力做了功
C.球在水平台面滚动的过程中,球的重力对它做了功
D.白球撞击黑球后没有静止,是因为球杆还在对白球做功
4.小明抛掷实心球时,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轨迹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关于实心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受到了惯性力
B.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受到了小明的推力
C.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增大
D.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5.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地面上的运动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像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下列有关拉力做功及其功率的分析正确的是( )
A.9~12s内拉力做功为18J B.0~3s内拉力做功为9J
C.3~6s内拉力的功率逐渐变小 D.第4s拉力的功率为36W
6.如图甲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0~6s内拉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丙,则在2~4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
A.10J B.30J C.50J D.80J
7.甲、乙两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
A.甲车的动能大于乙车的动能 B.甲、乙两车的重力势能相等
C.经过8秒,甲、乙两车相距10米 D.运动10米,甲车比乙车少用4秒
8.体育课上,同学们进行投掷铅球的练习。铅球在空中下落时,铅球的( )
A.重力势能变大,速度变小 B.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小
C.重力势能变大,速度变大 D.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
9.根据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今天教室内大气压约为1.8×105Pa
B.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
C.人的步行速度约为4km/h
D.普通中学生从一楼走到三楼所做的功是300J
10.如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B、AC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已知AB>AC,施加的力分别为F1、F2,拉力做的功为W1、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W1>W2,P1>P2
B.F1=F2,W1>W2,P1=P2
C.F1<F2,W1=W2,P1=P2
D.F1<F2,W1=W2,P1<P2
11.在东京奥运会女子蹦床决赛中,中国选手朱雪莹获得金牌,如图是朱雪莹比赛时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朱雪莹从高处下落过程中,她的机械能变大
B.朱雪莹从高处下落到接触蹦床前,她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朱雪莹在蹦床上下落到最低点时蹦床具有的弹性势能最小
D.朱雪莹弹离蹦床后,在上升的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12.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比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从50m高的跳台由静止出发,在空中完成了一次超高难度的1620度旋转,获得本项目的金牌。现将运动轨迹简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能量损失,她的运动轨迹最符合实际的是( )
A.a B.b C.c D.d
13.用大小不同的力F甲、F乙且F甲>F乙,分别拉同一个物体,两个力所做的功W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关系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1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静止下落,落在与A点等高处、竖直放置静止的轻弹簧上,到达与B点等高处时小球重力与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图中与C点等高处是小球到达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到达A点时,小球的动能最大
B.下落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一直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小球与弹簧机械能守恒
C.到达C点时,小球的动能为零,受到的重力与弹簧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D.从A到B,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
15.开学返校途中,好学的小强对路上看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货车匀速上坡时,车辆机械能不守恒
B.小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转弯时,车子受力平衡
C.大货车安装很多轮了,可以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增加地面之间的摩擦
D.高速公路上车辆不能超速,是因为车辆超速后惯性变大不易停下
二、填空题
16.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内通过的路程是,它的速度为______,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为,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
17.如图是某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示意图。在车进站时,要刹车慢慢停下来,而车此时是有很大的______能的,若刹车,这些能量转化为内能而损耗了,若进站时让车上坡,把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贮存起来,这样就减小因刹车消耗的机械能;出站时利用下坡,则可以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便于启动,节省了燃料,起到节能的作用。
18.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5kg,在3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运动了10m,所用时间为20s,那么重力做功______J,拉力做的功是______J,拉力的功率是______W。(g=l0N/kg)
19.卫生城市你我共建,如图所示,一辆洒水车正在新溉大道匀速前进洒水。洒水车相对于路边的洒水车相对于路边的的景观树是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洒水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______(选填增大、不变、减小)。
20.采用功与时间比值的方法,得到“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这样就方便比较做功的快慢了,这个比值叫做______。这种方法,实质上还是用______(选填“时间相同比较功”或“功相同比较时间”)来比较做功快慢的。
三、综合题
21.海洋科学钻探船被称为海洋科学领域的“航空母舰”,如图所示为一艘满载时排水量为的海洋科学钻探船。甲板上装有很高的钻塔,可以安装并控制转杆进行拉升作业,使钻头和钻杆最深可在4000m深的海底向下钻取岩芯进行研究(=1.03)
(1)满载时,该钻探船从长江驶入东海,该钻探船所受浮力______(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2)该钻探船满载时受到海水的浮力是多少?( )
(3)该钻探船以36km/h的速度匀速航行时,动力推进系统的输出功率为W,则船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少?( )
22.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过山车
当你在游乐场乘过山车奔驰之际,你是否会想到:过山车为什么不需要引擎来推动就能“翻山越岭”呢?
