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同步练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5 09:1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元朝时,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理权,佐证此结论的史实是( )
A.由宣政院直接统辖 B.设置驻藏大臣监督地方
C.册封“达赖喇嘛”封号 D.用金瓶掣签确定继承人
2.元朝时期,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经过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而形成的新民族是( )
A.吐蕃 B.蒙古 C.回族 D.羌族
3.15.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下列属于元朝对西藏“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的是( )
1206年统一家古草原 1227年灭亡西夏 1234年灭亡金朝 1271牟元朝建立 1276年灭亡南宋 L1279年统一全国
A.设立驻藏大臣 B.设立宣政院
C.设西域都护 D.伊犁将军
4.台湾古称瀛洲、夷洲、琉球等。据考证,台湾与大陆的联系最早可追溯到三国时期,而我国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则始于元朝。元朝设置的管辖台湾的专门机构是( )
A.西域都护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伊犁将军
5.借着新冠病毒疫情之机,“台独”势力“反中”、“抗中”政治操作不断,企图用行政手段破坏、切断两岸关系。下列历代中央王朝管辖台湾措施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元朝在台湾设置了宣政院 B.元朝在台湾设置澎湖巡检司
C.康熙在台湾设置了台湾府 D.1885年清朝在台湾废府建省
6.历代中央政府都十分注重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治理而设置了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西域却护
D.宣政院
7.下图示意的地方管理制度盛行于(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8.钱穆评价元朝行省制度说:“行中书省就是一个流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行省的设置( )
A.推动了教育的公平发展 B.削弱了君主专制 C.结束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D.加强了中央集权
9.东汉、魏、晋时期,北方民族不断内迁,下列哪一个民族不属于此时期内迁的民族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氏族 D.回族
10.下列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B.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
C.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D.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
11.“(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年号)以来……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为了有效统治全国,元统治者创立了
A.郡县制 B.行省制 C.锦衣卫 D.军机处
12.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是在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3.“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元朝时我国开始形成的一个新民族是( )
A.藏族 B.满族 C.白族 D.回族
14.“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此做法的目的是( )
A.促进行政管理方便 B.防止地方分裂割据 C.协调区域平衡发展 D.便利地方之间联系
15.“元朝这一制度的设立,不但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对后世的行政区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材料阐述的“制度”是指( )
A.三省六部制 B.“三司”制 C.行省制 D.丞相制
二、综合题
16.处理好民族关系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宣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多次向唐请求通婚,于是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他。唐中宗时,应吐蕃首领尺带珠丹的请求,送金城公主入藏成亲,尺带珠丹高兴地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材料二:历史学家曾经认为,宋朝乃是历史上中国受外族侵犯较多的软弱王朝。其实,有宋一代,汉人汉文化面临强盛崛起的北方和西部民族,宋朝不仅与势如疾风暴雨的北方和西部游牧民族文化,作顽强坚毅地抗拒和争斗,而且还不断四出开拓和传播了汉人汉文化。北宋中原地区汉人汉文化,更是与进入中原的北方和西部少数民族密切往来、频繁交融,在吸引和凝聚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使一批又一批来到中原的少数民族,学习和接受先进的汉人汉文化,从而逐步融合于汉人汉文化。
——《中国历史上第三次民族文化大融合和中原汉人汉文化发展》
材料三: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材料四:元朝时候……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相通婚,逐渐融合,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
——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为加强友好交往,唐与吐蕃之间采取了哪种方式?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朝与势如疾风暴雨的北方和西部游牧民族文化,作顽强坚毅地抗拒和争斗”的一例史实?宋朝时期的汉文化发展有什么特点?
(3)元朝时为加强对全国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是什么?根据材料四元朝时民族融合空前发展,出现了一个新的民族叫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统一国家的形成与民族融合之间的关系?
