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12.2滑轮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12.2滑轮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7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4-15 15:2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 12.2 滑轮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种机械中,不省力的机械是(  )
A.钢丝钳
B.动滑轮
C. 旗杆顶定滑轮
D. 斜面
2.如图所示用三个力沿不同的方向拉绳子,则(  )
A.FAFB>FC C.FA=FB3.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为600N的物体,使物体以0.5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不计滑轮、绳子自重以及轮、轴间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对绳子的拉力为300N,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50W
B.人对绳子的拉力为300N,拉力做功的功率为300W
C.人对绳子的拉力为600N,拉力做功的功率为300W
D.人对绳子的拉力为600N,拉力做功的功率为600W
4.在你学过的简单机械里,通常情况下省费力情况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而选择的机械是( )
A.杠杆 B.定滑轮 C.动滑轮 D.滑轮组
5.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提升重物,使用动滑轮的作用是(  )
A.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B.既不能省力,也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D.能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6.如图是学校旗杆顶上的一个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就会上升。下列对于滑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C.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D.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力的方向
7.关于滑轮、滑轮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定滑轮可以省力
B.定滑轮是等臂杠杆
C.只使用动滑轮就会改变力的方向
D.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距离
8.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物体与动滑轮用绳子连接)匀速拉动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不同物体,物体的质量为100kg,受到的摩擦力为200N,用80N的拉力F,10秒内把物体拉动的距离为2m。(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动滑轮重力(  )
A.30N B.40N C.50N D.60N
9.如图所示,F1=4N,F2=3N,此时物体A相对于地面静止,物体B以0.1m/s 的速度在物体A表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绳轮间的摩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拉力F2的功率为0.6W
B.如果增大F2,物体A可能向左运动
C.弹簧测力计读数为9N
D.物体A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2N
10.如图所示的装置,滑轮自重20N,其下端挂重280N的物体C,杠杆可绕轴O无摩擦地转动,绳和杠杆的重力不计,杠杆上刻度均匀。要使杠杆在图示水平位置平衡,在杠杆的A点所加的竖直向上的力F应是(  )
A.150N B.200N C.300N D.400N
11.质量是6kg的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图所示的装置使物体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3N,不计滑轮和绳子的重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则(g取10N/kg)(  )
A.在1s内拉力F做功0.9J B.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9N
C.拉力F的功率是0.3W D.水平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是3N
12.用图甲所示滑轮组装置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当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
A.动滑轮重20N B.2s~3s内,拉力F的功率是24W
C.0.5s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10N D.1s~2s内,拉力F做的功是15J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滑轮______可以看作等臂杠杆(选填“A”或“B”);若物体所受重力均为20牛且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力F1的大小为_______牛,力F2的大小为_______牛。
14.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货物重50N,若不计轮重、绳重和摩擦,将货物匀速向上拉动1m,则图甲中拉力F=______,绳自由端s下降______m;则图乙中拉力F=______,绳自由端s上升______ m。
15.如图甲所示,拉力F拉着轻质滑轮匀速上升,物体A的重力为28N,滑轮的半径为0.1m,在物理学中,我们将力和力臂的乘积称为力矩,单位是N·m,如果将滑轮看成是一个轻质杠杆,如图乙所示,则拉力F的力矩为______N·m。
16.如图所示,重力为50牛的木块A在拉力F1作用下,10秒内沿水平面匀速前进了50厘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牛,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F1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焦,功率为________瓦。
三、综合题
17.根据你所掌握的滑轮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18.如图中,
画出图中沿斜面匀速下滑物体的受力示意图;________
画出图中吊桥所受拉力的力臂;_______
图中,风吹雨伞时,伞好像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原因是________;
图测出了________的数值;
图是著名的帕斯卡“裂桶”实验,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
19.校园里在新建教学楼,如图所示是工地上的起重机。地面上有一箱建筑材料,质量为300kg用起重机将箱子吊起8m,用时20s。(g=10N/kg)。请你回答:
(1)A处上方是一个_____滑轮,好处是可以_____。
(2)在此过程中,起重机对箱子做了多少功_______?起重机的功率是多少_______?
(3)已知OA=12m,OB=4m,起重机本身重力不计,吊起箱子时为使起重机不翻倒,B处的配重m0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
20.小明和同学到福利院义务劳动时,发现有的桌子脚下装有如图甲所示的轮子.
(1)他将压杆按下,压板就会紧压在轮子上,使轮子无法滚动,桌子不容易被推动,说明用滑动代替滚动可以______摩擦:压杆做得较宽人可以起到______压强的作用.(均选填“增大”或“減小”)
(2)小明发现压杆是省力杠杆,O为支点.请在图乙中画出压力F的力臂l.
