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市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2-23 18:5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2013.0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将第Ⅰ卷选择题的正确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上交。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是我国北方某市(地处120°E)的日出时间变化图,M为11月13日6时35分。完成1—3题。
1、据图文材料,该市11月13日的日落时间是
A、17时35分 B、17时25分
C、18时35分 D、18时25分
2、该市再次观察到M时刻日出的日期约为
A、1月1日 B、2月1日 C、3月1日 D、12月1日
3、在图中N点对应的季节,会发生的现象是
A、南亚地区高温多雨 B、地中海沿岸阴云菲菲
C、新疆棉农喜获丰收 D、西北地区频发沙尘暴
读等高线图(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回答4—5题。
4、为防止图中铁路两侧切坡处滑坡、崩塌,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修建梯田 B、退耕还草 C、砌石护坡 D、种花植草
5、修建鱼鳞坑为保持水土,有利于物质的
A、沉积作用 B、搬运作用 C、侵蚀作用 D、风化作用
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图甲)”和“河谷形成示意图(图乙)”,据此回答6—7题。
6、图示河流上游河段形成的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
A、②①③ 断层下沉 B、①②③ 褶皱隆起
C、①②③ 断层抬升 D、②①③ 向斜成谷
7、下列地质事件由先到后发生的顺序为
①断层的发生 ②砂岩沉积 ③侵蚀面的侵蚀作用 ④岩浆的侵入 ⑤页岩沉积
A、⑤②③①④ B、③⑤②④① C、⑤②④①③ D、③⑤④②①
下图是北京、杭州、贵阳三城市6—9月日照百分率[(日照时数/昼长)×100%]资料图,据图回答8—9题。
8、图中6月份两城市日照百分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台风带来大量降水
B、冷锋带来连续性暴雨
C、准静止锋带来降水
D、气温高,多对流雨
9、关于7月份杭州市日照百分率较高的原因,受下列天气系统控制是
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回答10—11题。
10、造成乙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
A、盛行西风 B、西北季风
C、东南信风 D、东北信风
11、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该海域分布的洋流是
A、本格拉寒流、南赤道暖流 B、加纳利寒流、北赤道暖流
C、拉布拉多寒流、巴西暖流 D、加利福利亚寒流、秘鲁寒流
水平衡(年降水量减去年蒸发量)反映某地区水分的盈亏。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以下四地最易发生干旱灾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自然带的分布与水分的盈余状况关系密切,
最可能出现热带雨林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陕西省黄土剖面图,断面高120米;最上面是黄土,下面的土壤发红,断面的最下边,土壤中包含着大量的鹅卵石。地质学家还发现其它地区黄土/红土/黄土/红土交错堆叠,是古代气候冷暖/干湿变化的完美记录。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4—15题。
14、鹅卵石的存在说明,在形成120米厚的断面之前,这里是
A、高山冰川 B、水乡之国
C、戈壁荒漠 D、广袤草原
15、红土的出现,说明当时的气候特点是
A、寒冷干燥 B、寒冷潮湿
C、温暖湿润 D、炎热干燥
图示区域将建成“阳关”牌葡萄、“飞将军”牌李广杏、“鸣山”牌大枣、“飞天”牌彩棉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读图回答16—17题。
16、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葡萄、红枣、彩棉等
农产品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
A、光照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17、快速获取该地区葡萄、红枣、彩棉农作物
空间分布的资料,需要的技术是
A、计算机网络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
IC产业(集成电路技术)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读“某区域产业分布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IC产业的产品设计企业最适合布局图中的
A、工业区A
B、工业区B
C、工业区C
D、工业区D
19、该产业园对当地的影响主要有
①促进产业升级 ②减轻交通压力 ③缓解用地紧张 ④增加就业机会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读某区域示意图,完成20—21题。
20、图中交通路线修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自然条件和资源分布
B、生态保护和资源分布
C、聚落分布和自然条件
D、聚落分布和文化交流
21、图中聚落间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是
A、机动灵活,周转快,装卸方便
B、速度快,运量小,运费高
C、运量大,速度慢,连续性差
D、运量大,速度快,连续性强
下图为某工业产品价格和成本与市中心距离相关曲线图。读图并回答22—23题。
22、该工业由③地迁到①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A、环境污染较轻
B、地租价格较低
C、交通运输便利
D、接近消费市场
23、从经济效益考虑,图中③地适合发展
A、经济林业 B、棉花作物 C、蔬菜、花卉 D、粮食作物
济钢和莱钢合并组建的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落户日照,读山东钢铁工业分布情况图。读图并回答24—25题。
24、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沿海建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充足的原料 B、雄厚的技术
C、廉价的劳动力 D、巨大的消费市场
25、图中莱钢的工业布局属于
A、动力指向型 B、原料指向型
C、技术指向型 D、市场指向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26、(11分)读12月8日某时局部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沿L线为锋线。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气压分布状况,判定L线的天气系统为 ,画出该天气系统过境上海气温、气压的变化情况。(3分)
(2)郑州某中学生的日记中写到“今天阴天,日温差较小”,请你解释其原因。(2分)
(3)说出该季节60°N纬线圈附近气压中心的分布规律,请解释原因。(3分)
材料一:在我国新一轮产业转移大潮中,富士康大举进军中西部地区,在中部地区的郑州设立手机组装生产基地,此举将给富士康和中国内陆地区带来“双嬴”效应。
(4)试分析富士康在郑州建厂的原因。(3分)
