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本单元童话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单元的童话充满着奇妙的想象,里面的人物大都具有非凡的能力。
B.《海的女儿》是瑞典作家安徒生的作品,描写了奇幻的海底世界。
C.《宝葫芦的秘密(节选)》里,有了宝葫芦,人们要什么就有什么。
D.《巨人的花园》中,由于孩子们的到来,春天的美景重现花园,触动了巨人,也让巨人不再自私。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里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他( )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
(2)鹅便( )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3)这个字怎么写?我( )了。
(4)任岁月潺潺流淌,不能( )的,始终是老师深情的目光。
A.抬头 昂首 忘怀 忘记 B.昂首 抬头 忘记 忘怀
C.抬头 昂首 忘记 忘怀 D.昂首 抬头 忘怀 忘记
3.下列各句中,不含有心理描写的一句是( )
A.小人鱼亲吻着王子的手。她觉得自己的心在破碎。
B.小人鱼把紫金帐篷的帘子掀开。
C.小人鱼迫切地想要看看她的美貌。
D.她笑着,舞着,但是死的念头一直在她心中。
4.下列关于本单元童话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宝葫芦的秘密》(节选)里,有了宝葫芦,人们要什么就有什么。
B.《巨人的花园》中,由于孩子们的到来,春天的美景重现花,触动了巨人,也让巨人不再自私。
C.《海的女儿》中,最年幼的那位公主与其他公主不一样,她没有腿,她的下身是一条鱼尾。
5.括号里的词语不是画线词语的近义词的一项是( )
A.小男孩用他那会说话的眼睛凝视着巨人。(注视)
B.巨人的花园里仍然是冬天。(果然)
C.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快乐)
D.巨人被喧闹声吵醒了。(吵闹)
二、填空题
6.根据要求完成句子。
A.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
B.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
A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季节)的景色写出了花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B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写出了花园景色的变化。这两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写法,花园景色的变化让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7.日积月累。
(1)人们常用“少年不知勤学苦,_______”来告诫年轻人抓住好时光好好读书,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2)在我们的教室墙上贴着“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名言警句。
(3)“一日读书一日功,_______”让我明白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贵在坚持。
(4)在期末迎考动员会上,校长说:“学习不怕根底浅,_______。”
三、语言表达
8.口语交际。
你一定看过很多童话故事吧,请选择一篇你最喜欢的介绍给大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不改变意思,给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1.巨人被孩子们的喧闹声吵醒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世界上失去了的一切被小人鱼想起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唤来寒冬的,难道不是巨人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葆难道不想拥有一个宝葫芦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样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家里的那几棵长得又瘦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可怜巴巴的样儿,比谁的也比不上。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再棒也没有的向日葵。”可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可是我总还是要想到它。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
10.文中加点的“它”指的是( )
A.宝葫芦 B.奶奶的故事 C.算术题 D.向日葵
11.长大了的“我”是怎样想起宝葫芦的?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来。
12.读第2自然段,说说在种向日葵的问题上“我”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发挥想象,补全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______________。”
14.读画横线的句子,你觉得王葆的这种想法对不对?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巨人的花园(节选)
巨人看见这个情景,心也软了。他对自己说:“我多么自私啊!现在我明白为什么春天不肯到这儿来了。”他十分后悔自己先前的举动。
他轻轻地走下楼,静悄悄地打开前门,走进花园里。孩子们看见他,非常害怕,立刻逃走了,花园里又出现了冬天的景象。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开,因为他的眼里充满了泪水,看不见巨人走过来。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他,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们也飞来歌唱。
15.选文中的“这个情景”指的是____________。“先前的举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画出巨人有所改变的句子,从这些句子可以看出 。
17.春天为什么不肯到巨人的花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学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9.习作。
你定读过很多童话故事比如:《拇指姑娘》《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姑娘》,可能还读过《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郑渊洁的童话》,请你也展开奇妙的想象,来写一写童话。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本题考查课文理解。ACD叙述正确,B选项错误,《海的女儿》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2.B
【详解】
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运用,理解词语含义,然后结合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抬头:意思是抬起某人的头抬头一看或者是取得进展。
