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 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5 08:2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4课 文艺复兴运动
一、选择题
1.达·芬奇曾经创作了这样一幅名画:画中的内容虽然取材于宗教,但却是表现现实生活中人的真实情感的是
A.《蒙娜丽莎》 B.《最后的晚餐》 C.《自画像》 D.《西斯廷圣母》
2.达·芬奇的伟大代表作《蒙娜丽莎》以现实人物为主题,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富有生命的活力。这种绘画特点受到下列哪一思想的影响()
A.基督教神学 B.中国儒家思想
C.理性主义 D.人文主义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论述:“(这场运动)关心的是人活着时的现实世界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它关注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这场运动( )
A.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宣扬人有生存、自由的权利
C.大力宣传自由平等的思想 D.以人为本,肯定现世生活
4.源于对整个中世纪神权精神统治的反抗,14世纪中叶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感悟了人的伟大,开展了
A.启蒙运动 B.资产阶级革命 C.宗教改革 D.文艺复兴运动
5.“4·15巴黎圣母院火灾事故”让教堂一夜之间成为网络平台头条,所幸绝大部分珍贵藏品都得到了解救。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哀悼基督》就是其中之一,虽然略有损坏,但圣母玛利亚仍是一个端庄美丽的母亲,散发着母爱的光芒,和中世纪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像那种呆板无神神态完全不一样。该材料说明
A.宗教信仰失去了神圣地位 B.人性在艺术造型中的觉醒
C.艺术家多出身于平民阶层 D.圣母开始从世俗走向神殿
6.恩格斯说:“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这里描述的应该是( )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 D.自由主义运动
7.西方在中世纪时把上帝和来世作为思想的中心,文艺复兴时期把注意力集中在人和现实世界上。这一变化趋势体现
A.神学能够超越一切 B.人文主义思潮的涌现
C.自然科学的推动力 D.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8.恩格斯评价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量初一位诗人。”恩格斯赞颂的“一位大人物”是( )
A.但丁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彼特拉克
9.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称,美第奇时代(1328一1464)意大利的心灵从宗教转向哲学,从天堂转向地上;为学术疯狂的人们研究的题材是人,是人潜在的力量和身体的美,是人感官和感情的欢乐、痛苦。该作者描述的现象体现的是
A.神权思想 B.专制思想 C.人文主义 D.理性思想
10.刘学铭在《理性的轨迹》中写道:“这种新文化思想强调人类个性的价值,关心人类个人的幸福,主张人类创造的自由……人们重新开始将目光从天国降到人间,”这一时期是
A.古巴比伦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
11.达芬奇为塑造一位将军的骑兵青铜像(下图),花了16年工夫去做大量准备工作,包括考察铜炉、风箱,研究光和热等。这反映出
A.人文主义的现实关怀 B.艺术与科学相结合
C.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 D.近代科学发展迅速
12.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恩格斯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的代表作有( )
A.《神曲》 B.《史记》 C.《蒙娜丽莎》 D.《哈姆雷特》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材料一:“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意大利的城市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受益者,贸易量的增加刺激了它的手工业、商业和银行业的发展,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在十四、十五世纪先后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作坊或手工工场。
材料二:文艺复兴关注的是人活着时现实的世界,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它主要关注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是他或她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商人的贸易范围空前扩大……意大利各城市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所排挤。
——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集》
(1)结合所学,指出“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是由于什么运动的爆发?根据材料一归纳最先兴起于意大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列举文艺复兴时期两个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3)材料三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事件?根据材料三归纳这一事件对欧洲的影响?
(4)“人”的发现对“世界”被发现有何作用?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观察图片
材料二 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也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从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中世纪国家,过渡到以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利益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运动,也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事。
——(德)鲍尔生著,滕大春等译《德国教育史》
(1)判断材料一中两幅圣母像的哪一幅更能体现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神,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15.有人对《蒙娜丽莎》推崇备至,认为蒙娜丽莎很美,微笑很神秘;也有人认为蒙娜丽莎并不好看,表情古板。你怎么看这幅画 从历史的角度和审美的角度看,这幅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取材于基督教,画的是耶稣在遇难前和他的12个门徒共进晚餐的情景。描画了门徒们各自的内心活动和神态。B项正确;《蒙娜丽莎》虽然是达·芬奇的名画,但不是取材于宗教,排除A项;《自画像》是达芬奇的素描精品,但不是取材于宗教,排除C项;《西斯廷圣母》是拉斐尔的画作,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
达·芬奇是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大师与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作品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这些作品 将艺术创作和科学探索结合起来,创作了许多完美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体现人文主义精神。D项正确;基督教神学是文艺复兴时期批判的对象,排除A项;儒家思想不是文艺复兴时期倡导的思想,排除B项;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3.D
【详解】
依据“(这场运动)关心的是人活着时的现实世界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它关注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可知是指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旗帜,以人文主义为核心思想,以人为本,肯定人现实生活,鼓励人们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把人们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D项正确;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发表《人权宣言》,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排除A项;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发表《独立宣言》,宣扬人有生存自由的权利,排除B项;欧洲启蒙运动时期大力宣传自由平等的思想,排除C项。故选D项。
4.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4世纪中叶,意大利的一些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建立一种以人为中心的而不是以神为中心的生活哲学,这种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潮逐渐流行,文艺复兴运动兴起,D项正确;启蒙运动是指发生在17-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排除A项;资产阶级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排除B项;宗教改革始于欧洲16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
