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
1.历史地图、图表、图示在历史学习中有着重要作用。下图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A.唐朝对外交往 B.宋代海外贸易
C.元朝交通发达 D.郑和下西洋
2.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勇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他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应是( )
A.抵抗侵略 B.祖国统一 C.民族团结 D.中外交往
3.1368—1644年期间,中国的航海活动达到极盛,以15世纪初太平洋和印度洋上显著但却短暂的海上优势为顶峰。材料所指
A.宋朝时中国海外贸易兴盛 B.元朝时疆域辽阔
C.清朝时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明朝时郑和下西洋
4.主题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Theme)进行学习的方式。与下列人物相关的历史史实所反映的主题是
A.祖国统一 B.中外交往 C.民族团结 D.抵抗侵略
5.“这样大规 模的航海活动是人类历史上的破天荒头一次,比葡萄牙人早一个世纪到达印度洋地区。…中国海上贸易的势力渗透到东南亚沿海地区和西亚、东非等国。”材料评价的是
A.汉代开辟“海上丝调之路” B.明朝时郑和下西洋
C.元朝海外贸易规模的扩大 D.宋代对外贸易发达
6.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用明成祖的话来说就是“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用《明史,郑和传》的话来说就是“示中国富强”。据此推断,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B.发展海外贸易
C.将儒家思想传播到海外各国 D.进行殖民扩张
7.“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从材料中不能解读出的信息是( )
A.为明王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
B.明朝国力强盛
C.加强了中国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
D.郑和传播了和平和友谊
8.明朝立国之后,以恢复华夏正统为己任,一改元朝威服天下的政策,奉行“以德睦邻和谐周边”的外交政策,致力修复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
A.毕昇探索用胶泥刻字,发明活字印刷术
B.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的空前壮举
C.戚继光发明“鸳鸯阵”平定了倭寇之患
D.葡萄牙人来到中国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9.“1405—1433年”“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与这些信息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
A.郑和七次下西洋 B.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哥伦布远洋航行
10.历史课上,老师设置了一个卡片游戏,请同学们把下列朝代填入卡片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
①隋唐②秦汉③明清④宋元
________雄风 ________气象 ________繁盛 ________余晖
扫六合修长城罢百家开丝路 开运河创科举出天竺入东瀛 苏湖熟天下足科技兴疆域阔 下西洋八股文引玉米景德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11.青岛沿海地区有一些地名,如灵山卫、浮山所等都与历史上的倭寇有关,明朝政府为抵御倭寇设立很多“卫”“所”等军事机构。在抗击倭寇的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是
A.卫青 B.岳飞 C.戚继光 D.林则徐
12.1925年闻一多先生挥笔写下组诗《七子之歌》,诗人将当年被列强侵占的七块土地比作离开母亲怀抱的七个儿女。其中七子之一的澳门在16世纪被哪个国家攫取了居住权( )
A.英国 B.法国 C.葡萄牙 D.西班牙
二、综合题
13.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中外交流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世界文明发展。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痕迹。经过几百年的西域通商,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座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汲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滋润。
材料二 在宋代,海外贸易集中在南部沿海和长江下游的几个大城市……为了能征收关税,将对外贸易限制在某些官方控制的大港口的制度开始于8世纪,在宋代这些关税成为政府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赖肖尔《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三 《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什么?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请写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
14.看图识史,英雄人物的作为凸显出一个民族的品格,凝聚了一个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想一想,对戚继光广泛而长久的纪念体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价值观
15.对外交往是国家实力的展示,中国的对外交往中有辉煌亦有屈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
材料一 纵观中国历史,我国自汉唐始便是海洋强国,再到宋、元延续,直到明朝转折,清朝衰退,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其中教训深刻。
(1)结合中国古代史,请举一例说明我国是“海洋强国”。“中国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的很重要的教训是清朝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在沉沦中饱受屈辱,在屈辱中抗争探索,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尽管……由浅入深,推陈出新。
(2)上图签订的“饱受屈辱”的条约是如何推动中国历史进程的?西方的什么事件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共和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非洲兄弟们跳起了舞蹈,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20世纪50年代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的是什么?中国的什么外交成就在反西方战线上“第一次击败了美国”?
