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5 七律 长征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仔细推敲,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比较恰当的解释。
尽开颜( )
A.大家全都笑了。
B.脸上都有了红润的颜色。
C.所有的人脸上都现出高兴的样子。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对于句中的一“暖”一“寒”,下面理解正确的有( )(多选)
A.一“暖”一“寒”不仅写出了当时的天气情况,还写出了人们的心理感受。
B.从“暖”和“寒”可以看出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两次战役是在不同季节发生的,从侧面反映出红军长征历时之长。
C.“暖”字形象地概括出巧渡金沙江后热烈沸腾的景象和战士们喜悦的心情;“寒”字形象地写出了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艰苦激烈、惊心动魄。
D.作者将两种截然相反的心理感觉进行对比,突出了红军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仔细推敲。(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比较恰当的解释)
3.只等闲( )
A.只要等到空闲的时候。
B.只不过是随随便便的事罢了。
C.只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事罢了。
4.万水千山( )
A.一万条河,一千座山。
B.无数的山和无数的水,实指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
5.三军( )
A.前军、中军、后军。
B.陆军、海军、空军。
C.对军队的统称。特指中国工农红军。
6.尽开颜( )
A.大家全都笑了。
B.脸上都有了红润的颜色。
C.所有的人脸上都现出高兴的样子。
7.对联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请你结合课文内容,选出下联。(填序号)
上联:腾跃五岭跨乌蒙,千山踏破 下联:( )
A.巧取金沙夺泸定,万水等闲
B.盘遐四海遨碧波,笑看苍穹
8.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
只等闲( )
A.只要等到空闲的时候。
B.只不过是随随便便罢了。
C.只不过是随随便便的事罢了。
二、填空题
9.多音字
磅:páng( ) bàng( )
尽:jìn( ) jǐn( )
10.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五岭逶迤腾细浪。
逶迤: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乌蒙磅礴走泥丸。
磅礴:_______________
走泥丸: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11.现在,人们重新举起了“长征精神”的大旗。对此,有人认为,“长征精神”已经过时了,现在再提是老生常谈;有人认为,“长征精神”永不过时,现在仍有必要弘扬“长征精神”。你怎么看待“长征精神”?举行一次讨论会,交流你的看法,然后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中的“苍龙”原指一种凶恶的龙,在词中指________。这里用的是____的修辞方法,所起的作用是陈述式的____句,表达了红军战士将消灭________,夺得最后胜利,抒发了将革命_____的壮志豪情。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以雪充饥最香甜
天下着鹅毛雪,四面的山都盖上了厚厚的白雪,山间的羊肠小道被雪埋没了。一支部队在雪地中艰苦地行进着。他们是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是奉党中央的命令到浙江南部去建立抗日根据地的。
队伍中,一位右手裹着绷带的首长不时地鼓动着战士: “战鼓冬冬,红旗飘飘,红军战士真英雄……”
他就是军政委刘英同志 。他的右手在战斗中负了伤 ,由于没有药品治疗,伤口已经脓了,胳膊又红又肿。高烧使刘英同志的嘴唇也枯焦了。同志们都劝他上担架,可他说什么也要跟着大伙一起走路,一起吃野菜草根。
部队已经在雪地上走了三天了,雪海茫茫,连野菜草根都难找。寒冷和饥饿在考验着红军战士。刘英同志一边走( )一边问战士( )你们说( )世界什么东西最甜( )什么东西最香( )大家纷纷说 ( )白糖最甜( )米饭最香( )有的边说边咂着嘴,好象香喷喷的大米饭就摆在眼前似的。刘英同志却说:“为革命事业,以雪充饥也感到最甜最香,你们说是吗?”说完,就顺手抓起一把雪,津津有味地吞咽起来。
看着负伤的首长这样坚定,这样乐观,战士们也不怕寒冷和饥饿了。
13.给短文中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1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茫茫:_____________ 。
津津有味:______________。
15.写出下列词语反义词。
寒冷──( ) 坚定──( )
16.读了这篇短文,你感受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材料一:下面是四川地区公布的学生体质状况最新调查结果。(箭头多少代表升降幅度)
调查项目 升降幅度 检测项目 升降幅度
身高 ↑ 肺活量 ↓↓↓
体重 ↑ 视力 ↓↓↓
胸围 ↑ 男1000米跑、女子800米跑 ↓
材料二:据媒体报道,某中学新生入学军训,有53%的新生怕跑步、跑不动、跑不远,一累就虚脱。某班进行站姿训练,不到15分钟,全班50人竟有5人晕倒。
