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同步练习
一、判断选择。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Q正传》选自《呐喊》,鲁迅先生说他写《阿Q正传》是因为“要画出这样沉默的国民的灵魂来”。
B.《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
C.阿Q“摩着”小尼姑的头“呆笑”, “呆笑”,极尽阿Q的下流相,尽显阿Q欺软怕硬的丑态。
D.“精神胜利法”,既反映了当时国民普遍存在的病态,也反映了几千年封建文化的积淀。
2. 关于《阿Q正传》,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阿Q正传》语言生动形象、幽默准确,本文是 “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
B. 精神胜利法实质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麻醉的手段,是一种奴性的典型表现。
C. 阿Q的“精神胜利法”表现在自轻自贱、自欺欺人、欺弱怕硬和对敌人善于健忘等几个方面。
D. 作者在小说中无情地鞭挞和辛辣嘲讽了赵太爷、赵秀才、小尼姑之流;对阿Q则寄予同情,但也讽刺他的不觉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3.下面是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Q的性格是充满矛盾、错综复杂的,时而自尊自大,时而自轻自贱,既向往革命又愚昧落后。
B.阿Q的革命既表现出被压迫者的抵抗性,又表现为小生产者通过革命占有私有财产的局限性。
C.阿Q是一个有一定觉悟而又自私自利的雇农。
D.阿Q的基本性格是精神胜利法。精神胜利法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
4.关于《阿Q正传》,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刻画阿Q形象,是想暴露国民弱点,引起疗救的注意,批判辛亥革命的脱离群众。
B.“这时阿Q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仃的正在他面前…”用的是白描手法
C.《阿Q正传》中所谓的优胜,只是内心的优胜,却是实际上的失败和屈辱。
D.《阿Q正传》是短篇小说,是中国第一部被介绍到外国的现代小说。
5.关于《阿Q正传》,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估量了对手,口讷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表明他欺软怕硬。
B.“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表明他自欺欺人。
C.“打虫豸,好不好 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表明他懦弱卑怯、自轻自贱。
D.阿Q“摩着”小尼姑的头“呆笑”,表明他不好意思,内心还是善良的。
6.关于《阿Q正传》,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阿Q正传》有力的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
B.《阿Q正传》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
C.精神胜利法使阿Q在挫折、屈辱中“转败为胜”,尽管是虚幻的,但也得到一些快慰的效应,所以就成了他“克敌制胜”的法宝。
D.精神胜利法是“自卫的反应”和“求生的本性”,这一点鲁迅先生是推崇的。
7.关于《阿Q正传》,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阿Q见自己的虱子比不过王胡的,由失望而不平,表现他争强比丑的愚昧。
B.阿Q调戏小尼姑,酒店里的人“九分得意的笑”,因为没有亲自动手而觉得不过瘾。
C.《阿Q正传》语言生动形象、幽默准确,文章是“悲剧的外套,喜剧的内核”。
D.阿Q的“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不过是充满了血泪和耻辱的奴隶生活的记录。
8.关于《阿Q正传》,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阿Q见自己的虱子比不过王胡的,由失望而不平,表现他争强比丑的愚昧。
B.精神胜利法实质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麻醉的手段,是一种奴性的典型表现。
C.“精神胜利法”,既反映了当时少数国民存在的病态,也反映了几千年封建文化的积淀。
D.《阿Q正传》的意义是深广的,它揭示了人性的弱点,深刻揭示了一种民族劣根性。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鲁迅留学日本期间,对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有了更切实的思考,也初步形成了他的独立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B.改革开放后的农村面貌与以前比,悬殊很大。
C.这位老先生是研究鲁迅的,他的书桌上放着三本鲁迅写的书籍,《野草》《二心集》《呐喊》。
D.阿Q在走向断头台前的一瞬间,突然感到可怕的狼一样的“眼睛”在“咬他的灵魂”,高声一叫:“救命……”所有的中国人读到这里,都被震动了。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鲁迅有几百万字的遗著,其中很大一部分必将永远受到读者的喜爱,后世读者将以一种赞叹和欣赏的态度阅读它。 。
①他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楷模,这形象,这精神,必将永世长存。
②比起文章来,更重要的是鲁迅这个人,他的入世态度,他的爱国心和正义感。
③更有若干篇在写作的当时就并不正确,就只能作为一种研究资料保留下去了。
④他对强暴的反抗和对弱者的同情,他为了中国进步不懈的努力。
⑤还有一部分时过境迁,不再使人感到兴趣。
⑥他身上那种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传统的骨气,用他的话说,“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A.④⑥①②⑤③ B.④①⑥⑤③②
C.⑤③②④⑥① D.⑤③①⑥②④
二、语段阅读
