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结合史实,评价唐太宗
2、过程与方法
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他们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丰富性
4、教学重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5、教学难点:“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模块一
1、唐朝的建立
(1)时间:
(2)建立者:
(3)都城:
模块二
1、626年即位的是
2、李世民的年号是
3、李世民开创的盛世局面是
模块三
1、李世民开创“贞观之治”的原因是
2、敢于直言的是 ,善于谋略的是
敢于决断的是
模块四
1、唐太宗统治时期,推行的一系列革新的措施有
2、“贞观之治”的影响是
模块五
1、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2、武则天的治国措施有:
3、武则天的统治被称为
模块六
1、唐玄宗统治时期的采取的措施有
2、“开元盛世”的影响:
3、辅佐唐玄宗统治的丞相有
4、唐玄宗的统治被称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共同点是
6、封建社会出现的盛世有
7、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原因是
8、封建社会出现盛世的表现是
参考答案
模块一
1、618年
2、李渊(唐高祖)
3、长安
模块二
1、李世民(唐太宗)
2、“贞观”
3、“贞观之治”
模块三
1、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任用敢于直言的魏征、善于谋略的房玄龄、敢于决断的杜如晦等著名的宰相(主观原因)政治: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军事: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客观原因)
2、魏征 房玄龄 杜如晦
模块四
1、政治上:①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②制定法律,减省刑罚。③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④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2、政治比较清明 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
模块五
1、武则天
2、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③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3、“贞观遗风”或者“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模块六
1、①政治: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②经济: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③文化: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2、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全盛)
3、姚崇 宋璟(张九龄)
4、“开元盛世”
5、①社会经济都迅速发展。②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③重视科举,培养人才。④都重视官吏的考核
6、西汉的 “文景之治”和东汉的“光武中兴”【刘秀】、隋朝的“开皇之治”【隋文帝】、唐朝的“贞观之治”【李世民】、武则天的“贞观遗风”和“开元盛世”【唐玄宗】以及清朝前期的 “康乾盛世”【康熙、乾隆、雍正】
7、①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和基础。②政治清明和政策稳定是盛世局面的保证。 ③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④统治者的勤政爱民、励精图治
8、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
【课堂小结】
唐太宗是中国封建社会伟大的军事家、卓越的政治家。他在位时居安思危,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以人为本,减轻徭役,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治世局面——“贞观之治”。在这一课中我们还学习了唐玄宗前期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由于唐玄宗励精图治,唐朝出现了繁荣局面,封建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而在这其中,劳动人民发挥了聪明才智,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动力
【板书设计】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唐朝的建立,学习了唐太宗时期所形成的“贞观之治”的局面、唐太宗之后武则天对唐朝的治理和发展,还学习了唐玄宗在位前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开元盛世”。要让学生认识到唐朝的经济生产水平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朝代,在当时的世界上也居于先进地位,从而增强学生的国家自豪感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同步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
1.公元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平定全国的皇帝是( )
A.杨坚 B.杨广 C.李渊 D.李世民
2.由于唐太宗的励精图治,他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文教昌盛,国力增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知识点二 女皇帝武则天
3.武则天前后执政近半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宋庆龄认为她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得到肯定的主要原因是她( )
A.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C.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D.打击了敌对的官僚贵族
4.唐太宗和武则天都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们统治时的相似之处有( )
①实行殿试制度②注重发展农业③选拔人才④重视减轻人民负担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知识点三 “开元盛世”
5.唐玄宗是位很有才能的政治家,他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包括( )
A.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B.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C.创立殿试制度 D.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歌主要描述了“开元盛世”时期( )
A.政治清明 B.科举兴盛 C.民族交融 D.经济繁荣
二、填空题
7.根据提示信息及所学内容,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建立唐朝,平定全国的是: 。
(2)出现“贞观之治”局面的统治者是: 。
(3)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
(4)创立科举制中殿试制度的是: 。
(5)出现“开元盛世”局面的统治者是: 。
三、材料分析题
8.某校七年级(3)班对唐初三位有作为的皇帝进行了探究学习,请你参与。
【图说历史】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在位时唐朝社会出现了什么局面?
(2)图二中的人物是谁?用一句话概括她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3)图三中的人物是谁?他统治前期,唐朝社会出现了什么局面?
【史料辨析】
材料一 “……则天太后践祚临朝,欲收人心,尤务拔擢,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非但人得荐士,亦许自举其才。所荐必行,所举辄试,其于选士之道,岂不伤于容易哉!然而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陆宣公翰苑集》
材料二 “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
——《唐语林》
(4)材料一反映了武则天统治时期对什么的重视?她又是如何做的呢?
(5)材料二中的“上”指的是哪位皇帝?他是怎样“留心理道,革去弊讹”的?
【探究认识】
(6)从这些皇帝的治国政策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有益的借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B 4.D 5.C 6.D
二、填空题
7、(1)李渊(唐高祖)(2)李世民(唐太宗)(3)武则天(4)武则天
(5)唐玄宗(李隆基)
三、材料分析题
8、(1)图一是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
(2)图二是武则天、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3)图三是唐玄宗(李隆基);“开元盛世”
(4)对人才选拔的重视;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5)“上”是指唐玄宗;他重用贤能,整顿吏治,裁减冗员,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6)国家要发展,一定要重视人才,任用贤才,必须重视农业,关心人民疾苦,必须重视吏治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