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 第九章 机械和功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小猴与小兔一起发现一个胡萝卜,想要平分,小猴找来一个小石块支起胡萝卜,使其水平平衡,小猴要左侧部分,小兔要右侧部分,则获取萝卜的情形是( )
A.小猴多 B.小兔多
C.二者一样多 D.无法判定
2.如图所示,是某建筑工地使用的一种起重机的滑轮组。一次提升货物A的质量为2.7×103kg,30s内货物A被匀速提升了3m,动滑轮的重力3×103N(不计起重机钢绳重和一切摩擦)。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钢绳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0.1m/s
B.拉力F的功率为1.5×103W
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D.钢绳的拉力F的大小为1.0×104N
3.一定质量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同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路程(s)-时间(t)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10s时的速度等于4s时的速度
B.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大于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C.物体所受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拉力
D.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小于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4.如图所示,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已知斜面高为h,斜面长为s,且s=3h,物体所受重力为G,斜面的机械效率为50%,若物体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分别用F和f表示,则( )
A.F= f= B.F= f= C.F= f= D.F= f=
5.如图所示,用5牛的拉力F匀速竖直提升重为G的物体,使其上升了0.2米。若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关于物体的重力G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G=2.5牛 s=0.1米 B.G=2.5牛 s=0.4米
C.G=10 牛 s=0.4米 D.G=10 牛 s=0.1米
6.如图所示,重为800N的物体在100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直线运动了20s,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为4m
B.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20N
C.额外功的功率为12W
D.若物体的重力和运动速度不变,只增大水平地面的粗糙程度,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会降低
7.关于功率、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越多的机械、其功率就越大
B.越省力的机械,其功率就越小
C.做功越慢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低
D.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
8.如图所示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扫帚
B. 瓶盖起子
C. 筷子
D. 镊子
9.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机械,关于机械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机械可以省力、省距离,也可以省功
B.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C.使用机械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D.机械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10.为迎接 2022 年北京冬奥会,运动员积极训练。关于图中的项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重力对运动员做功
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
C.花样滑冰运动员向前滑行,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掷出后的冰壶对冰面的压力与其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二、填空题
11.马拉着质量是2000kg的车在水平路上前进400m,马的水平拉力做了J的功,马的水平拉力是________N,车的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_______J.
12.人体中有许多杠杆,甚至踮一下人体脚尖都是人体杠杆在起作用,如图所示,人以______为支点,通过小腿肌肉用力(F)踮起脚尖。按杠杆分类,这是一个______杠杆。若人的体重为600N,当踮起脚尖时,假使体重落在杠杆中点,则人双脚站立踮起时,两腿肌肉各用力______N。
13.如图甲所示的装置,A 是重 15N 的空吊篮,绳子 B 和 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 100N 和 50N,质量为 50kg 的小明同学将 A 提升到高处,施加的拉力 F 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A 上升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忽略绳重及摩擦,则第 2s 内拉力 F 的功率为______W,动滑轮重为______N,此装置提升货物的最大机械效率为______%。
14.如图所示是一种小型千斤项的示意图,往下压动摇臂时,能把重物抬高一段较小的距离,工人在2s时间内用100N的力竖直向下压动摇臂1m,把1000N的重物匀速抬高8cm。则物体上升的速度是______m/s,人做的功为______J,千斤项的效率是______%。
15.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简单机械。
(1)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方法将被台风刮倒的树拉正,A的树干相当于______(选填“动滑轮”、“定滑轮”或“杠杆”),如图乙所示将石碾子滚上台阶,石碾子相当于______(选填“动滑轮”、“定滑轮”或“杠杆”);
(2)如图所示,一根撬棒AD=1m,CD=BC=0.2m,石头垂直作用在棒上的力是500N,若要撬动石头,则施加在撬棒A点的力至少是______N。
三、综合题
16.课本插图解释:
(1)图(a)中,蜡烛跷跷板摆动的原因可以用______原理来解释;
(2)图(b)中是在体验______的威力;
(3)图(c)中球摆动的现象说明______,球摆幅度越来越小的原因是______;
(4)图(d)中“魔罐”滚出去后能滚回来,是因为______能转化为动能;
17.小明同学想要利用滑轮将三只相同的箱子A、B和C从地面搬运至10米高的三楼楼面,已知每个箱子的质量为50千克,滑轮的重为30牛,所用绳子的重和摩擦忽略不计,小明的体重为800牛。小明同学设计的搬运方案如图所示。
(1)你认为小明同学设计的方案是否可行?理由是什么?
