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23 月光曲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不是直接用来形容海的词语的是( )
A.微波粼粼 B.水天相接 C.波涛汹涌 D.风平浪静
2.银子对金属正如馒头对( )。
A.面粉 B.食物 C.麦子 D.午饭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舞台上的小演员演唱汉剧《难忘今宵》,字正腔圆,极富表现力。
B.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要么清鲜,天空要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C.马术、击剑、水上救生……军运会“冷”项目在武汉“热”起来,专家分析原因有三:一是武汉市整体消费水平提升;二是武汉军运会激发潜在消费需求;三是武汉市体育服务行业趋于多元化、个性化、时尚化。
4.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B.他好像面对大海,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最后变成了一只银盘高挂在夜空。
C.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D.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5.下列词语,不全是近义词的一项是( )
A.幽静(宁静) 清秀(秀丽) B.纯熟(熟练) 恬静(安静)
C.陶醉(沉醉) 霎时间(刹那间) D.微弱(强烈) 汹涌(平静)
二、填空题
6.用“激”组词,填进括号内。
(1)莫言听到自己获得了诺贝尔奖,他的心情能不( )吗?
(2)王二小的事迹( )着我们前进。
(3)皮鞋匠的妹妹能听到贝多芬亲自为自己弹奏的曲子,心中的( )之情怎能用语言来表达呢?
7.根据后面的拼音写汉字
乐( )(pǔ) ( )目(mánɡ) ( )熟(chún)琴( )(jiàn)
一( )(lǚ) ( )醉(táo) ( )( )河(lái yīn)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写句子。
1.六岁的小女孩柔弱的身体成了黑脸大汉手中的一块面团。(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广场上鞭炮声、欢呼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只画眉鸟在枝头一边叫一边跳。(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工夫才记录完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盲姑娘对哥哥说:“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在我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用关联词
连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他很喜欢这个小家伙。(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6400千米的星球。(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贝多芬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方法。(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碧绿的海洋,难道不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月光曲(片段)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tián jìng( )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一月光照耀下的波涛xiōng yǒng( )的大海。
10.看拼音,写词语。
11.皮鞋匠看到的第三幅画面是海面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的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
12.文中加点的“仿佛”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中省略号省略的是______________。我能联系内容展开想象,将省略的部分补充一句: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月光曲》(节选)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4.填空。
(1)第1自然段中的两个“清幽”的意思是不同的,第一个指_______,第二个指______。
(2)画“﹏﹏﹏”句子中主要写的事物是________,句中动词有________。
15.用“ ”画出第2自然段中描写皮鞋匠听到音乐时想象的句子。
16.从第2自然段中我们感受到乐曲旋律的变化过程,请依据课文将下列词语排序(填序号)。( )
A.高昂激越 B.轻柔舒缓 C.气势增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含义的理解,平时要多注意积累常用成语。
A选项,波光粼粼,意思是形容水石明净,指水波被阳光照射到的样子。
B选项,水天相接,形容水天共融的景象,清澈的水域映照着湛蓝的天空,形成清美而秀丽的大自然空间景象。
C选项,波涛汹涌,水势腾涌的样子, 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D选项,风平浪静,意思是指没有风浪,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比喻平静无事。
2.B
【详解】
从句子“银子对金属正如馒头对_____。”来看,“银子”属于“金属”;“馒头”属于“食物”。故选B。
【点评】
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词语、常识的掌握理解情况,要根据平时的阅读理解词语的意思,重在学生平时对词语的积累。
3.B
略
4.D
【详解】
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A.是比喻,把月光比喻成银纱 来烘托出当时的清幽。B.是比喻,把月亮比喻成银盘。 C.是比喻,把微云比喻成轻纱。
5.D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近义词的辨析。注意积累词语,词语积累多了,找近义词也就比较容易了。
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的词。找近义词有三种方法1、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去找,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可以抓住任何一个词素组词。2、从词的意义上上去找,先弄清这个词的意思,然后想一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3、结合词具体的语言情境去找。
D微弱近义词:薄弱 薄弱 幽微 轻微 单薄 衰弱 微小 弱小
微弱反义词:凌厉 强大 雄壮 强烈 耀眼 猛烈 强劲
汹涌近义词:澎湃
6. 激动 激励 感激
【详解】
略
7. 谱 盲 纯 键 缕 陶 莱 茵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谱”“键”“陶”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身体成了面团。 听,广场上像是炸开了锅,鞭炮声、欢呼声、谈笑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一只画眉鸟在枝头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难道贝多芬花了一夜的功夫没有记录完成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 盲姑娘对哥哥说让他别难过,她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我虽然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却在我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详解】
略
9. 他难道不喜欢这个小家伙吗? 地球是星球。 贝多芬说,不,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那位姑娘听的。 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那碧绿的海洋,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恩赐。
略
10.恬静 汹涌
11. 刮起了大风 卷起了巨浪 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2.不能,因为盲姑娘是不可能看见这些景象的,“仿佛”后面是她听见贝多芬的曲子时想象的内容,不是真实存在的。
13. 浪花打在岸边的情景 浪花拍打着海岸 发出高昂激越的声音
10.
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结合语境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汹涌”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11.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结合语段内容可知,语段中,皮鞋匠的联想描绘了三幅画面,第一幅:月亮升起,海面平静。从这幅画面可以感受到音乐的清幽舒缓。第二幅:月亮升高,风起浪涌。从这幅画面可以感受到音乐气势逐渐增强。第三幅:月光照耀,波涛汹涌。从这幅画面可以感受到音乐高昂激越,节奏越来越快。
句子“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是描写第三幅画面的句子,根据这句话完成填空。
12.
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
注意先要表明观点,再结合词语的意思及在文中的作用说明理由。
“仿佛”是“好像”的意思,表明后面的句子盲姑娘想象的,不是真实看到的。如果删去,就不符合原文内容了。
13.
本题考查省略号的作用及补充句子。
省略号的作用有: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表示列举的省略,一般用于列举多项同类词句;表示说话没有说完;还表示不语,含糊其辞。
根据句子“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可知这里表示列举的省略,省略了浪花打在岸边的情景。
根据语境可知,浪潮是越来越大的,声音是越来越高昂的。根据这个补充句子。
14. 茅屋里的环境幽静 秀丽的月光 月亮 升、穿过
15.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16.BCA
14.
(1)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要结合语境进行判断。“清幽”本义秀丽而幽静;清静幽深。第一个“清幽”形容的茅屋。突出茅屋里环境的幽静。第二个“清幽”形容的是月光,突出月光的秀美。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叙述对象是“月亮”,运用动词“升”和“穿过”,描述了月光往上升时候的场景。
15.
本题考查关键句子提取。
注意题干是“想象”的句子。抓住关键信息“好像”,可以判断后面内容是皮鞋匠听到音乐时想象的场景。
所以从“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中可以看出。
16.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第二段“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写出了皮鞋匠听到音乐时想象的场景,而此时月亮刚从水平相接的地方升起来,这时候月亮是慢慢升起的,和音乐的旋律的轻柔舒缓相对应。而“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对应的是音乐的旋律气势逐渐增强。内容“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写出了海平面刮起了大风,对应的音乐旋律是高昂激越。旋律是从轻柔舒缓到气势增强,再到高昂激越。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