27、(13分)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西欧及地中海沿岸示意图”,图中等值线表示欧洲地区固体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
材料二:图2为丙国1990年以来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变化图。
材料三:油橄榄是世界上著名的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富含优质食用植物油。地中海沿岸是世界油橄榄最适宜生长地区,现在四川盆地、甘肃、陕西等地引种栽培。低温、光照条件是影响油橄榄生长和开花结实的主要气候条件。
(1)图中甲地等值线向北延伸的原因是 。(1分)
乙地等值线闭合的原因 。(1分)
(2)试比较地中海沿岸与四川盆地栽培油橄榄的有利气候条件,并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6分)
(3)你认为四川盆地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油橄榄种植,请说明理由。(2分)
(4)据丙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比值变化资料图,分析该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3分)
28、(13分)某高中地理社团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问题。
(1)若图中①地正午太阳高度为北京时间12点24分测得,则该地的经纬度约为
。(2分)
(2)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地势特征。(3分)
材料一:下图分别为该地区“1981年土地利用类型图”与“2008年土地利用类型图”
(3)为保护该地区水质,你认为1981年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可能会对当地水源水质产生负面影响并说明理由。(4分)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1981年—2008年土地利用类型的主要变化对当地环境的影响。(4分)
29、(13分)图甲是“2001年—2007年我国人口数量及城市化率变化图”;图乙是“我国某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和城市空气质量(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的变化情况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甲说明2001年—2007年我国人口数量及城市化率变化的主要特点,并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2)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城市化主要是指农村居民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化过程,反映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建成区的扩展、社会以及生活方式的形成。阐述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产生哪些影响。(2分)
(3)据图描述1975年以后该城市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原因。(3分)
(4)我国PM2.5标准采用世卫组织设定最宽限值,《标准》中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35×10-3mg/m3和75×10-3mg/m3,与世界卫生组织(WHO)过渡期第1阶段目标值相同。该市欲打造宜居城市,简述改善该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措施。(4分)
高三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2013.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5BBDCA 6-10ABCBD 11-15BADBC 16-20ADCDC 21-25ABCDB
二、综合题(50分)
26.(11分)
(1)冷锋 略(3分)
(2)郑州位于冷锋锋后,冷暖气团的交汇处,多阴雨天;白天云层削弱了太阳辐射,降低了最高温度;(1分)晚上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强,提高了最低温度,日温差减少。(1分)
(3)冬季,陆地降温快,成为高压中心;(1分)把副极地低气压带切断,低压中心保留在海洋上。(1分)使高低气压中心,相间分布。(1分)
(4)郑州地处我国中部,土地租金低;人口大省,劳动力丰富且廉价;郑州工业基础好;郑州地处中原,是我国重要的公路铁路航空交通枢纽,交通运输便利,有利于产品零部件和成品的运输;发展手机组装生产等劳动力密集产业优势突出。(答对3条得3分)
27.(13分)
(1)北大西洋暖流 地形(2分)
(2)地中海沿岸夏季炎热干燥,热量充足,光照条件好。(2分)四川盆地雨热同期,热量充足。(2分)地中海夏季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干旱少雨,阳光充足。(1分)四川盆地夏季风和地形影响,夏季高温多雨。(1分)
(3)观点一:应大力发展油橄榄种植。理由:扩大就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二:不应该大力发油橄榄种植。理由:油橄榄生长需较好的光照条件,当地阴雨天较多,光照条件差。(2分)
(4)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总量减少;人口老龄化。
制定人口政策,鼓励生育,吸引外来移民。(答对3条得3分)
28.(13分)
(1)114oN(2分)
(2)地形:东北部以丘陵和山地为主;西南为平原;(2分)
地势:自东北向南降低(倾斜)(1分)
(3)耕地。(1分)水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1分)
水面养殖。(1分)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染物。(1分)
(4)林地、草地面积减少,耕地面积增大,涵养水源能力减少,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加,水质下降;径流季节变化大,易造成洪涝、干旱灾害;生物多样性减少。(答对4条得4分)
29.(13分)
(1)城镇人口数量增多(1分);农村人口数量减少(1分)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但水平较低(1分)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1分)
(2)对为城市提供丰富的劳动力,活跃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商品流通。(1分)城市的就业、交通、居住等产生压力(1分)。(只要要点合理即可得分)
(3)空气质量下降(1分)植被覆盖率降低(1分);建筑用地和裸地面积增加。(1分)
(4)改善能源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比重,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大力发展公公交通,减少尾气排放;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废气排放;提高城市绿化率;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答对4点即可得4分);调整工业布局,(分散城市规模建设卫生城);建立废气物回收处理系统。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