(2)请你帮他俩利用这些器材再设计两个可行的方案,将三只箱子搬运至三楼楼面;
(3)针对你所设计的方案,求:搬运三个箱子所要做的总功W总为多少焦?并将这两个方案进行优劣比较。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美国建筑师凯文-朔普费尔设计出了一种能漂浮在水中的城市(如图1所示)。漂浮城市的表面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在电力驱动装置的作用下,漂浮城市可以移动。该漂浮城市三角形建筑的主体结构是中空的,强风能从中通过,可以确保当飓风来临时,把飓风对建筑的破坏降至最低。该漂浮城市高达 360m,占地270万平方米,可容纳多达4万居民。酒店、商店,只要是普通城市有的,这里都一应俱全。
(1)漂浮城市受到的_______和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
(2)假如某学校有 1000 位中学生从岸上进入漂浮城市参观,则漂浮城市排水量约增加_______;
A.50 t B.5×102 t C.5×103 t D.5×104 t
(3)若电池板吸收的太阳能只用来提供推动漂浮城市前进所需的能量,漂浮城市在平静的水面上沿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变。从某一时刻开始,漂浮城市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所示,漂浮城市受到水平方向的牵引力F随运动时间t 的变化关系如图3 所示;
① 漂浮城市运动到第 2h时受到的阻力为_______N,从第 5 h到第 10 h 内牵引力做的功为_______J;
② 漂浮城市在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为 40%,则漂浮城市接收太阳能的功率为_______W。
19.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省用负压救护车转运患者,进行集中隔离治疗。该车配置了负压装置,负压仓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将内部空气“吸入”排风净化装置进行处理,有效避免了病毒的传播。某次转运病人时,救护车以90kW的恒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54km,用时30min。请解答下列问题:
(1)救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
(2)救护车匀速行驶54km动力做的功。
(3)救护车所受的阻力。
(4)按照卫生部标准,负压仓内外气压差应在10~38Pa之间。经测量发现,该车负压仓0.9m2的面积上内外气体压力差为18N,通过计算判断负压仓内外气压差是否符合标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由图示知,小石块支起胡萝卜的点为支点,那么左侧萝卜的重心离支点的位置近,右侧萝卜重心离支点的距离远,左侧力臂小于右侧力臂,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左侧萝卜的重力大于右侧萝卜的重力,所以小猴获得的萝卜多。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C
【详解】
A.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绳子移动距离
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
故A错误;
BD.货物A的重力为
钢绳的拉力F的大小是
拉力F做功
拉力F的功率为
故BD错误;
C.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故C正确。
故选C。
3.B
【详解】
A.从图象知道,0~6s和6s~12s物体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而0~6s过程中通过的路程是3m,6~12s的过程中通过路程为1m,因为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多,速度越大,所以,0~6s过程中的速度大于6~12s的过程中的速度,即4s时的速度大于10s时的速度,故A错误;
BC.由图象知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等于摩擦力,同一物体对水平面压力相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相等,所以0~6s物体所受的拉力等于6~12s物体所受的拉力;从图中知道,0~6s中通过的距离为3m;6~12s的过程中通过的距离为1m;而拉力相同,由W=Fs知道,0至6s内拉力对物体做的功大于6s至12s内拉力对物体做的功,故B正确,C错误;
D.由于0~6s过程中的速度大于6~12s的过程中的速度,且拉力相同,由P=Fv知道,0~6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大于6~12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故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
根据题意知道,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F×3h=3Fh
斜面的机械效率
解得拉力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
则摩擦力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详解】
