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不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B.1980年深圳对外开放
C.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D.我国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中说:“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据此,某校对“当今的开放和近代的开放”展开探究。以下学生的思考中,正确的是
A.“当今的开放”是在独立自主基础上的主动开放
B.“近代的开放”是在落后挨打下的主动开放
C.“当今的开放”是从长江流域开始的
D.“近代的开放”是从黄河流域开始的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外开放开始起步。那么我国最初打开对外开放的“窗口”开始于
A.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创办 B.开辟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D.将海南岛列为经济特区
4.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实行改革开放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2001年,中国加入了: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盟
D.东盟
6.20世纪80年代来,中国沿海地区形成的开放格局是( )
A.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发区
B.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发区一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开放城市一经济特区一沿海经济开发区
D.沿海经济开发区一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
7.为了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今年(2021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多少周年?( )
A.二十周年 B.三十周年 C.五十周年 D.一百周年
8.我国对外开放是一个由“引进来”到“走出去”、由“走向世界”到“引领世界”的过程。其中“走出去”是指( )
A.建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实施“一带一路”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9.2019年,博鳌亚洲论坛举行“一带一路:为全球化‘修路’”分论坛。这表明
A.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B.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C.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证明我国步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10.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 )
A.设立4个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建立浦东开发区 D.划定海南经济特区
11.世界贸易组织是处理世界贸易问题的重要国际组织,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该组织,这必将对我国产生深远影响。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其影响的是( )
A.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B.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C.揭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序幕 D.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
12.深圳从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蜕变成繁华美丽的现代化城市,得益于我国在对外开放中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开放沿江、边境城市等
13.下图是历史课堂上同学们整理的学习笔记,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经济特区的建立 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
A.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B.祖国的和平统一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4.下列说法中,对下表信息概括最全面的是( )
时间 开放层次 涉及城市或地区
1980、1988年 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1984年 沿海开放城市 大连、秦皇岛、天津等14个城市
1985~1990年 沿海经济开发区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浦东新区等
1992年以后 沿江、沿边和内陆开放城市 武汉、太原、凭祥等
A.一个国家要发展,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 B.沿海开放城市使对外开放由点连成了线
C.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D.至今,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
15.2020年,是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如今的浦东,地区生产总值是1990年的211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1647元。浦东这30年的变化说明(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B.浦东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C.我国对外进出口贸易不断增长 D.我国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二、综合题
16.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2021年是改革开放43周年,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领袖风采】
(1)请你用一句话评价邓小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农村巨变】
(2)小岗村生产队收人对比表,请问农民增收的主要得益于什么土地制度?
【开放窗口】
“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3)写出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
(4)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17.我的家乡——上海
上海历史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缩影。从上海历史发展的各片段,感受家乡的变化,历史的进步。
(1)将上述图片中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按时代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2)请你为图B写一段说明。
(3)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确定一个视角,谈谈你对家乡上海百余年发展的认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80年深圳对外开放,是对史实的陈述,故B符合题意。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我国已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我国基本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均是历史结论,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2.A
【详解】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当今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基础上的主动开放,有利于引进外国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A正确;“近代的开放”是在落后挨打下的被动开放,B排除;“当今的开放”,“近代的开放”都是从东南沿海地区开始,CD排除。故选A。
3.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窗口,A正确;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发展,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累了经验,1985年,开辟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又相继开放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BCD都是经济特区设立后才有的,排除。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中国对外开放知识点来解答此题。
4.B
【详解】
