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3.2 人眼看不见的光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演奏二胡用不同手指按弦的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
C.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
D.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2.“新冠”疫情期间,小区管理人员用如图所示的“额温枪”给进入小区人员测量体温,“额温枪”测量体温时是接收人体辐射的(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
3.2019年12月以来,由于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学校食堂为了确保师生健康,坚持把师生用过的餐具进行消毒,学校的餐厅用消毒灯进行消毒,这种消毒灯发出的什么光有消毒的作用( )
A.红外线 B.紫光 C.紫外线 D.红光
4.看不见的光中有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关于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说法正确的是( )
A.饭店里安装的全自动感应水龙头,是利用紫外线自动控制的
B.经常参加户外运动,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是利用红外线的作用
C.电视机遥控器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是利用它发出的紫外线脉冲
D.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的荧光效应来辨别钞票真伪
5.2020年1月,中国爆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于是测量体温成为筛查疑似病例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在医院、地铁站、火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场所通常采用红外热像仪测温,将能量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这是因为人体温度越高,就能够发出较多的(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普通可见光 D.红光
6.2021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常见的地震报警器就是利用_____接收到的信息(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超声波 D.次声波
7.下列对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家里的穿衣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实像
B.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鉴别钞票的真伪
C.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
D.在公园的湖水中可以看到拱桥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8.为了有效地预防“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我市超市、学校等公共场所落实体温检测制度,工作人员使用一种叫“测温枪”的测温仪器,只要把“枪口”对准人的额头或手腕,“枪尾”的显示屏就能用数字直接显示人体的温度,如图所示。测温枪测温利用的是( )
A.次声波 B.超声波 C.红外线 D.紫外线
9.如图所示,为防疫新冠病毒,学校在用测温枪检测体温。测温枪的学名是“红外线测温仪”或者“红外线辐射测温仪”。它的原理是:被动吸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获得物体温度数值。下列与红外线测温仪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红外线通过肉眼可观察到
B.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C.红外线测温仪是通过测温枪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
D.红外线测温仪测体温说明红外线能传递能量
10.下列关于四种仪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验钞机利用紫外线使钱币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B.遥控器利用红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C.B超利用超声波获取人体内部信息
D.倒车雷达利用次声波感知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11.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许多车站、超市都安装了如图所示的测温仪,加强顾客的体温快速检测工作,成像测温仪工作利用了( )
A.红外线 B.紫外线 C.红光 D.可见光
12.体温检测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常用工具有水银体温计和额头测温枪,不少家庭同时购置了一种家用灯来灭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额头测温枪利用了人体辐射出的紫外线
B.水银体温计测温时温度计内水银质量不变
C.家用灭菌灯利用了红外线
D.为彻底杀灭新冠病毒,灭菌灯应该长期连续开启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越厚,焦距一定越大 B.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
C.图中虚线框内的透镜是凹透镜 D.白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4.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彩色电视机的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
B.太阳的热主要以紫外线的形式传递到地球
C.夜视仪是利用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强度不同来工作的
D.暗室中绿叶在红光的照射下呈黄色
15.下列与光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光的反射现象中,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规律,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B.在用三棱镜做对太阳光的色散实验时,出射光中靠近底边的色光是红光
C.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虽然不相同,但色光混合的规律与颜料混合的规律是相同的
D.我们使用防晒伞,是为了防止红外线对人体的伤害
二、填空题
16.2021年的4月至8月,云南亚洲象群的北移南归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亚洲象可以通过频率_____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20Hz的次声波相互交流信息。为了掌握象群的行踪,有关部门使用无人机进行24h不间断监测。在夜晚,无人机上的成像系统可以通过大象辐射的___________线对其进行拍摄。
17.现有甲、乙两个光源,一个能产生红外线,一个能产生紫外线,但是光源上无任何标志。小明为了区分它们,就取来一张50元的纸币,发现当放在甲光源下时,纸币上显出闪亮的荧光标记,放在乙光源下时,纸币很快变热,但是不能看出荧光标记。由小明的实验可知甲为______光源。
18.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其中偏折角度最小的是______色光,将玻璃泡涂成______(填“黑色”或“白色”),放在______区域(填“A上方”、“B下方”或“AB之间”),温度计示数上升最明显。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绿纸,则光屏上出现的光带颜色为______色。
19.为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病毒的冬季传播,目前,我国各公共场所都配备了“测温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进行测量的;医院里用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杀死微生物,达到灭菌的目的。
20.左图中,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属于光的______现象;右图中,按下电视遥控器不同的键,可以发出不同的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脉冲,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三、综合题
21.如图所示,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自上而下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就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
(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①白光是______(单色光/复色光);②三棱镜对________光的折射能力最强.③对同一个凸透镜来说,__________光形成的焦距最长.