由图可知,该装置为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费一倍的距离,物体上升的高度为0.2m,则绳子自由端通过的距离为
s=0.2m×2=0.4m
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则F=0.5G,所以
G=2F=2×5N=10N
故选C。
6.C
【详解】
A.物体移动距离
s物=v物t=0.1m/s×20s=2m
由图知,n=3,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3s物=3×2m=6m
故A错误;
B.拉力做功为
W总=Fs=100N×6m=600J
由η=得有用功
W有用=ηW总=60%×600J=360J
由W有用=fs物求得物体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
f===180N
故B错误;
C.拉力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用=600J-360J=240J
额外功的功率
P===12W
故C正确;
D.如果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了摩擦力,增大了有用功,而额外功几乎不变,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变大,机械效率变大,故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A.由P= 可得功率由功和时间共同决定,反映做功的快慢,做功多不一定功率大,故A错误;
B.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程度,与机械的省力情况无关,故B错误;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所以功率小不能确定机械效率低,故C错误;
D.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的机械,其机械效率就越高,故D正确。
故选D。
8.B
【详解】
ACD.扫帚、筷子、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都属于费力杠杆,故ACD不符合题意;
B.瓶盖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
AC.使用机械有时是为了省力,有时是为了省距离,有时是为了改变力的方向,但都不能省功,故A错误,C正确;
BD.由于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所占总功的比例,与做功快慢和做功多少无关,故BD错误。
故选C。
10.A
【详解】
A.跳台滑雪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受重力,并且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故重力对运动员做功,故A正确;
B.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转弯滑行过程中,速度方向发生变化,故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故B错误;
C.花样滑冰运动员向前滑行,是由于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用作用,故C错误;
D.掷出后的冰壶对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冰壶的支持力是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A。
11. 750 0
根据题中“马的水平拉力做了J的功,马的水平拉力是________N,车的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_______J”可知,本题考查功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和做功的必要因素.根据W=Fs计算马的拉力.根据做功的必要因素判断重力做的功.
【详解】
由W=Fs可得,马的水平拉力:;
由题知,马拉车在水平路上运动,在重力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做功为0J.
12. 脚尖(或O) 省力 150N
【详解】
[1][2]由图知道,支点在脚尖处,人本身的重力是阻力,肌肉用力F是动力,所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是阻力的一半,这是一个省力杠杆。
[3]如果双脚着地,每只脚上承担一半的重力,即300N,即肌肉用力为300N的一半为150N。
13. 40 5 80%
【详解】
[2]由图丙知道,在1~2s内(第2s内)A被匀速提升,由图乙知道,拉力F=10N,由图甲知道,n=2,忽略绳重及摩擦,拉力
则动滑轮重力
G动=2F-GA=2×10N-15N=5N
[1]由图丙知道,第2s内A上升的速度vA=2m/s,拉力端移动速度
v=2vA=2×2m/s=4m/s
第2s内拉力F的功率
[3]此装置提升重物的机械效率随提升物重的增大而增大,且此装置提升重物的最大机械效率
14. 0.04 100 80
【详解】
[1]由题知,2s时间内重物被匀速抬高
h=8cm=0.08m
所以重物上升的速度
[2]所做的有用功
W有=Gh=1000N×0.08m=80J
人做的功是总功
W总=Fs=100N×1m=100J
[3]所以千斤顶的机械效率
15. 动滑轮 杠杆 100
【详解】
(1)[1][2]动滑轮在使用时,滑轮随重物一起移动,图甲中的树木在用力时,都会移动,属于动滑轮;将石碾子滚上台阶,石碾子在与台阶的接触点处转动,因此可以把球形重物看成一个杠杆,这杠杆的支点是石碾子与台阶的接触点。
