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狼牙山五壮士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狼牙山五壮士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4-15 10:47: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6 狼牙山五壮士
一、选择题
1.《狼牙山五壮士》跳崖后葛振林和( )幸存下来。
A.马宝玉 B.胡德林 C.胡福才 D.宋学义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屹立 挺立 矗立
①巍巍宝塔________在高高的山冈上。
②五位壮士________在狼牙山上,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③昏黄的天地间,几棵小树苗倔强地________在寒风中。
保护 掩护 爱护
④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________任务。
⑤少年儿童的人身安全受到法律的严格________。
⑥我们要________学校里的一草一木。
3.下面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便利 便宜 B.混乱 混杂 C.测量 胆量 D.转椅 转移
4.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粉身碎骨 B.心惊肉跳 C.意味深长 D.自做自受
5.引上绝路。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
A.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B.绝对 C.断绝D.气息中止;死亡
二、填空题
6.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战士们rè xuè fèi téng( ) ,决定向三面都是xuán yá( )绝壁的顶峰pān dēng( ),敌人扑上来了,马宝玉投去了一颗shǒu liú dàn( ),敌人鬼哭狼嚎,纷纷坠落shān jiàn( )。
7.看拼音,写词语。
威风lǐn lǐn( )的五壮士看着还在qí qū( )的山路上bèn zhuō( )的pān( )爬的敌人,zhǎn dīnɡ jié tiě( )地砸suì ( )枪支。敌人 jǔ sànɡ( )地看着yì( )立在山顶的五壮士相继跳下了 xuán yá( )。
三、语言表达
8.用加点词造句。
1.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个小姑娘看到这奇特的举动,指手画脚,不假思索的嗤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草长,树木长,山是一天天地变丰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重点句子的理解。   
①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顿时,石头像雹子..... 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哩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这是发生在童年的一件小事。
我的爸爸也许已经忘记了,然而,这件事,却对我的一生或多或少地起了些(影响 反应)。
那年,我9岁。
一日,坐在靠近门边的桌前写大楷。门铃响了,爸爸应门,是邻居。两人就站在大门外交谈。
那天风很猛,把我的大楷本子吹得“啪啪”作响,我拿着墨汁淋漓的笔去关门。猛地把门一推,然而,立刻地,大门由于碰到障碍物反弹回来。与此同时,我听到父亲尽力(压抑 压制)而仍然压不下去的喊声。
门外的父亲,眉眼鼻唇,全都痛得 ,就连头发,也都痛得 ;而他的十根手指呢,则怪异地缠来扭曲。一看到我伸出门外一探(竟然 究竟)的脸,父亲即可 扬起了手,想刮我耳光,但是,不知怎的,手掌还没有盖到我脸上来,便颓然放下,我的脸颊,仅仅感觉到了一阵掌风而已。
邻居以(责怪 责问)的口气对我说道:“你太不小心了,你父亲的手刚才扶在门框上,你看也不看,就把门大力关上——”
啊,原来我几乎把父亲的手指夹断!
偷眼瞅父亲,他铁青着脸搓手指,没有看我。
十指连心,父亲此刻 痛楚,我当然知道,但是,当时的我,毕竟只是一名9岁的小童,我所关心,所害怕的,是父亲到底会不会再扬起手来打我。
父亲不会。
当天晚上,父亲五根手指肿得很大,母亲在厨房里为他涂抹药油。我(无意 随意)中听到父亲对母亲说道:“我实在痛得极惨,原想 打他一个耳光,但是,转念一想,我是自己把手放在夹缝处的。错误在我,有什么理由打他呢?”
父亲这几句话,给了我一个毕生受用无穷的(启示 启发):犯了错误,必须自己承担后果;不可迁怒他人,不可推卸责任。
谢谢你,爸爸!
10.给短文起个合适的题目。写在开头的横线上。
11.划去文中括号里搭配不合适的词语。
1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修饰语。
13.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句,试着给它换个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写出三个表示“看”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父亲扬起手却没有打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读文末画“~~~”的句子,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你如何看待文中的“父亲”,写几句你最想对他说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ー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8.解释词语。
居高临下:________
粉身碎骨:________
19.找出描写群体人物的句子,再找出描写每一个人物的句子。关于这种点面结合写法的好处,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面的描写给人以整体感,让我们感受到五位壮土群体的英雄形象。
B.点的描写让人从具体的细节中真切地感受到每位壮士的英勇行为。
C.点面结合的写法,具体生动、形象有趣。
20.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完成填空。
①这段话,把石头比作_____,从中“我”体会到五位壮士______。
②充分体现马宝玉英雄气概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本题考查课外积累。
1941年,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某团二营七连六班的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和胡福才五位战士,在狼牙山上抗击了3500多名日本鬼子。激战一整天,五战士打完了子弹,滚完了山顶上能搬动的石头,便摔坏枪支,纵身跳下万丈悬崖。在我国抗日战争的历史长卷里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光辉一页。
五壮士跳崖后,马宝玉、胡福才和胡德林壮烈牺牲,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的一棵横生的树挂住,身体负伤。他俩苏醒后,不顾剧痛坚持爬上山头,经群众帮助,回到了连队。
2.矗立;屹立;挺立;掩护;保护;爱护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需要学生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要注意近义词的辨析.注意近义词的意思,及词语间的区别.要学会结合语境仔细辨析,选择合适的词语。矗立:指高的物体,一般形容建筑物,如眼前矗立着大厦。如:①。
屹立:指人的面貌,精神像山峰一样高耸挺立。常比喻坚定不可动摇。如:②。
挺立:同直立,直直的站,多指人,形容形象高大。如:③
保护:尽力照顾,使不受损害:~眼睛ㄧ~妇女儿童的权益。如:⑤。
爱护:指爱惜并保护。如:⑥。
掩护:①采用某种措施保护队伍或人员的行动安全。②采用某种方式暗中保护。③指作战用的工事、障蔽物等。如:④
【点评】做好本题要多积累近义词的意思,区分近义词的细微之处,学会结合语境准确,恰当的使用词语.
3.B

