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8课 百家争鸣 同步练习卷
一、选择题
1.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A.照搬诸子百家的思想 B.是建设现代中国的价值观
C.源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体现
2.下图所示为中国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创作的孔子雕像,目前被巴西国家历史博物馆收藏。孔子拥有仁义之心,提倡天下大同。孔子的思想主张被归纳为( )
A.“兼爱”“非攻”的学说 B.“仁”的学说
C.“礼”“法”结合的学说 D.“无为而治”的学说
3.“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从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势来看,此话出自
A.《道德经》 B.《论语》 C.《孙子兵法》 D.《易经》
4.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这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
A.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D.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5.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各学派著书立说,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并展开辩论。下列学派与其主张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儒家——仁政、礼治 B.道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墨家——兼爱、非攻 D.法家——依法治国、中央集权
6.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践行“光盘行动”精神的是
A.孟子 B.庄子 C.墨子 D.韩非子
7.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活跃。若生活在此时期,作为诸侯王,下列最容易 被接受的思想是( )
A.儒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道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C.法家:依法治国,强化集权
D.墨家:兼爱、非攻
8.在河南鹿邑县城东北隅,有一座建于唐代天宝年间的高坛形古建筑称为“老君台”。下面思想主张属于这一古建筑纪念人物的是( )
A.“无为而治 B.以德治国 C.实行“仁政” D.以法治国
9.某中学举办演讲比赛,获奖的演讲题目是《诚信,永不凋零的心灵之花》、《明礼,伴我一路成长》、《友善,共建美好校园》。这些演讲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于中国古代的( )
A.道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儒家思想
10.为纪念孔子诞辰2570年,国家博物馆举办“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下列体现孔子在教育方面的思想是( )
A.“仁者爱人” B.“有教无类”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1.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其理论依据来自于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判断该观点属于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墨家学派 D.兵家学派
1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许子言同学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秦汉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史前文明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14.学了《百家争鸣》后,同学们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
②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要求大家互爱互利,颇有道家风范
③英语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
④历史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耀的时代,出现了政治学术思想的大解放,“思想大解放”是指( )
A.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自古以来,人类通常是逐水草而居,时至今日,大量人口集居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具有极重要的战略地位。
(1)材料一中分别为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影响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在远古时期采用疏导方式成功治水的英雄人物是谁?战国时期和谐利用水资源的典范工程是什么?
材料三
(3)结合材料三,指出促使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具体因素有哪些?
(4)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两位暴君。人与人的不和谐: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生前的生活状况是怎样的?
(5)请你从儒家和法家的立场,分别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17.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图一 图二
材料二:孔子的政治活动失败了,而孔子的教育事业却留下一个绝大的影响。——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关。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请回答:
(1)材料一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主要著作是什么?
(2)材料一图二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治国主张?该主张符合孔子哪一核心思想?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对教育事业留下了什么“绝大的影响”?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材料“我国古代伦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我国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C项正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照搬诸子百家的思想,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是建设现代中国的价值观,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2.B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孔子拥有仁义之心,提倡天下大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为政以德”。B项符合题意;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排除A项;主张“礼”的是儒家的荀子,法家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排除C项;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排除D项。故选B项。
3.A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故有无相生……长短相形……”,意思是有无可以互相转化,长短是相互比较出来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一切事物有对立面,可互相转换。他的学说集中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因此从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势来看,此话出自《道德经》。选项A符合题意;孔子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B排除;《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C排除;《易经》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D排除。故选A。
4.B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可以看出这主要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节俭,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改革,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无为而治”,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5.B
【详解】
儒家是战国时期有很大影响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孟子。他主张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还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并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B项对应错误,符合题意;ACD项中的对应都是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
6.C
【详解】
“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墨家的创始人墨子。战国时期的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C项正确;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排除A项;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排除B项;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