过山车在开始旅行时,是靠一个机械装置推上最高点的,但在第一次下行起,就再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从这时起,带动它沿轨道行驶的唯一“发动机”就是重力势能,过山车的重力势能在处于最高点时达到最大值,当它开始下行时,它的重力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大,由于摩擦,损耗了少量的机械能,所以随后的“小山丘”设计的比开始时的“小山丘”低(如图所示),像所有列车一样,过山车也安装了机械制动装置,使它在结束行程或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准确地停下来。
(1)过山车要通过A点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动能______,重力势能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后面的“小山丘”设计的比开始时的“小山丘”低,是由于过山车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在过山车旅行的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能够准确地停下来,是由于______;
(4)过山车第一次下行后,是利用______能作为“发动机”的动力;
(5)小明坐在高速运行的过山车上,感到“天旋地转”,这时他是选择______作为参照物的。
23.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是某餐厅的送餐机器人,她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2,假设机器人在某次送餐中双手所托物体的质量及机器人总质量为50kg,在水平面上匀速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始终为总重力的0.2倍,运行速度为0.5m/s(g取10N/kg),机器人水平匀速移动了6s;求:
(1)机器人送餐时的总重力是 ______;
(2)机器人送餐时水平匀速移动6s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是 ______J;功率是 ______W;
(3)机器人送餐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______
24.飞机和热气球都是常见的飞行器。飞机升空时,如图甲,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方的空气速,从而产生压强差,使飞机获得升力。下列应用中与此工作原理相同的是______(选填相应选项字母);
A.抽水机
B.吸饮料
C.自制喷雾器
如图乙所示的某型号热气球,是由一个充满氢气巨大气囊和装载物品的吊篮组成若充气后的气囊体积为1500m3、重6000N,当热气球在空中某一高度悬停时,气囊对吊篮的拉力为______N。热气球上升时,重力势能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为了让热气球加速上升,可以剪断吊篮外面悬挂沙袋的绳子,若不计空气阻力,沙袋将______(选填“持续上升”、“先上升后下降”或“立即下降”)。(ρ空气=1.3kg/m3,g取10N/kg),我们乘坐热气球过程中,可使用放大镜观察地图,放大镜还可用于矫正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
25.避险车道是与公路主干道相连的一段距离很短的分岔专用车道,供速度失控车辆安全减速。避险车道主要由引道、制动车道、服务车道及辅助设施等组成。避险车道一般设置在长陡坡的拐弯处,保证驾驶员能看到,这种车道很特别,一般长度在50~100米,有一定的坡度,路面上铺着疏松的石子、沙土层,两侧及顶部用废旧轮胎或防撞桶围起来,如图所示。避险车道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汽车失灵时的安全隐患,失控的车辆可以冲进避险车道,通过上坡及碎石的巨大摩擦消耗掉能量而停下来。
(1)避险车道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2)避险车道一般设置在______处;
(3)避险车道有一定坡度,是为了车辆上坡时将部分动能转化为______;
(4)避险车道上铺上疏松的石子、沙土层,是为了______使车减速;
(5)避险车道两侧及顶部用废旧轮胎或防撞桶围起来,是为了起到缓冲作用,使车的动能转化为废旧轮胎或防撞桶的______能,达到减速的目的。
26.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天问一号”火星着陆
2021年5月15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经历十个月太空旅行后,携带其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
“天问一号”探测器总重约5t,由轨道器、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着巡组合体主要包括进入舱和“祝融号”火星车。“祝融号”火星车重240kg,携带有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磁强计以及成分探测仪等6台科学有效载荷。
从进入火星大气到着陆火星表面是整个火星着陆过程中最为惊险的时刻。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分为气动减速、伞系减速、动力减速、悬停避障与缓速下降几个阶段,历时大约9min。由于当时火星距离地球超过3亿公里,天问一号发出的讯号约18min才能传到地球,因此科学家无法作出实时监察或操控,天问一号必须完全依靠自身计算机独立完成着陆全过程。
15日凌晨4时,轨道器首先与着巡组合体分离,轨道器将继续绕火星飞行,为着陆器和地球提供中继通信。经过3h后,在约125km的高度,着巡组合体以11.2°的进入角和4.8km/s的速度进入火星大气。火星大气的密度不到地球大气密度的百分之一,这意味着大气对探测器的减速效果会很不好。虽然大气稀薄,但快速的降落摩擦还是会产生极强的气动加热效应,这将直接导致探测器表面的温度升高至2000℃。经过5min的气动减速后,降落伞打开,探测器进一步充分减速,大约40s后,隔热盾抛离,速度降为250m/s。
