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保护水资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保护水资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牛津上海版(试用本)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2-23 21:2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第六课时:水的三态变化
一、背景和教学任务简介
冰、水、水蒸气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冰的熔化、水的沸腾也是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但对于水的三态究竟如何变化,变化条件,及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温度状况等细节学生了解甚少,对“熔化”、“沸腾”、“凝固”、“液化”、“升华”、“凝华”等专业性术语的运用和表达了解甚少。因此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就是利用实验和讨论分析正确地阐述水的三态变化。使学生对“水”的物理状态有个整体认识,也为以后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奠定知识基础。
另一方面,本堂课涉及“熔化”和“沸腾”两个学生活动,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合作学习能力也有相应要求。
二、教学目标
通过“熔化”“沸腾”实验复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学习基本的实验技能,体会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了解“熔化”“沸腾”的过程。理解冰熔化时,水沸腾时,温度不变的原理。并能运用“粒子模型”原理解释这些现象。
通过对“液化”演示实验的观察,理解气态转变为液态的条件和原理。
通过对生活中“凝固”现象的分析,理解“熔点”和“凝固点”的异同之处。
通过实例了解“升华”“凝华”现象。
通过实例,能分清水的三态变化,及相关专业性术语。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通过实验,了解“熔化”“沸腾”的过程。学会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结果。
2、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突出重点的方法】:1、在实验之前,教师对实验操作要点作简单地提示:注意实验操作规范性、注意实验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注重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2、通过一系列实验,揭示水的三态变化。
【难点】 1、通过对“熔化”“沸腾”实验数据的分析,理解冰熔化时,水沸腾时温度不变的原理。
2、应用“粒子模型”理论来分析水的三态变化。
【突破难点的方法】:1、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以事实证明冰熔化时,水沸腾时温度是不变的,并简单讲述理由。
2、利用“粒子模型”理论来解释水的三态变化,(可利用课件、图示等手段)加强学生对水三态变化的本质认识。
四、教学流程
五、活动设计
活动一:熔化
活动二:沸腾(同时进行)
活动目标:1、了解“熔化”“沸腾”过程,了解冰熔化时,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的规律。2、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学会基本的实验技能。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精神。
活动器材:铁架台、烧杯、漏斗、温度计、冰块、酒精灯、石棉网、锥形瓶、水
活动三:液化
活动目的:1、了解“液化”过程。2、注意观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思考。
活动器材:铁架台、烧杯、酒精灯、石棉网、玻璃片、坩埚钳
教学内容
学生的活动
教师的活动
意图说明
导入课题
利用学习单设计实验
提问:冰熔化时,水沸腾时温度会不会变化?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
通过实验设计复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锻炼科学思维能力。
水的三态变化
熔化
沸腾
进行实验。(两个实验分组同时进行)
对实验中的关键点作提示。
巡视指导
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提升团队精神。
实验结果交流:
实验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当冰熔化成水时,温度是否改变?
当水沸腾成水蒸气时温度是否改变?
尝试说说温度变化情况的原因。可利用“粒子模型”理论来解释(结合学习单)
分析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
落实知识点:
1、“熔化”“沸腾”过程的现象描述。
2、温度变化趋势,吸热情况。
3、正常情况下冰的熔点为0oC,水的沸点为100oC
对学生阐述不足的地方指正(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可适当调整难点)
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分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语言更规范地表述水的物态变化
“粒子模型”是六年级学过的教学内容,通过阐述,使学生把前后知识结合运用。
通过实验误差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实验结果的记录。
3、液化
学生观察
思考问题
运用“粒子模型”解释以上现象。
教师演示实验:“液化”
提问:为什么水蒸气会变成水?
落实有关液化的知识点。
因时间因素,由教师演示实验,学生集体观察并讨论。
4、凝固
了解凝固现象,能举例。
知道物质凝固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回忆“熔化”实验,了解“凝固点”和“熔点”的异同。
对生活中“凝固”现象进行分析;了解凝固时水的温度变化,引申到物质的“凝固点”知识点。
通过前后知识的理解贯通,了解“凝固点”和“熔点”的关系
通过生活实践中的经验和前后知识的比较,学习新知识。
5、升华
6、凝华
通过实例分析,了解升华、凝华现象。
教师通过实例表述升华、凝华现象。如:
樟脑丸的消失
霜的形成
碘的升华、凝华等
升华、凝华并不是教学重点,故通过实例分析简单讲解。
使用适当的科学术语
将科学术语与日常现象一一对应
教师举例,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各科学术语描述日常现象。
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以致用”
小结及思考
完成书本64页学习重点。
学生思考
指导学生正确填写,形成清晰的三态变化图。
思考题:把一杯水倒在地上,过一会儿水消失了,这种现象如何解释?
回顾所学内容,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引出有关蒸发的思考题,为下节课的内容作个铺垫。
六、学习单
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1)提问:冰熔化时/水沸腾时,温度会改变吗?
2)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过程(略)
5)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讨论:
冰熔化时,水沸腾时,温度为何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粒子模型”理论来解释以上现象。
冰是___________,粒子排列___________,当冰吸收能量则粒子运动___________,粒子间隙___________。其中有些粒子就离开了冰的表面,___________成了水。
水是___________,粒子排列___________,当冰吸收能量则粒子运动___________,粒子间隙___________。其中有些粒子就离开了水的表面,变成了___________。
水蒸气是___________,粒子排列___________,当水蒸气遇冷则粒子运动___________,粒子间隙___________。水蒸气就变成了___________。
2、课后思考题:把一杯水倒在地上,过一会儿水消失了,这种现象如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