17.中华文明繁衍至今以其独特的魅力屹立于世界东方。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
材料二 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
(1)【史学巨著】史学著作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分别简述下面两部著作的写作体例的不同之处并简介两部著作。
(2)【发明创新】创新发明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根据提示填写卡片中缺失的内容。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①____________的一大变革,起于隋朝,止于晚清,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其中,②_______________的设立,标志着科学制度的正式创立。
在中国古代史上,有三种东西被称为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中国创造,它们分别是毕昇发明的③_____________、广泛用于战争的火药以及在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的④_____________,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3)【诗意文化】唐诗、元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明珠。根据下面所给内容,概括出材料一描述的灌溉工具。结合材料二,举一史实说明元朝疆域“过于汉唐”。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朝时由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这是中央政府正式对西藏行使行政管理权,A项正确;设置驻藏大臣、册封“达赖喇嘛”和确立金瓶掣签都是在清朝,排除BCD项。故选A项。
2.C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经过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而形成的新民族——回族,C项正确;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自囊日论赞至朗达玛延续两百多年,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松赞干布被认为是实际立国者,排除A项;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排除B项;羌族源于古羌,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老的民族,古羌对中国历史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民族语言为羌语,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元代,设立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区,B项正确;清朝设立驻藏大臣管理西藏,汉代设西域都护管理西域,清代设立伊犁将军管理西域,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4.C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地区,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C符合题意;西汉时期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A排除;元朝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B排除;清朝时期设置伊犁将军管理西域,D排除。故选择C。
5.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宣政院是中国元朝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不是管理台湾的错误,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6.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元朝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宣政院的设置,标志着从元朝开始,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故D符合题意;市舶司、澎湖巡检司、西域都护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
7.D
【详解】
依据题干示意图中“甘肃行省”“辽阳行省”等,可知反映的是行省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元朝建立后,为了统治辽阔的疆域,实行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这也是中国省制的开端,D项正确;秦朝、唐朝、宋朝都是元朝之前的朝代,并没有实行行省制,排除ABC项。故选D项。
8.D
【详解】
根据“行中书省就是一个流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可得出元代行省制的建立,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D项正确;材料与教育及君权无关,排除AB项;C项是在宋代,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9.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定居。公元13世纪,蒙古军队西征,西域人大批迁入中国,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D项符合题意;“匈奴族、鲜卑族、氏族”都是当时内迁的少数民族,排除ABC项。故选D项。
【点睛】
10.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元朝创立了行省制度,故隋朝和元朝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D项正确;只有隋朝是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排除A项;元朝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隋朝城都位于今天的西安,排除B项;隋朝不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排除C项。故选D项。
11.B
【详解】
由材料“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元朝统治者创立了行省制,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B项正确;郡县制是秦朝时创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锦衣卫是明代特务机构,军机处是清代设立的中枢权力机关,均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琉球即今天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B正确;唐朝没有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A排除;台湾府是清朝设立的,在此之前元朝已设置了管辖台湾的机构,A排除;明朝和清朝出现时间晚于元朝,CD排除;故选B。
13.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元代,疆域辽阔,促进了民族交融,开始形成的一个新民族——回族,故D正确;藏族在吐蕃王朝时代形成,故排除A;1912年民国成立之后,清朝灭亡,满洲正式改称满族,故排除B;1956年,白族民族身份得到确立,故排除C。故选D。
14.B
【详解】
根据材料“为了打破南岭之险,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让湖广行省越过南岭而有广西之地,又使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之地。”结合所学可知元朝设置行省改变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的做法,按照“犬牙交错”的原则来划分行省,目的是加强军事控制防止地方分裂割据,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按照材料做法不利行政管理,也不是平衡区域发展,排除AC项;行省制的划分不利于地方之间的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
15.C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元世祖(忽必烈)创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掌管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分管各项政务;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或省),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奠定了今天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C项正确;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排除A项;二府三司制是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重要举措,排除B项;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到了战国时期,宰相的职位在各个诸侯国都建立了起来,排除D项。故选C项。
16.(1)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方式:和亲或订立友好盟约。
(2)宋辽;宋夏;宋金;宋元的战争。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合于汉文化中(言之有理即可给分)。
(3)行省制度;宣政院;回族。
(4)民族融合是推动国家统一和巩固的重要因素,国家统一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详解】
(1)政策:根据“自古皆责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得出开明的民族政策。方式:根据“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了他”、“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并结合所学得出和亲或订立友好盟约。
(2)“宋朝与势如疾风暴雨的北方和西部游牧民族文化,作顽强坚毅地抗拒和争斗”的史实主要有宋辽、宋夏、宋金、宋元的战争。任选其一进行作答即可,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等。根据“北宋中原地区汉人汉文化,更是与进入中原的北方和西部少数民族密切往来、频繁交融,在吸引和凝聚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使一批又一批来到中原的少数民族,学习和接受先进的汉人汉文化,从而逐步融合于汉人汉文化。”宋朝时期的汉文化发展的特点是少数民族的文化融合于汉文化中。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忽必烈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它的创立,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此外,元政府在西藏设宣政院,以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的统一、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民族大融合提供了条件。当时大量的少数民族南迁,促进了民族融合。汉族人民大量迁居边疆地区,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经济、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等。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一些地方定居,元朝时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各族长期杂居通婚,到元朝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
(4)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民族融合是推动国家统一和巩固的重要因素,国家统一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17.(1)《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史记》是纪传体通史。
(2) 选官制度 进士科的设立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3)筒车;元朝统一了今天西藏一带地区。
【详解】
(1)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史记》是纪传体通史。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①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起于隋朝,止于晚清,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其中,②进士科的设立,标志着科学制度的正式创立。在中国古代史上,有三种东西被称为影响世界历史发展进程的中国创造,它们分别是毕昇发明的③活字印刷术、广泛用于战争的火药以及在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的④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3)依据材料一“ 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描述的灌溉工具是唐朝时期发明的筒车;依据材料二“元有天下,其疆域之袤,海漕之富,兵力、物力之雄廓,过于汉唐”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疆域“过于汉唐”的史实是元朝统一了今天西藏一带地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