到了距离火星表面1.5km时,降落伞和气动外罩一同被抛离,并启动反推火箭进行减速。到了高度为100m时,着巡组合体悬停在空中(如图所示),它所携带的雷达和光学相机会寻找合适的降落点。最终,天问一号于7时18分稳稳地降落于乌托邦平原25.1°N 109.9°E位置处。所携带的“祝融号”成为人类史上第六台探索火星表面的火星车。
意大利的行星科学家奥罗西表示:“祝融号火星车着陆成功,意味着中国只用一次任务就实现了美国耗费数十年历经多次任务实现的目标,这是巨大的飞跃”。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分为气动减速、伞系减速、______、悬停避障与缓速下降几个阶段;
(2)在距离火星表面约100m的高度,着巡组合体悬停空中,此时,其所受合力______;(选填“为零”或“不为零”)
(3)在距离火星表面约125km的高度,“天问一号”着巡组合体进入火星大气,经过气动减速、伞系减速后,探测器被充分减速。请简要分析探测器能够通过上述两种方式实现减速的原因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火箭加速上升,速度增大,所处高度增大,其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动能没有转化为重力势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小朋友滑滑梯,所处高度减小,其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变大,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不符合题意;
C.弹弓弹射子弹,弹弓的弹性势能减小,子弹的动能增大,弹弓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子弹的动能,故C不符合题意;
D.上升的滚摆,速度越来越慢,动能减小,高度越来越高,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D
【详解】
卫星在运行过程中质量不变,卫星在近地点和地球的相对距离最小,速度最大,近地点势能最小,动能最大;卫星在远地点和地球的相对距离最大,速度最小,远地点的势能最大,动能最小;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过程中,势能变小,动能变大。由于不计阻力,机械能是守恒的,保持不变,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
做功必须的两个因素,有力F,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s,功;
A.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有力也有距离,所以手对球杆做了功,故A正确;
B.桌面支持力与小球的运动方向垂直,小球在支持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支持力对小球不做功,故B错误;
C.重力与小球运动的方向垂直,重力对小球不做功,故C错误;
D.手对白球没有力的作用,白球继续运动是因为白球具有惯性,故D错误。
故选A。
4.D
【详解】
A.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是受到的,也不是力。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惯性,故A错误;
B.抛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继续飞行,实心球已脱离小明,小明不再给实心球推力,故B错误;
C.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它的机械能减小,故C错误;
D.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知,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5.A
【详解】
A.由图甲可知,9~12s内,拉力为,由图乙知,9~12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9~12s内物体移动的距离
则推力对物体做功
故A正确;
B.由图乙知,0~3s内,物体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没有在拉力F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拉力不做功,故B错误;
C.由图甲可知,3~6s内,拉力为,由图乙知,3~6s内,物体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由
可知,功率逐渐变大,故C错误;
D.由图甲可知,第4s拉力的大小为,由图乙可知,3s时速度为0,6s时速度为,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第4s的速度为,由
可知,功率为
故D错误。
故选A。
6.B
【详解】
由图丙可知,在2~4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是,由得,在2~4s内物体通过得路程是
由图乙可知,在2~4s内拉力的大小是3N,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故选B。
7.D
【详解】
由图可知,甲乙经过8s,甲的路程是20m,乙的路程是10m,甲的速度
A.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由于甲乙两车的质量未知,甲车的动能不一定大于乙车的动能,故A不符合题意;
B.重力势能与质量和高度有关,由于甲乙两车的质量和高度未知,甲、乙两车的重力势能不一定相等,故B不符合题意;