(2)[3]要使施加在撬棒A点的动力最小,应使动力臂l1最大;当以D为支点,在A点施加垂直AD向上的动力时,动力臂
l1=AD=1m
即动力臂为最大值,则动力为最小;此时阻力F2=500N,阻力臂
l2=CD=0.2m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得,施加在撬棒A点的力
16. 杠杆 滑轮组 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弹性势能
【详解】
(1)[1]图(a)中,点燃的蜡烛上下摆动,有一个支点、两个力、两个力臂,符合杠杆的五个要素,所以,蜡烛跷跷板摆动的原因可以用杠杆原理来解释。
(2)[2]图(b)中细线缠绕在两根木棍上,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所以用较小的力就能使两根木棍靠拢。
(3)[3]图(c)中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在最低点时动能最大,物体在从最低点向最高点运动时,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物体在从最高点向最低点运动时,重力势能转化成了动能。
[4]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球摆动幅度越来越小。
(4)[5]图(d)中“魔罐”在开始滚动的时候,具有动能,滚动的过程中,罐子的动能转化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当动能为0时,弹性势能最大,魔罐开始向回滚动,在魔罐滚回来的过程中橡皮筋弹性势能减小,罐子动能增大,此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17.(1)不可行,理由见解析;(2)见解析;(3)1.5×104,见解析
【详解】
解:(1)箱子的总重
G总=m总g=3mAg=3×50kg×9.8N/kg=1470N
小明的重力
G小明=800N
由于小明将滑轮当做定滑轮来一起提升三个重物,它不能省力,因此需要的最小拉力
F最小=G总=1470N
而小明所能施加的最大拉力只有
F′最大=G小明=800N
因为
F′最大所以,小明同学设计的方案不可行;
(2)方案一:将滑轮当做定滑轮使用,将A、B和C三件重物一件一件匀速吊上去,这样小明的重力大于物体的重,可以完成工作;方案二:将滑轮当做动滑轮使用,将A、B和C三件重物一起匀速吊上去,这时拉力向上,只要小明对绳子施加足够大的力就可以完成工作。
(3)方案一中对每个箱子做的功
WB=WC=WA=FAsA=GAhA=mAghA=50kg×9.8N/kg×10m=4.9×103J
总功
W总1=3WA=3×4.9×103J =1.47×104J
方案二中阻力大小
F阻=G′总=3GA+ G轮=3mAg+ G轮=3×50kg×9.8N/kg + 30N=1500N
因为使用动滑轮一起匀速提升三件重物,则绳子末端拉力
则总功
W总2=Fs =F×2hA=750N×2×10m=1.5×104J
依据上述数据进行比较,可以发现:
方案一中,所需施加的动力比较小,提升时较省力,动力做的总功较少,但分三次吊运较费时间、费距离。
方案二中,所需施加的动力较大,提升时较费力,动力做的总功较多,要对动滑轮做额外功,吊运一次完成,较省时,省距离。
答:(1)小明同学设计的方案不可行,理由见解析;
(2)可行性方案见解析;
(3)按方案一总功为1.47×104J,按方案二总功为1.5×104J,优劣比较见解析。
18. 浮力 重力 A 1109 1.81010 2.5106
【详解】
(1)[1][2]漂浮城市受到重力和浮力,重力和浮力是一对平衡力。
(2)[3]漂浮城市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其总重力,所以漂浮城市增加的浮力就是1000位中学生的重力,每位中学生的体重约为G=500N,漂浮城市增加的浮力为
F浮=1000G=1000×500N=5×105N=G排
漂浮城市排水量
故选A。
(3)①[4]从速度v与时间t图象上看出,5h到10h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该与拉力大小相等,从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5h到10h时,拉力F=10×108N,所以f=10×108N,由图2可知,0~2h物体加速运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是不变的,即漂浮城市运动到第2h时受到的阻力为
10×108N=1×109N
[5]从第5 h到第10 h运动的路程
s=vt=3.6m/h×5h=18m
牵引力做的功为
W=Fs=10×108N×18m=1.8×1010J
②[6]由图可知,漂浮城市匀速运动的速度
3.6m/h=0.001m/s
太阳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漂浮城市接收太阳能的功率为
2.5×106W
19.(1)30m/s;(2)1.62×108J;(3)3000N;(4)见解析
【详解】
(1)救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
(2)救护车匀速行驶54km动力做功为
(3)救护车以90kW的恒定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救护车所受的阻力为
(4)负压仓内外气压差为
按照卫生部标准,负压仓内外气压差应在10~38Pa之间,故符合标准。
答:(1)救护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为30m/s;(2)救护车匀速行驶54km动力做的功为1.62×108J;(3)救护车所受的阻力为3000N;(4)负压仓内外气压差为20Pa,符合标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