依据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起步,1980年首先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1985年开放沿海城市,加强了对外经贸往来,出现了题干中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的现象,B项正确;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属于对内改革范畴,排除C项;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B项符合题意;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是在1991年,欧盟是在欧洲地区,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欧盟和东盟都不包括中国,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6.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设立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沿海经济开发区,后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现在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A项正确;BCD项排序错误,排除BCD项。故选A项。
7.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中国主动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潮流,积极开放融入世界。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今年(2021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21-2001=20周年,A项正确。BCD项的时间不对,排除BCD项。故选A项。
8.D
【详解】
根据材料“我国对外开放是一个由“引进来”到“走出去”、由“走向世界”到“引领世界”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12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地进入经济全球化,获得参与制定规则和竞争的有利位置,属于“走出去”,D项正确;“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都属于“引进来”,排除AB项;实施“一带一路”属于“引领世界”,排除C项。故选D项。
9.B
【详解】
根据材料“博鳌亚洲论坛举行‘一带一路:为全球化‘修路’’”可知,材料反映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对外开放,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排除A项;材料没有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排除C项;我国还没步入发达国家行列,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0.B
【详解】
根据“1984年”、“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等信息可知符合这个描述的“大胆行动”是开放14个沿海城市,B项正确;设立4个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排除A项;建立浦东开发区是在1990年,排除C项;划定海南经济特区是在1988年,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揭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序幕,C项符合题意;我国正式加入该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排除A项;我国正式加入该组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排除B项;我国正式加入该组织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12.A
【详解】
1980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4 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的发展变化显然得益于经济特区的设立,A项正确;开放沿海城市是1984年,排除B项;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是1985年,排除C项;开放沿江、边境城市等是在沿海经济开放区之后,排除D项。故选A项。
13.A
【详解】
根据材料“学习笔记”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即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在我国农村进行的改革主要是于1978年底开始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进行的改革主要是于1984年开始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A项正确;材料与“祖国的和平统一”关联不大,排除B项;材料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排除C项;材料是1978年后的改革开放的成就,与“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关联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
根据表格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表格反映的是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被誉为夜崛起之城”;1984年,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1988年,增设海南经济特区;1990年,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由此可见,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D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闭关自守,排除A项;“沿海开放城市使对外开放由点连成了线”概括不全面,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排除C项。故选D项。
15.D
【详解】
浦东新区30年的变化,说明我国改革开放成效显著,见证了浦东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缩影,D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是21世纪初,排除A项;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深圳,排除B项;材料没有说明对外进出口贸易的增长,排除C项。故选D项。
16.(1)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答对意思即可得分,但是多于一句话不给分)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4)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只答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也可)
【详解】
(1)据所学可知,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答对意思即可得分,但是多于一句话不给分)。
(2)据材料“1976年”与“1979年”小岗村粮食产量及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的变化,主要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据所学可知,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分别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4)据所学可知,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只答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也可)
17.(1)E,B。
(2)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军侵略的魔爪伸向上海闸北区,发动一·二八事变。1月29日上午,数架飞机从停靠在长江上的航空母舰起飞,疯狂轰炸了不设防的上海闹市区。其中,有六枚炸弹准确命中了位于宝山路的商务印书馆总厂。总管理处及四个印刷厂、栈房瞬间中弹起火,最终全部焚毁。日本人炸毁商务印书馆的目的在于妄图斩断中华文化根脉。
(3)上海的发展是中国百年近代史的缩影。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列强纷纷涌入上海,在上海设立了租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掀起洋务运动,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这次事变中商务印刷馆被日军炸毁;新中国成立后推行土地改革,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开放,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标志。
【详解】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一大会议情景”指的是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江南制造总局的创办是在中共一大之前;商务印书馆被炸毁则是在1932年,所以应该按顺序填入E,B。
(2)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军侵略的魔爪伸向上海闸北区,发动一·二八事变。1月29日上午,数架飞机从停靠在长江上的航空母舰起飞,疯狂轰炸了不设防的上海闹市区。其中,有六枚炸弹准确命中了位于宝山路的商务印书馆总厂。总管理处及四个印刷厂、栈房瞬间中弹起火,最终全部焚毁。而日本人炸毁商务印书馆的目的则在于妄图斩断中华文化根脉。
(3)综合所学内容可知,由材料中的几幅图片可以看出,这些图片反映了近代上海的发展,而这些发展史与中国近代史息息相关。由此可知上海的发展是中国百年近代史的缩影。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列强纷纷涌入上海,在上海设立了租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掀起洋务运动,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这次事变中商务印刷馆被日军炸毁;新中国成立后推行土地改革,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开放,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标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