C.甲乙经过8s,甲的路程是20m,乙的路程是10m,若甲、乙两车的运动方向相反,则此时甲车与乙车相距
20m+10m=30m
故C不符合题意;
D.运动10米,甲车的时间是4s,乙车的时间是8s,甲车比乙车少用4s,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详解】
铅球在空中下落时,其高度降低、速度不断增大,所以它的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重力势能不断向动能转化。
故选D。
9.C
【详解】
A.一个标准大气压约1×105Pa,我们生活的环境气压应该接近标准大气压,在1×105Pa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故B不符合题意;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1.1m/s=1.1×3.6km/h≈4km/h
左右,故C符合题意;
D.一个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从一楼走到三楼的高度约为
所以,该同学上楼做的功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详解】
AB.由图知,斜面AB的倾斜角度小于斜面AC,且分别拉动同一物体,所以物体沿AB运动时拉力F1较小,即
F1<F2
故AB错误;
CD.斜面光滑说明摩擦力为0,即使用光滑的斜面没有做额外功,所以拉力在两斜面上做功都等于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由W=Gh可知,拉力做的功相同,即
W1=W2
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物体的速度相同,且F1<F2,根据公式
可知,物体沿AB运动时拉力F1的功率较小,即P1<P2,故C错误;D正确。
答案D。
11.B
【详解】
A.朱雪莹从高处下落过程中,由于存在空气的阻力,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她的机械能变小,故A错误;
B.朱雪莹从高处下落到接触蹦床前,她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B正确;
C.朱雪莹在蹦床上下落到最低点时,蹦床的形变程度最大,具有的弹性势能最大,故C错误;
D.朱雪莹弹离蹦床后,在上升的过程中,蹦床的弹性势能变为0,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故D错误。
故选B。
12.C
【详解】
谷爱凌从50m高的跳台A处由静止出发,从轨道B处飞出,由于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运动方向沿轨道向上,则d轨迹不符合实际;A处物体由静止开始下滑,在A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没有动能,若运动到右侧等高的位置,物体还有向右运动的速度,则此时物体的机械能大于A处的机械能,而题中不考虑运动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整个运动过程机械能守恒,则物体运动到右端的高度要比A点的低。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3.A
【详解】
AB.因为,且,所以当移动距离均为s时,两个力做的功,故A正确,B错误;
CD.因为,所以在拉力一定时,拉力所做的功与距离成正比,故CD错误。
故选A。
14.B
【详解】
小球从下落到A点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做加速运动,当与弹簧接触后,在A到B的过程中,弹力逐渐增大到与重力相等,则该过程中合力依然向下,小球加速运动,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弹性势能,B到C过程中,弹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小球减速,直到C点速度减为零,合力不为零,重力和弹力不是平衡力,综合可知小球在 B点速度最大,则动能最大,高度一直降低,则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整体机械能守恒。
故选B。
15.A
【详解】
A.货车匀速上坡时,速度、质量不变,高度增加,所以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大,车辆机械能变大,故A正确;
B.小汽车在公路上匀速转弯时,运动的方向发生了变化,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受非平衡力作用,故B错误;
C.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增加轮胎数目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对路面的压强,故C错误;
D.高速公路上车辆不能超速,是因为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快,动能越大,停下来越困难,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16. 20 6×104
【详解】
[1]汽车的运动速度
[2]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17. 动 动 重力势
【详解】
[1]在车进站时,要刹车慢慢停下来,车的质量很大,此时仍具有很大的动能。
[2][3]若进站时让车上坡,使车速度减小,高度增加,把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贮存起来,这样能减小因刹车消耗的机械能。
18. 0 300 15
【详解】
[1]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不做功,即重力做功为0。
[2]拉力做的功
[3]拉力做功的功率
19. 运动 减小
