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总复习
一、回顾交流
这学期学习有什么收获?
一、回顾交流
学习中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
二、复习整理
数据
收集整理
简单的统计表
收集和整理数据
将统计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这种表格就是简单的统计表。
记录数据的方法主要有:1、画“正”字;2、画“√”;3、画“○”。
二、复习整理
表内除法(一)
除法的
初步认识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决问题
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
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总数÷份数=每份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二、复习整理
图形的运动(一)
轴对称图形
平移
旋转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中间的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物体或图形沿直线运动,而本身的形状、大小和方向不发生改变时,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做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二、整理知识
表内除法(二)
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决问题
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二、复习整理
混合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解决问题
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
二、复习整理
有余数的除法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
利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而且小于被除数,商就是几。
当平均分一些物品有剩余且不够再分的时候,剩余的数叫余数,带有余数的除法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
先写竖式除号,再把被除数和除数分别写在除号的里面和外面。在计算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商要写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
解决问题
租船问题
周期问题
二、复习整理
万以内数的认识
1000以内数的认识
10000以内数的认识
近似数
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用估算解决问题
1、千是比百大的计数单位,10个一百是一千。
2、读数。
3、写数。
4、数的组成。
1、万是比千大的计数单位,10个一千是一万。
2、读数。
3、写数。
4、万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千、整百或整十的数及几千几百、几百几十的数,称为近似数。
二、复习整理
克和千克
计量比较轻的物体,常用“克”(g)作单位。
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1千克=1000克,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
估计一堆物品大约有多重,先估计1千克的这些物品大约有几个,再用这堆物品的个数除以1千克这种物品的个数,就得出这堆物品大约有多重。
称量较轻物品且需要准确度量时,用天平。称量一般物品的质量时,多用台秤、电子秤。称量较重物品的质量时,多用磅秤。
二、复习整理
数学广角——推理
对三个事物进行推理判断时,要找准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分析后再进行判断。三个事物之间的推理借助连线法进行分析和判断比较容易。
在方格(4×4)里填数时,先看哪一个空格所在的行和列出现了三个不同的数,这样就能确定这个空格里应填的数,以此类推下去,就能把方格里的数填完整。
三、巩固练习
(教材114页第1题)
(1)计算上面的除法式题。选一题说一说它表示的含义,再说说你是怎样想出商的。
三、巩固练习
(教材114页第1(1)题)
72÷8=
53÷9=
48÷6=
7 2
8
9
0
7 2
9
5 3
9
5
8
4 5
5……8
4 0
5
8
0
4 0
3 6
7
5
1
3 5
4 8
6
8
0
4 8
8
把53平均分成9份,每份5个,分出了45个,还剩8个。
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看除数是几,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三、巩固练习
(教材114页第1题)
(2)计算上面的加、减法式题。选一题说一说笔算加、减法应该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教材114页第1(2)题)
63+28=
3000+600=
91
49
3600
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笔算加法要注意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笔算减法要注意哪一位不够减,就向前一位借一当十。
96-47=
6 3
+ 2 8
1
1
9
9 6
- 4 7
9
·
4
3 0 0 0
+ 6 0 0
0
3
0
6
1 0 0
- 1 9
1
8
·
·
1 3
2 4
4
6
+ 2 7
1
三、巩固练习
(教材114页第1题)
(3)计算上面的混合运算式题。并结合各题说一说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教材114页第1(3)题)
2000+700+8
26+(70-24)
=2700+8
81÷(26-17)
32÷4×2
75-66+23
=2708
=81÷9
=9
=26+46
=72
=8×2
=16
=9+23
=32
三、巩固练习
(教材114页第1题)
(4)在计数器上表示出2000+700+8、3000+600,并读一读、写一写,再说说如何读、写万以内的数。
三、巩固练习
(教材114页第1(4)题)
2000+700+8
3000+600
在计数器上表示出2000+700+8、3000+600,并读一读、写一写,再说说如何读、写万以内的数。
写作:2708
读作:二千七百零八
写作:3600
读作:三千六百
三、巩固练习
(教材114页第1(4)题)
在计数器上表示出2000+700+8、3000+600,并读一读、写一写,再说说如何读、写万以内的数。
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
写数时,从高位写起,哪一位上是几就在那一位上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三、巩固练习
(教材114页第1(5)题)
(5)2708接近的整千数是多少?请说出几个接近这个整千数
的数。
2708接近的整千数是3000。
接近3000的数有:2999、3001……
三、巩固练习
(教材114页第1(6)题)
(6)你能在生活中发现用除法或乘法解决的问题吗?
