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12*故宫博物院
一、选择题
1.与“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表达意思不一致的句子是( )。
A.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真是令人惊叹啊!
B.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怎能不令人惊叹
C.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能不令人惊叹吗
D.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令人惊叹。
2.下面的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奇巧的池馆水榭。
B.雪片跟冷风把人们关进屋里,连门板都上得严丝合缝。
C.他只会装些对工作有用的东西,并将这些东西分门别类,放置得井然有序。
D.班会上,大家深刻反思了这次比赛失利的原因,教室里一派庄严肃穆的气氛。
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和加点词语的意思最接近?请你把它找出来
3.羊圈 ( )
A.圆圈 B.棚圈 C.圈地 D.圈套
4.负约 ( )
A.负债 B.胜负 C.负罪 D.负义
5.题写 ( )
A.题诗 B.主题 C.题目 D.问题
6.环顾 ( )
A.顾客 B.顾全 C.顾盼 D.兼顾
7.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内庭 肃穆 气氛
B.水谢 政务 御膳房
C.废墟 崇祯 顺贞门
8.下面每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亭台楼阁 青松翠柏 色彩鲜明 井然有序
B.和谐统一 池馆水榭 雄伟壮丽 龙凤呈祥
C.滕罗翠竹 花坛盆景 相互衬映 烟雾缭绕
二、填空题
9.近义词。
独特—________ 矗立—________ 迥然不同—________
湛蓝—________ 庄严—________ 井然有序—________
10.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正确的标点。
树木( )花草美化环境的本领很大( )它们是( )氧气制造厂( )能释放出大量氧气供人类利用( )它们是( )气候调节器( )能吸热( )遮光( )调节气温( )它们还是( )气体净化所( )能降低风速( )减少沙尘和工业粉尘( )并吸收有害气体( )
三、语言表达
11.设计导游词
游故宫的时候,你打算为家人讲解_____________这个景点。结合课文中的材料和你自己搜集的材料,为家人准备一份导游词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按要求写句子。
1.弯弯的内金水河横贯东西。(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①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十二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甲】同台基上的白色栏杆相互(衬托 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②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乙】龙身周围还(衬托 衬映)着流云火焰。
③三大殿建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钟楼,全长约八公里。
④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皇帝端坐在宝座上,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文武百官分列左右,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13.选词填空
【甲】同台基上的白色栏杆相互(衬托 衬映)______________。
【乙】龙身周围还(衬托 衬映)着流云火焰____________。
14.选文①②④段分别介绍了太和殿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15.这是一段关于“太和殿”屋檐装饰的介绍,放在哪一段中合适?( )
太和殿檐角尖端上的装饰物从左起,第一为骑凤仙人,其次为龙、凤、狮子、海马、天马、狎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装饰物越多,建筑等级越高。
A.第①段 B.第②段 C.第③段 D.第④段
16.可否将第①段画线句改为“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为什么?请结合画线句中加点词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在介绍太和殿的内容中插入第③段的原因:从内容看__________;从结构看__________。
古迹(节选)
陈亚丽
先就园林景观来看,作为皇家园林的北海公园,无疑是大手笔园林设计的典范。北海的布局不是随意为之,而是根据中国古老神话而来的。传说仙界的宫苑分“一池三山”,即“一池”东海,“三山”蓬莱、瀛洲、方丈。北海严格按照这个模式建造,“一池”是太液池,“三山”就是琼花岛、团城、犀山台。在这种建筑格局之下的园林,自然就多了一份庄重的气质。相比北海公园的严格布局,苏州园林的布局可就没那么多典故可循了。它也不讲究对称,庭院回廊的设计极少有重复之处。苏州园林也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柱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远望的时候仿佛游览宋元工笔云山或者倪云林的小品, 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在山间” 。
在苏州园林中游览,能忘记身在苏州城,但在北海公园中游览,却能感受到整个北京城的博大。北海里最著名的建筑物白塔,坐落在一个山顶的大型平台上:“巨大的塔身,沉郁,厚重,遮住半个天。在白塔身旁,居高临下,俯视京华,气象万千。环抱白塔的北海,是面擦得锃亮的大镜子。整个北京从四外托着这面大明镜,笼罩在淡淡的白烟里。中南海的湖光烟树对面相望;故宫化作一面黄琉璃瓦的海洋;西山黛色,若有若无。环顾天宇低垂,陷到脚下。这时,谁不万虑俱消、心旷神怡呢!”
(选自《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8.解释词语。
居高临下:______________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
19.仙界的宫苑分“一池三山”中 “一池” 指 ,“ 三 山 ” 指 、 、 ;北海公园的“一池三山”中 “一池” 是 ,“三山”就是 、 、 。
20.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用“ ”画出拟人句。
21.北海公园和苏州园林有什么不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略
2.D
【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D中“庄严肃穆”在形容气氛时,一般用于比较大的、极严肃的场合(最常见是追悼会),这里用来形容班会,即使班会上气氛不是很活泼,“庄严肃穆”也不恰当。
3.B
4.D
5.A
6.C
3.