【详解】
[1]洒水车相对于 路边的景观树,位置不断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洒水过程中。
[2]洒水过程中,洒水车的质量减小,速度不变,故洒水车的动能减小。
20. 功率 时间相同比较功
【详解】
[1]“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
[2]功率取了相同的单位时间,即1s,所以是时间相同比较功。
21. 不变
【详解】
(1)[1]因为钻探船在水上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钻探船的总重力,钻探船从长江驶入东海,重力不变,所以浮力不变。
(2)[2]该钻探船满载时受到海水的浮力为
(3)[3]船受到的牵引力为
22. 变小 变大 变小 安装了机械制动装置 重力势能 过山车
【详解】
(1)[1][2]过山车要通过A点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速度减小,动能变小;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变大。
(2)[3]过山车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摩擦阻力作用,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变小。
(3)[4]过山车能够停下来的原因是因为有机械制动装置,能够强力使其停止下来。
(4)[5]第一次是靠一个机械装置推上最高点的,后面就可以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继续运动,然后动能又转化为重力势能,但因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后面的高度将有所降低。
(5)[6]天、地相对于过山车位置在不断变化,当以过山车为参照物时,天、地是运动的,所以小明感到天旋地转。
23. 500N 300 50 5×104Pa
【详解】
解:(1)[1]机器人送餐时的总重力
G=mg=50kg×10N/kg=500N
(2)[2]6s过程中通过的路程
s=vt=0.5m/s×6s=3m
阻力
f=0.2G=0.2×500N=100N
因为在水平面上匀速行驶,牵引力和阻力是平衡力,牵引力
F=f=100N
牵引力做的功
W=Fs=100N×3m=300J
[3]功率
P==50W
(3)[4]机器人送餐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F=G=500N
她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S=100cm2=0.01m2
机器人送餐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5×104Pa
24. 大于 C 13500 变大 先上升后下降 远视眼
【详解】
[1]飞机升空时,空气从上表面流动时路程大,流速快,即空气在上表面的流速大于下表面的流速。
[2]A.飞机获得升力利用了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抽水机利用的是大气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用吸管喝饮料时利用了大气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自制喷雾器利用了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3]热气球悬停时,所受浮力等于总重力,热气球和吊篮总重力为
吊篮处于平衡状态,气囊对吊篮的拉力等于吊篮的重力,所以气囊对吊篮的拉力为
[4]热气球上升时质量不变,高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增大。
[5]断吊篮外面悬挂沙袋的绳子后,因为沙袋具有惯性,所以沙袋先向上做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为0后,又反向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沙袋会先上升后下降。
[6]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纠正远视眼。
25. 供速度失控车辆安全减速 长陡坡的拐弯 重力势能 增大汽车与路面间的摩擦 弹性势
【详解】
(1)[1]由材料可知,避险车道的主要作用是供速度失控车辆安全减速。
(2)[2]避险车道一般设置在长陡坡的拐弯处,保证驾驶员能看到。
(3)[3]避险车道有一定坡度是为了汽车上坡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使汽车的速度减小,便于汽车停下来。
(4)[4]铺上疏松的碎石、沙土可增大摩擦力,使汽车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让汽车的速度减小,便于汽车停下。
(5)[5]避险车道两侧及顶部用废旧轮胎或防撞桶围起来,是为了起到缓冲作用,且车的机械能转化为废旧轮胎或防撞桶的弹性势能,使车减速。
26. 动力减速 为零 在探测器下降过程中,由于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使它大量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因此其动能减少,速度减小
【详解】
(1)[1]阅读材料可知,“天问一号”火星着陆分为气动减速、伞系减速、动力减速、悬停避障与缓速下降几个阶段。
(2)[2]着巡组合体悬停空中,处于平衡状态,其所受合力一定为零。
(3)[3]“天问一号”着巡组合体进入火星大气,在探测器下降过程中,由于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使它大量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因此其动能减少,速度减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