( )
21.力对物体转动的影响,不仅跟力的大小有关,还跟力和转动轴之间的距离(由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决定)有关.力越大,力到转动轴的距离越大,力使物体转动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从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叫力臂;力和力臂的乘积叫力矩,用M表示,M=F×L.力矩的单位是N m.
(1)如图甲是力F作用在水平杠杠上的示意图.OB的长度为L,力F与OB的夹角为30°,请在图中画出F的力臂,并推导出力F的力矩表达式.
(2)如图乙是摩擦传动的示意图,主动轮半径为0.04m,从动轮半径为0.12m,它们接触位置相互摩擦力的大小是50N,则这一对摩擦力对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轴的力矩分别为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钢丝钳属于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
B.理想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故C符合题意;
D.斜面属于省力机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D
【详解】
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所以三个方向的拉力都等于重物的重力。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B
【详解】
由图可知,滑轮组中有一个动滑轮,有两股绳与动滑轮接触,不计滑轮、绳子自重以及轮、轴间摩擦,根据力的平衡可知
拉力绳端的速度为
则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故选B。
4.A
【详解】
A.因为杠杆有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所以杠杆可省力也可费力,故A符合题意;
B.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也不省力也不费力,故B不符合题意;
C.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两倍的杠杆,所以是省力机械,故C不符合题意;
D.滑轮组由动滑轮和定滑轮组成,是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所以是省力机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详解】
因为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的好处是能够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详解】
旗杆顶上滑轮的轴固定在旗杆上,所以该滑轮是一个定滑轮,定滑轮不能省力,其优点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故选C。
7.B
【详解】
AB.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故A错误,B正确;
C.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只使用动滑轮不会改变力的方向,故C错误;
D.滑轮组既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也可以省力,机械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既省力又省距离,机械不能省功,所以滑轮组不可以省距离,故D错误。
故选B。
8.B
【详解】
因为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由图可知,n=3,由受力分析可得, ,则动滑轮重
G动=nF-f=3×80N-200N=40N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9.B
【详解】
A.由图知,水平使用滑轮组,n=2,拉力端移动速度
v=2v物=2×0.1m/s=0.2m/s
根据
可知F2的功率
P=F2v=3N×0.2m/s=0.6W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不计弹簧测力计、滑轮和绳子的自重及滑轮和绳子之间的摩擦,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3F2=3×3N=9N
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知B和A之间的摩擦力
fB=2F2=2×3N=6N
根据B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知物体A对B的摩擦力的方向向右,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物体B对物体A的摩擦力向左,大小为6N;对于物体A,受到B对A向左的摩擦力fB1=6N,向右的拉力F1=4N,因为A静止,所以地面向右的摩擦力
f地=fB1-F1=6N-4N=2N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B.如果增大F2,B将做加速运动,B对A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B与A之间的摩擦力不变,A受摩擦力不变,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也不变,即A的受力情况不变,还是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B。
10.B
【详解】
因滑轮自重20N,提升物体需要的拉力
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杠杆左端受到的拉力
F′=F拉=150N

OA∶OB=3∶4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F′×OB=F×OA

故选B。
11.A
【详解】
由图可知,动滑轮组中n=3,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3N即为绳上的拉力,拉力绳端速度为
绳上的拉力处处相等,即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3N,在1s内拉力F做功
拉力F的功率是
物体受到的拉力为
不计滑轮和绳子的重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说明物体左侧受到的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即水平桌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是
故选A。
12.C
【详解】
A.如图甲乙丙所示,承担总重力的绳子段数为,在2s~3s内,拉力为时,物体以的速度匀速上升,所以动滑轮的重为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2s~3s内,物体以的速度匀速上升,绳子端拉力F1的速度为
拉力F的功率为
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0.5s时,绳子端拉力,则动滑轮对物体的拉力为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所以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
故C错误,符合题意;
D.1s~2s内,拉力,物体上升高度为,绳子端拉力运动的距离为
拉力F做的功为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A 20 10
【详解】
[1]滑轮A为定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不改变力的大小,相当于等臂杠杆;滑轮B为动滑轮,不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可以省力,相当于省力杠杆。
[2][3]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滑轮A为定滑轮,只改变力的方向,则F1等于物体重力,为20N,滑轮B为动滑轮,且动滑轮上有两段绳子,则力F2为
14. 50N 1m 25N 2m
【详解】
[1] [2]由图可知,甲是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力,能改变力的方向,相当于等臂杠杆,物重50N,拉力为50N,货物移动1m,绳子也移动1m。
[3][4]由图乙是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要费一倍的距离,当物重50N时,拉力为25N,物体移动1m,绳子移动2m。
15.5.6
【详解】
由图知,力F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根据动滑轮的特点可得,,则拉力F为
F=nG=2×28N=56N
由图可知,拉力F的力臂为0.1m,由力和力臂的乘积称为力矩可知,拉力F的力矩为
56N×0.1m=5.6N·m
16. 20N 10 1
【详解】
[1]据动滑轮的特点有,拉力F1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相等,木块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f=2F1=2×10N=20N
[2]由题意知,绳子端移动的距离
s=2×0.5m=1m
F1所做的功
W=F1s=10N×1m=10J
[3]功率
17.改变力的方向(方便) 不省力 等臂 省力费距离 省力 几 几分之一 几倍
【详解】
根据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总结如下:
①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方便;但不省力.