鲁迅的文学观是“为人生”的,但他的文学表达从来不是单一乏味、______的。1918年5月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时隔百年再读这部小说,其价值绝不只是表现在艺术形式的______,还在于作品对现实的倾情关注。《狂人日记》将现实与艺术完美地结合,表达了那一代人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忧思。回望鲁迅的《呐喊》、《彷徨》,无不是针对现实而写就的,无不呈现出一个作家对于现实的深度关怀。《故乡》,写“我”与闰土从______到形同陌路,也正像茅盾所言,“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不了解的原因是历史遗传的阶级观念”。《阿Q正传》生动描绘了旧式农民的两重性格及国民的“精神胜利法”。《祝福》更是写出了女性在“父权”、“夫权”的桎梏下对于自我灵魂无所依归的恐惧。《孔乙己》和《孤独者》写出了旧式文人、新知识分子的无路可走与精神沉沦。鲁迅的“开创性”价值,正在于他对现实的介入之深。“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传世之心。”文艺之途从来就是人生之途。每一个时代的作家艺术家最大的挑战、最大的财富,正是他所处的时代。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激动人心的深刻变革,正进行着令世界瞩目的伟大实践,_______、英雄辈出的新时代,为文学艺术的创造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时代是出卷人,作家艺术家会将一张张壮丽卷轴已经铺开,等着作家艺术家们给出答案。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墨守成规 绝世独立 青梅竹马 同舟共济
B.故步自封 独一无二 亲密无间 风云际会
C.墨守成规 独一无二 亲密无间 同舟共济
D.故步自封 绝世独立 青梅竹马 风云际会
1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国第一部现代意义的白话小说问世,新文化运动文学实践的大幕被拉开
B.拉开了新文化运动文学实践的大幕,该小说成为中国第一部现代意义的白话小说
C.以第一部现代意义白话小说问世为标志,拉开了新文化运动文学实践的大幕
D.新文化运动文学实践的大幕被拉开了,我国第一部现代意义白话小说问世
1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 一项是( )
A.一张张壮丽卷轴已被卷起,留待作家艺术家们给出答案。
B.一张张壮丽卷轴已经铺开,等待作家艺术家们给出答案。
C.铺开一张张壮丽卷轴,等待作家艺术家们完成并给出答案。
D.等着作家艺术家们给出答案,一张张壮丽卷轴已经铺开。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奧秘》)
14.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文中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
A.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人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1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体,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D.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1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是因为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
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阿Q正传》同步练习答案
一、判断选择。
1. B.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
2. D.“小尼姑”应该改为“假洋鬼子”
3. C.“有一定觉悟”错
4. D.《阿Q正传》是中篇小说
5. D.阿Q“摩着”小尼姑的头“呆笑”,极尽阿Q的下流相,尽显阿Q欺软怕硬的丑态
6. D.精神胜利法是“自卫的反应”和“求生的本性”,这一点鲁迅先生是批判的
7.C.《阿Q正传》是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
8. C.“精神胜利法”,既反映了当时国民普遍存在的病态,也反映了几千年封建文化的积淀。
9. D(A缺主语;B“悬殊”本身含有“差距很大”的意思;C项,“书籍”应改为“书”。 )
10. C ⑤③承前谈鲁迅的著作,②转入谈鲁迅的精神,④⑥分析鲁迅的精神,①总结全段。
二、11. B墨守成规,侧重守老规矩。故步自封,侧重不求进取。此处强调鲁迅的“文学表达”不断介入现实,进行创新,应选“故步自封”。绝世独立:当世无双,卓然而立。多用来形容不同凡俗的美貌女子。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语境强调《狂人日记》在艺术形式上的价值是没有作品可以与之相比的,故应选“独一无二”。青梅竹马:指男女幼年间的亲密情谊。亲密无间:形容十分亲密,没有任何隔阂。同舟共济:比喻在艰险的处境中团结互助共同战胜困难。风云际会:比喻有才能的人遇到好机会而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干。结合语境可知,这里是说有才能的人在新时代施展自己的才华。
12. C括号内应是对《狂人日记》这部小说所蕴含的意义进行评价或说明,主语应是《狂人日记》这部小说,而 A 项,前后主语不一致,不恰当;B项,逻辑不当,应是该小说作为中国第一部现代意义的白话小说,从而拉开了新文化运动文学实践的大幕;D 项,逻辑不当,“拉开了新文化运动文学实践的大幕”的标志就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意义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问世
13. B A项,“一张张壮丽卷轴已被卷起”不合逻辑。C 项,搭配不当,“卷轴……完成”搭配不当,“完成”可改为“绘制”。D 项,语序不当,根据语段可知,时代是出卷人,应先铺开卷轴,然后才能在卷轴上写出答案
三、14.B 原文第三段中说“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第四段也说“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而 “甲午海战”是历史事件,不是文学艺术。
15.D 根据选文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可知,原文认为欣赏悲剧时,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16.D原文中“以悲为美”意思是“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并且,选项中“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表述也不正确,原文是“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而不是在“痛苦中”获得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