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十一章 第一节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十一章 第一节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4-15 09:4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课型 新授
一次备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通过微课学习,说出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 通过微课学习,描述肾的结构和特点。3. 通过微课学习,描述肾单位的结构和特点。
能力目标:1. 通过课前任务的学习,提高自学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2.通过肾单位模型的制作,形成相应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3.通过平板电脑,体验信息技术在学习的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在探究中形成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体验肾脏结构的精巧,感悟生命的宝贵,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健康和社会责任感。
学生学情 知识储备:学生经过了一个多学期对生物的学习,已经有了关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基础知识,具有了一定的识图能力、观察能力,通过微课学习可以掌握人体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但是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较弱,肾单位的各部分结构特点和彼此间的关系微观抽象,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难点。
学习能力:本班学生思维活跃,小组合作探究能力较强,自己动手能力较强。根据课的难点,让学生通过对肾单位模型的制作,达到解决难点的目标。学习习惯、方法:培养学生使用表格、导图进行归纳知识的习惯。
教学资源 1. 微课2. 多媒体设备、平板电脑3.自制模型——肾单位模型
发布任务 自主学习目标 通过微课学习说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区别归纳肾的结构以及肾单位的结构特点
自主学习任务 网上任务 设计意图
1.观看《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微课,完成微视频试卷。 通过初步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进行课堂的提升
2.观看《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微课,完成课前任务导学案。 归纳人体泌尿系统的结构及功能、肾及肾单位的结构和特点。并为本学期设计课堂上培养学生尝试用表格归纳问题的能力。呈现本节课的发现问题也让老师知道学生对知识点的熟知程度,以便进行二次备课。
3.小组讨论,制作肾单位模型,并写出模型设计理念。 通过对肾单位模型的制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了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思维,培养科学素养。
获取学情 学生问题反馈 1.学生对任务1自主学习能够掌握,但是还缺乏知识的联系及实践应用。2.学生对任务2的学习不够全面,还有不理解的地方。3.学生对任务3的制作设计非常好,但对肾单位的各部分结构间的关系还不是很清晰。
学生问题归纳 1.通过观看《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微课,能结合人体结构模式图对人体泌尿系统的结进行归纳和总结。但缺乏结构与特点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应通过课堂提升《肾的结构》演示视频来加以形象的理解。并通过与循环系统联系进一步理解泌尿系统的功能。 2.通过课前任务导学案,学生能归纳出肾的结构。学生的表达能力却不够清晰,缺乏肾与肾单位之间的联系,需要课堂上通过图示让学生归纳对肾单位的结构一步步分解探索来进行进一步强化。
二次备课 课堂教学目标 1. 人体泌尿系统的结构图,让学生归纳出泌尿系统的的结构功能。2.播放《肾的结构》动画,使学生理解肾的结构与功能适应的概念,归纳出肾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3.通过学生展示自制肾单位模型,对肾单位的结构进行分解观察探索,进一步掌握肾单位的结构,为下节课尿液的形成打开思路,埋下伏笔。
课堂教学课件 1.肾脏的结构动画2.平板电脑3.PPT课件
课堂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导入新课]展示撒尿小童于连的照片。俗话说:“人有三急”。入厕是我们每天必须做的事情。那么,你知道尿液是在哪里产生的吗?又是通过哪些结构排出体外的呢?让我们从本节课中去探寻问题的答案吧! 创设情境,思考:切入本课主题。
课前任务回顾(一) 小组活动一:观看《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微课,完成微视频试卷。结合人体结构模式图完成导学案,归纳总结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1.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肾的功能是: 输尿管的功能是: 膀胱的功能是: 尿道的功能是: 2.肾的结构对比结构分布位置颜色或形状皮质髓质肾盂 通过人体泌尿系统的结构模式图来让学生归纳总结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继续让学生通过用表格归纳出肾脏的各部分结构对比,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拓展升华 活动一:识图:结合人体泌尿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分别说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各部分功能。思考: 根据前几节课所学知识,泌尿系统要与什么器官相连?想一想:哪一个器官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展示肾脏的结构模式图,让学生观察并总结归纳肾的结构。 思考问题让学生凭借已有知识联系到泌尿系统的功能。认识到血液循环将全身的代谢废物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的过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形成恰当地衔接。
课前任务回顾(二) 小组活动二:1.探索肾单位结构模式图2、根据课前任务微课的学习,各组成员合作利用课余时间制作肾单位模型。 活动二此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对肾单位模型的制作加深对此知识点的理解,在主动思考设计及动手制作过程中,轻松突破难点,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好路。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体会相互合作的愉悦感受,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树立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理念,同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动手能力。
拓展升华 导入:通过图示让学生思考: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什么?活动二:小组讨论,学生展示自制肾单位模型模型,同时讲解自己的设计理念。 问题:进一步探索肾单位的结构1.肾小球是由什么构成的?2.肾小囊壁与肾小球壁有什么共同特点?3.肾小管有什么特点?联系生活: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有哪些?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养成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由此导入到肾脏衰竭、肾移植等目前社会比较热门的健康问题。 本活动设计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除了组织学生观察之外,还参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进一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质疑精神。联系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健康器官的重要性,形成关爱社会、关爱健康和社会责任感的情感价值观。
课堂小结 随堂反馈:2分钟小测小结:用思维导图填空让学生小结泌尿系统及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梳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