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点,掌握新闻各个部分的基本特点。
2.学习新闻报道简洁有力的语言特点。
3.掌握运用现场景物表情达意的写法。
4.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学习重点】
了解新闻的文体特征。理解本文标题的特点和作用。
理解分析文中三次降旗的不同意义,探讨新闻反映的时代精神。
【学习难点】
体会本文写作视角的独特之处,分析本文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融合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知识拓展
1.作者简介
《别了,“不列颠尼亚”》选自《1949-1999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集·对外新闻选》。作者署名为周婷、杨兴,实际上它是由周树春、胥晓婷、杨国强徐兴堂四人的名字各取一部分组成的。其中周树春是新华社副总编辑,《参考消息》报社社长。
2.背景资料
香港回归: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的爆发。英国船坚炮利,中国战败。中国战败后在《南京条约》中被迫割让香港岛。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与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进行了多次交涉,明确地表达了中国政府将收回香港主权的意愿,同时,这也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的体现。最终在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中达成协议,英国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主权归还中国。
1997年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实录性的新闻佳作,它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在英国国旗降下后,中国国旗为何迟了5秒钟才升起?
1996年年底,安文彬率领交接仪式筹备小组进入香港开始前期工作。在具体安排中,最关键的是要完成中央交给筹备小组的一个重之又重的任务:确保中国国旗必须要在7月1日的零时零分零秒准时升起,让香港的主权准时回归祖国。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困难重重。在这一点上,他领导着筹备组的其他成员,与英方代表戴维斯进行了大约10次正式谈判。
最后,英方代表戴维斯被迫妥协,英国的旗帜可以在6月30日11时59分58秒降下,甚至还可以提前。但中方必须保证,中国国旗一定要在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升起,决不能提前。安文彬当即表示同意。
然而,到仪式进行时,还是出现了一点小意外。当时本来给查尔斯王子的讲话时间是6分钟,但他讲了6分23秒。为了抢回这23秒,现场指挥安文彬命令随后的活动加紧进行,司仪讲话速度加快,仪仗队加快步伐,终于把时间赶回来了,还多争取了一秒。再往后,英国旗帜于59分23秒开始降下,最后是59分53秒完全降下,我方多出了7秒时间。
但我方不能违反协议。为了控制时间,安文彬站在乐队指挥旁边读秒,一直到58秒时,才让指挥抬起指挥棒,这中间有将近5秒的“真空”时间,很多人都奇怪,以为当时技术上出了什么问题。当时的《人民日报》文章也提到,英国国旗徐徐降下,“这时,距零点只差几秒,全场一片肃穆”。当时他们肯定不知道,这是为了保证国旗百分之百精确地于7月1日零时零分零秒在香港上空升起。
3.文题解读
作者用不列颠尼亚这艘船的名字来代指大英帝国,别了,“不列颠尼亚”既有与英国查尔斯王子告别之意,又有抒发中国屈辱历史结束的感慨,倒装则是增强了语气。
整体感知
(一)预习检查
1.给下列生字注音。
颠( ) 瞩( ) 凝( ) 督( ) 荆( ) 舰( )
2.解释下列词语:
掩映:
陈迹:
瞩目:
3.整体感知课文:
(1)课文主要选取了以下这几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景来报道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请根据要求填写时间或事件。
时间 事件
4点30分
在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的告别仪式
7点45分
子夜时分
升五星红旗,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7月1日0点40分
(二)图文导航
导语:英国查尔斯王子和香港末任港督乘船离开香港,
标志着150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的终结
第一场景:4时30分,彭定康告别,降下港督旗帜
第二场景:晚6时15分,举行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第三场景:晚7时45分,第二次降旗仪式
第四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易帜)
第五场景: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结语:156年5个月零4天的英国殖民统治终结
(三)主旨点睛
《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不列颠尼亚”号英国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准确地描绘了香港回归的难忘时刻,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四)重点难点
1.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
第一次降旗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来,这标志着今后香港再也不会由港督来统治;第二次降旗是当天港岛上每天一次的降旗,这一次降旗如果在平时就很平常,但在当天意义却非常大,因为这面旗帜的降下,标志着被英国统治了150多年的香港终于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第三次降旗是子夜时分的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这次降旗,标志着英国对香港150多年的统治的结束,也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本文选取的角度与其他报道香港回归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庆祝回归的人群是多么激动,更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政治性的分析,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显得比较新颖。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将其写成英军撒离大事记的形式,而是在简略介绍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回国这一系列事件的过程中,穿插对英国人占领香港、开始殖民统治的历史的回顾,两相对照,将现实的事件放在了一个历史的背景中,这就更加突出了事件的历史意义。
三、阅读指导
1.层次解读
第一部分(第1段),导读部分。英国查尔王子和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标志着150多年的英国殖民统治的终结。
第二部分(第2-10段),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英国殖民统治者的告别仪式。
第三部分(第11段),结语。用极其概括的语言叙述英国在香港管理的开始和结束。
2.重点和精彩段落
(1)第四自然段中插入一段关于港督府的叙述,有什么用意?