(2)一束红光沿AO从空气斜射向玻璃,OB和OC分别是红光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如图乙所示.如果一束紫光也沿AO斜射向玻璃,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该紫光折射光OC’(大致位置)和反射光线OB’,并标出传播方向.
( )
2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激光
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
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
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工地上,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用它做手术没有丝毫机械撞击,而且又快又精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如血管瘤、脑部手术等.
激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测距精度高,使得测量人造卫星、月球等远目标的距离变成现实.宇航员在月球上安放激光反射器.激光器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月球上的反射器能够将激光脉冲原路返回,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为2.56s.
激光也被作为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怿放出一道长约1m的纯能量束,战斗时悄无声息.
(1)激光______是白光(一定/一定不/可能);
(2)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______(只需答出一种即可),此过程需要______热量;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则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______m;用声呐_______(能/不能)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23.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防盗报警装置,主要是由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喇叭组成(如图).其原理是:红外发射器发出一束较强的红外线,红外接收器可接收红外线,当盗贼遮挡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之间,即挡住红外线,此时红外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线,便驱动喇叭报警,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
(1)喇叭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的.
(2)红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具有显著的______效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m/s.
(3)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一束较强的红外线是沿______是传播的.
(4)红外线______(填“能”或“不能”)穿透人体.
(5)红外线看不见,摸不着,你怎样说明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间是否有红外线?请简述:_______.
24.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走在街上穿着的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这时突然起了一阵大风,顿时感觉周身寒冷,这就是风寒效应。风寒效应会影响人们对冷的感觉,导致人体感觉的温度与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别。原来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通过皮肤红外辐射、接触传导热量、冷热空气对流和汗液蒸发等方式散热。当无风时,在人体皮肤和周围空气之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空气层,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当刮风时,稳定的空气保温层不断被新来的冷空气所代替,并把热量带走。风速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多,人就感觉越寒冷。
请找出一个与以上情景有关的物理信息,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实例:物理信息:人体感觉的温度与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别;
物理知识: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作答:物理信息:______;
物理知识:______。
25.小雨同学对光现象部分知识归纳总结如下:
(1)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楼镜后,被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如图甲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_________,该现象说明了太阳光是_______( 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如果使用的是一块蓝色透明的三棱镜,我们在光屏上将_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彩色光带。万物生长靠太阳,绿色植物生长需要太阳,请由此分析不利于绿色植物生长的是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将红、绿、___________三种色光以相同比例照在白纸上,中间相互重叠区域会出现白色。
(3) 用红色激光笔照射外层是无色透明,内层是绿色透明的双层气球,我们观察的现象是______(选填“只有无色透明气球会爆破”、“只有绿色透明气球都会爆破”或“两层气球都不会爆破”);你的理由是_________。
26.空调与冰箱都能给我们制造低温的环境,而且它们的工作原理也几乎相同.都是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等部件组成(如图甲),工作时利用致冷剂氟利昂(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化学物质)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在冷凝器中放出热量,从而使蒸发器的温度降低.冰箱的蒸发器和冷凝器装在同一箱体内,而空调则是把两者分别装室内机和室外机里.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氟利昂的液化发生在空调机的________ (选填“室内”或“室外”)机.
(2)氟利昂若扩散到空气中会破坏臭氧层,从而不能阻止紫外线辐射到地球,过多的紫外线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请列举生活中紫外线的一个应用:________ .
