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10.1 函数的图像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10.1 函数的图像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4-16 08:1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10.1 函数的图象
1.能从函数图象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加深对图象的理解;
2.能对实际情境中所蕴涵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借助图象表示;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请根据下图,与同学讨论某地某天气温的变化情况.
(1)上午9时的温度是多少?
12时呢?
(2)这一天的最高温度是多少?是在几时达到的?最低温度呢?
(3)这一天的温差是多少?从最低温度到最高温度经过了多长时间?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0
3
6
9
12
15
18
21
24
时间/时
温度/摄氏度
27 °C ,33 °C.
最高温度37 °C,是15时达到的,最低温度23 °C.
温差是14 °C,经过了12小时.
前图表示了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它是温度与时
间之间关系的图象.像这样用图象表示变量之间函数关系的
方法叫做图象法.
图象法是我们表示函数关系的
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用图象可以直观、
形象地刻画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变化趋势.
例1: 一台家用淋浴器在使用前,水箱中的贮水量为0L.使用时先向水箱中注水,注满后关闭水源并通电加热,加热完毕切断电源,开始淋浴,水匀速放出,直至将水箱中的水用完.在这一过程中,淋浴器中水箱的贮水量V(L)与时间t(min)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注水、加热和淋浴分别用了多少时间?
(2)水箱的最大贮水量是多少升?
(3)当淋浴开始15 min,水箱中还有水多少升?
解:在上图中,坐标系的横轴表示使用时间 t ,纵轴表示水箱贮水量 V .从图中可以看出,V 与 t 的函数图像是折线 OABC , 其中,A,B是图像上的两个分段点,线段OA,AB和BC分别表示淋浴器注水、加热和均匀放水阶段水箱的贮水量L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
甲、乙两个工程队参加同一项水利建设.下图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的甲、乙两工程队施工的土方量V(m3)与施工时间 t (天)的函数图象.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乙工程队比甲工程队晚开工几天?早完工几天?
(2)甲工程队在施工中间休息了几天?
(3)甲工程队在那一段时间内施工进度最快?
(4)从图象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t
/

V
/
m3


O
1
2
3
4
5
6
7
8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下图中表示 y 是 x 的函数图象的是( )
A.39.0℃ B.38.2℃ C.38.5℃ D.37.8℃
2、如下图是护士统计一位病人的体温变化图,这位病人中午12时的体温约为( )
C
B
3.如下图,某游客为爬上 3 千米的山顶看日出,先用 1小时爬了 2 千米,休息 0.5 小时后,再用1小时爬上山顶,游客爬山所用时间 t(小时)与山高 h(千米)间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是( )
D
4.星期日晚饭后,小红从家里出去散步,如图所示,描述了她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 s(m)与散步所用的时间 t(min)之间的函数关系,该图象反映的过程是:小红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报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段,在邮亭买了一本杂志,然后回家了.依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公共阅报栏离小红家有______米,小红从家走到公共阅报栏用了______分;
(2)小红在公共阅报栏看新闻一共用了______分;
(3)邮亭离公共阅报栏有______米,小红从公共阅报栏到邮亭用了______分;
(4)小红从邮亭走回家用了______分,平均速度是______
米/秒.
300
4
6
200
3
5
100
2.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步骤:
(1)列表;
(2) 描点;
(3) 连线.
1. 在画函数图象中,一般情况下,由于图象上的点有无数多个,我们只能取 x 的有限个值,求出相应的 y 值,把他们作为有序实数对,在坐标系中描出这有限个对应点,再把他们顺次用平滑的线连起来.这种画函数图象的方法叫做“描点法”.
1、一些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图象法、描点法来表示.它形象、直观,便于探索趋势. 2、学会分析图象,要从图象中获得信息并有条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3、在观察图象时要注意它两轴上的名称与单位.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我们学习了:
课堂小结
课本第135页
练习1
复习与巩固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