结构上,与上句中的港督府衔接,较自然地实现了场景的转换;内容上,以港督府昔日的辉煌与如今成为历史陈迹的冷落进行对比,表明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已成为过去。
(2)在第九自然段中作者强调“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这一时间的用意?
这一时间让人想起光芒四射的朝阳,暗示了香港迎来一个光明而美好的前程。
(3)第七自然段的精彩之处
把第二次降旗放在历史对比上,让人有一种历史沧桑的感觉。
四、相关链接
1.新闻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体裁。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准确简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反映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变化、新动向的一种实用文体。
新闻的结构比较固定,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
(1)标题是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好的标题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导语就是引导读者阅读新闻的开头语,是紧接在新闻开头的一句话或一段话。
(3)主体是用最精练的文字,简明、扼要、生动地写出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
(4)背景主要指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与原因的说明,为烘托新闻的主题服务。
(5)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主要阐明新闻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新闻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2.如何拟写新闻标题
(1)明确新闻标题的结构:
一般由主题和辅题组成,辅题又由引题和副题组成。主题说明新闻中最主要的事实和思想,是新闻标题中的核心部分,即发生了什么。辅题的作用在于说明主题或加强主题的气氛和力量,协助主题共同完成标题的任务。如: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引题)
江淮大雪,好大雪(主题)
万众上街铲雪,交通畅行无阻(辅题)
(2)新闻标题的写作要求:
题文一致;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
预习检查参考答案
1.颠(diān) 瞩(zhǔ) 凝(nínɡ) 督(dū) 荆(jīnɡ) 舰(jiàn)
2.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陈迹:过去的事情
瞩目:注目(动)
3.
时间 事件
4点30分 港督离任时,降旗仪式
6点15分 在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的告别仪式
7点45分 第二次降旗仪式
子夜时分 中英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7月1日凌晨第一分钟 升五星红旗,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7月1日0点40分 “不列颠尼亚号”驶离香港
【反馈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降落(jiàng) 撤离(chè) 序幕(xǔ)
B.凝重(níng) 接载(zài) 停泊(pō)
C.旗帜(zhì) 移交(jiāo) 护卫(wèi)
D.瞩目(shǔ) 紫荆花(jīng)气氛(fēn)
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 、 和 。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A.装修、改建、扩建
B.扩建、改建、装修
C.改建、扩建、装修
D.装修、扩建、改建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口学家及经济学家们认为,放宽生育政策后,新生人口的增加在当下对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工资收入、刺激居民消费不无裨益。
B.学生如果身陷题海无暇读书,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朝气蓬勃的孩子变成刻板僵化的应试机器。
C.教育改革必须是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利于基础教育的系统改革。因此,高考改革定会借助更多专家的力量,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才能出台。
D.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
下列是四则新闻报道的标题,其中表达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
A.湖南双峰县新农合政策惠顾重特大疾病患者
B.外国人再访中国功夫 长春南湖公园求赐教
C.好心人将走失的老父送回家 女儿不甚感激
D.我国多地出现寒潮天气 北京明天低温希望突破30年极值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项,序xù。B项,载zǎi,泊bò。D项,瞩zhǔ。
2.【答案】C
【解析】“装修”对房屋进行装潢和修饰,使美观、适用;“改建”是指在原有的基础上改造建设,如将一建筑物变为另一建筑物,可以指改变外形、特点、性质或作用;“扩建”扩大原有的建筑规模或区域规模。本题考查的对“港督府”的建设流程,既是“改建、扩建、装修”。
3.【答案】A
【解析】B项,语序不当,“学生如果”应改为“如果学生”。C项,搭配不当,“高考改革……出台”不搭配,可在“高考改革”后添加“方案”。D项,句式杂糅,可将“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为目的”改为“本着‘服务 C20,奉献G20’的目的”或“以‘服务G20,奉献G20’为目的”。
【答案】B
【解析】B“赐教”,敬辞,给予指教。A.“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可改为“惠及”。C.“不甚感激”,不怎么感激。可改为“不胜感激”。D.“希望”,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可改为“可能”。
6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