材料四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反映中国融入世界的愿望;本次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为“一起向未来”,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显现出中国愿意肩负大国责任、与各国一道开拓未来的信号。
—— 新加坡《联合早报》
(4)请问21世纪初中国为了融入世界加入的国际组织是什么?这表明中国积极顺应当今世界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的认识。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地图“刘家港,西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05—1433年,郑和的舰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图1张骞通西域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图2鉴真东渡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图3玄奘西行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图4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印度、阿拉伯和东非各国人民的友好来往。所以图片最恰当的主题是中外交往,D正确;四幅图是和平的对外交往,不是抵抗侵略、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排除ABC。故选D。
3.D
【详解】
根据材料“1368—1644年期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368—1644年期间正处于明朝统治时期,明朝时期的郑和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促进了当时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因此材料指的是明朝时郑和下西洋,D项正确;宋朝统治时期主要于960年—1279年间,不符合题干时间,A项错误;元朝灭亡于1368年,不符合题干时间,B项错误;清朝建立于1644年,不符合题干时间,C项错误。
4.B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其中丝绸之路是汉朝政府跟西域各国往来的史实;鉴真东渡是唐朝时期我国与日本友好往来的史实;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前期对外友好往来的史实;戚继光抗倭是明朝中期抵抗外来倭寇的史实。故与他们相关的历史史实所反映的主题是中外交往,B项正确;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与“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无关,排除AC项;只有戚继光抗倭是抵抗侵略,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
根据材料“比葡萄牙人早一个世纪到达印度洋区”、“中国海上贸易的势力渗透到东南亚沿海地区和西亚、东非等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评价的是明朝时郑和下西洋。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在七次航行中,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 ,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B项正确;葡萄牙人达·伽马在15世纪末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新航路,根据“比葡萄牙人早一个世纪到达印度洋区”可知当时是明朝,“汉代、元朝、宋代”都在时间上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
6.A
【详解】
根据材料“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和“示中国富强”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故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发展海外贸易、将儒家思想传播到海外各国、进行殖民扩张。故排除BCD项。故选A。
7.A
【详解】
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材料“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与郑和下西洋有关,属于典型的朝贡贸易,没有为明王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故A项符合题意;明朝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郑和下西洋传播了和平和友谊,排除BCD。故选A项。
8.B
【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奉行‘以德睦邻和谐周边’的外交政策,致力修复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指的是明朝时期发展对外友好关系的郑和下西洋,B项正确;“毕昇探索用胶泥刻字,发明活字印刷术”属于北宋科技成就,排除A项;戚继光平定了倭寇之患是明朝中期反侵略战争,不属于友好交往,排除C项;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发生在1553年,且也不属于明朝主动开展的对外友好交往活动,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A项正确;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是在1553年,时间不符,排除B项;郑成功收复台湾是在1662年,排除C项;哥伦布远洋航行到达的是美洲,排除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在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 秦汉雄风——扫六合修长城罢百家开丝路,隋唐气象——运河创科举出天竺入东瀛,宋元繁盛——苏湖熟天下足科技兴疆域阔,明清余晖——下西洋八股文引玉米景德镇,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11.C
【详解】
明朝中期,民族英雄戚继光组建军队戚家军抗击倭寇入侵,曾在台州取得了九战九捷的胜利,C项正确;卫青是西汉时期出击匈奴的将领,排除A项;岳飞是南宋时期抗金英雄,排除B项;林则徐是抗击英国侵略的民族英雄,领导了禁烟运动,排除D项。故选C项。
12.C
【详解】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明朝中期,一些欧洲殖民者,相继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我国澳门的居住权,C项正确;英国、法国、西班牙,均不符合史实,排除A、B、D项。故选C项。
【点睛】
13.(1)原因: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拥有丰厚的文化。
(2)条件:指南针的发明;
机构:市舶司。
(3)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宣扬国威;
地区: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1)
原因:据材料一“长安是整个丝绸商贸之路的起点。正是有了丝绸之路的沟通,长安拥有了海纳百川般雍容丰厚的文化,留下了众多丝路通商痕迹。经过几百年的西域通商,到唐朝时,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全世界的人们都向往着这座神奇的城市,唐朝也从容地汲取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营养滋润”可知,唐朝都城长安成为“世人瞩目的国际名城”的主要原因是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拥有丰厚的文化。
(2)
条件:材料二中“在宋代中国人逐渐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条件是指南针的发明;
机构: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
目的:据材料三“《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宣扬国威;
地区:1405年,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到1433年,郑和前后7次下西洋。郑和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14.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勇于承担起民族的使命和历史责任;顽强斗争。
【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围绕戚继光反抗倭寇,体现中的顽强斗争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在民族危难时刻,能勇于承担民族的使命和历史责任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
15.(1)宋朝海外贸易繁荣、郑和下西洋等(任意一点即可);闭关锁国。
(2)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启蒙运动;三民主义。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4)世界贸易组织(WTO);经济全球化。
(5)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共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等。
(1)
宋朝时期,指南针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造船技术进步,海外贸易繁荣。明成祖时期,中国国力强盛,为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并宣扬国威,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从1405-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所有这些,说明我国是“海洋强国”。清朝前期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与外国的交往受到了限制。清朝与世隔绝。既者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中国由海洋强国变为海洋弱国。
(2)
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所以引发了如图图示事件。近代西方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先进表现是17--18世纪的欧洲出现了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启蒙思想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共和革命’,”即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3)
1953年,中国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使联合国成为伸张正义的舞台,打破美国的外交鼓励和封锁。
(4)
开放的世界离不开中国,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
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可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等角度作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