实质:定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
②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省力费距离.
实质:动滑轮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杆.
③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用的力就是物体重或物体与动滑轮总重的几分之一;绳子移动的距离就是物体移动距离的几倍.
18. 见解析 见解析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 大气压 液体压强跟液体的深度有关
【详解】
(1)物体M沿斜面匀速下滑,因此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N,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f,从重心开始沿力的方向作各力的示意图,如图示.
(2)由图可见,支点为O点,动力为绳子的拉力,方向沿绳子向上;过支点向动力作用线作垂线,就可得到动力臂L,如图所示:
(3)在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长,速度大;经过下方的路程短,速度小.上方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下方空气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所以伞下方的气压大于伞上表面的气压,所以伞会被向上吸起来.(4)由图可知,此实验运用了平衡法,即大气压大小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通过计算水银柱的压强也就得出了大气压的数值.(5)帕斯卡裂桶实验是在一个装满水密封的木桶中插入一根很细、很长的管子,向管子内加水后,水柱升高后,木桶被胀破,说明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深度越高压强越大.
点睛:(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同时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分析出物体所受到的力:确定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方向.(2)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先确定支点位置,然后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就是力臂.(3)本题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分析:伞上方空气流速大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伞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受到升力作用被吸起来.(4)首先测出大气压的数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他借助水银利用了平衡法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5)帕斯卡裂桶实验;是证明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
19. 定 改变力的方向 2.4×104J 1200W 900kg
【详解】
(1)[1][2]由图知A处上方是一个定滑轮,其好处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3]上升8m时需要克服重力做功
W=Gh=mgh=300kg×10N/kg×8m=2.4×104J
[4]起重机做功的功率
P==1200W
(3)[5]由题知,O为支点,且OA=12m,OB=4m,箱子的重力
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可得

解得G配=9×103N,由得出配重m0的质量是
即B处的配重m0的质量是900kg。
答:(1) A处上方是一个定滑轮,好处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 起重机对箱子做了2.4×104J的功;起重机的功率是1200W。
(3) B处的配重m0的质量是900kg。
【点睛】
(1)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等臂杠杆,它的特点是:只能改变力的方向,而不省力;(2)已知货物的质量,根据W=Gh=mgh求出起重机所做的功,再利用P= 可求得起重机做功的功率;(3)由图示可知,若在右边添加配重物体使起重机不翻倒,应将O点视作支点,将整个机械看作杠杆,已知货物的重力和力臂OA以及力臂OB,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求所配重。
20. 增大 减小
【详解】
第一空.轮子不转动时推桌子属于滑动摩擦,轮子能转动时属于滚动摩擦,轮子不转动时更难推动桌子,说明滑动摩擦大于滚动摩擦,即用滑动代替滚动可以增大摩擦;
第二空.根据压强的公式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减小,即压杆做得较宽人可以起到减小压强的作用;
第三空.根据力臂的定义,从支点O向力F的作用线作垂线,O到垂足的距离即为力臂l,如图:
21.(1)
M=1/2 FL
(2)主动轮:M=FL=50N×0.04m=2N M 从动轮:M=FL=50N×0.12m=6N M
【详解】
(1)延长拉力作用线F,过支点O做拉力作用线F的垂线,即为拉力F的力臂,如图:

由于力F与OB的夹角为30°,根据数学知识可知,F的力臂的长度为L,
F的力矩表达式为:
M=FL;
(2)力和力臂的乘积叫力矩,则主动轮的力矩:
M=FL=50N×0.04m=2N M;
从动轮的力矩为:
M=FL=50N×0.12m=6N M.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