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4-15 09:16: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导致商朝灭亡的著名战役是( )
A.阪泉之战 B.牧野之战 C.涿鹿之战 D.淝水之战
2.考古发现,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王大墓里,殉葬的奴隶有400多个,他们有的和狗、马同葬,地位和牛马猪狗同等,商朝的最后一个王是( )
A.武王 B.纣王 C.文王 D.桀
3.以下各项中人物与事迹对应错误的是(  )
A.禹﹣﹣夏朝的创立者 B.汤﹣﹣商朝的建立者
C.纣﹣﹣迁都殷的商王 D.周武王﹣﹣西周的建立者
4.商纣王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 酷刑,残害人民。推翻其统治的是
A.禹 B.启 C.汤 D.周武王
5.公元前21世纪,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其标志是
A.夏朝的建立 B.商朝的建立 C.西汉的建立 D.秦朝的建立
6.下边形势图可用于研究
A.国家的产生 B.春秋争霸战争
C.西周的分封制 D.朝代的更替
7.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登上了王位,“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A.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B.是一种历史的进步现象
C.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 D.是一种历史倒退的现象
8.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这种制度开始于
A.舜传位于禹 B.禹传位于儿子启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汉武帝大一统
9.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西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信息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A.郡县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10.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以上解读源于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
11.为了防范蛮夷入侵,周王将三个最得力的辅臣召公、周公、太公分封在山戎、东夷、淮夷三个最大威胁的附近。材料表明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 )
A.促进经济发展 B.推动民族交融 C.传播中原文化 D.巩固西周统治
12.从以下两幅历史地图中你能判断出的历史朝代分别是
A.夏、商 B.商、西周 C.西周、东周 D.春秋、战国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桀是一个奢侈而暴虐的君主,他搜刮民财,建造华丽的宫殿,终日饮酒作乐,引起民众强烈不满……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西周末代君主幽王昏庸无道,为博褒姒王妃一笑,烽火戏诸侯。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的知识,总结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周武王……接着又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是被封的第一个。武王封尚父于营丘,为齐。封其弟同公旦于曲旱,为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其弟叔鲜于管,其弟叔度于蔡。其他人也都依次受封。
——摘译自《史记·周本纪》
(2)材料二说明周王封赐土地的依据是什么?
材料三: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这就是欺侮怠慢朝廷,等于不贡。……幽王为烽火大鼓,有侵犯到,举烽火,诸侯都到”。
——摘译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
(3)材料三内容说明了这些受封的诸侯有哪些义务?
材料四: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天子巡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受封的诸侯向天子汇报工作的完成情况)。无非事者……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编自《孟子·告子》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积极作用?
14.历史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总会留下一些遗迹,这些遗迹就成为我们探究历史古风遗韵的重要依据,请结合下列资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遗址中的历史】
(1)图一遗址经考古学家认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都城,请你说出此王朝的名称和建立者。
(2)图二为殷墟遗址,此遗址是哪一个朝代的都城?与哪一位国王迁都到此有直接关系?
【文物中的历史】
(3)图三中的文物腹底内部铸有铭文,记载了周武王伐纣的史实,武王伐纣的决胜战地点在哪里?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武王伐纣的结果。
【史书中的历史】
材料一:“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又筑倾宫.瑶台,生活更加奢侈腐化,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也更加残酷,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材料二:(纣)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
材料三:西周末年,当周幽王即位,任用好利的虢石父执政,朝政腐败,激起国人怨恨。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从夏商西周的更替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在当时实行了什么制度?
(2)根据材料依次写出前四等级人物的身份?
(3)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些诸侯有哪些权利并且承担哪些义务?
