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第一课时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第一课时说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2-23 17:2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 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是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二第一节第一部分的内容。本节课以上一专题《基因工程》为依托,从较为抽象的基因蛋白质等水平上升到相对宏观的细胞水平,旨在让学生了解细胞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步骤,同时也为后面即将学习的动物细胞工程、胚胎工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
2、列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能力目标:
尝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三、教学重点:
(1)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
(2)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
(3) 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实例。
四、教学难点:
植物组织培养的实验
五、学情分析:
通过必修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细胞学基础,再加上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认知基础。选修三主要以现代生物前沿科学——生物工程为主,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在生活中却经常会听说过,例如转基因、克隆羊、试管婴儿等。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复杂的知识及实验技术与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传授给学生。
六、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学生在理解细胞全能性的概念时,容易只记住文字叙述的定义而忽略细胞之所以具有全能性的基础是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包括生殖细胞)都包含有该物种所特有的全套遗传物质,都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要克服这一困难,需要通过举例来进行说明,最终通过形象的实际例证来帮助学生记住这一基础。
2.学生在归纳植物细胞表现全能性的条件时,可能会感到无从入手或归纳不全,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利用学生在必修课本中接触过的胡萝卜韧皮部细胞组织培养的过程来进行分析,通过这一实际举例,既可以帮助学生归纳完整、容易记忆,又可以在归纳过程中分析各种条件所起到的作用,锻炼学生自主分析、深入思考的能力。
3.学生在通过课本学习组织培养技术的过程中,很容易理解课本上所列举的几个大的步骤,但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关于光照以及激素的影响则容易忽略,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学生掌握了基本步骤之后,通过题目将这两点知识及时补充并巩固,使学生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本堂课的内容,还要对以前所学到的有关光照和激素的知识有所联系和熟悉,把相关知识融为一个完整体系。
七、教材教法:
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问题启发、小组讨论、自学归纳、复习展示等方法,利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让学生观察分析,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要运用自学法、讨论法、归纳法进行有效学习,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选择的进行阅读,在讨论中学会与人合作、思想交流的方法。
八、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涉及到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章节引入细胞工程,简单分析了概念和知道了分类;第二个是涉及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方面的知识,在必修第一册的学习中,学生已学过有关细胞全能性的知识,知道细胞全能性的概念以及动植物细胞全能性的一点差别,在此基础上,随着本章将细胞全能性概念的推广和深入,以学生回忆展示为主,教师针对性地补充完善进行学习,第三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原理和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对于过程的分析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实验进行分析,然后自己得出过程,再针对过程中的概念进行详细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要求掌握。由于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都是以细胞的全能性为基础的,同时又由于细胞的全能性是近几年考试中大家一直关注的焦点,也是学生已有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所以把它也列为本节课的重点,从而达到以新代旧的目的,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九、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植物细胞工程的基础,细胞的全能性在必修课本上就已经接触过,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顾,一边复习一边学习新内容,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对于实验“胡萝卜的组织培养”放在理论讲解之后进行,学生兴致较高,但是由于本班多媒体不能用,课件展示不到位,整堂课下来总觉得有许多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