本题考查多义字的辨析。
“羊圈”中“圈”的意思是养家畜的棚栏。
A项,“圆圈”中“圈”的意思是环形,环形的东西。
B项,“棚圈”中“圈”的意思是养家畜的棚栏。
C项,“圈地”中“圈”的意思是划界,围住。
D项,“圈套”中“圈”的意思是 一定的范围、格局。
4.
本题考查多义字的辨析。
“负约”中“负”的意思是背弃;辜负。
A项,“负债”中“负”的意思是亏欠;拖欠。
B项,“胜负”中“负”的意思是失败.
C项,“负罪”中“负”的意思是担负;背负。
D项,“负义”中“负”的意思是背弃;辜负。
5.
本题考查多义字的辨析。
“题写”中“题”的意思是写上;签上。
A项,“题诗”中“题”的意思是写上;签上。
B项,“主题”中“题”的意思是中心思想。
C项,“题目”中“题”的意思是概括诗文或讲演内容的词句。
D项,“问题”中“题”的意思是题目。
6.
本题考查多义字的辨析。
“环顾”中“顾”的意思是看;环视。
A项,“顾客”中“顾”的意思是购买货物。
B项,“顾全”中“顾”的意思是照管;注意。
C项,“顾盼”中“顾”的意思是看。
D项,“兼顾”中“顾”的意思是照管;照顾。
7.C
【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A.“内庭”应改为“内廷”。
B.“水谢”应改为“水榭”。
8.C
【详解】
C藤萝翠竹
9. 特殊 耸立 大相径庭 深蓝 庄重 井井有条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独特:独有的;与一般不同的。故近义词为“特殊”;
矗立:高耸地立着。故近义词为“耸立”;
迥然不同:迥然:相距很远或差别很大的样子。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故近义词为“大相径庭”;
湛蓝:状态词。深蓝色(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故近义词为“深蓝”;
庄严:庄重而严肃。故近义词为“庄重”;
井然有序: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故近义词为“井井有条”。
10. 、 。 “ ” , ; “ ”, 、 、 ; “ ”, , , 。
略
11. 太和殿 爸爸妈妈,今天由我为你们当一天的导游。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如皇帝即位、生日、婚礼等。太和殿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
【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称呼、概括介绍和重点讲解部分。作答本题时,先是称呼,今天是为家人做导游,称呼可以为:爸爸妈妈。然后点明旅游的景点:太和殿,接着抓住故宫的景物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家人进行介绍即可。
12. 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四角有角楼。
【详解】
考查了句子的改写,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
1.考查改写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有比喻词:弯弯的内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2.缩句,去掉句子的枝叶等修饰词,只剩下主语,谓语,宾语:四角有角楼。
13. 衬映 衬托
14. 外观 内景 用途
15.A
16.不可,原句以具体数字“二十八米”“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说明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宫殿,突出太和殿的雄伟壮观。
17. 强调三大殿建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点明紫禁城作为权力中心的政治地位 为后文介绍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做铺垫
13.
本题考查选词填空。衬托:指陪衬,使明显突出。衬映:衬托映照甲:分析语境,本句的句义是白色栏杆与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共“同映照,达到了‘色彩鲜明,雄伟壮丽’视觉效果,所以应用衬映"”。乙:分析语境,“流云火焰”与龙身,前者为次,后者为主。前者是为了烘托龙的气势,所以应用衬托。
14.
考查语段內容。第一段:本段介绍了太和殿的高度、面积,在天空之下的辉煌与它正面给人的“色彩鲜明、雄伟壮丽”的观感。本段揎写的是太和殿的外观。第二段:本段描写了太和殿正中的方台,方台上面的宝座,宝座背后的雕龙屏,方台两边的金柱中央藻井的雕金蟠龙,梁枋间的彩画。本段指写的是太和殿的内景。第四段:本段介绍了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介绍的是它的用途。
15.
读文可知,第一段介绍的是太和殿的外观,第二段介绍的是太和殿的内景,第三段介绍的是太和殿的建造位置,第四段介绍的是太和殿的用途。题目中的给出的语句介绍的是太和殿檐角上的饰物,是站在殿外看到的,所以应放在介绍其外观的第一段。
16.
考查说明文的语言。原句中列举了准确的数字二十八米“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这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介绍了太和殿的高度和面积,从而证明了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更易使读者信服,使读者能直观的感受到太和殿的雄伟壮观。而改句则没有这种表达效果,所以不可改换。
17.
考查语段作用。从内容上来看,第三段介绍的是三大殿建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而且“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这种建筑布局,强调了紫禁城作为全国政治中心的重要地位,突出了皇权至上的封建理念。从结构上来看,正是因为太和殿建立在中轴线上,地位尊崇,所以才会把太和殿作为举行一些重大典礼的地方,所以第三段为下文做了铺垫。
18. 1.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心情愉快,精神舒畅。
19.东海 蓬莱 瀛洲 方丈 太液池 琼花岛 团城 犀山台
20.环抱白塔的北海,是面擦得锃亮的大镜子。 中南海的湖光烟树对面相望
21.在苏州园林中游览,能忘记身在苏州城,但在北海公园中游览,却能感受到整个北京城的博大;苏州园林的布局没那么多典故可循,而北海的布局是根据中国古老神话而来的。
18.略
19.略
20.略
21.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