4.D

5.A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字词的理解与辨析能力。
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选自《狼牙山五壮士》。绝路:走不通的路;死路。绝:走不通的,断绝了的;没有出路的。
6. 热血沸腾 悬崖 攀登 手榴弹 山涧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看拼音写汉字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联合词语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沸、腾、悬、崖、攀、登、榴”容易写错,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书写时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7. 凛凛 崎岖 笨拙 攀 斩钉截铁 碎 沮丧 屹 悬崖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字词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完成此类题目要结合拼音进行拼读,拼读时注意音节的声韵母及声调。学生需要注意“凛凛”、“崎岖”、“斩钉截铁”和“悬崖”的写法。
8. 在战斗的紧要关头,班长斩钉截铁地下达了命令。 棵棵白杨俨然一个个威武的士兵。 聪明的小兰不假思索的回答出了爸爸的问题。 夏天过去了,小燕子长出了丰满的羽毛。

9. 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
“走”字,体现出班长态度坚定、决定果断。   
“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 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详解】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理解句子是读懂文章的基础。句子有难易之分,难懂的句子大致有这样几类:内容距离生活实际远的;结构较为复杂的;含义比较深刻的;对表达文章情感、思想有较大作用的。理解这些句子,一要主动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二要抓住句子中的一些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体会它们的意思;三要注意把句子的理解和对整个课文的内容、情感的理解联系起来。
故答案为:
①这两句话表现了五壮士为保护群众和连队主力,坚定不移的决心和不畏牺牲的精神。“走”字,体现出班长态度坚定、决定果断。“斩钉截铁”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坚定果断,毫不犹豫。
②把石头比作“雹子”说明石头砸下非常密集,非常迅猛,非常有力。这两句话充分体现出五壮士英勇杀敌的决心和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③“这声音”指的是五壮士跳崖时呼喊的壮烈豪迈的口号,体现出五壮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与忠诚。这句话充分赞扬了中国人民将抗战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10.深刻的启示
11.反应 压制 竟然 责问 随意
12.扭曲 直立 高高 巨大的 狠狠
13. 反问 错误在我,没有什么理由打他。
14.仰视、俯视、眺望
15.他觉得自己吧手放在夹缝的。
16.自己犯了错误,要承担后果不能推卸到他人身上。
17.您这种宽容、严格的要求自己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18. 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或傲视他人 身体粉碎。比喻为了某种目的而失去生命。
19.C
20. 雹子 对敌人的仇恨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抢前一步 猛地举起 大声喊道
18.
本题考查解释成语,
居高临下,本义指处在高处向下俯视,形容地势非常有利,处在有利的地位。结合“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理解即可。
粉身碎骨,意思是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危险而丧失生命。结合“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理解即可。
19.
本题考查表现手法的辨析。
点面结合,指的就是详写和略写的相结合。所谓“点”,指的是对某个事物或多个事物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多个事物的概括描写。点面结合法,是写作中的一种常用手法,常在描写某一事物时同时进行一般性和特殊性的描写,使文章具有说服力,鲜活、生动,突出特殊和一般的辨证关系。
点面结合的写法使文章具有说服力,鲜活、生动,突出特殊和一般的辨证关系。选项C“形象有趣”说法有误。
20.
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
首先需要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大致内容,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①由“石头像雹子一样”可知把石头比作雹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五位壮士对敌人的仇恨和英勇无畏的精神。
②通读句子,描写的马宝玉的句子是“他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由此可知“抢前一步、猛地举起、大声喊道”充分体现马宝玉英雄气概。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