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16 表里的生物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蝎子(xiē) 柔和(huó) 钵子(bō)
B.蝈蝈(gō) 蒙着(méng) 蜇人(zhē)
C.狗吠(fèi) 丑恶(è) 清脆(cuì)
D.钉住(dìng) 似的(sì) 单调(diào)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
①总共;②大概;③所有的;④平常的。
2.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 )
①丧失生命,与“生”“活”相对;
②不活动,固定;③极,甚;④无知觉。
3.六年级语文老师想在教室墙上挂标语牌,便向学生征集名言警句。下面句子不合适的一项( )
A.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D.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4.下面句子中的分号用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
B.它坚硬的表盖里还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嘀嗒;嘀嗒……
C.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儿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D.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
5.与“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表达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这不能不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B.难道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吗?
C.难道这不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吗?
D.这怎能不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搏?
二、填空题
6.《三国演义》讲述的是三国之间斗争的故事,请你根据三国的内容把下表填充完整。
国名 统治者 名将
____ ____ 张辽
_____ 刘备 _____
吴国 _____ ____
7.猜谜语。
小小圆形运动场,三个选手比赛跑。
跑的路程分长短,最后时间一个样。(打一物品)
谜底( )
三、语言表达
8.我能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用加点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发出不同的声音。(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也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语言表达
有人说:“读书,使弱者获得信心和勇气;读书,使悍夫收敛粗蛮,弃粗俗,趋儒雅;读书,使男子更潇洒,为女子添风韵。”读了它自然地想到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请你写下来。再结合自己的童年读书体验,当回小名人,用精炼的语言写一句勉励人勤奋读书的小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类文阅读。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①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奋斗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梓里的念头。
②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的名单,以便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资助对象。
③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助,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④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抑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⑤名单很快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相觑:这样微薄的礼物是不是太寒碜了?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砂。只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言: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XXX。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邮箱。
⑥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意愿,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⑦光阴荏苒,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⑧家人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前收到的一张很普通的贺卡,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的。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的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 于找到了一个可资助的孩子。”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⑨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⑩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10.选文第④段中老人说:“我的血汗钱只给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在老人眼里,哪些孩子才配得到他的资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理解下面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1)大家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 问:文中的“黄金屋”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试金石”…… 问:文中的“试金石”有什么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选文第⑦段中说“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请你用一小段话描绘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怎样理解第⑨段中“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悠悠童心
当我和童年告别时,没有和它握过手,没有和它谈过心,更没有向它说一声“再见”!
但每当我看见儿童——捉迷藏、跳房子、办家家酒……我的血就加快了流速,全身微微发热,心里格外兴奋。每当我和儿童一起玩的时候——唱歌、踢毽子、跳绳……我就忘记了我已是20多岁的人。
我盼望成天和他们在一起。终于在一起了!
难忘啊——我们一起在蔚蓝的天空下阅读优美的散文、诗句,讲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我们一同在乡间田野上畅谈,又登上俏丽的小山,拾片红叶,采朵秋菊,跟着放牛娃唱牧歌;我们在充满神秘、哲理的松树林里捉迷藏,你找,我躲,这儿露出一角衣襟,那儿又冒出半个脑袋,林里充满了朗朗的笑声。
这些声音常常掀开我童年的窗帘——
那时,我是一个“饥饿”的孩子。
法国的雨果说过,好奇是饥饿的粮食,每遇到它就想吃。那么我的饥饿可算是个好奇症吧!
因为这“病”的缘故,我很小就会拆卸玩具、收音机,安装小汽船,修手电筒。
知道了洋娃娃为什么会“哇哇”地叫;怎么使一块铁皮不沉水;懂得了野鸭为什么叫候鸟,而喜鹊又叫留鸟;想象着今后要到天宫去取桂花酒,下海里龙宫找龙王。
因为这“病”的缘故,妈妈说我是个淘气的野孩子;叔叔因为我拆收音机罚我看三本书;隔壁李奶奶说我长大了要翻天的。
啊,我希望我的“好奇症”继续下去,永远保持童心,永远在好奇中生活,永远过那追求、探索、惊奇、天真、快乐的儿童生活。
童心,童心把我带回到了50个小朋友的欢快笑声之中。
童心在跳动!在唱歌!在舞蹈!悠悠童心在我的心中……
1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神奇——( ) 探究——( )
15.文章中的“饥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了全文,你认为作者的职业是________,作者最突出的个性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没有和童年说“再见”的原因是________,作者觉得留住童年就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这篇散文,看起来很散乱,可是你细细地读,就会发现文章条理很清晰,作者在文章开头先交代________________,接着写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再回忆________________,最后抒写自己现在的心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你也像作者一样有“好奇症”吗?把你的“奇思妙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选项 柔和(huó)—hé
B选项 蝈蝈(gō)—guō
D选项 似的(sì)—shì
2.1.③ 2.①
【详解】
略
3.A
略
4.B
【详解】
本题考查分号的运用。分号可以用于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也可用以分隔多重复句第一层次的分句,分项列举各项,辞书的条目在同一义项下有三个及以上释义时也常用分号分隔。
B项分号使用错误,“嘀嗒”“嘀嗒”之间不是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不能使用分号。是表示表发出的声音,一般性停顿,应使用逗号。
5.B
【详解】
略
6. 魏国 曹操 蜀国 张飞 孙权 周瑜
略
7.钟表
略
8. 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这里的天比别处的蓝,水比别处的清。 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 好问是儿童的本能,也是成长的需要。
【详解】
1.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
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2.考查词语造句的能力。用上所给的词,把句子写通顺完整即可。
3.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可把发出声音改为唱歌。
4.本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的能力,要注意审题,看清楚例句的格式,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清楚即可。
9.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②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③读一书,增一智。④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④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略
10.只有那些心存感激的人才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
11. “黄金屋”指纸钞或值钱的东西 。 “试金石”指寄出去的书成为了检验孩子们是否具有感恩之心的测试物。
12.老人在想:为什么这么多孩子在收到书后都无动于衷?难道他们对别人的给与都不知感激?难道这群孩子情感都那么缺乏?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的后代就让人担忧了。”
13.没有感激之心即使受到别人再多的关爱,今后也不懂得去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略
14. 神秘 探索
15.充满好奇心
16.教师 永远保持一颗童心 一直保留童心 留住探究心、好奇心
17.自己的个性 自己仍愿和孩子们在一起拥有童心 自己的童年时代 仍是和孩子们在一起
18.有。我的“奇思妙想”是发明一种可以看到未来的机器,看看将来的自己会遇到什么事情,如果将来发生了无法挽回的事情,那我现在就可以努力改变,不让那件事情发生,生活就不会有悲伤,永远都是快乐的。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