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导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辛丑条约》签订
北洋军阀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1949年11月8日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新中国总理;
第一任外交部部长
学习目标
1.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
4.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思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当时的外交形式如何?
2.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提出者、提出时间、主要内容、影响。
3.万隆会议的召开时间、地点、周恩来提出的方针、影响。
4.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哪些外交成就,并说说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要求:自学过程中勾画重点内容,有疑惑的问题用红笔标注出来(10分钟)
议
一.自主学习中有疑惑的问题
要求:组长主持,组内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惑,不能解决的重点标记(7分钟)
展
要求:
1.别人展示时请安静倾听
2.有不同意见时,等别人展示完,再起立补充
评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环境
①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②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首次提出:2.正式确立:
3.主要内容:
4.影响: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
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①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②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1953年,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代表团,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正式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地位: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周恩来总理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西方曾有报刊称:“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印度支那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
日内瓦会议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时间:
人物:
地点:
性质:
提出的方针:
作用:
1955年
周恩来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1.万隆会议
结合课本,说出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在会议前、会议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会议前
会议中
代表团乘坐的“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被特务机关安置了炸弹,飞机中途爆炸坠毁,十余人遇难。周恩来因行程有变,幸免遇难。
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的代表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万隆会议的经过
伊拉克代表: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扰乱世界的三股势力!共产主义是独裁,是一种颠覆性宗教,是新式的殖民主义,当前我们都应该反对共产主义!
巴基斯坦代表:
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泰国代表:
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到颠覆活动的威胁。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
如果你是周恩来,如何化解危机呢?是针锋相对还是置之不理?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指什么?
问题思考
材料:“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异”。
—周恩来
同
异
共同的遭遇:曾经受到殖民主义的压迫
共同的愿望: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不同的文化背景
不同的社会性质
不同的宗教信仰
不同的发展道路
万隆精神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民族的独立;
国力的增强;
正确的外交政策;
卓越的外交家的努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重大外交成就的原因?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旧中国: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认识: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3、强大国力,是外交的坚强后盾
万隆会议7天,留给历史这样一组数据:168小时中,总理合计睡眠只有13小时,共参加了16次会议,进行了10次会谈,举办了15次招待宴会
4月22日周总理作息表
7:40接待来访的日本代表团团长高崎
8:30出席中国同印度尼西亚关于华侨双重国籍问题协定签字仪式
9:00-12:00出席各代表团团长会议13:00宴请老挝代表团全体成员
14:00参加亚非会议决议起草委员会会议16:00-19:00出席各代表团团长会议
19:00宴请出席会议的印度尼西亚、锡兰(今斯里兰卡)、阿富汗、尼泊尔、叙利亚、菲律宾代表团团长
21:30出席沙特阿拉伯代表团团长举行的酒会
22:25去印度总理尼赫鲁驻地同印度、缅甸、越南、老挝、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23:00请埃及代表团长纳赛尔总理等吃夜宵
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所展示的大智大勇,顾全大局的气度,非凡的领袖魅力和为会议的成功做出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与会的各国代表的和国际论的高度评价。外电评论说“周恩来是万隆会议的灵魂人物和真正主角。”
联合国前秘书长哈马啥尔德于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与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
肯尼迪夫人杰奎琳:“全世界我只崇拜一个人,那就是周恩来。”
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对西方记者说:“你们认为我是难以对付的话,那你们就等着与周恩来打交道吧。”
1972年2月23日,北京,尼克松总统帮周恩来总理脱下外套。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周恩来待人很谦虚,但沉着坚定。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周总理无论是作为政治家,还是作为人,都是出类拔萃的。
外国友人眼中的周恩来
一项政策:
一个原则:
一次会议:
一个方针:
万隆会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求同存异”方针
提出:1953年
完善:1954年
召开:1955年
课堂小结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
C.对内改革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2.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求同存异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检
D
3.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 ( )
A.1953年 B.1955年
C.1971年 D.1972年
4.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是周恩来总理说于( )
A.访问印度和缅甸时 B.日内瓦国际会议上
C.万隆会议上 D.第26届联合国会议上
A
C
5.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
D.与苏联建交
A