依据题干“但圣母玛利亚仍是一个端庄美丽的母亲,散发着母爱的光芒,和中世纪欧洲绘画雕塑中的圣母像那种呆板无神神态完全不一样”的信息可知,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人性,肯定人的力量和精神,追求自我,人性在艺术造型中已经觉醒,有了自主意识,B符合题意;宗教信仰没有失去神圣地位,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艺术家不都是平民阶层,C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圣母是宗教人物,不在世俗中,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6.A
【详解】
“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指文艺复兴,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是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A项正确;宗教改革运动首先从德意志开始,排除B项;启蒙运动兴起于英国,在法国发展到高潮,排除C项;工业革命后出现自由主义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7.B
【详解】
根据所学和材料“上帝和来世、人和现实世界上”可知,关注对象由神性到人文,这是因为人文主义思潮的涌现,B项正确;神学能够超越一切,这是神性,排除A项; 文艺复兴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启蒙思想体现的是理性,排除CD两项。故选B项。
8.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被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他的作品《神曲》抨击天主教会的罪恶,被认为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A项正确;BCD项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但材料没有提及,排除BCD项。故选A项。
【点睛】
9.C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美第奇时代(1328一1464)”处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心灵从宗教转向哲学,从天堂转向地上”“人们研究的题材是人,是人潜在的力量和身体的美,是人感官和感情的欢乐、痛苦”体现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即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突出人的价值等,C项正确;“从宗教转向哲学”说明是反对神权的,排除A项;题干突出人的价值、与专制无关,排除B项;理性思想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
10.C
【详解】
根据材料“这种新文化思想强调人类个性的价值,关心人类个人的幸福,主张人类创造的自由”由所学知识可得出,重视人、肯定人,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体现了14-16世纪文艺复兴的核心人文主义思想,C项正确;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729年是古巴比伦时期,排除A项;公元前27年~公元 1453年是罗马帝国时期,排除B项;启蒙思想主要体现为理性,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了达·芬奇在创作雕塑之前充分了解涉及的事物。这体现了其重视实际,具有科学精神,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B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人文主义的现实关怀”,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文艺复兴运动的扩展,排除C项;达芬奇是画家,其行为不能证明“近代科学发展迅速”,排除D项。故选B项。
12.A
【详解】
据题干“但丁”“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结合所学可知,他的代表作是《神曲》。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代表作品是《神曲》。《神曲》抨击了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天主教会的各种罪恶,谴责了统治阶级的腐败和贪婪。《神曲》被认为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A项正确;司马迁著《史记》,排除B项;《蒙娜丽莎》的作者是达·芬奇,排除C项;《哈姆雷特》的作者是莎士比亚,排除D项。故选A项。
13.(1)文艺复兴;资本主义最先在意大利萌芽。
(2)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
(3)新航路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4)文艺复兴提倡的自由、民主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1)
根据所学和材料一“这层纱幕、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可知,这就是文艺复兴;根据所学可知,这是因为,资本主义最先在意大利萌芽。
(2)
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文艺复兴关注的是人活着时现实的世界,而不是人死后的世界”可知,这体现出,以人为中心反对神权;代表作有,但丁《神曲》、达·芬奇《蒙娜丽莎》。
(3)
根据所学和材料三“地理大发现之后,欧洲商人的贸易范围空前扩大”可知,这就是新航路开辟;它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4)
根据所学可知,引发了文艺复兴提倡的自由、民主,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14.(1)图2;图2人物形象鲜活,反映母子亲情,展现人性之美,更能体现对人的肯定和赞美。(或答出图二体现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2)影响:推动了宗教改革;推动了思想艺术的发展繁荣和近代科学的诞生(或推动了思想与学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3)关系: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深化思想解放。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2更能体现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神;因为图2人物形象鲜活,反映母子亲情,展现人性之美,更能体现对人的肯定和赞美,体现了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2)
根据材料“ 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也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从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中世纪国家,过渡到以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利益为基础的现代国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可知: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宗教改革,推动了思想艺术的发展繁荣和近代科学的诞生,推动了思想与学术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
(3)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可知: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深化思想解放。
【点睛】
15.《蒙娜丽莎》表达了达·芬奇对人和人性生动的刻画,展示了对人性的歌颂和赞美,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情怀,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现世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达·芬奇以柔和细腻的笔调,描绘了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同时将光影与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画面和谐、统一,艺术境界高超。画作歌颂了女性的自然美及生命的活力,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审美理想和艺术成就。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历史和审美的角度分析《蒙娜丽莎》的价值,历史角度主要分析《蒙娜丽莎》体现的内容、精神等,得出《蒙娜丽莎》表达了达·芬奇对人和人性生动的刻画,展示了对人性的歌颂和赞美,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情怀,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现世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审美角度主要分析《蒙娜丽莎》的艺术手法、成就等,得出达·芬奇以柔和细腻的笔调,描绘了蒙娜丽莎迷人的微笑,同时将光影与空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画面和谐、统一,艺术境界高超,画作歌颂了女性的自然美及生命的活力,体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审美理想和艺术成就。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