材料三:四川地区为了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祖国需要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阳光体育运动”在全地区全面启动。
17.从材料一、二中,你发现我区青少年体质状况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阳光体育运动”中“阳光”有哪两层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为“阳光体育运动”拟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出自《七律·长征》,原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给人温暖的感受。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所以“尽开颜”意思是:所有的人脸上都现出高兴的样子。
2.ACD
【详解】
颈联中的“暖”和“寒”这一对反义词,是诗人精心设计的两个感情穴位。“暖”字温馨喜悦,表现的是战胜困难的欢快;“寒”字冷峻严酷,传递的是九死一生后的回味。两个形容词是精神的巨变,又是感情的裂变,含不尽之意于其中,显无穷之趣于其外,摇曳多姿,起伏跌宕,张驰有致。
3.C
4.B
5.C
6.C
3.略
4.略
5.略
6.略
7.A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掌握及所学课文内内容的理解。
对联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对联特点是:①字数相等。这是对联的基本要求,也是对联形式工整的前提。
②断句一致,词性相对。即上联的一个字对应下联的一个字,上联的一个词对应下联的一个词,上联的一个短语对应下联的一个短语。同时对应位置上的字词应具有相同的词性。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等等。
③语义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含义要相互关联,上下联内容合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语义。
④仄起平落,平仄相合。即上联的最后一个字用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用平声。除此以外,上下联对应位置上的字要尽可能平仄相反,使得对联读起来抑扬顿挫,优美动听。
腾越五岭跨乌蒙,千山踏破取自毛泽东《七律·长征》的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再结合上述对联的相关内容可知,下联应是巧取金沙夺泸定,万水等闲,取自毛泽东《七律·长征》的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8.C
【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句翻译的识记。
只等闲:出自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全诗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万水千山只等闲的意思是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只等闲的意思是:只不过是随随便便的事罢了。选择C选项。
9. 磅礴 磅秤 尽力 尽管
【详解】
本题考查多音字组词。
“磅”读音为páng时,指(气势)盛大,雄伟。可组词为:磅礴、气势磅礴。
读音为bàng时,指英制质量单位。可组词为:过磅、英磅。
“尽”读音为jìn时,指所有的。可组词为:尽责、尽头。
读音为jǐn时,指力求达到最大限度。可组词为:尽管、尽早。
10. 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 指山势高大、险峻 用泥做的丸子,这里指乌蒙山 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详解】
略
11.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略
12. 国民党反动派 设问 肯定 反动派 进行到底
【详解】
略
13.(1),(2):“ (3),(4)?(5)?” (6):“ (7), (8)!”
14. 广阔深远,看不到边际。 吃得很有味道。
15. 炎热 动摇
16.红军在雪地中艰难地前进,军政委刘英通过吃雪,鼓励大家战胜饥饿和寒冷。这个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红军坚定、乐观。
13.略
14.略
15.略
16.略
17.体质下降。
18.阳光下(或操场上、大自然中、户外),充满活力(或体魄强健、意志坚强)。
19.参加体育运动,争做阳光少年。
【详解】
(1)分析图表应注意:①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②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③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
(2)此题考查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时,先从给出的材料里提取答题的信息点,然后予以综合解答。
(3)此类试题常常给定一个主题,让考生根据这一主题拟写标语,考生答题时首先要了解标语的特点,主题突出,字数简洁,活用修辞,语言要温馨委婉。
故答案为:(1)体质下降。
(2)阳光下(或操场上、大自然中、户外),充满活力(或体魄强健、意志坚强)。
(3)参加体育运动,争做阳光少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