(3)空调的室内机安装在房间的________ 方冷却效果更好些.(选填“上”或“下”)
(4)夏天开空调时,常会在玻璃窗上出现水珠,则这水珠应出现在玻璃窗的________ (填“内侧”或“外侧”).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错误;
B.演奏二胡用不同手指按弦是为了改变音调,不是为了改变响度,故B错误;
C.雨后天空中的彩虹,是太阳光被空气中的小水珠色散成了七种颜色的光,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
D.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故D错误。
故选C。
2.A
【详解】
A.“额温枪”是使用最为常见的测温工具,被广泛应用于车站、医院、学校等地,由于温度不同的物体向外辐射红外线的强度不同,“额温枪”通过传感器接收红外线测量体温的。故A符合题意;
B.紫外线的主要作用是让荧光物质发光,与温度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超声波有良好的反射性,可以用来测距,与温度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一般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都会发出次声波,所以次声波一般在预警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C
【详解】
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所以可以用紫外线来灭菌;紫外线消毒灯可用于学校和托幼机构教室、寝室、厕所、校医室、食堂、餐厅等公共场所的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但是紫外线消毒灯如果使用不当会对我们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故选C。
4.D
【详解】
A.饭店里安装的全自动感应水龙头,水龙头自动关闭,这是利用红外线进行控制的,故A错误;
B.紫外线可以帮助人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故B错误;
C.电视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故C错误;
D.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能用来鉴别真伪钞票,故D正确。
故选D。
5.A
【详解】
红外热像仪的测温原理:人体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则辐射的红外线的功率越大。测温仪就是感知红外线辐射的强度进而得知人体温度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D
【详解】
地震发生会产生次声波,所以常见的地震报警器就是利用次声波接收到的信息,故ABC不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B
【详解】
A.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
B.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鉴别钞票的真伪,故B正确;
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C错误;
D.平静水面上拱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8.C
【详解】
根据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由于红外线热效应强,测温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D
【详解】
A.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人肉眼是不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故A错误;
B.红外线具有热效应,不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故B错误;
C.红外线测温仪可以被动吸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获得物体温度数值,而不是通过测温枪发出红外线来测体温,故C错误;
D.红外线测温仪可以被动吸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由此说明红外线能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
A.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钱币上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标记,在验钞机紫外线下照射下识别这些标记,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红外线常用应用于电视机遥控器、夜视仪、热谱仪等等,遥控器工作时发射红外线来控制电视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超声有很强的穿透能力,“B超”利用超声波获取人体内部信息,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A
【详解】
红光之外的辐射叫红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都属于不可见光。温度不同的物体辐射红外线的能力不同,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也越强,成像测温仪测量顾客的体温利用了红外线。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B
【详解】
A.测温枪利用人体辐射的红外线测量体温,故A错误;
B.水银体温计测温时温度计内水银的多少不变,即质量不变,故B 正确;
C.紫外线有显著的化学作用,家用灭菌灯利用了紫外线,故C错误;
D.灭菌灯只能给物体表面杀菌消毒,不能彻底杀灭新冠病毒,且长期照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故D错误。
故选B。
13.C
(1)根据对凸透镜、凹透镜光学性质和对光线作用的了解,可对选项中的说法做出判断。
(2)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穿透力比较强,能制成热谱仪,制成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紫外线化学效应强,能杀菌,制成消毒灯;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促使钙的吸收;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来验钞。
(3)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
【详解】
A.凸透镜越厚,焦距越小,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越强,故A错误;
B.验钞机利用紫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故B错误;
C.图中的入射光线的会聚点延后了,所以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因此是凹透镜,故C正确;
D.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并不是只有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14.C
【详解】
A.彩色电视机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故A错误;
B.太阳的热主要以红外线的形式传递到地球,因为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故B错误;
C.夜视仪是利用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强度红外线来工作的,不同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的强度不同,故C正确;
D.暗室中绿叶是因为只反射绿光,吸收其他色光,故在红光的照射下,吸收红光,不反射任何颜色的光,故显黑色,故D错误。
故选C。
15.A
【详解】
A.在光的反射现象中,无论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故A正确;
B.在用三棱镜做对太阳光的色散实验时,出射光中靠近底边的色光是紫光,故B错误;
C.红、绿、蓝三色光混合后能产生各种色彩,这三种色光叫做色光的三原色;品红、黄、青三色是颜料的三原色,其它颜色都是根据这三种颜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色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元色不同,其混合规律也不相同,故C错误;
D.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经常晒太阳会引起皮肤粗糙,故我们使用防晒伞,是为了防止此外线对人体的伤害,故D错误。
故选A。
16. 低于 红外
【详解】
[1]频率小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亚洲象依靠次声波相互交流。
[2]物体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夜晚无人机能监测大象,成像系统是利用大象辐射的红外线对其进行拍摄。
17.紫外线
【详解】
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红外线具有较强的热作用。钞票放在甲灯下时,钞票上显出闪亮的荧光印记,说明甲灯是紫外线光源;放在乙灯下钞票很快变热,说明乙灯是红外线光源。
18. 红 黑色 A上方 绿
【详解】
[1]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色散,图中位置从A到B依次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的色光,所以偏折角度最小的是红色光。
[2][3]红光之外是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很强,红外线能使温度计示数升高很快,即放在A的上方,温度计示数上升最明显;因为黑色可以吸收所有色光,所以,实验中为了使温度计更灵敏,通常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可以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涂成黑色。
[4]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绿纸,绿纸只能反射绿光,吸收其它各种色光,所以我们看到光屏上绿光照射的地方是绿色的。
19. 红外线 紫外线
【详解】
[1]根据红外线的特点可知,由于红外线热效应强,所以测温枪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
[2]紫外线有杀菌作用,故医院可用紫外线来杀死微生物。
20. 色散 红外线
【详解】
[1]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是太阳光经过小水滴时发生折射和反射共同形成的,属于光的色散现象。
[2]红外线在传播过程中有良好方向性,按下电视遥控器不同的键,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脉冲,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21. 色散 复色光 紫 红
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经过三棱镜会发生色散,形成一条彩色光谱,从上到下偏折程度越来越大,折射能力越来越弱.