昂首:指仰着头。
忘记:是记忆中的一个特殊功能。人类的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非常多。而忘记使得人只保留重要的、相关的信息,减轻大脑空间压力,有积极意义。
忘怀:指忘记;不放在心上。
【点睛】
3.B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人物描写中的心理描写,仔细分析每个选项,可以得出不含有心理描写的是B项,这是一个动作描写,没有心理描写。
4.C
【详解】
本题考查了童话及神话故事,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其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A、B、D说法正确;
C.有误,《海的女儿》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作品,主要讲的是海王国有一个美丽而善良的美人鱼,美人鱼爱上了陆地上英俊的王子,为了追求爱情幸福,不惜忍受巨大痛苦,脱去鱼形,换来人形,但王子最后却和人间的女子结了婚。巫婆告诉美人鱼,只要杀死王子,并使王子的血流到自己腿上,美人鱼就可回到海里,重新过无忧无虑的生活,可她却为了王子的幸福,自己投入海中,化为泡沫。最年幼的公主为了王子变成人,她的下身是腿。
5.B
【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要积累近义词组,分辨意义上的细微差别,并注意其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感彩等方面的区别。
ACD是近义词。B仍然的意思:仍旧,照样——表示某种情况持续不变;还。修饰动词、形容词。仍然近义词:依然、依旧。
6. 春 夏 秋 冬 漂亮 凋谢 飄落 对比 快乐应当与大家分享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通读A句,可知该句通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写出了花园四季的美。
细读B句,可知该句子通过“凋谢”和“飄落”两个词语写出了花园景色的变化,A句写的是花园的美丽,B句写的是凋谢后的景色,这两句用的是对比的手法,结合课文可知,巨人由于自私而把孩子们赶出了花园,花园从此不再有春天,巨人的花园终年是寒冷。而当孩子回到了巨人的花园后,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通过描写花园的变化告诉我们快乐应当与大家分享的道理。
7. 老来方知读书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 一日不读十日空 只要迈步总不迟
【详解】
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的识记。
(1)“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意思是少年不懂得勤奋刻苦地学习,等到老了才知道读书太迟了。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意思是如果你想要成功到达高耸入云的知识山峰的山顶,勤奋就是那登顶的唯一路径;如果你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两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条件,表明了勤奋是学习的主要点。
(3)“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意思是读一天书就有一天的收获,但如果有一天没读书就会丢失十天的读书的收获,因为读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天天都要学习。
(4)“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意思是学习不怕基础差,只要开始努力学习就不算晚。
8.《皇帝的新装》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是其代表作之一。以前,有一位特别喜欢穿新衣服的皇帝。两个骗子说,他们可以编织神奇的衣服,看谁聪明,谁是傻瓜。皇帝给他们奖励了许多金银宝物,为他们编织新衣服。所以这两个骗子用空手编织在一起。在游行之前,皇帝走在街上,肚子上穿着一件不存在的新衣服。每个人都称赞他,没有人敢说他是裸体的。只有一个孩子说实话:“皇帝没穿衣服!”但皇帝仍然脸红着完成仪式。这篇童话通过一个愚蠢的皇帝被两个骗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见的——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装,赤裸裸地举行游行大典的丑剧,深刻地揭露了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褒扬了无私无畏、敢于揭假的天真烂漫的童心。
【详解】
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个在圣诞夜卖火柴的小女孩,因为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小女孩一天没有吃东西。她又冷又饿,她擦亮了第一根火柴,看见了温暖的火炉。她擦亮第二根火柴,看见了喷香的烤鹅;她擦亮了第三根火柴,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她擦亮第四根火柴,看到了久违的外婆。小女孩害怕火柴熄灭,外婆就会和火炉、烧鹅、圣诞树一样消失不见,就擦亮了一整把火柴,想让外婆留在自己身边。最后小女孩嘴角带着微笑死去,没有人知道她在生前最后一刻看到的美好情景。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无情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罪恶。
9. 孩子们的喧闹声把巨人吵醒了。 小人鱼想起了在这世界上失去了的一切。 唤来寒冬的,是巨人那颗任性、冷酷的心。 王葆想拥有一个宝葫芦。
【详解】
1.考查被字句改把字句。“被”字句改“把”字句原则是把“被字句”前后主语调换即成为“把字句”。把“被”改成“把”。即成为“把字句”。
2.考查被字句改陈述句。主语“小人鱼”提前,谓语是“想起了”;宾语“在这世界上失去了的一切”放最后。
3.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4.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点睛】
10.A
11.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样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
12.“我”和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的向日葵又瘦又长,谁的也比不上,“我”想要一棵最好的向日葵,所以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13.我想让宝葫芦给我勇气,让我向同学道歉,让我们和好如初。
14.我觉得不对,因为和同学比赛应靠自己的真实能力,而不是投机取巧。
10.
本题考查代词的理解。根据后文可知,“它”指的是“葫芦”,即宝葫芦。
11.
文章第一自然写了我长大后,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样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
12.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从第二自然段可知,我与同学们比赛种向日葵,我的向日葵长势不好,让我想到了宝葫芦,要是有这样的宝葫芦,我就能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
13.
