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 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是一个计算机专家,我们初学计算机的人要虚心向他请教,不耻下问。
B.每到夜幕降临,小吃街便人声鼎沸,十分热闹。
C.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地在堡垒上猎猎作响。
D.毕业在即,美好的小学时光犹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姐姐做作业十分认真,她一字一顿地书写着。
B.之所以长篇大论地去追根求源,也是想让各位更加深切地认识到这个问题。
C.无独有偶,另一些天文学家通过测量宇宙的微波背景辐射在宇宙空间中的起伏变化,也获得同样的结论。
D.同学们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
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的主要观点是( )
A.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B.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C.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D.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4.下面句子中画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明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又哭又闹,对于这爸爸早已司空见惯。
B.李明这次考得很好,无独有偶,成绩很好的张强这次依然考得不错。
C.我们常常从一些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
D.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
5.下列不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所蕴含的道理的一项是( )
A.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思索就有可能取得成功和收获。
B.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C.具有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精神,会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二、填空题
6.带着问题来读书。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列举的三个例子依次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 )空( )惯 追( )求( ) 见( )知( )
( )而不( ) 无( )有( ) 不可( )( )
1.比喻做事情能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
2.善于_________的人,往往能从___________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从而有所成就。
三、语言表达
8.小小讨论会。
(1)班级图书角成立不到一个月,可是有很多书却被弄破了,还有一些不见了。请你就这些问题与你的同学讨论讨论,应怎样爱护班级图书角的图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班里的男生见女生跳绳,也跳起了绳子,有很多同学笑话他们,于是老师在班里展开了“男生跳绳之我见”的讨论会,请说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新学期班里转入一位新同学,为了让新同学更快适应新环境,老师让每个人都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让新同学很快了解你。你打算怎样向新同学介绍你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用此句所用的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的这个见解,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论证明谢皮罗的结果是完全正确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完成练习。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节选)
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这说明科学并不(秘密 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很远)。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决 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有可能(发现 发觉)真理。
10.请将括号中不恰当的词画掉。
11.“见微知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12.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请你列举出一个。
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其实,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14.“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
15.如何理解“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2段中的“发现者”与“创立者”的位置能不能互换?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略
2.A
略
3.A
【详解】
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主要观点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本身就是真理。课文主要是用事实论证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这一论断。
4.B
略
5.D
【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中心主旨,注意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通过紫罗兰的变色、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的转动着三个现象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的追根求源,就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
D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是: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真正的智慧。与文章内容主旨不相符。
6.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好之后 谢皮罗教授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波意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花瓣变红,发明了酸碱试纸 奥地利医生推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普遍规律
【详解】
略
7. 司 见 根 源 微 著 锲 舍 独 偶 思 议 锲而不舍 追根求源 司空见惯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字形积累和对字词含义的掌握,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仅要积累成语,还要掌握其写法和含义,清楚其运用方向和语境。
司空见惯: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追根求源: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同“追本溯源”。
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锲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无独有偶:意思是不止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件事或两个人十分相似。
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是佛教用语。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8. 借阅应该登记,如有损坏或丢失,照价赔偿。 跳绳不是女生的专利,跳绳的目的是为了健康和快乐。 你好,我叫姜涛,姜子牙的姜,涛涛江水的涛,我来自某某美丽的城市,欢迎你们放寒假了到我门那里去玩,我可以做东。
略
9. 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夏夜,萤火虫在草丛中翩翩起舞。 他的这个见解,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略
10.秘密 很远 解答 发觉
11.见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发展趋势或问题的实质
12.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
13.鲁班上山,手被植物的叶子划伤,后来发明了锯。
略
14.指人要多问、勤思考,要留心生活
15.这句话中的“?”指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地追问。“!”指的是通过探索,解决了疑问,发现了真理。这个句子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6.不能。“发现”与上文的“定理、定律”相对应;“创立“与上文的“学说”相对应。如果调换了,搭配就不恰当了。
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