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旧的奴隶制逐渐瓦解,新的封建制逐步形成,各种社会问题亟待解决,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严酷刑罚,建立专制主义的封建国家,顺应了当时时代发展的要求,得到了各国重用,C项正确;儒家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道家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墨家思想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8.A
【详解】
“老君台”相传老子修道成仙于此处飞升,因而得名,这一古建筑纪念的人物是老子,老子主张“无为而治”,A项正确;孔子主张以德治国,排除B项;孟子主张实行“仁政”,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排除CD项。故选A项。
9.D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诚信、明礼、友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思想来源于古代的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D项正确;道家思想的思想主张是无为而治,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墨家思想的思想主张是兼爱和非攻,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法家思想的核心是以法治国,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点睛】
10.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是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先后培养了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B项正确;“仁者爱人”是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主张,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的仁的思想主张的体现,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其理论依据所属的学派是法家。法家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韩非,他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所以变法理论依据所属的学派是法家,C正确;儒家主张实行“仁政”,以德治国,排除A;道家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排除B;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排除D。故选C。
12.A
【详解】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反映的是儒家思想,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核心思想是仁,A项正确;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排除B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排除C项;兵家学派主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排除D项。故选A项。
【点睛】
13.A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夏商周从政权性质上说属于奴隶制王朝,夏朝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东周时期处于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建立时期,在生产力发展,社会制度变革和思想文化上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A项正确;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时期,排除B项;史前文明时期指的是人类的起源和原始农耕文明的产生,排除C项;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指的是辽宋夏金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14.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因材施教,为政以德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儒家的思想主张,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①说法正确;互爱互利是墨家的思想主张,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要求大家互爱互利,这是墨家风范而非道家,②说法错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主张,科学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这是道家风格不是墨家风格,③说法错误;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④说法正确,含有①④的选项正确,即B项正确;包含②③的选项都是错误的,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5.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耀的时代,百家争鸣,这就形成了政治学术思想的大解放,B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思想,排除A项;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这是思想一统,而不是思想解放,排除C项;佛教是西汉末传入中国,排除D项。故选B项。
16.(1)地理气候因素
(2)禹;都江堰。
(3)铁制农具(器)和牛耕的使用
(4)桀、纣王、周厉王。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命运十分悲惨;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常被贵族用于赏赐和买卖;除了被强迫做苦役外,有时还被杀死,用作贵族祭祀祖先的供品,或者为死去的贵族殉葬。
(5)儒家:轻徭薄赋,仁政治国,关注民生。法家:坚持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依法治国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中分别为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影响两处房屋结构不同的决定性因素是地理自然环境的不同。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湿润,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燥。所以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是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的房屋是半地穴式房屋。
(2)依据所学可知,尧舜时期,洪水泛滥,禹不畏艰险,一心为民。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从此百姓安居乐业;战国时期,各国都注意兴修水利。秦国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2000多年以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3)材料三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图一是铁制农具,图二是牛耕图。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由于春秋时期开始出现的铁农具和牛耕到战国时期的进一步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4)依据所学可知,历朝历代的开国之君多数是明君,末代君主多为暴君。夏朝的暴君是桀、商朝的暴君是纣、西周的暴君是周厉王。夏商西周时期,奴隶生前的生活状况是:奴隶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命运十分悲惨;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常被贵族用于赏赐和买卖;除了被强迫做苦役外,有时还被杀死,用作贵族祭祀祖先的供品,或者为死去的贵族殉葬。
(5)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儒家:轻徭薄赋,仁政治国,关注民生。法家:坚持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依法治国。
17.(1)老子;《道德经》(或《老子》)
(2)以德治国,“仁”。
(3)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提出了“因材施教”等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作出巨大贡献。
(4)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
【详解】
(1)根据图片一中的人物相貌特征,结合课本图片信息,可知图一中的人物是老子,他的代表作是《道德经》。
(2)根据图片信息“治理国家要以德来感化人民”,可知图二体现了孔子以德治国的主张;以德治国反对刑杀,符合孔子所提倡的“仁”的思想。
(3)结合所学知识,孔子在教育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包括:首创私学,打破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实现了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的转变;提出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一系列有益的教学理念,对今天的教育教学都存在深远影响;孔子对前人的思想成果进行了重新整理,编订了“六经”,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共享。
(4)根据材料“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关”,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上、科学上、伦理上和艺术上都体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涵养,但是也存在一些不符合时代潮流的糟粕,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便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传承并发扬光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