考查续写句子的能力。接着根据开头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然后连贯地把句子写下来。
14.
本题考查阅读感悟与观点的表达。此题为开放性题,只要能结合文本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出充足的理由,写出自己的观点即可。
15. 小男孩挨不到树枝,哭得很厉害 吓跑孩子们,还在花园的四周砌高墙,挂布告牌
16.他轻轻地走下楼,静悄悄地打开前门,走进花园里。 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他,放到树枝上。 巨人的动作十分小心,怕吓到孩子们
17.因为巨人太自私,不让孩子们到花园里玩。
18.我明白了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
15.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由课文前面内容“一个很小的孩子在树下伤心地哭着,因为他的手够不着树枝。看到窗外这个情景,巨人的心软了。”可知“这个情景”指的是什么。
由课文前面内容“有一天,巨人回来了,他看见在花园里玩耍的小孩儿,很不高兴,大声喊道:‘你们在这里做什么?’孩子们都被吓跑了。第二天,巨人在花园四周筑起了一道高墙,还挂了一块告示牌:‘不准擅入,违者重惩。’孩子们没有地方玩儿了,放学后只好在高墙外转来转去。”可知“先前的举动”指的是什么。
16.
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分析。
文章前面写了巨人不允许小孩子来到自己的花园,他吓跑孩子们,还在花园的四周砌高墙,挂布告牌。后来他看到孩子们来到花园后,春天也跟着来了,巨人为自己先前的举动感到后悔,他没有像上次一样吓跑孩子,而是轻轻地走下楼,静悄悄地打开前门,走进花园里。孩子们看到巨人都害怕的跑开了,只有那个小男孩没有跑开,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他,放到树枝上。
“他轻轻地走下楼,静悄悄地打开前门,走进花园里。”“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他,放到树枝上。”这些都是巨人有所改变的句子。从“轻轻地走”“静悄悄地打开”“悄悄地走”“轻轻抱起”可知巨人此时的动作十分小心,怕吓到孩子们。
17.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文章开始写了巨人拥有一座美丽的花园,但他却不准任何人进入,所以春天来不肯来到巨人的花园,花园变得不再美丽。
18.
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与分析。
课文讲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很生气,就筑起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只有冬天,直到一天孩子们从墙洞里爬进来,春天也就来了,后来在孩子的启发下,巨人拆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世人生活在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告诉我们快乐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道理。
19.示例:
会飞的小母鸡
有一只小母鸡,叫做合合。它看到天上的小鸟飞来飞去,心里很羡慕。心想:“如果我能够飞上天该多好啊!”
于是,它学着小鸟扇动翅膀学习飞行,可是,没飞多远,就重重地摔到地上了。它不甘心,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坚持继续学习飞行。终于,它学会了飞翔。它决定用它的新本领帮助其他的朋友。
这一天,它在天上飞呀飞,来到了邮递员蜗牛公公的身边。合合说:“蜗牛公公,您要去哪里呀?”蜗牛公公回答道:“我要去送信。”合合开心地说:“让我来帮助您吧。”蜗牛公公对它说:“太感谢你了。”就这样,小鸡合合帮助蜗牛公公很快地把信送到了。
送完了信,小鸡合合来到了山脚下,它停下来休息。它看到了小蚂蚁豆豆正在往山上爬。原来,它要去山上采果子。小鸡合合说:“豆豆,我来带你上山吧。”豆豆说:“你又不会飞,怎么带我?”豆豆的神神秘秘地说:“那你闭上眼睛,爬到我身上来试试吧。”小蚂蚁豆豆半信半疑地爬了上去。小鸡合合张开翅膀飞了起来,没多久就把豆豆送到了山顶上。这可把豆豆高兴坏了!
傍晚,小鸡合合往家里飞了,这时,它听说小白兔点点生病了。可是,它们家离医院太远了,只能待在家里,没法去看病。小鸡合合背着小白兔飞到了医院里,小白兔的爸爸妈妈十分感谢。小鸡合合却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就这样,小鸡合合成为了大家最喜欢的动物了,大家都很喜欢它。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童话作文。
童话作文的写作要求:
第一:童话中的幻想是生活的反映,因此要植根于现实。
第二:童话中的夸张一定要突出事物的本质。脱离事物本质的夸张,只能让人感到荒诞、不可信,也就失去了童话的教育意义。
第三:童话中的拟人,一定要抓住事物的特征,符合动植物的特征。
第四:在一篇童话中,表现手法要多样,这样会使你的童话故事显得生动感人。
第五:语言简洁活泼,符合儿童的语言特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