【详解】
[1]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自上而下为红、橙、黄、绿、蓝、靛、紫单色光的色带,这就是光的色散;
(1)[2]根据光的色散实验可知:白光是由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3]从光的色散形成的色带上可以观察到,三棱镜对紫光的折射能力最强;
[4]对于透镜而言,红光的折射能力相对于其它六种色光的折射能力要弱,红光的焦点力透镜更远一些,所以红光的焦距比较大;
(2)[5]由光的色散知:紫光比红光的折射能力强,所以紫光的折射角小于红光,应该靠近法线一些,入射角没有改变,反射光线与OB重合.如图所示:
22. 一定不 熔化 吸收 3.84×108 不能
【详解】
(1)激光属于单色光,而白光属于复色光,所以激光一定不是白光;(2)激光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固体会熔化,在这一过程中物体会吸收热量;(3)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s=vt=3×108 m/s×2.56s/2=3.84×108m;声呐也是声波,由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用声呐不能测出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23. 空气 热 3×108 直线 不能 用温度计测温度的变化,利用热效应
【详解】
(1)我们听到的大多数声音是靠空气传播的,喇叭发出的声音也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2)红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具有显著的热效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3)由“当盗贼遮挡在AB间,即挡住红外线,”可知红外线不会拐弯,是沿直线传播的;
(4)由“此时红外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线,”可知如果能穿透人体,红外接收器就接收到红外线了,所以说红外线不能穿透人体;
(5)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也在吸收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就越多,所以用温度计测温度变化来证明红外线的存在;也可用红外夜视仪观察。
24. 见解析 见解析
【详解】
[1][2]通过皮肤红外辐射(汗液蒸发等方式散热),对应的物理知识是红外线是不可见光(蒸发是汽化现象,会吸收热量);或风速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多,对应的物理知识为空气流动越快,从人体蒸发吸热越快。
25. 色散 复色光 不能 绿光##绿色光 蓝 只有绿色透明气球都会爆破 见解析
【详解】
(1)[1][2]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光的色散。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是复色光。
[3]如果使用的是一块蓝色透明的三棱镜,蓝色透明的三棱镜只允许蓝光通过,光屏上只能呈现蓝色,则我们将不能看到七彩光带。
[4]植物是不透明的,植物呈现绿色,说明植物能反射绿光而吸收其它色光;植物之所以反射绿光是因为植物的生长不需要绿光,即绿光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2)[5]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3)[6][7]用红色激光笔照射外层是无色透明内层是绿色透明的双层气球,无色透明气球会透过红光,不会吸收红光;而绿色透明气球只能反射绿光,会吸收红光,使得绿色气球内的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体积膨胀,所以绿色透明气球会爆破,而无色透明气球不会爆破。
26. 室外 验钞机 上 外侧
【详解】
(1)液化是放热过程,所以氟利昂的液化发生在空调机的室外机,即在室外将热量放出,液化后重回室内吸热;
(2)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紫外线的化学效应强,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能杀菌,制成灭菌灯;能促成维生素D的合成;
(3)空调机的室内部分安装在房间的上方,则吹出的冷空气因密度较大而由高处下降,热空气因密度较小而上升,这样使空气形成对流使室温很快降低;
(4)夏季开空调,这样室内气温低于外界气温,则室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液化成为小水珠附着在窗玻璃上,所以水珠应在玻璃的外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