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5 09:0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文物不仅属于我们当代人,也属于子孙后代,是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凝聚起爱国奋进力量的重要源泉。关于下图文物说法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半坡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
B.体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绘画技能
C.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
D.陶器是原始农耕时期最先进的生产工具
2.大遗址是实证中国百万年人类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资源,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活起来,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价值。为了突显浙江河姆渡遗址的农业价值,我们可以着重介绍河姆渡人(  )
A.制作骨针和装饰品 B.已会保留火种
C.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D.人工栽培水稻
3.下列各图中,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
A.干栏式房屋 B.半地穴式房屋 C.出土的稻谷 D.猪纹陶钵
4.河姆渡原始居民所处的长江流域气候湿润,草木茂盛,虫兽较多,最适合他们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
A.干栏式房屋 B.洞穴
C.搭上草棚的水井 D.半地穴式房屋
5.原始居民的墓穴中,有的墓穴随葬的工艺品和日常物品很多,有的墓穴却一无所有,这种想象说明( )
A.手工业发达 B.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C.社会财富丰富 D.阶级社会出现
6.以下选项中对下图所示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
A.生活在长江流域,种植水稻
B.会挖掘木结构水井
C.居住在黄河流域,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
D.墓葬随葬品差异较大,出现贫富分化现象
7.考古工作者在某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若折算成稻谷,可达12吨以上。该遗址可能生活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居民
8.河姆渡遗址已有数千年历史。下列反映河姆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
A. B.
C. D.
9.2020年的金秋十月,稻花飘香,袁隆平院士团队在城阳上马桃源河畔种植的5000亩耐盐碱水稻迎来了收获季。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农耕文明代表是
A.红山文化遗址 B.大汶口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10.下面为黄河流域某地的“考古档案”,从中可知该地远古居民( )
考古档案 ◆出土的粮食加工工具有石磨盘、石棒等 ◆出上的农作物有粟、高粱、大豆等
A.使用打制石器 B.使用人工取火
C.以狩猎和捕鱼为生,过着定居生活 D.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11.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 )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的出现 ③部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④陶器的出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 )
A.半坡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北京人
二、综合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一九二九年发现生存在约四、五十万年前的猿人头骨、牙齿、下颚骨和躯干骨化石。他们居住在石灰岩的山洞里,用木柴燃火,烧烤食物。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编
材料三: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图片反映的是哪一远古人类复原图?距今约多少年?位于哪一河流流域?
问题二: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它所说明的事实有什么意义?
问题三:材料三图一图二分别是哪类居民的何种建筑?它们使用的是什么石器?
问题四:与材料一中的人物相比,材料三中原始居民有了哪些进步?(从生产、居住、工具等方面)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分布图
图一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图
材料二:
材料三:
(1)观察材料一,写出代表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和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更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分别写出两处遗址所代表的的字母)
(2)根据材料二,你能得出北京人的哪些信息?
(3)观察材料三的图片,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以水稻和粟为主要农作物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稻谷和粟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
(4)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北京人居住的岩洞里所获的大量化石和石器,了解北京人的劳动和生活。而考古学者则通过对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的考古研究,把握了它们各自的特点。这启示我们进行历史研究的两种重要方法是什么?
15.识读下面两幅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式房屋和_______________式房屋。居住在这两处的原始居民分别为:图一:_______________居民,种植_______________农作物;图二:_______________居民,种植_______________农作物。
图一 图二
(2)这两处原始居民房屋结构的不同与什么有关系?
