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5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5 06:3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一、选择题
1.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天津地区达到高潮。当时“(天津)官勿论大小,民勿论男妇,大概信之者十之八,不信者十之二”。人们便“喜相告曰:扫平洋人,扶持中国,在此一举”。由此可知,义和团运动
A.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B.是一场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C.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D.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2.近代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其中攻占过北京的是(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研讨材料信息,下面对义和团认识错误的是
A.是民族矛盾加剧的结果 B.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C.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 D.性质是反帝爱国运动
4.俄国记者扬契维茨基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夜间,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但是团民仍然挥舞大刀长矛,向车站前进。”这描述的是( )
A.天津人民抗击英军入侵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中国民众抵御俄国蚕食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5.《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这说明了( )
A.清政府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 B.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C.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的反帝斗争蓬勃发展
6.下图是1901年西方杂志发表的一幅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 of china(中国人的觉醒),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西方列强开始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中国的民族意识引起列强的担忧
C.漫画内容脱离实际且缺乏可信度 D.列强团结一致应对中国人民反抗
7.《辛丑条约》条款中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
A.赔款4.5亿两白银,以海关税作担保 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D.划定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
8.某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此条约应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9.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900年6月,八国联军组织2000多人在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B.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
C.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同英、美等11国签订《辛丑条约》
D.《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10.1901年初,经过反复谈判,列强向清政府提出正式“议和”条件。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此次签订的议和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在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各项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
B.1842年鸦片战争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C.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2.这一运动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也存在盲目的排外思想和行为。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使外国列强认识到,“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尚有无穷希望”。该材料评价的“运动”是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
二、综合题
13.【夜沉沉】
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材料二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材料三 “第二款 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第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第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
第四款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
材料四 “第六款 上谕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
第七款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第八款 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现已设法照办……”
(1)材料一、二、三、四所述内容分别出自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的什么条约?
(2)上述条约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西方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从18世纪末到鸦片战争前夕,走私到中国的鸦片达40多万箱,从中国掠走3亿至4亿银元。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于1856年10月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
材料三: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应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派兵帮助镇压。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7月,日军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材料四: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为镇压义和团运动,组织联军侵华。
上述四则材料均出自教育部审定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阅读材料一,鸦片战争前,英国和清朝分别处于什么社会?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1838年底,道光帝派谁前往广东查禁鸦片?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政府在哪一年发动鸦片战争?战争以中国失败结束,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什么条约?从此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2)材料二、材料三和材料四中的“战争”分别指的是什么战争?
(3)根据所学和以上问题的回答,请你谈谈感受。
15.从《南京条约》开始,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让近代的中国满身伤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摘编自中英《南京条约》
材料二 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三 2021年3月18日至19日在安克雷奇举行中美高层战略对话。在中美对话之际,朋友圈内流传着两张辛丑年的照片。
(1)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一中《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2)依据材料二条约的内容写出条约名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条约的签订使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个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图中1901年是哪个条约的签订现场?两个辛丑年的不同画风,似乎就是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最好写照。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两幅照片中的现象出现的不同原因。
(4)除上述条约,近代以来,清政府还被迫签下了哪些丧权辱国的条约?请举一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天津)官勿论大小,民勿论男妇,大概信之者十之八”“喜相告曰:扫平洋人,扶持中国,在此一举”可知,广大天津地区民众对义和团运动充满信任,说明义和团运动具有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义和团运动对中国反动势力的打击,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排斥包括先进事物在内的一切外来事物,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排除C项。故选D项。
2.C
【详解】
鸦片战争英军虽然北上,但并未攻占北京,故①项不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陷北京,洗劫并火烧圆明园,故②项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发生于黄海、渤海地区,没有攻陷北京,故③项不符合题意;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并在北京城内烧杀抢掠,故④项符合题意。根据分析可知②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ABD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C项。
3.B
【详解】