将它们记录下来,并在班里交流。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问题写在下面并解答。
答案不唯一,如:
一个笔记本2元钱,买6个这样的笔记本一共多少钱?
2×6=12(元)
三、巩固练习
(教材115页第2题)
照样子做一做,再回答下面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教材115页第2题)
照样子做一做,再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你剪的图案中,有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有,
和同桌说一说,并用彩笔描出它的对称轴。
三、巩固练习
(教材115页第2题)
(2)在上面的活动中,你能找出平移、旋转现象吗?
旋转
平移
平移
旋转
三、巩固练习
(教材115页第2题)
(3)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平移和旋转现象,
并记录下来。
轴对称图形:剪刀、蝴蝶、蜻蜓……
平移现象:观光梯的上升和下降、抽屉的推和拉……
旋转现象:钟表上指针的转动、电风扇扇叶的转动……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1题)
三、巩固练习
24
÷
4
6
个
6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1题)
三、巩固练习
24
÷
8
3
个
3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1题)
三、巩固练习
24
÷
5
4
个
4
个
4
4
用竖式计算。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2题)
三、巩固练习
46÷6=
27÷9=
65÷8=
20÷4=
31÷5=
60÷7=
19÷2=
22÷3=
4 6
6
7
4
4 2
2 7
9
3
0
2 7
6 5
8
8
1
6 4
2 0
4
5
0
2 0
3 1
5
6
1
3 0
6 0
7
8
4
5 6
1 9
2
9
1
1 8
2 2
3
7
1
2 1
7……4
6……1
9
8……4
8……1
9……1
5
7……1
=81-16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3题)
三、巩固练习
说出每道题要先算什么,再计算。
68-19+25
42÷6×8
=49+25
=74
=7×8
=56
81-(40-24)
=65
64-56÷7
53+3×9
=64-8
=56
=53+27
=80
(18+36)÷9
=54÷9
=6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4题)
三、巩固练习
看图读、写数。
写作:2506
读作:二千五百零六
写作:1605
读作:一千六百零五
写作:4320
读作:四千三百二十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5题)
三、巩固练习
6000
80
4000
300
8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6题)
三、巩固练习
写出红色数的近似数。
7200
7900
8500
9000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7题)
三、巩固练习
下面的物体有多重?
500克
30克
4千克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8题)
三、巩固练习
同学们要栽65棵树,已经栽了6行,每行8棵。还要栽多少棵?先说一说解决这一问题你要先解答什么,然后再解答。
=65-48
65-6×8
=17(棵)
(1)已经栽了多少棵?
6×8=48(棵)
(2)还要栽多少棵?
65-48=17(棵)
综合算式: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9题)
三、巩固练习
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
√
√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10题)
三、巩固练移后的图形涂上颜色。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11题)
三、巩固练习
下面是二年级同学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情况。
20
14
15
25
9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11题)
三、巩固练习
20
14
15
25
9
(1)根据调查结果,你认为本校应多准备哪种体育器材?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毽子。
答案不唯一,如:
二年级最喜欢跳绳和乒乓球的同学共有多少人?
20+15=35(人)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12题)
三、巩固练习
口算。
8×3=
7×5=
24÷6=
6×6=
56÷7=
32÷4=
63÷9=
9÷1=
21÷3=
42÷7=
8×8=
9×4=
40÷5=
8÷8=
35÷7=
27÷3=
24
35
4
36
8
8
7
9
7
6
64
36
8
1
5
9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13题)
三、巩固练习
(1)用不同的方式表示下面各数。
二千七百
九千九百九十九
四百六十
三千零八十九
六千零五十
二千八百零六
四百零六
五千
(2)数出5999后面的5个数并写出来。
2700
9999
460
3089
6050
2806
406
5000
六千、六千零一、六千零二、六千零三、六千零四
6000、6001、6002、6003、6004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14题)
三、巩固练习
碗:可以分给8位客人。
筷子:14÷2=7(位)
,只可以分给7位客人。
答:可以分给7位客人。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15题)
三、巩固练习
135>124>122
小虎
小月
小雪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16题)
三、巩固练习
左边袜子的质量是相同的,买哪一种袜子最划算?
①20÷5=4(元)
分别求出1双袜子的价钱,再进行比较。
②15÷3=5(元)
③6元
④10÷2=5(元)
4<5<6
答:买20元5双的袜子最划算。
四、课堂小结
通过全书的复习,你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17题)
五、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