(3)结合所学知识,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再现其中一处原始居民的生活情景。(要求史实正确)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 7000 千年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人制造陶器,尤其是黑陶、玉器和乐器,会雕刻,懂得使用天然漆,C项正确;图示中是河姆渡人的陶器,半坡原始居民主要是彩陶,排除A项;河姆渡人位于长河流域,排除B项;陶器是原始农耕时期的手工工具,不是生产工具,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他们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D项正确;会制作骨针和装饰品的是山顶洞人,排除A项;北京人时期已会保留火种,排除B项;建造半地穴式房屋是半坡原始居民,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距今6000多年的半坡居民,居住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房屋,多用木头作柱子,屋内有灶炕,B项正确;干栏式房屋 、出土的稻谷、猪纹陶钵反映的是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状况,排除ACD项。故选B项。
4.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河姆渡居民居住的房屋高出地面,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而成,称为干栏式房屋,A项正确;洞穴是原始人类居住地,排除B项;水井不属于房屋,排除C项;半地穴式房屋是半坡居民的房屋类型,排除D项。故选A项。
5.B
【详解】
据题干“原始居民的墓穴中,有的墓穴随葬的工艺品和日常物品很多,有的墓穴却一无所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汶口原始居民是我国的父系氏族时期,那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所以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墓葬里,大都有随葬品,但其数量却差异很大,B项正确;原始社会手工业不发达, 社会财富不丰富,排除AC两项;随葬品多还是没有,只说明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不能说明出现阶级社会,因为,阶级社会出现必须出现国家,而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国家,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
根据题目“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黄河流域。他们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C项正确;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会挖掘木结构水井,排除AB项;原始社会末期才开始出现贫富分化现象,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7.C
【详解】
根据材料“某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若折算成稻谷,可达12吨以上”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人最早种植水稻,所以该遗址可能生活的是河姆渡人,C项正确;AB项还没有种植农作物,排除;半坡人种植粟,排除D项。故选C项。
8.B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BD两项正确;A项是半坡居民房屋,C项体现了商周青铜文明的成就,排除AC两项。故选BD两项。
9.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遗址中大量的人工栽植的水稻遗迹,表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水稻的起源地之一,因此D项正确;红山文化、半坡遗址、大汶口遗址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黄河以北地区,主要种植粟和黍,与水稻无关,因此排除ABC三项,选择D项。
10.D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粮食加工工具”“农作物有粟、高粱、大豆等”说明该地远古居民已经学会从事农业生产,D项正确;打制石器属于旧石器,石磨盘、石棒等属于新石器,且使用打制石器从事的是采集和狩猎活动,排除A项;题干中没有提及用火情况,排除B项;狩猎和捕鱼为生的是远古人类,且他们过的是群居生活,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农业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同时家畜的饲养也开始出现,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可知,B①②③正确;陶器是生活用具,不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④错误,排除包含④的选项ACD。故选B项。
【点睛】
12.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题文描述的是水稻种植情况,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在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说明河姆渡人已经学会种植的水稻,C项正确;半坡人种植的是粟,排除A项;山顶洞人、北京人均以采集狩猎为生,他们都不会种植农作物,排除BD项。故选C项。
13.(1)北京人,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黄河流域。
(2)北京人已经能够使用火,火的使用促进了北京人的进化过程。
(3)河姆渡居民的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的半地穴式房屋,磨制石器。
(4)会种植庄稼,居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等。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图片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北京人的复原图,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位于黄河流域。
(2)根据材料二“他们居住在石灰岩的山洞里,用木柴燃火,烧烤食物。”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说明了北京人已经能够使用火;火使用的意义可从促进了北京人的进化过程进行回答。
(3)根据材料三图一结合所学可知是河姆渡居民的干栏式房屋,图二是半坡原始居民的半地穴式房屋,它们使用的是磨制石器。
(4)根据材料一中的北京人可知他们生活在山洞中、使用打制石器、使用天然火。材料三中原始居民与材料一相比已经会种植庄稼,居住房屋,使用磨制石器等。
14.(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C。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更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A。
(2)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北京人会使用火。
(3)图四;河姆渡原始居民,图五:半坡原始居民。说明在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的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或我国已经出现了原始农耕或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4)化石和考古。
(1)
根据所学可知写出代表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是云南元谋人,根据所学在地图上的C处;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更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是北京人,发现于北京周口店,对应地图上的A处。
(2)
根据材料二“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北京遗址发现的烧骨”结合所学可知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北京人会使用火。
(3)
根据材料三图四“考古出现的稻谷”可知是河姆渡原始居民;根据图五“考古出土的粟”可知是半坡原始居民。稻谷和粟的大量出土说明我国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
(4)
根据材料二北京人居住的岩洞里所获的大量化石和石器和材料三考古学者则通过对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的考古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进行历史研究的两种重要方法是化石和考古。
15.(1) 干栏式 半地穴式 河姆渡原始居民 水稻 是半坡原始居民 栗
(2)它与南北方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干栏式的房屋是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较普遍流行的居住形式,与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而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又低,建筑地穴式的房屋与北方的气候条件是相适应的。
(3)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想象中史实正确即可)(半坡原始居民略)。
【详解】
(1)分析图片可知,图一是干栏式房屋;图二是半地穴式房屋。依据课本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坐落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居民已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住半地穴式房屋,已经饲养家畜,制作彩陶。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两处原始居民房屋结构的不同与南北方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干栏式的房屋是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较普遍流行的居住形式,与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而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又低,建筑地穴式的房屋与北方的气候条件是相适应的。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坐落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经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居民已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住半地穴式房屋,已经饲养家畜,制作彩陶。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