根据“大清一统靖江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没有主张推翻清政府统治,B项正确;义和团运动主张“灭洋”,是民族矛盾加剧的结果,排除A项;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排除C项;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反帝爱国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4.D
【详解】
根据题干“1900年”“天津火车站”“团民”可知,题干描述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天津保卫战,D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义和团,而不是天津人民,排除A项;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发生在1851—1864年的天平天国运动期间,排除B项;题干与俄国蚕食我国领土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
1901年,清政府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败,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其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这表明清廷的主权已经尽丧,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极力维护帝国主义的利益,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项正确;《辛丑条约》是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排除A项;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中国的反帝斗争蓬勃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6.B
【详解】
根据材料“1901年西方杂志发表的一幅漫画《亚洲的潜在忧患》。刀上的文字是Awakening of china(中国人的觉醒)”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在开会,头上悬着一把刀,象征着在西方侵略下中国人民的觉醒,放映了中国的民族意识引起列强的担忧,B项正确;A项是1894年甲午战争后,排除A项;漫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排除C项;材料看不出列强的团结,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辛丑条约》中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B项正确;ACD项并不能说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排除。故选B项。
8.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项正确;《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A项;《瑷珲条约》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排除B项;《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9.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即“是什么”的问题。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和评判,即“有什么用”的问题,D项是对《辛丑条约》的分析,是表达了一种观点和看法,属于历史解释,符合题意,D项正确;ABC项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10.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01年初,经过反复谈判,列强向清政府提出正式“议和”条件,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此次签订的议和条约是《辛丑条约》,D项正确;《南京条约》是1842年,《北京条约》是1860年,《马关条约》是1895年,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11.D
【详解】
根据“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在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可知,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是对《辛丑条约》影响的评述,属于历史结论,D项正确;ABC都是对某一现象的描述,属于历史现象,排除。故选D项。
12.D
【详解】
根据“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尚有无穷希望”可知这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外国列强对中国的认识,导致他们产生这一认识的是义和团运动的反抗斗争,D项正确;禁烟运动发生在鸦片战争之前,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排除B项;洋务运动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排除C项。故选D项。
13.(1)材料一:《南京条约》 材料二:《北京条约》
材料三:《马关条约》 材料四:《辛丑条约》
(2)变化: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
根据材料“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根据材料“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条约规定, 《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根据材料“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该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永远让与日本。第一、下开划界以内之奉天省南边地方……第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第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队2亿两。根据材料“上谕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第七款 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列强强迫清政府方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4.5亿两。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2)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进一步加深。《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大大加深。《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点睛】
14.(1)英国:资本主义社会,清朝:封建社会;林则徐;1840年;《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使中国真正走向富强的道路。
【详解】
(1)英国:根据“鸦片战争前,西方已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得出资本主义社会,清朝:根据所学可得出清王朝处于封建社会;根据所学,道光帝派林则徐前往广东查禁鸦片;根据所学,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其影响是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根据“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两国在俄、美两国的支持下,于1856年10月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可得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据“日本对朝鲜觊觎已久,征服朝鲜是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重要步骤。1894年……”得出是甲午中日战争;根据“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得出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本问是开放性的问题,可从落后就要挨打的角度进行概括。也可从中国近代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追求这一角度理解概括。
15.(1)开放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协定关税。
(2)《马关条约》;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程度。
(3)《辛丑条约》;不同原因︰1901年清政府腐败无能,综合国力弱,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败,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2021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有实力有底气回击别人的挑衅,获得平等对话。
(4)《虎门条约》、《望厦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任答一点。
(1)
根据材料“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开放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协定关税。
(2)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春,清政府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马关议和经过谈判,双方签订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自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该条约的签订使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方式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等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两个辛丑年的不同画风的原因是1901年清政府腐败无能,综合国力弱,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战败,被迫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2021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有实力有底气回击别人的挑衅,获得平等对话。
(4)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以来,清政府还被迫签订的条约有1843年的中英《虎门条约》、1844年的中法《望厦条约》、1844年的中美《黄埔条约》、1858年的《天津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等。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