(4)材料反映的制度对周朝统治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B项正确;黄帝统一华夏的过程中,与炎帝两部落联盟在阪泉进行的一次战争,排除A项;距今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排除C项;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2.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王纣统治残暴,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B项正确;周武王是西周的建立者,排除A项;周文王不是商朝的国王,排除C项;桀是夏朝的最后一个王,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
由于战乱和环境变化等因素,商朝前期多次迁都。公元前1300年左右,商王盘庚迁都到了殷(今河南安阳),商朝此后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局面,因此商朝又被称为殷朝。故C人物与事迹对应错误,符合题意;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故A人物与事迹对应正确,排除A;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故B人物与事迹对应正确,排除B;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取得牧野之战胜利,西周建立,定都镐京。故D人物与事迹对应正确,排除D。故选C。
4.D
【详解】
根据材料“商纣王对外征伐,耗费国力,同时修筑豪华宫殿,对百姓征收繁重的赋税,还施用 酷刑,残害人民”结合所学可知商纣王的暴行遭到人民的反抗,周武王率领各地势力在牧野之战决战,商军倒戈,商朝灭亡,D项正确;禹建立夏,排除A项;启是夏的第二个王,排除B项;汤灭夏,排除C项。故选D项。
5.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建立于约公元前1600年,排除;C项建立于公元前202年,排除;D项建立于公元前221年,排除。故选A。
6.D
【详解】
根据图中“周武王进攻商纣的方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形势图反映了武王伐纣,是商朝、西周的更替,D项正确;启建立夏朝,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国家已经产生,排除A项;春秋争霸战争、西周的分封制都在西周建立后,排除BC项。故选D项。
7.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王位,“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这些政治领域的变化,都取决于经济领域里生产力的提高和私有制的产生,这应该是历史的进步,D项符合题意,排除B项;世袭制的出现是历史的进步,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变革,不符合题意,排除BC项。故选D项。
8.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B项正确;“舜传位于禹”是禅让制,排除A项;秦朝和西汉都晚于夏朝,都是皇位世袭制,排除CD项。故选B项。
9.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分给诸侯,让他们建立邦国,管理人民,故C符合题意;秦朝实行郡县制,尧舜禹时期以禅让制传承部落首领,西周宗法制有利于维护统治,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A
【详解】
依据材料信息“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周王可以削减或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甚至消灭他们”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下诸侯应该向周天子履行义务,不然会受到惩罚,A项正确;秦始皇创立郡县制,是在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排除B项;宗法制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排除C项;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详解】
依据材料可知,“为了防范蛮夷入侵”材料表明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巩固西周统治。周王将三个最得力的辅臣召公、周公、太公分封在山戎、东夷、淮夷三个最大威胁的附近,是为了防范蛮夷入侵,D项正确;题干体现不出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民族交融和传播中原文化的意图,排除AB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都城建在亳。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都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商朝又叫殷朝。地图一反映的是商朝;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同商军在牧野进行决战,商军失败。周军占领商都。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地图二反映的是西周。B项正确;夏朝的都城在阳城,地图中没有显示,排除A项;东周的都城在洛邑,地图没有显示,排除C项;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13.(1)共同原因:统治者的统治残暴,不得民心
(2)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来确定
(3)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4)①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②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③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1)
共同原因:根据材料“桀是一个奢侈而暴虐的君主……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乐……西周末代君主幽王昏庸无道……”可得出,统治者的统治残暴,不得民心是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2)
依据:根据材料“封功臣谋士……封其弟同公旦于曲旱,为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其弟叔鲜于管……”及所学可得出,周王封赐土地的依据是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来确定。
(3)
义务:根据材料“谁纳贡,谁不纳贡……幽王为烽火大鼓,有侵犯到,举烽火,诸侯都到”可得出,诸侯有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的义务。
(4)
积极作用:根据材料“巡其所守也(天子巡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及所学可得出,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根据材料“……述所职也……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及所学可得出,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点睛】
14.(1)夏朝(夏王朝),禹
(2)商,盘庚。
(3)牧野;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4)共同原因是统治者实行暴政,导致国家灭亡。启示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
(1)
根据材料一“王城岗遗址”结合所学可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都城,这个王朝的名称是夏朝、建立者是禹。
(2)
根据材料二“殷墟”遗址,结合所学可知是商的都城。因为商王盘庚将都城迁到殷,所以此处为“殷墟”。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可知武王伐纣的决胜战地点在牧野。结合所学知识,武王伐纣的结果是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
(4)
根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可知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统治者实行暴政,导致国家灭亡。获得的启示为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可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方面进行回答。
15.(1)分封制。
(2)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权利:管理受封地区的土地和人民。
义务: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4)作用:稳定西周政局,巩固疆土,扩大统治范围,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1)
由材料“周王还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反映了西周在地方管理方面实行了分封制。
(2)
结合所学,西周实行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分封制下,天子分封诸侯,诸侯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分封士,故前四等级人物的身份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3)
结合所学,受封的诸侯享有世袭统治权,可以管理受封地区的土地和人民。受封的诸侯,要向天子履行进献贡物和服从周王调兵等义务。
(4)
结合所学,分封制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开发了边疆,传播了文化,一定程度上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点睛】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